关于爱

关于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Jose Ortega y Gasset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关于爱,
你还有很多不曾思考过的事情……

  爱与欲望如何区分?

  爱与恨的相同之处在哪里?不同之处又在哪里?

  因为爱情以幻想为沃土,一旦认清现实,爱情就幻灭了,所以说爱情永远是「盲目」的吗?

  「坠入情网」其实是一种注意力「瘫痪」的不正常现象?是心智的僵化、意识的限缩,没有这个机械化的过程,世间男女就不可能恋爱?

  「爱艺术」或是「爱祖国」代表了什么?

  在「对科学的爱」和「对女性的爱」之间,有任何共同点吗?

  柏拉图说:「爱是在美中生育的欲望」,这里的「美」与「生育」意味着什么?

  爱是一种选择,在选择对象时,男人与女人会洩漏内心深处不欲人知的性格?

  爱情是一种高度的艺术,不寻常的才能,它极少发生,一般人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

  爱是世界上最神圣、最积极的工作?

  爱是对完美的追求?

  爱的本质是什么?

  继尼采之后欧洲最伟大的哲学家奥德嘉.贾塞特,关于爱的最经典讨论
  关于爱,必须先知道它不是什么,然后才可能知道它会是什么

  柏拉图说:「爱是在美中生育的欲望。」
  奥古斯丁说:「爱是我的引力,不管将我拉向何方,它都牵引着我。」
  但丁说:「爱足以移动日月星辰。」

  在卡缪眼中,继尼采之后欧洲最伟大的哲学家奥德嘉.贾塞特则如此定义:爱是心灵的一种离心行为、是内心的放射(由内在走向他人);爱是持续的流动,朝往对象的虚拟移动(从爱者到所爱者);爱以温暖的肯定包围对象,积极维护对象的存在,不断赋予其生命(有别于「恨」)……

  奥德嘉.贾塞特关于爱的讨论,由准确地定义「爱的本质」出发。如果你满意地认为,太好了,关于爱的问题,哲学家提供了一个标准答案,那你就错了!一路上,贾塞特又从文学、历史、名人轶事、日常生活的观察中,不断纠举出种种难分难解、却又真实存在的「爱的难题」。

  本书最早出版于一九四○年,德文版甚至早于西班牙文版面市,之后各篇内容散见其他着作,都属于奥德嘉.贾塞特最知名的文章。作者潜入爱的不同阶段,揭发爱的心理、爱的意义与象征、男女本质、注意力与吸引力,区分性与爱、本能与意识的差异,探讨坠入情网的现象以及对于爱的对象的选择,并釐清一般人对爱的错误认知。关于爱,奥德嘉.贾塞特为我们进行了一场最精彩的哲学讨论。

  全书写作风格自然,我们原以为看到的是一位哲学家,最后发现读到的是一位温暖的作家。

本书特色

  对抽象、不可捉摸的概念进行最具体、清晰、通畅的阐析

  关于爱情的讨论永远吸引着世人,不管是正坠入情网或者为爱而苦恼的读者,都能从中理解「爱」的种种面相,甚至更进一步发现「原来」的自己。

作者简介

荷西.奥德嘉.贾塞特 Jose Ortega y Gasset

  一八八三年出生于西班牙马德里,幼年受教于斯,长年游学日耳曼。他是近代西班牙最伟大的思想家,也是西班牙共和政府的知识领导者之一。西班牙建立共和政权之后,当选为国会议员。他在马德里大学担任多年的形上学教授,并发行极具影响力的评论性杂志《西方杂志》(Revista de Occidente)。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奥德嘉.贾塞特流亡国外,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居住过一段时间,后定居于葡萄牙里斯本。其后他回到西班牙进行访问,并于马德里讲学。其《人类与危机》(Man and Crisis)一书于西班牙出版,原书名为《论伽利略》(En Torno A Galileo)。其他着作包括最着名的《群众的反叛》(The Revolt of the Masses)、《人类与民族》(Man and People)、《唐吉诃德沉思录》(Meditations on Quixote)、《历史体制》(History as a System)以及《哲学是什么?》(What Is Philosophy?,商周出版)等。奥德嘉.贾塞特于西元一九五五年辞世。

  有人称赞他是西班牙的屠格涅夫或杜斯妥也夫斯基。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卡缪将他誉为欧洲继尼采之后最伟大的哲学家。

译者简介

姬健梅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德国科隆大学德语文学硕士,辅仁大学翻译研究所中英文组。从事翻译多年,近期译作包括《K一顿卡夫卡》、《复制一个我》、《游戏》、《撞上你爱上你》、《美丽的赛登曼太太》、《恋爱中的男人》、《摧魂者》、《记忆碎片》等。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谈女性对历史之影响
观桑提拉纳公爵夫人之肖像有感
莎乐美所代表的女性类型
画框随想
高尔夫球场上之对话──谈印度教中「法」之观念

爱的面貌(未完成之残稿)
前言
斯汤达尔所言之爱
坠入情网、出神与催眠
爱之对象的选择
沉默,最高的智慧

图书序言

爱的面貌(未完成之残稿)〔摘文之一〕
我要谈的是「爱」,但我首先要谈的不是各式各样的爱情故事。这些爱情故事在男男女女之间发生,热烈程度不一,有无数的元素涉入其中,使其进展错综复杂,乃至于在多数情况下,在这些故事中什么都有,唯独缺少在根本意义上可称之为「爱」的东西。

但丁认为爱足以移动日月星辰。姑且不谈这种能扩及宇宙星辰的爱,除了男女之爱以外,我们也爱艺术、爱科学,母亲爱孩子,信徒爱上帝。爱所能及的对象如此之多,范围如此之广,许多所谓的爱之特性与条件其实是源自于爱的种种不同对象,因此我们必须要小心,不要把这些特性和条件归诸于爱的本质。

这两百年来,大家对「爱」的进行谈得很多,对「爱」的本质却谈得很少。自古以来,每一位大哲学家都自觉有义务针对情感这个主题提出自己的一套理论,但我们这个时代却并未尝试以宏观的角度针对情感提出有系统的理论。

那些旧的情感理论对我们来说已嫌不足,我们必须把欲望跟情感加以区分,让爱的独特之处、爱的本质不至于从我们指缝间流失。在我们的内在经验之中,爱的孕育能力最强,乃至于爱成为一切孕育能力的象征。心灵的许多情感由爱产生,例如愿望、思想、意志力的表现和行动。然而这一切虽是由爱而生,一如庄稼由种子而生,却不是爱本身;爱其实是这一切的前提。凡是我们所爱的东西,我们自然也会去追求,不管是在哪一种意义上,也不管是以哪一种方式。然而,每个人都知道,我们也会去追求我们不爱的东西,那些不会让我们产生感情的东西。想喝一杯醇酒不表示我们爱这杯酒;吸食鸦片的人渴望得到鸦片,却也为了这种毒品造成的有害后果而憎恨鸦片。

不过,要区分爱与欲望,还有一个更重要也更高尚的理由。想要一件东西的欲望说到底是想要拥有那样东西,而不管是以何种方式拥有,拥有意味着那件东西进入我们的生活,彷彿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因此,欲望一旦达成就会自然消灭,随着得到满足而消失。相反的,爱却是永远的不满足。欲望有种被动的性质,而且仔细加以检视,当我心中有欲望,我想要那样东西到我这儿来,我是万有引力的中心,期待那些东西落到我这儿来。爱却正好相反,我们将会看出爱是全然的主动。爱着一件东西的人走出自我,走向他所爱的对象,成为那样东西的一部分。能让一个个体走出自我,而走向另一个个体,大自然中最大的力量也许就是爱。在欲望中,我想把所渴求的对象拉到我这儿来;在爱中,我被拉到所爱的对象那里去。

圣奥古斯丁对爱做过极为深刻的思考,他在一种诗人的陶醉中说出:「爱是我的引力,牵引着我,不管将我拉向何方。」

史宾诺沙认为爱与恨是「一种喜悦或悲伤,而且这种喜悦或悲伤有外在的起因。」根据他的说法,爱一个人或是一件东西就是感到幸福,同时心里明白这种幸福来自那个人或那件东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把爱跟爱可能产生的结果给弄混了。一个人能从所爱的对象那儿得到喜悦,这一点谁会怀疑?但我们也很清楚爱有时候是悲伤的,如同死亡一样悲伤,是一种巨大的致命痛苦。更有甚者:真正的爱在痛苦和折磨中更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更能掂出自己的份量。爱中的女子宁愿承受所爱之人带给她的痛苦,也不要没有痛苦的冷淡。葡萄牙修女玛丽安娜‧艾尔科佛拉多 写信给对她不忠的情人,信中有这样几句话:「我衷心感谢你带给我的绝望,我厌恶认识你之前的平静生活。」「我很清楚要如何才能治疗我的一切病痛,假如我不再想你,我就能立刻得到自由,可是这算是什么药!不,我宁愿受苦也不要忘记你。唉,这岂是我所能决定?我从没有一刻但愿自己不爱你,而且你其实比我更值得同情,似我这般受苦仍旧胜过享受你在法国带给你那些情妇的肤浅喜悦。」第一封信的结尾是:「祝你平安,永远爱我,让我再承受更大的痛苦!」百年之后,雷皮纳斯小姐 写道:「我爱你,爱就必须如此:在绝望之中。」

史宾诺沙错了,爱不是喜悦。爱国者也许会为了祖国而牺牲生命,殉道者也可以为了爱而承受死亡。相反的,恨也能够自得其乐,为了所恨之人所遭受的不幸而幸灾乐祸。

既然这些着名的定义对我们来说都嫌不足,最好是由我们自己来尝试定义「爱」这个行为,仔细加以检视,就像昆虫学家检视从灌木丛中抓到的一只昆虫一样。我希望各位读者正爱着某样东西或是某个人,或是曾经爱过,此刻能够抓住心中情感的透明翅膀,拿在内心的视线之前检视。「爱」这只蜜蜂既能酿蜜也会螫人,我将细数这只颤抖的蜜蜂最普遍、最抽象的特征,各位读者可以自行判断我所提出的公式是否和各位的内心经验相符。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