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7
建筑要为生活而存在,建筑是生活的容器。
建筑是一个社会忠实的反映,台湾当前的建筑现象,无疑是台湾社会的写照。
建筑是一个社会忠实的反映
建筑也反映一个时代与一个文化的精神
建筑是与我们最接近的一种艺术,也是最不被注意的艺术形式。
城市美学、建筑文化、公共空间、都市更新、居住正义、过度规划与法规弊害进入二十一世纪,台湾当前的建筑站在什么位置?
建筑是生活的必需品,原始功能是遮风避雨。社会进步到一定的程度,建筑在遮风避雨之外,有了社会地位象征的功能。到了现代,成为财富的象征。由于这些功能在世俗的生活中都佔有最重要的地位,所以建筑的文化价值常常是被忽视的。文明的社会是由宗教家、政治家与商人所主导。文化人是弱势,他们没有影响建筑行为的力量。自有文明以来,约五、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中,建筑所验证的是历来的宗教信仰与权力象征,在这些基本意义之外,我们也看到美感,因为美感是人类的天性。然而建筑的美感十分昂贵,它属于上流社会;对于一般大众,建筑美太奢侈了。
今天的台湾建筑环境是紊乱的、感官的、肤浅的、模倣的、缺乏文化深度的、缺乏创造性的。大家都体认到这是商业社会牟求暴利的现象,是外国文化入侵的结果,是暴发户的心态的表现。然而也承认这是现代化民主社会多元化现象的一环。进入二十一世纪,台湾当前的建筑究竟站在什么位置?
建筑是文化活动的一环,是社会性的产物,并不完全是建筑师可以任意挥笔的一种艺术。台湾的建筑艺术存在着一些实质限制,包括土地狭窄、环境品质不佳、工程技术的限制和法规的弊害。台湾社会独一无二的特质,造就了台湾建筑文化的几项特色:自发性、商民性、文化边缘性和不稳定性。今天台湾视觉环境的紊乱,不仅是个别的责任,而是整体指挥的问题。
本书特色
◆整体比个体更重要,是建筑界的共识。本书是建筑界耆老汉宝德先生对台湾当代以来建筑整体的发展、现况和问题的各种思考。
◆汉老师以其专业和长期观察,对台湾建筑不断提出针砭和建言,以目前的制度、法规、眼界、主导者、经济能力和思考惯性,若不思改变,对于台湾未来建筑的前景、美感创意和公共空间的思惟,都将构成许多障碍和侷限。
作者简介
汉宝德
着名建筑师暨建筑学者,台湾现代建筑思想的启蒙者。1934年生,成功大学建筑系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硕士、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主要经历为:东海大学建筑系系主任、中兴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国立台南艺术学院校长、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中华民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文建会委员、台北市文化局顾问、汉光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等。
1968年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建筑奖、1994年教育部颁一等文化奖章、2000年获中华民国建筑学会建筑奖章、2006年国家文艺奖第一届建筑奖、2007年台南艺术大学荣誉博士、2008年台湾大学荣誉博士、2009年杂志最佳专栏金鼎奖、2010年中国建筑传媒奖-杰出成就奖、2012年东海大学名誉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初期设计之落韶山庄、天祥青年活动中心等作品,呈现出强烈的现代建筑风格,尔后思想转念为大众而设计,产生融合当地地貌情境之溪头青年活动中心。此后,无论是垦丁青年活动中心、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南园等案,更结合其长年从事古蹟修复工作之经验,以现代技术诠释民族与乡土形式建筑。其建筑作品屡获建筑师杂志建筑奖。
早年于建筑系就学期间创办《百叶窗》,至1970年代陆续编辑出版《建筑双月刊》、《建筑与计画》与《境与象》等建筑专业杂志,致力推动台湾现代建筑思潮,探讨建筑设计思想与社会人文之关联等课题。着作等身,至今仍持续创作中,包括:《建筑的精神向度》、《为建筑看相》、《筑人间:汉宝德回忆录》、《透视建筑》、《建筑、社会与文化》、《汉宝德谈建筑》、《中国的建筑与文化》、《给年轻建筑师的信》、《汉宝德谈美》、《汉宝德谈艺术》、《汉宝德谈艺术教育》、《汉宝德欧洲建筑散步》、《汉宝德亚洲建筑散步》、《汉宝德谈文化》、《认识建筑》、《汉宝德谈现代建筑》、《美感与境界:汉宝德再谈艺术》、《人与空间的对话》、《设计型思考》、《汉宝德建筑行》等书。曾为中国时报人间副刊、联合报副刊、中华日报副刊、天下杂志、大地杂志、探索杂志、人本教育札记、明道文艺杂志等撰写专栏。
编者简介
黄健敏
中原理工学院建筑系学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筑硕士,现为黄健敏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1993年起参与台湾公共艺术政策与执行之工作,鼓吹「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理念。曾任基隆市∕台北市∕台北县∕新竹市公共艺术审议委员会委员、台北市都市发展局公共艺术委员、台北市捷运工程局公共艺术委员、台北市立美术馆谘询委员、中华民国建筑学会理事、台北市建筑师公会理事。2002-2004年任建筑师杂志社副社长兼主编。2006年任《建筑》杂志总主编,所编刊物入围2008年行政院新闻局金鼎奖「最佳科学及技术类」。
编作有《1999年公共艺术年鑑》、《2000年公共艺术年鑑》、《2001年公共艺术年鑑》、《空间美学新发现:公共艺术的教育.参与.创作》、《都市美感心体验:公共艺术的多元.跨界.场场域》、《都市美学力:台湾.法国公共艺术》、《2001年台湾建筑奖专辑》、《2002年台湾建筑奖专辑》、《2003年台湾建筑奖专辑》、《建筑桂冠:普立兹克建筑大师》等。
着有《贝聿铭的建筑世界》、《台湾建筑的先行者》、《美国公众艺术》、《生活中的公共艺术》、《百分比艺术》、《庆典公共艺术嘉年华》、《艺术尽在街头》等。
建筑.生活容器: 汉宝德谈台湾当代建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建筑.生活容器: 汉宝德谈台湾当代建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