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十三位传媒工作者及学者在香港大学演讲文稿的结集。他们关心内地的传媒生态,旁及政治、社会、文化和历史诸方面的深层次问题,这些文稿集中起来,让我们看到今日中国社会的复杂面貌,也深明有良知有职业操守的传媒工作者的艰难处境。
中国在大变局的前夕,国人无不对国家前景忧心忡忡,向前是活路,后退是死路。传媒工作者是时代洪流的弄潮儿,他们对社会公平、言论自由、历史真相和政治空间的追求更敏感、更迫切,他们也往往看得更广,想得更深,因此他们的看法对普通读者来说,更具暮鼓晨钟的意味。中国是盛世还是末世,这真是一个问题。与其争论这个问题,不如实实在在去直面现实:追寻社会不公的原因,撑开言论自由的铁网,呈现历史真相,扩阔政治空间。像本书十三位作者一样,做实际工作,说真心话,坚守良知的底线,积小步为大步,集涓滴为长河,历史是人民写的,历史前进方向是人民意志的集大成。
处此纷乱时势,如何安渡迷航,读这本书,更使精神振奋,思想澄明。
作者简介
陈婉莹
资深新闻工作者及教育家,香港大学新闻学教授及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总监,曾在美国从事新闻工作23年。1999年受聘港大,创办新闻硕士、博士和本科课程和中国传媒研究计划等。2003年兼任广东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创院院长。回港前曾任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基金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客座教授、自由论坛传媒研究中心学者。1990 至1997年间,陈婉莹在美国第一大地方报纸《纽约每日新闻》(New York Daily News)任资深记者,专注移民新闻,完成华人国际性偷渡问题系列报导,赢得美国George Polk Awards 等多项全美新闻大奖。她曾从事电视新闻纪录片制作,2004年获邀出任美国国际电视权威大奖PEABODY评委。
钱钢
中国大陆报告文学作家和记者,现为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1979年起从事专业新闻工作,曾任《解放军报》记者、《解放军报》记者处负责人。1989年后,参与创办《中国减灾报》(任执行编委)、《三联生活週刊》(任执行主编)、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任总策划)。1998至2001年任《南方週末》报常务副主编,主持该报笔政。出版于一九八六年的《唐山大地震》,被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法文(部分章节),是美国和香港若干大学的新闻写作课参考教材。其代表作还有《大清留美幼童记》(与胡劲草合作)、《大清海军与李鸿章》(原名《海葬》)、《二十世纪中国重灾百录》(与耿庆国合作主编)、《旧闻记者》、《中国传媒与政治改革》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