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神栖落新疆

众神栖落新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新疆
  • 历史
  • 文化
  • 神话
  • 宗教
  • 民俗
  • 探险
  • 旅行
  • 地域文化
  • 丝绸之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类学家说,打开人类文明之谜的金钥匙就失落在新疆塔里木盆地。

  希腊罗马、印度、波斯和中国古老的文明在这块土地上碰撞、融合;白种人和黄种人在这里相遇、混血;一种文明如夏花一样绚丽一时,另一种文明如洪水般瞬间覆盖另一种文明。5000年时间长河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种之谜、文明断裂与消失之谜。某种意义上,读懂新疆就是读懂东方和西方。读懂新疆,就是读懂人类的文明史。
  
  这里曾是华夏文明、印度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埃及和两河文明的交会地,还存留着古老的佛教石窟、伊斯兰教清真寺、古希腊罗马的有翼天使遗迹。在过去人类七、八千年的文明史中,新疆一直是人类文明相聚的欢场。世界几大文明千里迢迢而来,在此相遇、融合,这里是一个人类文明灿烂交流的十字路口,众神在此,翩然栖落……

本书特色

  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人类文明的混血之地
  寻找打开世界人种之谜、文明断裂之谜的金钥匙

  ◆ 独家纪录三十年考古新发现,揭祕新疆五千年真实容颜
  ◆ 数百幅珍贵照片,宛如身历其境;全彩精印,文字生动
  ◆ 逸史故闻与传说,读来毫不艰涩,丝丝入扣,千年前的神灵跨越时空,从书中走来
  ◆ 中国新闻界资深媒体人南香红实地访问当地人民的第一手资料。

作者简介

南香红

  《南方都市报》传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新闻界资深媒体人。曾担任《南方周末》高级记者、《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已于国内知名媒体发表数百万字新闻作品,赢得「在易碎的新闻中寻找永恆,其写作具有对抗时间的力量」的评价,作品被称为「中国式特稿」。有《王选的八年抗战》、《巨灾时代的媒体操作》等作。    

摄影者简介  

刘玉生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遗址摄影师,从事文物、考古摄影工作约三十多年,1998年获全国文物摄影大赛银奖,2007年获全国第二十二届艺术摄影大赛记录类银牌奖,2010年获新疆自治区第三届「天山文艺」作品奖。

《古道遗梦:丝路千年风云录》 书籍简介 《古道遗梦:丝路千年风云录》是一部恢宏的史诗巨著,它以丝绸之路这条横跨欧亚大陆的生命动脉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深刻描摹了自汉代张骞凿空西域以来,直至近现代,这条伟大商道上所发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复杂纠葛的文明碰撞以及无数兴衰荣辱的故事。本书摒弃了传统历史叙事的单线平铺,而是采取了多重视角、交叉叙事的手法,力求还原一个立体、生动且充满生命力的古代世界连接点。 本书的叙事线索并非单一的政治或军事史,而是聚焦于“交流”这一核心主题。我们深入探寻了丝绸之路的物质基础——丝绸、香料、茶叶、瓷器的贸易流转,描绘了不同地域的匠人如何因这条道路而技术革新、审美互鉴。例如,书中详尽考证了粟特商人如何成为连接东西方的商业桥梁,他们的商业契约、语言能力以及信仰传播,如何悄无声息地重塑了沿途多个王国的经济结构与文化面貌。 文明的熔炉与思想的激荡 丝绸之路不仅是货物流动的通道,更是思想、宗教和艺术的孵化器。《古道遗梦》用大量篇幅探讨了佛教东传的复杂路径与本土化过程。我们不再简单地讲述玄奘取经的故事,而是侧重于敦煌莫高窟、新疆克孜尔石窟等地的壁画艺术,如何体现了犍陀罗艺术、笈多艺术与中原绘画风格的深度融合。书中对特定佛经的翻译过程、不同宗派在沿途的兴衰对比,展现了信仰在异域水土中挣扎、适应、最终扎根的生命力。 同时,本书也详尽记录了其他外来思想的传入与影响,如祆教(拜火教)、景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摩尼教等,它们如何在长安、洛阳等都城获得一席之地,以及最终为何有些消弭于历史长河,有些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文化印记。这种多宗教并存、互相竞争又相互借鉴的局面,构成了丝路沿线独特的精神景观。 边塞的儿女与时代的悲歌 历史的宏大叙事往往掩盖了个体的命运。《古道遗梦》通过对大量出土文书、碑刻记载的细致解读,重构了生活在边塞绿洲上的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关注了戍卒的家书、商队的驼铃声、绿洲城邦的税收记录,以及突发的自然灾害和战争对普通人生活带来的毁灭性打击。 书中描绘了楼兰的干涸、高昌的繁盛与覆灭,这些曾经辉煌的绿洲文明,它们的兴衰不仅仅是地理环境变化的体现,更是地缘政治博弈的缩影。例如,书中对唐代与吐蕃在西域的拉锯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不再是简单的胜负论,而是探讨了不同政治实体如何争夺对商路控制权的策略,以及这种争夺如何改变了沿线部族与城邦的依附关系。 商业模式的演变与技术转移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对丝路商业模式演变的研究。从早期的贵族垄断式贸易,到唐宋时期民间商人的崛起,再到元代蒙古帝国建立后“驿站体系”对贸易效率的空前提升,商业运作方式的每一次转型都深刻影响了欧亚大陆的经济格局。 我们详细分析了信用工具(如飞钱)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不同地域在冶金、纺织、制陶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是如何通过这条道路进行传播和改进的。例如,中国先进的造纸术是如何经由中亚传入伊斯兰世界,并最终抵达欧洲,对后来的文艺复兴起到了关键性的助推作用,这些技术转移的细节,本书都做了详实的梳理。 末世的回响与现代的凝视 《古道遗梦》并未将叙事止步于传统历史的终点。它延伸至明清两代海陆交通的对比,探讨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相对式微,以及其文化遗产是如何被后世继承和重塑的。最后,本书的收尾部分,将视角拉回现代,审视今日的“一带一路”倡议,并与千年前的古道进行对比反思。这并非简单的历史回溯,而是试图从中汲取关于跨文化交流、可持续发展与和平共处的历史智慧。 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兼具学术的严谨与文学的感染力。它如同一次漫长的穿越之旅,带领读者亲历风沙、聆听驼铃、感受信仰之光,最终理解丝绸之路——这条连接人类文明的重要纽带,其意义早已超越了贸易本身,成为了人类共同记忆中一部关于“连接”的史诗。全书结构宏大,细节丰富,旨在为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丝路历史画卷。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楼兰—百年未解之谜 /001
第一节 惊采绝艳 盗墓盗出的新楼兰 /002
第二节 两个楼兰 太阳墓地与楼兰城 /010
第三节 楼兰都是美女 /020
第四节 世界上最古老的婴孩 /029
第五节 楼兰三大未解之谜 /037

第二章 民族—白种人和黄种人的征战与融合 /051
第一节 洋海巫师的法术 大麻、音乐与头颅钻孔 /052
第二节 青河金字塔巨石阵 独目人守着的祕密? /060
第三节 草原石人 那些沉默不语的人类魂灵 /069
第四节 战马 传奇三千年 /077
第五节 康家石门子岩画 伊甸园里的幸福事 /085

第三章 故城—大地上最完美的废墟 /097
第一节 营盘 命运交叉的城堡 /098
第二节 交河故城 倒悬之城 /128
第三节 中亚庞贝 战争与阴谋 /142
第四节 米兰 有翼天使飞落 /169

第四章 古墓—黄沙中神祕的死亡殿堂 /179
第一节 阿斯塔那古墓 生命的天地遨游 /180
第二节 波马古墓 劫后余生的草原奢华 /189
第三节 山普拉墓地 人首马身武士,亚历山大大帝肖像 /198
第四节 小河墓地 红色的死亡殿堂 /208

第五章 物质—文明十字路口的华彩 /245
第一节 西方有黄金之丘 /246
第二节 东方的玉石之盟 /253
第三节 丝绸 西方对东方的永久痴迷 /260
第四节 铜镜照出的东西方美人 /268

第六章 文明—混血的汉唐 /275
第一节 汉唐细节 来自远方的金桃 /276
第二节 胡装美女 大唐的性感与自由 /283
第三节 音乐 舞蹈与女奴 胡姬长安招素手 /291
第四节 千年时尚 女人身上的世界 /301

第七章 众神欢聚—世界宗教行走东方的足迹 /311
第一节 佛行中国 /312
第二节 佛国于阗 /320
第三节 众神欢聚 /330
第四节 洞中佛天 /343

第八章 河与沙—那些遗失了的文明珍宝 /373
第一节 一千年前 唐玄奘讲的一个故事 /374
第二节 河的死亡与文明的死亡 /384
第三节 丹丹乌里克 东方蒙娜丽莎的微笑 /394
第四节 圆沙古城浮出沙海 /409

图书序言

作者序

令人眩惑的新疆

  新疆是一个人们似乎非常熟悉,却又异常陌生的地方。

  尽管关于新疆的一切,车载斗量,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谁能真正描摹出新疆的面容。

  绵延的雪山,茫茫的戈壁,无垠的沙海,星星点点的绿洲。最高和最低、最冷和最热、最彻底的荒凉和最充裕的富足,都在它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以最强烈鲜明的方式一一陈列。

  新疆对于世界来说是一个长纱蒙面的美人,关于她美貌的传说像风一样四处传播,但谁也没有真正一睹她的容颜。

  新疆是任何一个个体生命都不可能穷尽的,尽管这个生命一生都可能和新疆厮磨在一起。除非,这个世界上产生了一种超常的智慧和伟大的心灵,而这个生命恰恰是上天为了了解新疆所造的。

  新疆太大了,但更主要的不仅仅是它的大。它是造物一时性起以非常规手段造就的,要不然为什么中国最大的盆地、最大的沙漠、最长的内陆河、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这些伟大雄奇的自然都会集合在新疆大地上?

  从沟沟有黄金的阿尔泰山,一下跌入荒凉的准噶尔盆地;从上可扪天摘星的天山,再次落入塔里木的茫茫沙海;从喀喇崑崙山海拔8611米的乔戈里峰,到吐鲁番盆地海平面以下154米的艾丁湖,新疆这种大起大落的地势变化,散发着一种惊险的美丽。

  在新疆,你可能一天之内体验到四季的转换。山下是烈日炎炎的夏季,愈往山上走,气候便依次变为春季、秋季,最后是白雪皑皑的冬季,这是一种浓缩的极端感受。

  新疆有两种最主要的颜色,一种是黄色,一种是绿色。

  黄色是大片大片的戈壁沙漠,绿色是小片小片的绿洲。黄色的戈壁沙漠实在是太大了,要占新疆面积的96%左右;绿色的绿洲又实在是太小了,只有大约4%。新疆人就居住在戈壁沙漠中的绿洲上。

  黄色的沙漠戈壁是亘古的荒凉,任何生命不能生长的不毛之地;但那小小的绿洲又是那样的丰盈饱满,充满了勃勃生机。「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汗的心儿醉了……」如果你在葡萄成熟的季节走进新疆沙漠中一块块如阿拉伯飞毯一样的绿洲,你的心儿一定比阿娜尔汗还要沉醉。新疆绿洲的果实应该是世界上最甜美的,因为它经过沙漠生存与死亡的反覆锤鍊,它饮过雪山冰川最清凉纯净的甘露,沐浴过天空无遮无拦的灿烂阳光。

  然而,这一切都是新疆的自然属性,不管怎样还是可以让人感知和理解的。但是,几千年的新疆所变幻出的色彩却足以让人眩晕。谁能搞清楚新疆的人种起源?那些今天我们看到的黄皮肤、白皮肤以及黄白混杂的人和民族,他们从哪里来的?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融合与混血?还有新疆的宗教,在今天的伊斯兰教的底色之下,谁又能分辨出它杂合了多少佛教、祆教、景教的色彩?

  新疆作为欧亚大陆的地理中心,这里曾是华夏文明、印度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埃及和两河文明的交汇之地,现在还存留着非常古老的佛教石窟、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古希腊罗马的有翼天使遗迹。这里曾演绎过中亚不知多少古代民族、多少城邦国家的兴衰历史,在过去的人类七八千年的文明史中,新疆这个地方一直都是人类文明相聚的欢场。世界几大文明千里迢迢而来,原本这里仅仅是一个人类文明交流的十字路口,谁都没有想要在这里驻足和经营,但不经意间,这个十字路口,却成了人类几大文明相遇碰撞的地方,也是重新受孕融合的地方,最后也成为新的文明诞生的黄金产床。

  这黄金便是那金灿灿的沙漠。现在的死亡之地,过去的人类家园。文明的欢聚之地,文明的埋葬坟场。一些城邦失落了,文明死亡了,但另一些文明却以另外的方式活着,一直活到今天,决定着今天的新疆性格,决定着今天的新疆颜色,驳杂而纷呈,迷离而绝世。一层文明覆盖着另一层文明,一滴血液里有着千万种幻化。活着的文明继续活着的方式是混血,死亡了的文明却因为死亡而保持着纯粹与纯洁的模样,在黄金般的沙漠之下。当它们一个个再一次浮现的时候,它不仅仅向人们言说着历史曾经怎样,更在多重维度里证明着人类的种种可能性—人类是什么,人类为什么要创造文明,以及人类可以达到的高度和可以拓展的空间。人类想像力的浩淼无边,如何像漫漫春水越过堤坝,四溢到整个宇宙空间。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在被日本作家池田大作问及「你喜欢在历史上什么时候的哪个地方出生」时,汤恩比回答:「我希望能出生在西元纪年刚开始的一个地方,在那个地方,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伊朗文明和古老的中华文明融合在一起。」

  西元纪年前后是人类文明的萌动期,地球上被地理空间阻隔着的、互不知道彼此存在的人类,突然之间像是听到一声号召,或者是被神奇的上天之手摸过头顶一样,开始了智慧的生存。文明的星星之火被点燃,照亮了野蛮的黑暗,并成为人类文明的经典范式,迁延几千年至今。蒙昧不再,西方古希腊文明、东方的中华文明和恆河边的印度文明如盛花般绽放,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基督、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思想散播远方,宗教、哲学、文学、历史、人类的精神生活达到了从来没有过的顶峰。人类目光如炬,对所有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人类像一个青懵的少年,渴望探索所有处于黑暗中的未知的世界;人类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追问,关于人,关于神,关于大地,关于宇宙……

  人类开始了互相的寻找,冥冥之中的神指引着行进于路途的人们。现在再看世界上第一个人绘出的第一份世界地图,可能会觉得人类关于自己生存地球的想像是那么可笑,但正是这谬误百出的想像,指引着人们走到了今天。

  汤恩比一直在寻找着人类文明融合在一起的地方,他把这个地方称作是「诗意的栖居」。这个人类诗意的栖居之所,世界上只有唯一的一处,这就是新疆。

  或者用新疆这个名称过于狭隘了,新疆只是一个近代的称谓,这个称谓的变化,意味着国家和边界的强烈意识和现实。而在这个地方被称作西域的时候,或者在被称作西域之前更古老的时代,它是那么的辽阔,那么的无边无际,它是欧亚大陆的最平坦宽广的胸膛。这里的人类最先学会了驾驭马,创造了马车,当风起时,草绿时,太阳沉浮四季轮转,感知到大自然节律的人类便跨上马,自由自在地迁徙飘荡,种族与种族之间,城邦与城邦之间,传递着文明的,或明或暗的讯息,不同的文明就这样相遇、交合了。

  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地方像新疆这样,有过几大文明的汇集,有过无数民族的融合了。世界上有哪个地方会同时并行20多种语言文字?又有哪个地方会有几大宗教共同被信奉的奇观?所以,现在新疆随便一个沙漠里死去的古城,或者一个现在还活着的地名,考证起来都会让一个饱学之士迷惑。楼兰、尼雅的千古之谜怕是永远也解不开了,而乌鲁木齐这样一个地名,究竟是来自哪个民族,哪种语言,专家们也在争论不休。

  有那么多的民族像白云一样漂浮过这片辽阔的土地,消失、融合,再消失,再融合。五千年来在新疆生活的民族肤色渐渐变深,最后白色上染上了一层太阳的金黄。

  有那么多的文明在这里一次次地受孕、混血。文明相遇时迸溅出的火花,落入沙漠、绿洲、高山、盆地,照亮了历史的夜空。

  但是在历史的某一个时段,沙漠向外扩张了200—300公里,古城湮没,珍宝遗失,沙漠掩埋了一切。

  沙漠以千年的宁静保留了它们死亡时的模样,居民的门扉虚掩着,主妇的纺车上还挂着一缕没有纺完的毛线,国王的公所里泥封的简牍还没有打开阅读,举世珍宝鲜艳如新。
 
  众神曾栖落于新疆。上个世纪,西方的地理历史学家们惊奇于东西方文明的传播和交流,他们在总结了这种交流的特质后,将其称为「丝绸之路」,但这仅仅是一条物质的大道吗?就算它是一条人类物质文明交流的道路,它又是怎样的一条路啊!

  它是一条由骆驼柔软的脚掌,在坚硬的砾石上踏出的、纤细而渺远的路。在这条道路上,源源不断的各种商品以令人难以想像的速度流动着;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以如此细微的孔道沟通、交流、碰撞,各种音乐、绘画、雕塑、舞蹈艺术,各种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生活方式都在这里一一呈现;印度的佛陀、伊斯兰的真主、基督教的耶稣也从这里翩然走来……

  它似路非路,有着路的名字却没有路的形态,有着路的实质又缺乏路的足够承载;它似乎是抽象的,又似乎是具体的;它似乎是狭义的确指,又似乎是内涵复杂广博的模煳概称……它似存非存,似断非断,若隐若现地穿行在戈壁大漠、雪山草原之间,像一条突然受惊、快速爬行的蛇,稍一愣神,倏忽间便不见了踪影。

  它有一种梦幻的色彩,一种超现实的性质,然而又是如此实实在在地卧伏在欧亚大陆辽阔的土地上。它远远超越丝绸所能涵盖的范围,实际上在张骞凿通丝绸之路之前,人类的先行者已经走在这条路上。草原上那些沉默的石人;太阳墓地里那些白皮肤金头发的男人;小河墓地那些沉睡在红色的死亡殿堂里的美丽女人,他们或许是最早来到这块土地上的人类。他们匆匆地离去、消失,没有留下他们为什么要来、又为什么退出历史的资讯,甚至,他们连一个背影都没有留下。

  我们今天的样子和今天的生活是怎样地被早在远古时代就决定了的?在人类命运的十字路口,什么样的事最终成了我们不可摆脱的前世决定?如果佛说的轮回真的存在的话,那么是怎样的力量决定我们向这个方向走,而不是另一个方向?宿命,当我们回看人类文明的生长与毁灭,如看一朵花的萌动与凋零一般,宿命的轨迹犹如洁白雪地上的飞鸿印迹,那感觉是如此的触目惊心。

  新疆大漠戈壁上、高山河流旁偶尔遗留下来星星点点的人类文明痕迹,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被一个一个地收拾起来,每一个接触它的人,都会被它迷惑吸引,一个个探险家、考古学家、史学家、文字学家虽付出终身的努力而收获微薄,它们可能是世界上最难解释的东西,有的一眼就能辨识出它的文化蕴涵,有的不管你如何努力,它都是天一样大的谜,你愈熟悉它,它就离你愈远,愈不可解读,就如夏夜里跳动的磷火,有火的光亮,但却幽冥而灵异。

  但是,你若想揭开新疆蒙面美人的盖头,就必得回到她的过去。这是一个身世复杂的美人,她的每一眼秋波都深如海水,幻如梦境。

南香红
2010.12.26

图书试读

米兰 有翼天使飞落

可能是受了天使大眼睛的诱惑,几年前初次看到他的惊讶和疑惑依然新鲜,在这片沙漠里,在这伊斯兰文化的大氛围中,怎么会有带翅膀的天使出现?

但他的确是个天使,他背后的那一对翅膀高高耸起,他的脸饱满而明朗,他的眼睛不仅大而且目光清纯,那是只有天使才会有的眼神,他直视着你,直看到你的心里。他的面相直接说明他不属于东方人的种群,他来自另一个地方。

当事物出现错位的时候,总是让人迷离恍惚,让人无限惊讶。西方的天使出现在东方,出现在沙漠中的废墟里,出现在当下的时间里,时间和空间都发生了问题。纵观中国艺术史,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天使,就算是与此相似的也绝无仅有。空前绝后的偶然,绝后空前的不可思议。

天使飞落的这块地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米兰。这个米兰不是世界着名的时装之都米兰,而是新疆阿尔金山脚下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一个最荒凉最边远的角落。想到达那里,无论是从新疆的乌鲁木齐还是喀什市出发,都要围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绕半圈儿,就算是现代飞机加汽车,也需要整整两天的时间。

义大利的时装之都米兰可能早都忘记了,三十多年前的1978年,他们发现了新疆的这个叫米兰的地方,于是以市长的名义发来一封信,希望两个有着同一个名字的城市能够结为好友。

义大利的米兰没有等到塔克拉玛干的米兰的回信。十多年后,米兰市转而选择了和中国的上海结盟。这件事就再也没人提起。

说实在的,谁知道中国有一个地方叫米兰呢?谁会对这样的一个荒僻之地感兴趣呢?谁又知道这个米兰根本就不是一个城市,这里只有一个活着的地名,其他早已沦为废墟?离此40多公里远的地方,只有新疆兵团农二师三十六团一个连在这里屯垦,而他们当时根本不屑于和资本主义的米兰有瓜葛,于是一场约会就此告吹。

没有人知道,这本是一场跨越两千年的时空约会,这是一次让人扼腕叹息的错过。

米兰是世界最寂寞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灿烂的地方。但它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那么寂寞地沉沦着,直到1907年,斯坦因在这里发现有翼天使。

1900年12月6日一大早,斯坦因的由50个挖掘民工和21峰骆驼组成的探险队出发了,此行的目的是发掘楼兰,但在穿越罗布泊荒漠的路上经过米兰。一个当地猎人拿来了一张纸的残片,斯坦因一下就看出它非常的古老,而这纸正是从米兰的一座戍堡里被沙埋住宅里挖出来的。斯坦因决定推迟前往楼兰,用了两天时间迅速对米兰遗址进行考察,他不仅发现了戍堡里的大量吐蕃文书,还有一座大型佛寺。于是,他决定再回米兰。�

1907年1月22日深夜,斯坦因重返米兰,此时天寒地冻,米兰河已经结了坚冰。当有翼天使在斯坦因编号MⅢ的寺庙东北和东南段墙上出现时,他「吃惊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为了防止损坏,他不顾寒冷刺骨的风,用自己的赤裸的双手,顺着东北和东南壁,精心地逐个清理这些天使像。

「这时我不能再怀疑,这些壁画中的古典影响,远比我到目前为止,不论是在崑崙和兴都库什山之南,还是之北,所见或所闻到的任何古代绘画艺术遗存更为古老」。

有翼天使出现在佛寺的墙壁上,应该表现的是佛教的乐神干闼婆,也就是飞天的形象。但佛教的乐神本无翅膀,如果米兰佛寺墙壁上画的就是乐神的话,为何会有翅膀?斯坦因在他的考古报告中写道,他认为这是因为作画的人受了希腊神话的影响,给乐神加上了翅膀。

「在我看来,这些有翼天使那充分张开的大眼睛里露出愉快的神色,微敛的小口和轻微内钩的鼻子所蕴涵的神态,有许多因素使我忆起多年以前,在极远的西方蒐集到的那些精美的、具有地中海东部及爱琴海沿岸国家和岛屿中的居民相貌特征的头像」。

天使生动率真的眼神、身体的姿势和棕红色套头衣的款式,无可争议地是属于古希腊的。但是为什么用来表现佛的壁画,会和古希腊扯上关系?我们都知道,佛来自于印度,在佛教的整个发展和传播史中,有一个事实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佛教从来没有传播到西方,也没有传播到地中海沿岸的国家。那么希腊神话中的带翅膀的天使,是如何飞入佛教的寺庙之中的?

用户评价

评分

《众神栖落新疆》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新疆那片神奇土地的另一扇门。我一直对那里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民族文化感到好奇,而这本书则将我带入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新疆的自然景观、历史变迁与民间传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惊叹于书中那些关于生命起源、人神对话的宏大叙事,也为那些描绘凡人与神灵之间情感纠葛的细腻笔触所折服。书中对一些神话人物的解读,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让我看到了更丰富、更立体的人物形象。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故事中融入的对社会变迁、人性善恶的探讨,这些都使得神话故事不仅仅是虚幻的想象,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神话”的意义,它不仅是古老的传说,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沉浸其中,它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新疆的大门。我一直对那些古老传说和神话故事充满了好奇,而《众神栖落新疆》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份渴望。书中描绘的那些高耸入云的山脉、辽阔无垠的草原,以及深邃迷人的湖泊,都让我感受到一种超然世外的力量。作者对每一个神话人物的刻画都栩栩如生,他们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冰冷符号,而是有了鲜活的生命和情感。我仿佛能听到风在耳边低语,看到神祇在月光下行走。书中对新疆地貌和风土人情的细致描写,更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奇幻的旅行。我尤其喜欢作者对那些被遗忘的神灵的挖掘,它们的故事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挣扎,让人在惊叹之余,也引发了深刻的思考。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神话,更是关于一个古老民族的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读完后,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感动。

评分

初读《众神栖落新疆》,我并未抱有太高的期望,毕竟关于神话的书籍市面上并不少见。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却是如此巨大。作者的叙事风格极其独特,他没有采用那种宏大叙事或者史诗般的风格,而是将每一个故事都讲述得如同一位老者在篝火旁娓娓道来,充满了亲切感和生活气息。我被那些关于天山雪神、草原狼神、沙漠水灵的故事深深吸引。这些神灵并非高高在上,他们也曾经历凡人的喜怒哀乐,也曾在艰难困苦中挣扎求生。作者巧妙地将新疆的自然风光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让读者在感受神灵力量的同时,也能领略到这片土地的壮丽与神秘。书中一些情节的转折出人意料,但又合乎情理,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发现和感悟。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书,每一次翻阅,都能在字里行间找到新的亮点。

评分

《众神栖落新疆》这本书,与其说是一部神话集,不如说是一部关于信仰和归属的心灵史诗。我作为一个对历史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被书中那些关于神灵与人类之间互动的故事深深打动。作者并没有刻意去神化这些人物,而是将他们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土壤中,展现了他们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受到的崇拜。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那些守护着古老丝绸之路的神灵,他们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知的敬畏。书中对新疆各个民族的文化习俗也有着生动的描绘,这些都为神话故事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层次和厚度。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穿越时空,与那些古老而伟大的灵魂进行对话,感受他们留下的智慧和力量。

评分

我通常不太喜欢阅读过于晦涩难懂的书籍,但《众神栖落新疆》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轻松和流畅,将我带入了新疆的神话世界。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他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传说和故事讲述得引人入胜。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那些被忽视的、地方性神灵的关注,这些神灵虽然不如广为人知的神明那样声名显赫,但他们的故事却充满了人情味和地域特色。例如,书中关于守护牧场的风神,以及庇佑河水的龙王的故事,都让我感受到了新疆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这本书并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意味,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读完之后,我对新疆这片土地的认识,也变得更加深刻和多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