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安全Crowd Safety:群众是不可忽视的伟大力量!

群众安全Crowd Safety:群众是不可忽视的伟大力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群众安全
  • 人群管理
  • 公共安全
  • 安全工程
  • 风险评估
  • 应急管理
  • 灾害预防
  • 社会安全
  • 行为科学
  • 安全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群众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群众的力量可能是负面的力量,也可能是正面积极的力量!可能决定个人的命运,也可能决定国家的命运与历史的走向!群众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伟大力量!

  如何能引导其展现其正面且具有创意的力量?预防或降低负面力量发生的机会?避免身陷负面群众力量中的危机与灾难,确是值得深思的重要议题!

  如何维护大型活动的秩序与安全,周密规划重大活动之维安计画,建立群众安全管理的机制,并对突发事故之应变处理,是值得令人关注之极为重要的课题!

作者简介

官政哲

  现职
  彰化县政府警察局局长

  经历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副局长
  澎湖县政府警察局  局长
  内政部警政署法制室主任
  内政部警政署秘书室主任
  中央警察大学兼任副教授
  台湾警察专科学校副教授

  学历
  中国文化大学法学博士
  美国西北大学公共安全学院
  美国乔治城大学国际法学院
  美国杜克大学政策研究所
  政大大陆与国家安全研究所
  中央警察大学警政研究所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伊局长序
章教授序
陈校长序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群众与群众行为
第一节 认识群众与群众行为
第二节 认识「社会运动」

第二章 重大群众活动灾害
第一节 重大群众活动定义与类型
第二节 群众活动灾害事例
第三节 群众活动灾难因素
第四节 群众活动灾难研析

第三章 重大群众活动风险评估
第一节 风险管理概念
第二节 群众活动之风险评估
第三节 群众活动之风险等级
第四节 奥运安全之风险管理

第四章 重大群众活动事故防范
第一节 FIST模型
第二节 群众灾害事故预防
第三节 群众活动安全管理
第四节 群众活动安全纲领
第五节 群众活动应变管理
第六节 活动安全权责分工
附录:如何避免踩踏事件

第五章 重大群众活动事件维安规划
第一节 群众活动之风险
第二节 群众活动安全之挑战
第三节 群众活动维安规划模式
第四节 群众活动之维安规划阶段
第五节 维安规划步骤与组织建构

第六章 重大群众活动维安整备与执行
第一节 群众活动之维安整备
第二节 群众活动维安人力管理
第三节 维安指挥通讯与情资整合
第四节 安全检查与礼遇认证作业
第五节 群众活动之交通运输安全
第六节 关键设施保护与食品安全
第七节 危机处理与紧急应变
第八节 群众管理与群众控制
第九节 资讯服务与媒体关系
附录:台北市政府办理各项活动作业要点

第七章 群众抗争危机事件
第一节 聚众活动与群众抗争
第二节 群众事件之危机
第三节 群众危机事件之影响
第四节 聚众活动之法制规范
第五节 聚众活动之防制经验
第六节 群众活动之危机处理

第八章 中国大型群众活动安全管理
第一节 制定活动安全管理条例
第二节 群众活动安全管理职责
第三节 活动安全风险评估与审查
第四节 活动安全工作计画与规范

第九章 2008年北京奥运维安
第一节 国际运动赛会与恐怖主义
第二节 北京奥运反恐与维安问题
第三节 北京奥运目标理念与维安组织
第四节 北京奥运维安主要策略
第五节 北京奥运维安成功经验

第十章 2009年高雄世运会维安
第一节 首度举办国际大型赛事
第二节 维安环境风险评估
第三节 维安基本策略
第四节 维安组织与指挥架构
第五节 策定维安专案计画
第六节 各项维安训练筹办与实施
第七节 强化治安措施
第八节 建立合作支援机制
第九节 赛会期间警卫安全执行
第十节 警卫安全参与机关
第十一节 主要成功因素

第十一章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维安
第一节 上海世界博览会概述
第二节 世博会组织架构与宗旨
第三节 世博会维安工作挑战
第四节 世博会维安与反恐战略
第五节 上海市公安之维安作为
第六节 严密反恐之安检措施
第七节 强化反恐措施与作为
第八节 交通运输与疏导管制策略
第九节 公共安全与防灾策略
第十节 食品安全与紧急医疗服务
第十一节 媒体联系与公关服务
第十二节 成功因素与经验总结

第十二章 2012年伦敦奥运暨残奥维安策略
第一节 伦敦奥运维安的挑战
第二节 奥运安全之风险评估
第三节 奥运维安反恐主要策略
第四节 建立跨部门组织
第五节 策定奥运维安反恐行动计画
第六节 伦敦都会警察局之规划整备与执行
第七节 英国军方的维安反恐部署
第八节 各国协力合作与科技运用
第九节 结论

图书序言

伊局长序

  甫于去年八月十二日圆满落幕之2012伦敦奥运,740万人观赛,48亿人收视转播,为一典型的国际超大型活动。国际奥委会选择任何城市主办国际奥会系列赛事前,均先期评估其城市安全与维安能力,并要求其作出安全保证的承诺。

  伦敦作为2012年奥运会举办地点,国际奥委会即要求英国政府签署保证文件,承诺确保赛事安全与维安的决心;英国政府更于三年前之2009年7月就公布「奥运会之维安策略」(Olympic and Paralympic Safety and Security Strategy),积极展开奥运维安筹备工作。

  安全永远是任何大型活动最优先的考量!任何重大群众活动,均潜藏高度的风险,造成交通壅塞、群众拥挤等,民众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若无周密适当的规划管理,就可能导致重大灾难或危机。

  本局前副局长官政哲博士基于警察实务工作数十年之经验,公务之余更用心于实务问题之学术探讨,并经常发表论着,为警界兼具深厚学术理论基础与丰富实务经验之资深干部。由于从实务经验中体认到群众安全是极为重要且必须严肃面对的议题,但国内又缺乏此类问题的相关论着研究;因此于繁忙公务之余,关注并投入观察研究,蒐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亲赴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实地观察研究维安作法,费时两年余,特编着「群众安全」一书。

  该书针对重大群众活动之风险、事故防范、维安规划与整备执行等作归纳整理,并以2008北京奥运会、2009高雄世界运动会、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2012伦敦奥运会等超大型群众活动之维安策略作为案例探讨,殊值作为规划与执行重大群众活动时之参考。

  举办大型会展与文化体育赛事活动具有庞大商机与产值,展现国家竞争力与国际形象!台湾地区举办各种国际会展与体育文化活动及定期选举活动、集会游行聚众活动等频率日增,规模日趋扩大。如每年各地举办之跨年晚会、元宵灯会与新北市之平溪天灯节、福隆海洋音乐祭等,参与人数动辄数万人以上,所造成之交通与群众安全等问题实不能忽视!如何提供安全与舒适的环境是任何活动主协办者的责任。如何维护群众安全与秩序更是优先关注的问题,也是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其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艰鉅!

  筹办大型群众参与之体育文化与会展活动已是一项专业知识与潜力产业;大型群众活动的筹划与维安管理能力应受到社会广泛重视,除人才培育之外,并应积极建立群众安全的共识与健全的法制规范。本书就维安管理角度,探讨各类型群众活动的安全维护作为,分享提供关心群众安全的相关人士与权责机构或业界最佳之参考。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
局长  伊永仁

章教授序

  处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大型活动之举办,乃是国家与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以崛起的中国为例,进入21世纪以来,2008年的京奥、2010年的上海世博与与广州亚运,已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能见度。大型活动带给中国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它包括:人潮带来的观光与经济效益、活动兴建的各项基础设施、重建他国对当代中国的信任,此外也引来国际媒体对于各种政治与社会问题的监督。台湾亦然,2009年的高雄世运、台北听奥与2010年的台北花博,成功地证明台湾是地球村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接下来,2017台北世大运将成为台湾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体育赛事,其成败再度挑战政府的能力。

  自1955年迪士尼乐园举办游行活动开始,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开始成立科系,专门研究大型活动管理(Special Events Management),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澳洲的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Sydney’s center)、新南威尔斯大学(New South Wales University),均为显例,此外,亦有国际组织提供专业知识的交流,甚或提供认证服务,如国际庆典活动协会International Festival and Events Association, IFEA)、国际大型活动组织(the International Special Events Society, ISES)等皆是。在西方,大型活动管理已成为一门专业。

  大型活动成败之关键在于安全维护,伤亡事件的发生将掩盖主办单位所有努力,使活动蒙上阴影。后911时代里,安全,也已成为重要的全球化议题。为回应安全的社会需要,美国在传统上以刑事司法闻名的大学纷纷成立安全管理相关学门,譬如,纽海芬大学(University of New Haven)的「李昌钰刑事司法暨鑑识科学学院」(The Henry C. Lee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 and Forensic Sciences)在其下之刑事司法系成立了「国家安全暨公共安全学程」(National Security and Public Safety
Program),休士顿大学城中校区(University of Houston at Downtown)的公共服务学院也成立安全管理主管硕士班(Master of Security Management for Executive,  SME),休士顿州立大学(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也发展类似学程,以因应全球趋势与实务需要。

  大型活动的种类繁多,群众抗争是过去各国政府遇到最多,也花费最多心力处理及研究的。美国自1960年代以来,警察处理群众抗争活动的策略经历了三个典范时期:第一阶段称为「群众控制典范」(Crowd Control Paradigm),在越战时期,警察处理的方式源于殖民地警政思维,属于「硬式警政」(hard policing),表现于外的是警察的新型保护装备与警械;第二阶段是「冲突管理典范」(Conflict Management Paradigm),也就是1980年代以来,警察组织逐渐了解「软式警政」(soft policing)的运用可能更为有效,处理群众活动有时需要协商(negotiation)的策略;第三阶段系「相互尊重典范」(Mutual Respect Paradigm),此时期警察组织承认抗议群众与警察之间的平等互动地位。我国半世纪以来也多以处理社会运动、政治集会为主的群动活动,并积累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保障合法、取缔非法」、「制裁暴力」等经验与制度。

  然而,我国对于大型活动或赛事的安全维护工作之系统性研究,则显得不足。官政哲博士历任警察局长、警政署重要幕僚单位主管,对于警察学术,夙有研究,并能将理论应用在警政管理与决策中,他率风气之先地出版本书,有层次地介绍大型活动之安全维护工作,企图引起大众对该议题的重视。一个完整的大型活动安全计画包括流程、指挥体系、部署、沟通、紧急状况处理程序、人员、风险分析等,本书前半部,分章叙述个个概念,建构出大型活动安全维护工作的理论模型,本书后半部,则以2008北京奥运、2009高雄世运、2010上海世博、2012伦敦奥运等四个全球最新、最大型的活动赛事为个案,介绍其安全计画与执行作为,进一步分析检讨,将该议题以学术方式表现,既是国内首创,也符合作者理论实务兼具的理想个性。

  官博士是我的学长,也是警察学术界的前辈,新书出版之际,官博士邀我作序,我十分乐意,我知道这本书对于警察学术与实务发展皆具有一定程度的贡献。

中央警察大学警察政策研究所教授
兼推广教育训练中心主任、警政管理学院筹备处主任
章光明

陈校长序

  群众活动,包括聚众活动与集会游行等不特定多数人之聚集,在时间上,是一种暂时性的集结,在目的上,则系基于特定目的所採取一致行动之聚集。群众活动的特性是非常复杂,因群众之种类、人数或其诉求目的等之不同,而显示不同的特性,包括紧密性、扩张性、导向性、感染性、被暗示性、不负责任性、隐匿性、非理性、情绪性等,甚至出现暴力危险性、破坏性及攻击性等;因此,群众活动的维安勤务之规划及处理,就日益彰显其重要性;如有处理不善者,如早期的台北县、市全民计程车偶发事件,扩大成连续性街头暴力活动,造成公权力不彰之污名;而2005年中正机场群众暴力事件,面临舆论大肆批判下,造成相关警察局长黯然下台;可见群众活动若处理不好,不但会有警察首长的下台,更会造成社会的动盪不安,影响公权力的执行。

  官局长政哲兄,也曾在本校服务过,除了学经历俱佳外,更具高瞻远瞩的国际观,其在每一个位置,均全力以赴,时时检讨策进;例如其时任内政部警政署法制室主任时,成立内政部警察法学研究中心、设置内政部警政署法律图书室及警察法规查询系统等;任澎湖县政府警察局长时,更是配合发展地方特性,结合警政治安与观光产业发展,成立观光警察队,兼顾维护旅游安全与社会治安,推动观光警政,建立具特色之社区警察服务,成立以来,受到长官与民众的鼓励与肯定。

  本书是官局长经历多起重大群众活动,感于群众活动之安全维护是极为重要且必须审慎规划以对,其累积多年以来之经验结晶,并彰显其对于任内每项工作所为之整备与规划,除具备国际观外,更有创新作为,本书以「群众安全」为名,即为创举。另书内所举2008年北京奥运、2009年高雄世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等四大群众活动维安之个案,从组织架构、训练整备、支援机制、反恐防灾、交通疏运与管制、媒体联系等等,均列出成功因素与经验总结,弥足珍贵,对有心于群众活动之学习或研究者,为最佳之教材。

  个人虽从事警察工作多年,自忖处理过的群众活动亦有多起,深感对群众安全之了解仍嫌不足;惟感于官局长为多年相交之同事,佩服他持续不断研究发展的精神与进修问学的毅力,在繁忙公务之余仍勉力完成本书,观其体例、架构与内容,理论与实务案例兼备,作为警察同仁,不论是干部或基层,均具参考价值,故乐为序。

台湾警察专科学校
校长  陈连祯

自序

群众是不可忽视的伟大力量!

  群众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群众的力量可能是负面的力量,也可能是正面积极的力量!可能决定个人的命运,也可能决定国家的命运与历史的走向!群众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伟大力量!

  如何能引导其展现其正面且具有创意的力量?预防或降低负面力量发生的机会?避免身陷负面群众力量中的危机与灾难,确是值得深思的重要议题!

  群众活动潜藏高度风险!

  近年来,政府与民间经常筹办大型活动,如2008年高雄举办世界运动会,2009年台北市举办听障奥运会,2010年举办国际花卉博览会等。此外每年之跨年晚会,元宵节台北县平溪举办之天灯节,台南举办之盐水蜂炮、全国元宵灯会等。

  至于国际举办之超大型活动,如;2008北京奥运、2010上海世博会、2010广州亚运会与即将举行之2012伦敦奥运等;其他超大型的国际性活动,如:世界盃足球赛、欧洲盃足球赛、美式足球超级盃、F1大赛车、G8高峰会等。

  任何大型或超大型的活动。参与民众多达数万或数十万人以上,均潜藏高度风险与危机。无论运动赛事或节庆活动等,借由媒体或广告活动促销,号召民众热烈参与,由于人群的大量集中,所造成交通壅塞、群众拥挤等,致发生的灾害与事故,更是时有所闻!

  吸引数万民众热情参与之主要体育竞赛、节庆、文化、育乐活动或重大选举造势活动,如无适当的规划管理,只要偶遇人群的骚动或噪动不安,不完备的设施和人群安全管理疏失,就可能导致严重人员伤亡,引发的重大危机与灾难。

  台湾地区频繁的选举造势与社会活动,而群众造势活动已是选举时之必要竞选活动之一,但暴力介入的问题,总是令人十分不安!故选举时之群众安全与候选人安全维护更是令人不敢掉以轻心!

  群众活动冲击正常社会生活

  各种大型活动、运动赛事或节庆文化及选举活动之举办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与价值,如促进观光与体育文化及政治经济发展等多面向的效益;动员大量群众参与更是追求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且已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型态之一。

  重大群众活动系指超出一般规模的社会活动,除参与人数众多,成员复杂、对社会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亦冲击活动周边的交通运输状况与经济商业活动与日常生活行为。

  而任何大型之活动,无论其性质如何,安全永远是最优先的考量!也是任何活动成功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维护大型活动的秩序与安全,周密规划重大活动之维安计画,建立群众安全管理的机制,并对突发事故之应变处理,确是值得令人关注之极为重要的课题!」

  笔者长期服务于警察机关,经历与观察许多重大群众活动,引发笔者对重大群众活动安全的关切,此也是撰写本书之动机,期在能激发社会能对重大活动安全之重视,提升安全管理能量与品质,借此抛砖引玉,提供相关人士参考,并希望各界硕彦之士不吝指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