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汉三部曲』完结篇
司马迁不能说的秘密、史记汉书背后一刀未剪的幕后花絮
连苏东坡与王世贞都忍不住脑补的精彩剧情~~
继《秦崩》与《秦谜》,「历史福尔摩斯」李开元再次挑战司马迁,
发掘《史记》不曾说出的真相!
项羽的性格,如何成就他西楚霸王的形象,
又一步步将他推向悲剧英雄的舞台?
在充满投机者的乱世中,是什么机运,让韩信锋芒毕露?
韩信拒绝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
对他个人的命运与历史的轨迹有什么影响?
刘邦又如何能同时背负着识人明主与寡恩疑忌的形象?
所有改变历史命运的高度,都是无数零碎抉择的堆叠。
但历史的真相,往往被深埋在残缺不全的史料下,等待被发掘。
秦朝末年,先有陈胜、吴广起义,后有项羽、刘邦逐鹿中原。胯下之辱、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暗渡陈仓、鸿门宴、十面埋伏、乌江自刎,项羽、韩信及楚汉之争一直是耳熟能详的故事。司马迁的《史记》为千百年来的后人,塑造了项羽及韩信的形象,但许多情节仅寥寥数语,不足以再现真实场景。陈胜、吴广为何选择以项羽的祖父项燕及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为号召?侯生如何说服项羽接受刘邦的议和?韩信是如何借助古汉水之水势由汉中反攻关中?项羽又如何自城阳穿越鲁中山地奇袭彭城?随和策反英布、陈平收买项伯、郦食其劝降齐国种种外交谋略是如何完成?项羽如何失去人心,为秦人及楚人背弃?又是谁在乌江河畔目睹了项羽最后的身影?
李开元从不同的角度,谨慎地由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入手,加上合理的推论及想像,抽丝剥茧地找出散佚的历史片段,推理出楚汉相争的丰富细节。他既像一个细心为老胶卷复原上色的绘师,让这些已如传说般的苍白史实,再次展现立体且真实的面貌,更像一个亲自探访历史现场的侦探,带我们穿过层层迷雾,看清历史的真相,重新认识时代的转捩点。
作者简介
李开元
四川成都人,曾经是科学少年。北大历史系毕业,成为史学青年。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以人文学者自任。北大毕业,留校协助恩师任教。东大毕业,接任西山鸟定生先生之教席,供职于日本就实大学,任人文科学部教授。
景仰司马迁,钦佩罗素。致力于学术创新,追求贯通文史哲的风格。已经完成研究.叙述.理论的写作佈局,着有《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秦谜:秦始皇的秘密》。
自画像:飘泊的华人,历史的行者。
大宏愿:与天下有志者共勉,同建与英文字文化鼎立的汉字文化。
序言 文学比史学更真实?
人物介绍
第一章 大将韩信
第一节 本是韩国王孙
第二节 胯下之辱有兵法
第三节 韩信保卫项羽
第四节 张良求得汉中
第五节 国士无双
第六节 萧何截贤追韩信
第七节 汉中对
第八节 田荣反楚
第九节 汉中的交通地形
第十节 章邯看走了眼
第十一节 明出子午,暗度陈仓
第二章 彭城大战
第一节 韩王郑昌
第二节 张耳来归
第三节 吃软饭的陈平
第四节 秦汉的乡里社祭
第五节 古代的克格勃
第六节 义帝之死
第七节 联军攻佔彭城
第八节 项羽的反扑
第九节 刘邦的极限
第十节 回首彭城之战
第三章 南北两翼战场
第一节 刘邦坚强
第二节 冷面杀手英布
第三节 随和出使九江
第四节 骑将灌婴
第五节 魏豹反汉
第六节 韩信开辟北方战场
第七节 背水之阵
第八节 井陉访古寻战场
第四章 荥阳对峙
第一节 荥阳对峙的概观
第二节 陈平受馋
第三节 张良反对分封六国后人
第四节 离间楚国的真相
第五节 范增之死
第六节 争夺荥阳
第七节 刘贾、卢绾开辟敌后战场
第八节 郦食其说齐
第九节 项羽十大罪状
第五章 垓下决战
第一节 韩信击破楚齐联军
第二节 蒯通说韩信
第三节 侯公说项羽
第四节 陈下之战
第五节 垓下之战
第六节 乌江自刎
第七节 垓下行
第八节 刘邦如愿做了皇帝
第六章 倒影回声中的楚和秦
第一节 谁杀死了项羽
第二节 最后的秦军
第三节 秦京师军的下落
第四节 秦将杨喜的故事
第五节 楚父秦母昌平君
第六节 寻找传闻中的历史流
尾声 失人心者失天下
后记 历史是我们的宗教
附录
附录1 楚汉相争大事年表
附录2 项羽年表
附录3 韩信反攻关中的路线与武都大地震
附录4 苏轼《侯公说项羽》
附录5 王世贞《侯公说项羽》
参考论着举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