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可能是在发出求救的讯号!
孩子谈恋爱,是真爱还是被欲望吸引?
亲爱的父母──问题背后的问题,才是关键!
亲爱的父母,有一天,你发现孩子脱去稚气的脸庞,开始抽高、长壮、在意外表;遇到挫折,他不再哭着躲到你怀里,而是出去找朋友;他开始有祕密、不准你翻他书包、查他手机;他好像有私密交往对象,你却不敢开口问,因为怕他拒绝告诉你……
这时候你终于明白,孩子走入了青春期。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父母到底该怎么做?
青春的躁动与不安,让双方都不知所措。
如何观察孩子不寻常的变化,发现他们的压力或心结?
如何引领孩子说出自己的心声,从而解决困境?
面对常与孩子起冲突的问题,又该如何化解?
美儒老师在建国中学任教逾30年,她是如何与青春期孩子快乐相处?
就让这位深受学生爱戴的super teacher教你,亲子甜蜜沟通零距离!
作者简介
陈美儒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毕业,一九九二年以「现代生活教育家」荣获第十四届「中华民国十大杰出女青年;第十届台北市教师会「special教师奖」。曾任师大国语中心、实践大学兼任讲师、建中国文科教学研究会召集人,以及大学学测、大学指考国文科试题检视委员。目前为建国中学资深国文名师,同时也是名作家、亲子教育专家。
春风化雨任教建中逾三十年,用耐心与爱心陪伴数千名青青学子走过徬徨、冲撞的青春期,深得父母师长及所有青春儿女的信任,被公认为最佳心灵导师。如今,许多学生已成为海内外各行各业的杰出菁英!
曾执笔《中国时报》、《联合报》、《国语日报》、《自由时报》专栏执笔;六度代表国家前往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中南美洲及南非,担任「海外华文教师研习营」巡回讲师。着有《三十而立:教育部核心古文30篇》、《悦读十三经》、《成长路上,有你真好》、《大学甄选入学高手》等三十多部,均以关怀青少年成长、亲子和谐、两性情爱EQ为主题;及CD有声书《亲子EQ百分百》,着作曾获教育部研究着作奖、中国语文奖章。
推荐序 美儒老师12大弟子应援团,感动力挺!
作者序 寻找青春的心灵捕手
第一篇 满分的考卷,未必成就满分的人生
手术刀与牛排叉的距离
来自德国的「岳飞」
一个跳级资优生的眼泪
谁在乎第一名?
不请自来的「新同学」
第二篇 在意孩子的外表,不如关心他的内在
穿个耳洞,又怎样?
大帅哥,就是不洗澡
她说,孤独才是她的知己
当孩子的理想,对不上父母的期望……
青春正狂,别将赌气当骨气
第三篇 性与爱,您懂的比孩子多吗?
死党的女友爱上我?!
「贵公子」遇见「拜金女」
失控的情与慾
一颗禁果的重量
肚子搞大了,怎么办?
夏娃爱上夏娃,亚当寻找亚当
爱的是你,还是名校情结?
遇见爱情「金光党」?
第四篇 孩子过得快乐,比功成名就更重要!
大海的声音,只能在梦里寻觅
光头少年的心,在下雨
「完美」背后的真相
何必非要追求百分百?
「走了」一个资优生之后……
学习欣赏生命中的每一段风景
作者序
──寻找青春的心灵捕手
教学、写作和演讲,一直是我多年来工作的主题;在物换星移、岁月嬗递间,校园早已成了我生活中第二个亲密的家。
「心中感觉被爱的孩子,就不容易变坏」,一直是我执着的教育理念;我始终相信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带给人希望;爱,则是给予人走向光明的最佳能量。
「关怀与真诚相待」,是我向来坚持的沟通方式;唯有透过真情温柔的沟通,才有顽石点头、叛逆诚服的可能。
不管是师大刚毕业的三年「国中时光」,或是这已逾三十年的「建中红楼生涯」,以及其中五年兼任「大学讲师」的日子;朝夕与这群青青子衿相处,对于这样年轻驿动不定的青春儿女心,这样忧喜怨怒不安的青春儿女情,也就有了更深更浓的关注和了解。
在我年平均近八十场的专题演讲中,大约有三分之二场次,主要是以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为对象。
演讲会后,常遇见中年妈妈泪光闪烁、眉头纠结的问我:「老师呀,我们这样爱他、疼他,为什么孩子还是这么不听话、不懂事?」也有老师这样对我说:「就因为爱他们才管他们,没想到却引来他们更多抱怨!有的还故意把我取难听的绰号。」
更多的年轻学子、青春儿女却是这样告诉我:「唉呀,受不了啦!口口声声说什么都是为我好,结果是这也管,那也管;一下子嫌我成绩差,一下子又批评我朋友太多。说嘛,到底要我变成什么样子,才是他们想要的标准?」
是呀,人人都说我爱你。因为爱你,因为对你有所期待,所以才管你,才碎碎念;可是为什么偏偏有那么多年轻的心灵在面临被管、被期盼、被指责时,却一心只想闪躲,想逃得远远的。
记得几年前的一个母亲节,有一家文教基金会对台北、高雄两大都会四千多位,家有青少年的母亲做问卷调查:结果是近四成六的母亲自认很了解孩子;可是对六千多位青少年男女做同样问卷时,竟然只有两成一的孩子,勉强认为父母称得上了解自己。
为什么爸爸妈妈跟儿女之间,对事情的认知,会有这么大的反差?这个差距是不是隐隐约约在提醒成年的我们:许多爸爸妈妈和儿女之间的观念想法,仍有待了解和沟通?孩子的「心灵捕手」到底在哪里?
回想我的青春少女时光,傲慢和自卑总是经常在心底纠缠;青春带给我的冲击与困惑,翻遍了课本也寻不着答案。学校书页里,没有告诉我,同侪的友谊该如何经营获得?友情跟爱情又该如何界定?
情爱中,如果掺杂了肉体情欲,是不是从此就不再纯洁?所谓的纯洁就是守身如玉吗?我感觉自己总是在理智与迷惘之间悬摆。
在那属于神采飞扬,青春红颜的流金岁月,莫名的常感到寂寞、孤单;面对内在,我竟是极欲挣脱世俗教条,满载反叛思维浪潮;我不知道何去何从,不知如何纾解。那是我曾经跋涉得十分寂寥、深感徬徨的「惨绿」青春年华。
也许就因为:我曾在多次考试挫败中,无助的拥着棉被在暗夜中啜泣;我也曾因为遭受同学误解、被人排挤,孤立无援独自踌躇黯然。所以,我更因此学会读懂每个青春容颜背后的真实心底声音。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却也是危机四伏。年轻的生命充满各种可能,每个年轻个体就好似一颗颗青涩的变化球。一句鼓励赞赏的言语、一种尊重信任的态度,可能造就他(她)向阳、健朗的一生;一句沉重偏颇的批评,一个轻蔑不当的伤害,也可能变成他(她)内在的阴影,甚至成为终身焦虑不安的根源。
在长久与青春儿女真实朝夕相处的经验与观察中,在多年来,国内、国外数百上千的巡回演讲里,我倾听了无数来自各地青少年男女的心声。依统计归类,我发现当代的青少年面临四大烦恼:学业功课、亲子沟通、情感问题及混合了生涯规画、性别取向、家庭变故的个人困扰。
于是我决定以二十四个主题故事,来破解青少年男女的四大烦恼。希望透过这些充满悲欢忧喜、有笑语、有泪影的人物故事,让爸爸妈妈们在轻松阅读中,得到孩子「叛逆」行为的通关密码;让所有青春不安定的心,从故事中找到阳光正向鼓励的力量。
《接住孩子的青春变化球》一书,表面写的好像都是建中、着名女中的故事;事实上,它代表了不论是来自乡村小镇或大都会,不论来自普通中学、高工或商职孩子;所有青春男女的缩影,所有青春儿女可能遇见的困境。
「请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不喜欢去跟随;请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不爱充领导;我只期待,请与我同行。」这是哲学大师卡缪的名言,我想也表达了世间无数青春儿女的心声。
希望透过本书中里面大大小小的故事,能牵引身为父母的有所省思,因此和孩子的心更贴近;身为孩子的青春的你,也许在那每个故事的背后,找到潜藏的自己,因而领悟爸爸妈妈的爱心。让人间亲子之情,更加甜蜜、更添温馨。
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我了,“接住孩子的青春变化球”,光听着就觉得画面感十足,仿佛在球场上,家长和孩子如同棒球投手与击球员,在青春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赛场上,需要默契的配合与技巧。而“建中名师”的标签,更是让我对书中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充满了期待。建中,在台湾素有“状元摇篮”的美誉,这里的老师必然拥有非凡的教育智慧和丰富的一线经验。我一直觉得,青春期孩子的变化确实像一颗颗变化球,时而迅猛,时而刁钻,稍不留神就可能被“三振出局”。父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绝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需要成为那个敏锐的接球手,接住孩子情绪的起伏,接住他们对世界的好奇,接住他们成长中的困惑与挣扎。这本书以“亲子甜蜜沟通24招”为副标题,这24招听起来像是精心设计的攻略,希望能为我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模式,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陪伴孩子走过这段关键的成长时期,让亲子关系不是对抗,而是更加融洽、更加甜蜜。
评分我一直对教育这个话题非常关注,尤其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这种关注就变得更加迫切和现实。这本书的书名“接住孩子的青春变化球”精准地捕捉到了青春期孩子的特点,那就是变化多端,难以捉摸。它不像童年时期那样有迹可循,很多时候孩子们的反应和想法会让我们感到意外,甚至措手不及。而“建中名师”的身份,给我一种天然的信任感。我相信这些在顶尖学府任教的老师,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造诣,在与学生的长期相处中,一定积累了宝贵的教育经验和沟通技巧。我尤其好奇他们是如何处理那些“变化球”的,是巧妙地闪躲,还是用一种巧妙的方式将其“接住”,化解危机,甚至转化为成长的契机。这本书承诺的“24招”,我猜测会是一些实用的方法论,比如如何倾听,如何提问,如何表达理解,如何设定界限等等,都是我非常需要学习的。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提升自己的育儿智慧,不再为孩子的青春期感到恐慌,而是能够从容应对,甚至享受这个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评分作为一个焦虑的母亲,我时常在想,当孩子进入青春期,那个曾经黏着我的小天使,会变成怎样一个独立的、甚至可能有些叛逆的青少年?我深怕自己的一句话说不对,就会引爆一场家庭战争,或者让孩子对我关闭心扉。这本书的书名,特别是“甜蜜沟通”,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痛点。我渴望的正是那种“甜蜜”,而不是“鸡飞狗跳”。“建中名师”的加持,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泛泛而谈的育儿理论,而是有扎实基础和实际案例支撑的指导。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书中的场景,或许是老师们分享了他们如何与学生建立信任,如何化解误会,如何引导他们认识自我,承担责任。我期待的是,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让我知道在孩子沉默寡言的时候,该如何开口;在他们爆发情绪的时候,该如何安抚;在他们对未来迷茫的时候,该如何给予支持。我希望能从中学到如何让我的话语像春风一样温暖,而不是像冰雹一样刺伤孩子的心,最终实现一种积极、健康、充满爱的亲子互动模式。
评分在我看来,书名“接住孩子的青春变化球”比喻得非常贴切,完美地描绘了青春期孩子难以预测的成长轨迹,以及家长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青春期往往伴随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剧烈变化,孩子的情绪可能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他们的想法也可能突然转变,让家长感到无所适从。而“建中名师”这几个字,立刻就提升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建中的老师,无论是在知识传授还是在学生心理引导上,都一定有着独到之处。我非常想了解,这些在教育领域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是如何总结出“24招”来应对青春期孩子的各种“变化球”的。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而富有操作性的沟通策略,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建立起更有效的亲子对话,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让亲子关系在充满挑战的青春期也能保持和谐与温馨。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学到如何成为一个更懂得倾听、更有智慧引导的家长。
评分“接住孩子的青春变化球”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作为家长最深的担忧和期盼。青春期,在我看来,就是一场充满未知和挑战的“球赛”,孩子就是那个变幻莫测的投手,不断投出各种“变化球”,而我们家长,则需要成为那个沉着冷静、技艺高超的接球手。每次看到这个书名,我都会联想到孩子那些突如其来的情绪爆发,那些令人费解的行为,以及那些看似叛逆却又暗藏着独立思考的言论。而“建中名师”这四个字,则给我一种权威和可靠的感觉,让我相信书中一定蕴含着经过实践检验的宝贵经验。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应对这些“变化球”的秘诀,特别是那“24招”,听起来像是精心设计的攻略,希望能帮助我掌握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的艺术。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教我如何“接住”球,更能教我如何在接住球之后,与孩子一起“打好”这场关于成长的比赛,让亲子关系在经历风雨后,变得更加坚韧和甜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