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勤管严教,也愿意让她输在起跑点;
勇敢和乐观、友善,是我最想送她的童年礼物。
在一到三岁的爱的黄金期,这些比培养智力更重要。
因为四十岁以后才当妈,因为看过许多人生风景与遭遇过许多挫折,所以对于教养这件事,吴淡如不同于时下妈妈的焦虑,反而有一股成熟与自信。
许多妈妈深怕稍晚一步,孩子的脑力开发就会来不及,或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点上。吴淡如认为,爱孩子,就不要急着教他。智力固然重要,但孩子的IQ不会因为在幼年没有好好训练就完蛋。她相信,一个孩子在幼儿时期所获得的安全感,将保护他一生人格健全与精神正常。
虽然把孩子看得很重要,为了生下她一条命差点送掉,但她不因此牺牲自己的梦想与生涯。她深刻体认到,只有妈妈好,孩子才会好。她不期待孩子完成自己任何未完成的梦想,希望孩子能按着上天所给的样子自然成长。
也因为有了孩子,她重新享受从没享受过的童年,在已成型的生活中不时发现新大陆,许多小小的幸福重新被定义。她享受与孩子相处的过程,珍惜当妈妈的每一刻。
本书纪录了吴淡如成为母亲后所体会的点点滴滴。这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教小孩的书,而是一本谈尊重,谈爱,说的是妈妈和孩子彼此如何在互惠中成长的书。
作者简介
吴淡如
台大法律系学士、台大中文研究所、台大EMBA双硕士。现为知名作家及主持人。
吴淡如多才多艺、兴趣广泛,写作、主持、理财、创业各方面,都有非常好的成绩。跳佛朗明哥舞、学摄影、到全世界各地旅行,多彩多姿的生活也令人艳羡。
近年来历经结婚、生子的人生重要转折,在过好一个人的生活之后,更进一步做到了婚姻幸福、人生圆满。
淡如说:「我不期待孩子完成我任何未完成的梦想,因为我自己会完成它。孩子,就让她按着上天所给她的样子成长吧。我观察,观望,不会太早下手辅导。」这本书就是她自己当母亲所体会的点点滴滴。
另着有《吴淡如超人气说话术》、《每一次相遇都是奇蹟》、《嫁给谁都幸福》、《不生气的技术》、《梦想会生利息》等书(皆为天下文化出版)。
序 爱他,不要急着教他
前言 一个以身相许的爱的故事
半途而废的人生很美
妳只是我的借口吧
解决问题是好玩游戏
人生是那么的无常
怎样才能找到光
耍赖乃人的本能
家是你永远可以回来的地方
爱的黄金期
婚礼后的狂想
杀掉担心
妈妈得先对自己好
会不会太宠了
孩子,你要有主见
遇到了就接受吧
重新学习童年
当教育变得吹毛求疵
不敢急着教育妳
好妈妈竟都是鸽子
什么人养什么鸟
思考,比学习力强重要
活得有趣的秘密
我亲爱的奶嘴骑士
爱的报酬
分期付款的退休生活
我们去度假啰
孤单是人永远必须面对的问题
别当笼里的九官鸟
教得好还是签抽得好
当一只放山鸡
两岁就该学会的事
会解决问题就赢
不当只靠嘴的妈妈
自食其力是一种快乐
拥有创造幸福的能力
会说话有两种
翻滚吧!孩子
不要急着发脾气
妳要哭就尽量哭吧
孩子最需要的神奇宝贝
乐观的孩子会有钱
可爱的小小破冰船
是祝福,不是诅咒
妳不是油麻菜籽命
别当资优生
训练,不能没有爱的声音
自序
爱他,不要急着教他
与其说这一本书是小熊的成长纪录,不如说,这是我自己当母亲所体会的点点滴滴。
我必须承认,我实在不是一个坊间「正常」的母亲,我从小到大都很叛逆,也一向坚持着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并不肯把孩子「照书养」。(当然也不可能照猪养。)
为什么说,我不是一个所谓「正常」的母亲呢?
我把孩子看得很重要,为了生她一条命差点送掉,不过,生了她之后,我可没有因为她牺牲掉我的梦想与生涯。冲突当然有,权衡当然要,但我在得失中的取舍向来很明快,因为我已经是个「上了年纪」的母亲。我处理人生大小事,一向要求自己用最快的速度想出最佳,或次佳、次次佳的策略(如果最佳行不通的话)。
我的梦想,并未寄託在孩子身上,还是在我自己身上。我不期待孩子完成我任何未完成的梦想,因为我自己会完成它。孩子,就让她按着上天所给她的样子成长吧。我奉行的是「当春天来时,草木会自行生长」的哲学,我观察,观望,不会太早下手辅导。我很早就发现,她有兴趣的东西和我小时候还真是不一样。
我不是一个事必躬亲的妈妈,虽然我什么都会做,但我并没有办法为她换每一片尿布。她占有我最宝贵的所有下班回家时间,我无怨言,但我也不会因为不能时时刻刻陪伴她而愧疚。因为,如果一个妈妈每一分钟都陪着孩子,但用的却是一张烦闷不堪的苦瓜脸,那有什么用呢?
我的孩子没有看过我的「表情暴力」。我也真的没有把什么怨言放在心里。在她三岁以前,我没有对她发过脾气,也没有大声说过严厉的话,就算她听不懂,我也尽量讲道理。(虽然不保证能够撑多久,但希望这个好习惯能一直维持下去。)
我不许任何家人对她大声说话(这一点,要本来在家里就「一言九鼎」才行。)
我不扮黑脸。就算我说NO,也面带微笑,解释理由。
我不希望她比别的孩子强。
我不急着教她人类世界的一切。在她还没尽情爬过之前,我不会要求她站起来走。
我愿意让她输在起跑点。
我会邀请爸妈和公婆一起陪孩子旅行。如果家人没时间,我一个人带着孩子旅行。(这一切,详见内文。)
我自己觉得,被我生到的小孩很幸福。除了她早出生两个多月这件不得已的事之外。当时,我用自己的一条命换她,我们都活过来了,我们非得幸福不可。
我有个很不错的婆婆,她好几次都说,她的最大愿望就是把小熊赶快带大。(小熊和她的堂哥相差二十多岁)我忍不住纠正了她。我说,我并不希望她赶快长大,我希望她不要长大得太快,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我可不是养儿来增加农村人力或防老的。我珍惜的是每一刻。
****
因为从小就很有想法,人生中的跌跌撞撞是常事,撞得满头包或满地找牙也是必经过程,由于没有那么顺服,我的童年过得有点辛苦--不是在经济上,而是在心理上。所以,我不会让她尝到我小时候最讨厌的,上一代会对我说的话、做的事情。
我妈在我生她的同样年纪,我都从研究所毕业了,我怎么能够不比我的上一代成熟?更何况,我看过的世界,遭遇过的挫折,碰过的好人与小人,都比我的上一代当爸妈时多一百倍呢。我一定得成熟。
我的孩子,让我重新享受我从没享受过的童年。和她玩的时候,我常回到三岁,回到最无知的快乐里。因为她,我在已成型的生活中不时发现新大陆。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是我爱她,她也爱我。我们会给对方最真诚的笑容。每一天醒来,我们都很快乐。
这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教小孩的书。我没有资格。
这是一本谈尊重,谈爱,说的是妈妈和孩子彼此如何在互惠中成长的书。
这本书的书名,起得真是绝妙,它一下子抓住了为人父母最深切的期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但它并没有像很多功利性的育儿书那样,给出立竿见影的“成功秘籍”,而是从一个更根本、更长远的角度切入,那就是“乐观”。我一直觉得,一个孩子能否“好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习惯于抱怨、消极,那么即使他拥有再多的物质条件,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而如果一个孩子,无论面对什么,都能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那么他就像拥有了一个无形的“护身符”,能够帮助他化解生活中的种种难题,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这本书,我觉得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心灵力量”的散文集,或者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寓言故事。它可能不会告诉你“如何培养高分孩子”,但它一定会告诉你“如何培养一个内心强大、充满阳光的孩子”。我期待在书中找到那些能够启迪我、让我反思自身教养方式的段落,更期待看到那些因为拥有乐观心态而变得“好命”的孩子们的真实写照。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很有意思,“乐观的孩子才好命”,光看名字就让人心生好奇,似乎预示着一个关于成长、心态与命运之间微妙联系的故事。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走向,并不完全由外部环境决定,而更多地受到我们内心看问题的角度影响。这本书的书名恰好触及了这一点。我期待它能通过生动的故事,展现乐观这种品质是如何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像一盏明灯一样,照亮前行的道路,甚至在不经意间,为他们“创造”出所谓的“好命”。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有一些小主人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不如意时,他们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和积极性。这种乐观,可能不是盲目的天真,而是一种对未来的信念,一种即使身处困境也能看到希望的能力。这种能力,我相信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而获得的,而这本书,或许就是一本引导父母和孩子认识并培养这种能力的手册。我想看看,作者是如何将“乐观”这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是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还是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设计?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些“乐观的孩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他们生命中的“好命”的。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精准地戳中了我的心。作为一名家长,我最希望孩子拥有的,除了健康的身体,就是一颗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乐观的孩子才好命”,这句话背后蕴含的,是一种对于孩子未来命运的深切祝福,以及对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洞察。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会提供那些“速成”的教育技巧,而更多的是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乐观对于孩子成长的深远影响。它或许会通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为什么乐观如此重要,它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如何培养他们的韧性,以及如何让他们在面对人生中的种种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我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乐观”这个词的内涵,并学会如何引导我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培养出这种宝贵的品质。我想,一个真正“好命”的孩子,不仅仅是物质富足,更是内心丰盈,能够享受生活,能够积极面对一切。而这一切,都始于那颗乐观的心。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脑海中浮现出的不是什么跌宕起伏的惊险情节,而是一种温润如玉的感受。它没有给我灌输任何大道理,也没有刻意去塑造什么完美的人物。相反,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你耳边娓娓道来,分享那些关于孩子成长的细碎而又珍贵的观察。我特别喜欢书里对“乐观”的解读,它不是简单地鼓励孩子“开心就好”,而是深入剖析了乐观背后所蕴含的积极心态,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尝试的精神,以及在失败中汲取力量的智慧。我仿佛看到了书中那些普通的孩子,他们或许有过调皮捣蛋的时候,有过惹人烦恼的时刻,但他们的身上总闪烁着一种积极的光芒,即使遇到挫折,也总能快速地振作起来,重新找到前进的方向。这种乐观,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创造。它就像一颗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为他们遮挡风雨,也为他们带来丰硕的果实。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孩子成长过程的深刻理解。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教养指南”,不如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思考了“好命”的真正含义。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这名字起的,太有共鸣了!”“乐观的孩子才好命”,这句话本身就带着一种朴素而深刻的智慧。我一直相信,生活的很多面向,其实都取决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它。尤其是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正处于塑造三观的关键时期,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无疑是他们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这本书,我想它一定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书籍,而更像是一部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它可能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描绘出那些拥有乐观特质的孩子,是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展现出不平凡的力量。也许是面对考试失利时,他们没有垂头丧气,而是分析原因,下次再战;也许是面对玩伴间的争执,他们懂得换位思考,寻求和解。这种乐观,不是简单的“阿Q精神”,而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一种即使跌倒了也能拍拍灰尘爬起来继续奔跑的勇气。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抽象的品质,融入到孩子们的日常点滴之中,又是如何通过这些点滴,最终成就了他们所谓的“好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