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与我的生长环境有很大关系。我曾经娇纵、也曾经被老师狠狠地「调教」达一年之久;我曾经「靠势」、也曾经一夕之间被切断所有的资源。所以,我知道,一个被娇纵惯了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偏差,更知道,这世界上没有「靠势」这件事,唯自己可靠而已。这些都形成了我对孩子教养的态度。
有了孩子后,我每一分钟都在思考:万一我走了,孩子能靠自己的能力站起来、并站得稳吗?我用最坏的打算在「教」孩子,所以,他们的竞争力、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处事态度,我都用高标准在对待。但严厉的教养框架之外,必须传递满满的「爱」,有教有爱,孩子才会有一个富裕的心灵。
教养的过程,必定充满了冲突,包括与长辈的冲突、与先生的冲突,更为难的是,自己与自己的冲突。面对来自长辈的冲突,标准只能有一个,否则孩子会错乱。面对自己与自己的冲突时,取舍间只有一个重点,那就是找出对孩子最好的模式,所以,有时候做爸妈的得放下身段改变自己。
孩子是一张白纸,而大人则有太多的成见与既定的价值观,当错误的价值观植入孩子的脑中,便要影响孩子一辈子了。终究父母亲不可能永远是对的,所以教养这门学问,必须时时修习,只要父母成长了,孩子没理由不跟着一起成长。
作者简介
李佳蓉
磊山保经首席顾问,曾任保诚人寿副总经理。1990年进入寿险业,体认到寿险是爱与关怀的行业,并认为工作不应该是人生的全部,而只是人生的过程,透过工作,养成用心、真诚、豁达的个性,进而达致:「家庭美满、事业精进、良师益友、身体健康」的圆满人生。
着作:
《好主管是学习来的》
《Top Sales的用心法则:改变45位MDRT一生的决定性关键》
《你的价值,自己创造》
第1章 淬炼与传承
第1节 阿公的大爱、我的爱
第2节 落入老师家的娇娇女
第3节 妈妈教我信任 爸爸要我重视内在
第4节 婚后大反差 无法靠势只能靠自己
第2章 教与爱
第2节 说到做到 孩子才会「信到」
第3节 我这样「治」躺在地上打滚的小孩
第4节 胆识、独立、诚信
第5节 立法松、执行严的管教
第6节 训练小小孩吃饭马虎不得
第7节 可以讲道理 但绝不能顶撞
第8节 孩子彼此争抢 拿走他们想要的
第9节 玩具一人一个是大忌
第10节 一次到位的满足
第11节 念公立小学体验多元人生
第12节 做完功课才能看卡通
第13节 我乐见孩子扫厕所
第14节 学熘冰 学习跌倒自己爬起来
第15节 用「少即是多」策略 让孩子不沉迷电玩
第16节 观察孩子的转变 不让遗憾发生
第17节 体验过、拥有过 才不会羡慕
第18节 奢华的体验只有一次
第19节 十八岁成年礼:自己养活自己
第20节 珍惜所有 失去了得靠自己
第21节 念书为何需要拉风手机?免谈!
第22节 给孩子刚好的零用钱 而且一定要记帐
第3章 冲突与取舍
第1节 教养标准只能有一种
第2节 不在他人面前处罚孩子
第3节 改变孩子前先改变自己
第4节 孩子小时需要我们的体力 长大后需要我们的智慧
第4章 反思与调整
第1节 不要扩大解读孩子的行为
第2节 骄奢的习气 父母养成的
第3节 你找了iPad当保母吗?
第4节 Benz爸爸什么都好?
读到“用穷滋味教出富小孩”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许多关于童年和成长的画面。在我的印象中,那些在物质条件并非特别优越的家庭中长大的人,往往更加懂得珍惜,更加有韧性,也更懂得如何创造和奋斗。而这本书的名字,恰恰捕捉到了这种精髓。我猜测,作者并非倡导让孩子过苦日子,而是强调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以及在有限的资源中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性。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如何阐述“穷滋味”与“富小孩”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是不是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小艰难”,能够让孩子更深刻地理解幸福的真谛,从而培养出更坚韧的品格和更广阔的胸怀?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实用、接地气的育儿建议,帮助家长们在当下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中,不至于过度溺爱孩子,而是引导他们从小就懂得感恩,懂得付出,懂得如何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目标。这本书的出现,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考角度,让我觉得,也许真正的“富养”,恰恰在于教会孩子如何去“穷养”生活。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一开始就给了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现在这个社会,大多数的育儿书籍似乎都在强调如何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如何让他们拥有更多的玩具和更丰富的课外活动。而“用穷滋味教出富小孩”,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一种看似矛盾却又极富哲理的观点。我不禁开始思考,所谓的“穷滋味”究竟指的是什么?是物质上的匮乏,还是生活中的艰辛?抑或是精神上的某种缺憾?我猜测,作者并非提倡刻意让孩子受苦,而是想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不完美”和“不足”,去激发孩子内在的潜力,培养他们感恩的心态,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一个从未经历过挫折和困难的孩子,很难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也很难在未来的生活中应对挑战。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界定这种“穷滋味”的,又有哪些具体的实践案例,可以让我们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动声色地将这些理念融入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不同于传统观念的育儿思路,让孩子在有限的资源和环境中,反而能挖掘出无限的潜能,成为一个真正内心强大、懂得生活的人。
评分“用穷滋味教出富小孩”,这个书名,如同一个引人深思的哲学命题,瞬间抓住了我的眼球。在如今这个物质极大充裕的时代,我们似乎都在努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但却常常忽略了,过度的给予反而可能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将“穷滋味”这剂“良药”用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又如何从中提炼出能够让孩子在未来人生道路上受益无穷的“富足”品质。我猜想,书中探讨的“穷滋味”并非是指物质上的匮乏,而是指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懂得珍惜、感恩、并具备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生活哲学。我迫切地想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方法,来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穷滋味”的,例如,是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零花钱,如何引导他们参与家务劳动,以及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而是积极寻求解决之道。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一股清流,让我看到了育儿的另一种可能性,一种从“给予”走向“引导”,从“满足”走向“赋能”的教育路径,从而培养出一个真正意义上内心强大、能力出众的“富小孩”。
评分“用穷滋味教出富小孩”这个书名,一开始就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毕竟,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似乎都习惯了用“给”和“满足”来表达对孩子的爱,但“穷滋味”这个词,瞬间就把我拉回了某种更朴素、更接地气的教育理念。我一直觉得,真正的富有,不单单是物质上的充裕,更是精神上的富足、独立和创造力。而这本书的名字,似乎恰恰触及了这一核心。我猜想,作者一定是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出发,去探讨如何让孩子在没有过度溺爱和物质堆砌的环境中,也能成长为一个内心强大、懂得珍惜、并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育儿方法,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希望是那些能够帮助我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干货”。毕竟,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需要智慧,更需要行动。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一片迷茫中看到了一盏指路灯,让我觉得,原来还有另一种可能性,一种让孩子在“不富裕”的体验中,反而收获了更深层的“富足”的可能。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将“穷滋味”融入到孩子的成长教育中的,又有哪些“秘诀”可以帮助我们这些望子成龙的家长,摆脱对物质的过度依赖,而是回归教育的本源。
评分“用穷滋味教出富小孩”,这个书名简直太戳我心了!作为一个在育儿道路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家长,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既能让孩子快乐成长,又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关于“富养”的理念,但往往忽略了孩子精神层面的成长。而“穷滋味”这个词,却像一股清流,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在有限的条件下,反而能教会孩子更宝贵的东西。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定义“穷滋味”的,它不应该是简单的物质匮乏,而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活充满敬畏和感恩的态度。我猜想,书中一定包含了许多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性、责任感、抗挫折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方法。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育儿技巧,帮助我摆脱“什么都给孩子最好的”的观念,而是引导孩子去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去感受劳动的价值,去学会珍惜和分享。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育儿的另一种智慧,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富养”,那就是培养一个内心富足、精神强大的孩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