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但坚定的法式教养,
更能建立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生活品格!
孩子挑食不爱吃饭、吃顿饭搞得像打仗,让你一个头两个大?法国孩子为何饮食均衡、爱吃各类蔬果又不贪吃零食,坐在餐桌前还规矩有礼?且跟着作者一同揭开法国人教出健康不挑食孩子的祕密!
在与孩子的饮食大战中,身为父母的你总是节节败退、束手无策?
灵活运用书中的10大饮食准则,你也能教出乐在吃食的健康孩子!
因为向往老公家乡的生活,凯伦兴沖沖地拖着老公跟两个女儿飞抵法国,正当以为全家即将展开梦幻美好的异国生活之际,怎料自己与两个女儿的饮食习性,竟成了亲朋好友、甚至陌生人群起围勦的标的!一场高潮迭起、机锋幽默的饮食文化洗礼就此展开……
除了生动鲜活、笑中带泪的法国生活纪实,书中亦整理出10大饮食准则与实行诀窍,帮你重新教育孩子的胃口与味蕾。不知该从何下手?书末附有简单美味又健康的法国食谱,让你轻松上手。法国饮食教育之旅,现在就上路吧!
教出不挑食孩子的10大饮食准则:
准则一:威严式家庭饮食教育
准则二:避免情绪化饮食
准则三:饮食时间表和饮食选择
准则四:一同用餐
准则五:吃多样化健康食物
准则六:尝试陌生食物
准则七:吃零食的诀窍
准则八:营造快乐、放松的饮食气氛
准则九:吃「真正」食物
准则十:吃要吃得快乐,不要吃得有压力
作者简介
凯伦.勒比永Karen Bakker Le Billon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10年曾获选加拿大40位40岁以下杰出人士。身为罗德学者,拥有牛津大学博士学位,曾出版三部学术着作。过去10年,她和家人旅居于温哥华和法国两地。
个人网站:karenlebillon.com/
译者简介
廖婉如
辅仁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毕业,纽约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曾任技术学院讲师。现为自由译者。
好评回响
〈推荐序〉为什么我一直掉下巴? 何颖怡
〈推荐序〉良好的亲子互动,从简单的「共餐」开始 洪瑞霞
〈推荐序〉不挑食的孩子,从食材与态度开始 番红花
〈推荐序〉健康吃、聪明吃 邱淑媞
(依来稿顺序排列)
序言
第1章 法国小孩不挑食(你的也可以)
在法国,饮食教育早在孩子没满周岁就要着手了。毕竟,吃食是婴儿最早表现出来的有意识活动之一。因此,进食是教导孩子纪律的绝佳基点:温和但坚定地教导生活的准则。
法国饮食准则第1条:爸妈们:孩子的饮食教育由你们作主。
第2章 一步一步来,以及甜菜根泥:搬到法国,遇见不知名的可食物体
法国的父母亲通常不会利用食物作为处罚(或奖赏)的工具,他们认为这样做会让食物背负着情绪的包袱,使得孩子们日后会借由吃食来处理(或隐藏)自己的情绪。
法国饮食准则第2条:避免情绪性饮食。食物不是用以安抚、消遣的东西,不是玩具,不是诱饵,不是奖赏,也不是纪律的替代品。
第3章 教育孩子的胃口:我们开始学着「吃得像法国人」(吃苦)
法国父母亲控制孩子取得食物的基本方式,就是严格地安排吃饭时间。他们相信,定时进餐可以养成更平衡的饮食习惯以及更健康的消化系统。
法国饮食准则第3条:父母亲安排用餐时间和菜单。小孩子吃大人吃的食物:没有替代品,也没有应孩子要求快煮出来的食物。
第4章 餐桌的艺术:和朋友聚餐,以及友善的争论
法国人讲究吃食过程中要有乐趣。尖锐的笑话,机敏的应答,对食物的赏析:法国人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莫过于在餐桌上。
法国饮食准则4:饮食是一种社交。和家人坐在餐桌旁一同用餐,心无旁鹜。
第5章 食物之战:怎么让你的孩子不挑食
训练孩子「什么都要尝尝看」是法国父母第一要务,而这一点是以慈爱又威严的教养方式为后盾。他们也尽力确保食物有趣又好吃,如此一来孩子通常是高高兴兴地来到餐桌旁吃饭。
法国饮食准则第5条:吃彩虹七彩的蔬菜。同样的主菜一星期不吃超过一次。
第6章 大头菜实验:学会喜欢吃陌生食物
法国父母首重把饮食当成享乐,也代表他们不会过度掌控小孩。他们本能地知道,父母亲的焦虑和压力会产生反效果。餵养孩子不在强迫孩子吃,这样做往往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更不配合。
法国饮食准则6之1:你不必喜欢它,但你必须尝尝它。
法国饮食准则6之2:你未必要喜欢吃,但你必得吃。
第7章 每天饱餐四顿:为何法国小孩不吃零食
法国父母不介意他们的孩子在吃饭前感到饥饿的原因,是他们认为等久一点,在固定的用餐时间吃多一点,吃健康一点,是比较好的。
法国饮食准则第7条:限制零食,最好一天一次(顶多两次),而且晚饭前一小时绝对要避免。
第8章 慢食国度:重点不仅是你吃什么,还有你怎么吃
对法国人而言,放慢速度品尝食物,体悟与他人同食共饮的深刻意义,饮食之乐自然乐无穷。他们认为孩童从热爱饮食这件事当中,学会倾听身体的讯号,并慢慢学会重视品尝食物。
法国饮食准则第8条:不管是下厨或用餐,一切慢慢来,慢食即乐食。
第9章 美法合璧
法国取向的精神是:在你居住的地方可取得的食物、你的风土和传统厨技,以及有助于你落实用心烹煮与饮食的时间安排之间,找到平衡。
法国饮食准则第9条:尽量吃真正的、自制的食物,把零嘴留给特殊场合。(提示:只要是加工的东西都不算「真正的」食物。)
第10章 最最重要的饮食准则
适度与平衡的原则引领着法国人,在饮食准则这方面更是如此:你必须适度地遵守这些准则,不要过于热切也不要过于严格。
法国饮食准则第10条(黄金准则):吃要吃得快乐,不要吃得有压力。把饮食准则看成是习惯或规律,而不是严格的规定;偶尔放松一下无妨。
附录一 吃得快乐又健康的诀窍和招数,准则和规律
附录二 给孩子的法国食谱:快速、简单、健康又美味
推荐序
为什么我一直掉下巴?
看这本书,我一直掉下巴。相信我,我是很铁齿的人,一向认为什么虎妈,德国妈,日本妈之类的教养书是X屁,因为他们把一个特例放大成整个民族的特色,而这个特色优点适用于所有人。
但是铁齿的人也有掉下巴的时候。回忆一年多前我在阅读这本书的电子档时,就大吃一惊。
譬如作者说,法国小孩不吃零食,我看到我的床头摆了酸梅、牛轧糖、豆腐干。不要小瞧这个配置。吃了糖,吃酸梅解腻,然后来点咸的。咸的之后,当然就有崭新的味蕾吃甜的。啊,不消化,来点酸梅吧。
如此这般,是零嘴狂的常态。应该是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养成的习惯吧。我爸妈也爱吃零嘴。
譬如作者说,法国父母从不拿食物做奖赏,孩子不可以养成「情绪性饮食」的习惯。我记起小时候去拔牙,拔完后,妈妈马上买健素糖奖赏我的勇敢。难道不是吃糖让我长蛀牙?
譬如作者说,法国父母认为天底下没有小孩不吃的食物,任何孩子排斥的食物,都应该让他试到十五次以上。我想起女儿从小不吃烂巴巴的食物,也不吃各种一煮就软的瓜。我从不认为她偏食,因为谁没有不爱吃的食物呢?不吃就不要煮呗。现在一看,究竟是我「开明」,还是我「懒惰」?
最让我羞愧的是作者所住的法国乡间,摊贩不准你自己翻捡蔬果,他会问你这个菜是哪一天哪一顿要吃的。假设你的答案是「週六晚餐」,他就会去挑出最适合那个时候才吃的菜给你。我呢,冰箱里还有去年的粽子呢!
你可能认为法国人这种严格的饮食教育,小孩可能都苦着一张脸吃饭吧?不。他们极端享受食物。花时间认识食物,花时间准备食物,花时间品尝食物。吃饭,是家人的分享时刻。没有端了饭坐在电视机前这回事。
因此,法国人的祕诀竟是「爱食物就要节制,爱食物就要认真」。
这样的饮食之道是一种哲学,是代代相传的智慧,也是父母的耐心坚持。法国胖小孩比率居世界最低,不是没道理的。终于有一本让我掉下巴,并深信它是集体民族智慧,而非特例无限放大的教养书了。
商周选书顾问 何颖怡
推荐序
良好的亲子互动,从简单的「共餐」开始
我与法籍先生在台定居十多年,先生除了法文教学工作外,我们共同经营了一家外文童书店。工作的关系,我们经常接触学校英文老师与家长,观察到的一些文化、阅读习惯、与父母教养观念的差异,经常成为我们争辩的主题。先生一概认为「法国人的做法一定是最好的」(法国菜、法国教育、法国行政制度等),还不时强调,法国跟美国是很不一样的(因为他主观认为台湾人很崇尚美式教育),高傲的态度,常常让我很不以为然。
直到去年我们决定搬去法国定居至少一年,我才有机会深入了解所谓的「法式做法」,并重新思考自己与孩子的生活与教养方式。
我家的哥哥不挑食,但会暴饮暴食,所以也是个过重的小孩。想到孩子正在发育,要禁止孩子吃食我觉得很残忍,于是鼓励他加入游泳校队(一週练习五天,星期三还要练二次),泳队之外,他也热爱打篮球。我心想大量运动大概能消耗掉他多吃的热量,这方法或许不见得很正确,但总算让他维持了可接受的体重。
老大是第一个被送到法国的,先生与女儿接着离开,我则留在台湾做一些善后工作。当我抵达法国看到儿子时,真不敢相信才没几个月的时间,他已经变得又高又瘦。据说他在法国叔叔家,并未刻意节食或勐做运动,能够变瘦,真是奇蹟!
我猜想这应该跟吃的东西有关。没错!我观察到法国家庭的饮食习惯,很多面向的确与书中所提不谋而合,而作者精确的分析、佐以研究数据、交错着故事化的经验叙述,让阅读此书变得知性又有趣,也让爸妈有很多省思的机会。
我认识的法国家庭,爸妈都很会做菜,几乎无一例外,且很多都有大厨的水准。小女儿幼稚园义卖妈妈们做的点心,也让我为之惊艳,外观与口感都不输给店里卖的。练就这样的好厨艺,相信是来自于爱家、爱孩子的心。我也观察到法国家庭,即使爸妈都有全职工作,仍要每天在家与孩子共餐。这点我的先生也强烈要求过,但在台湾十多年,我们始终做不到。
大部分家长都会承认,无论自己在求学、工作领域多么地出类拔萃,对于孩子的教养,很多人都是焦虑不安甚至不知所措!别人(别国)的那一套不见得能全数套用,但多参考总是好的。要增进良好的亲子互动,可以从简单的「共餐」开始。
我相信人对「美」的事物,都有渴望与鑑赏的能力,法式饮食文化不仅是「吃东西」这么简单,从餐桌摆设、餐具、餐巾纸花色选用、装盘、菜色搭配等,都是一种生活美感。透过本书作者介绍,了解法式饮食,撷取认同的优点套用,相信能让台湾父母受益良多!
礼筑外文书店店长 洪瑞霞(Lois Hung)
推荐序
不挑食的孩子,从食材与态度开始
我几乎日日料理三餐,因为家务与写作的工作交叉等量进行,所以我并不狂热也没有办法花太多时间在厨房,但养育两个孩子长大成人的饮食变化,与照顾丈夫的适当营养仍是我这妇人的职责。「吃」让我们的人生有等待、有笑容,灯光下的餐桌所带来日常生活的安定稳逸感是很重要而不可任性放弃的。很幸运的,台湾是个山海纵错的海岛,农渔牧业都兴盛,认真努力可靠的农人遍布全省,连日本大厨来台湾都说这儿的天然食材鲜嫩汁美,是料理人的天堂。
只是,这似乎并不反映在我们的孩子身上。过重的孩子很多,挑食的孩子很多,吃速食、垃圾饮料的孩子很多,不吃青菜爱油炸物的孩子很多,过度提早发育的孩子很多,对新蔬菜抗拒的孩子很多,受媒体广告影响、错认纸片人是美的孩子很多,究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问题背后的问题,要如何釐清呢?
法国人所强调的「父母对孩子饮食的主控权」,是否深深困扰着宠爱孩子的大人呢?
这本幽默、趣味的书,风格与内容在亲子教养、生活健康、烹饪美食、传记回忆录等等,皆表现出作者从家乡北美,与法国丈夫带着两个热爱速食、严重挑食偏食的孩子们,迁居法国乡间小岛所面临的饮食文化冲击。作者是个不擅料理、习惯拿零食冰淇淋当奖励给孩子、一直不确定什么是「真食物」的职业妇女,面对着将饮食视之为珍贵文化的法国民族,看她用亲切、坦承、有时挫折有时迷惘、又提出实用做法的叙事方式,说出她在法国这一路先是节节败退,而后融入、圆满、快乐的育儿饮食史,真是让同为母亲的我,心有戚戚焉。
这十几年来我已为我的孩子们料理约三千多餐,我很深刻的体验到,要像法国人那样养育出喜爱各种食物的孩子,确实是应当且可能的,尤其台湾的食材如此多元丰美,有这样的先天条件,若再加上父母拥有乐观、坚持、热情的饮食态度,我们就能养育出「可爱健康、乐在饮食」的孩子。吃是一辈子不能停止的维生系统与行为,如果我们希望亲生宝贝能够活得长寿、有活力、减少慢性病的侵扰,那我们就得从孩子年幼开始,培养他们一辈子正确饮食的能力。
今天去市场买菜,因为已逼近孩子放学时间,我只有十五分钟可採买,但全省各地这礼拜天气的晴好、带来农作的顺收丰饶,熟识的摊位上都摆满了各种新鲜当令的蔬菜。所以很快的,我就买好了两条沉甸甸的白萝卜、一颗大白菜、一大朵这两年刚兴起的人参菜、一把鸭儿芹、新鲜香菇、日本种大葱、板豆腐、茼蒿、山药等等。这些好东西足够今晚煮一锅寿喜烧了,我喜孜孜地背着饱满厚实的购物袋,赶到学校门口去等候我的孩子。
我很同意作者在这本书里所提到的,餐桌上一定要有一样食物是孩子们喜欢的,这会让孩子放心,然后,我会再煮一道新食材来鼓励他们尝试。例如,今晚有了节庆感的寿喜烧锅物,我就再料理这两年的新兴蔬菜「人参菜」(又叫做娃娃菜),它的口感似芥菜心却又无芥菜的苦味,让孩子们边吃寿喜烧边放胆吃吃看这人参菜。孩子愿意接纳的食物越多元,料理下厨的大人就越有乐趣、越可变化应用,这是吃者与煮者美好的循环。
这本书的末页还附录了好些简易美味的法国菜食谱,其中的纸包鱼、可丽饼、镶番茄、焗烤白酱白花椰菜都是我平常就很受孩子喜欢的料理,并且别担心,这些都是不发胖、天然、营养清新的真食物。只要不随便答应孩子喝人工饮料、高热量垃圾食物,饥肠辘辘的孩子就会挂满期待笑容地奔向餐桌说:「妈妈我爱你!你煮的东西都好好吃!这是妈妈的味道!我家的味道!」
现在,请尽情享受肉鱼菜蔬的饮食乐趣吧,你们将会因此而健康、聪明、快乐、稳定,你们将因此而好好长大,我亲爱的孩子们!
亲子作家 番红花
推荐序
健康吃、聪明吃
台湾是个物产丰隆的宝地,四季蔬果充足,加上族群多元,也发展出多元融合的饮食文化。近年来,国人的饮食受到许多外来饮食文化的影响,食物的供应多样、便利且尚称经济。然而,民众虽有愈来愈高的知能,学习食物对健康的影响,但台湾如同许多先进国家,「吃」出来的问题明显,营养不均造成慢性病人口增加且日趋年轻化,亟需国人重视并採取行动因应。
法国饮食文化中蕴藏许多正确饮食观,例如:法国人赋予饮食深远的饮食内涵,在孩子小时就引进多样化饮食,减少偏食习性;强调慢食、多蔬果、吃非加工食物等。好的饮食习惯应从小培养,尤记曾经为了鼓励儿子多吃青菜,简直「狗腿」到了极点,「小乖,你最棒了,只要吃下这口菜菜,就会长得像大力水手卜派那么壮呦!」「来,先吃一口菜菜,再吃一口肉。」连哄带骗地非得把青菜送进儿子的嘴里不可。有时还得耍点诈,虽是一口青菜、一口肉肉,但往往青菜是一大坨,而肉却只是一小口。在掌声及吹捧声中,儿子无形之中也养成固定的饮食习惯,并爱上了青菜。
国民健康局的业务主轴即为实践「预防胜于治疗」,旨在减少民众不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不足、菸品使用、不当饮酒等导致非传染病的主要危险因子,在促进民众健康的同时,能减少民众失能的风险,拥有幸福健康的人生。期望读者们在细赏法国饮食文化时,能检视自我与自家饮食内容,让国家未来主人翁能从小就接触健康饮食,选择健康的食物、聪明吃,从家庭出发,为我们的下一代营造更健康的未来。
行政院卫生署国民健康局局长 邱淑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