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教育之父”撰写的一部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家教经典
小孩子实在是难教难养得很。但是我们做父母的是不是因小孩子难以教养就不去教养他呢?我们知道幼稚期(自出生至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甚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形成了。——陈鹤琴
作者简介
陈鹤琴(1892—1982)
中国现代着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中国现代儿童心理学和幼稚教育学研究的开创者。曾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攻读教育学和心理学,师从克伯屈、保罗.孟禄、爱德华.桑代克、约翰.杜威等名家,获教育硕士学位。他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发表了中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着作《儿童心理之研究》,被称为“中国儿童教育之父”、“中国教育界的四位圣人之一”。他编写了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稚教育研究与实践,对中国的儿童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陶行知
序∕郑宗海
自序
再序
第一章 儿童的心理
一、小孩子是好游戏的
二、小孩子是好模仿的
三、小孩子是好奇的
四、小孩子是喜欢成功的
五、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
六、小孩子是喜欢合群的
七、小孩子是喜欢称赞的
第二章 学习之性质与原则
一、学习的性质
二、学习的原则
第三章 普通教导法
原则一: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
原则二: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
原则三:小孩子既好模仿,做父母的一方面要以身作则,一方面还要替他选择环境以支配他的模仿。
原则四: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语气去指挥他们的小孩子。
原则五:做父母的不应当对小孩子多说:“不!不!”事属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禁止他行。
原则六:别人做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以辞色来表示赞许或不赞许的意思给小孩子听,给小孩子看。
原则七:我们应当按照小孩子的年龄知识而予以适当的做事动机。
原则八:待小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
原则九:不要骤然命令小孩子停止游戏或停止工作。
原则十: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子做伴侣。
原则十一:游戏式的教育法。
第四章 卫生上的习惯
原则一:小孩子不肯穿衣服的时候,我们最好用诱导的方法去叫他穿。
原则二:小孩子应当天天刷牙齿。
原则三:小孩子洗面刷牙,应当在一定的地方做,不应当在任何地方洗刷。
原则四:小孩子洗面的手巾,应当独自一条。
原则五:小孩子洗面须注意到耳鼻和眼睛。
原则六:小孩子未穿衣洗面刷牙以前,不宜吃东西;
原则七:小孩子吃东西以前须洗手,吃后须揩手。
原则八:小孩子吃饭的时候,应当有适当的盘、匙。
原则九:小孩子吃饭时,应当要有适当的椅桌。
原则十:小孩子吃饭的时候,须要有围巾。
原则十一:小孩子小食的分量不宜太多,而且要有定时。
原则十二:应当叫小孩子独自先吃饭。
第五章 卫生上的习惯(续)
原则十三:对于食物,不准小孩子自己随便乱拿。
原则十四:做父母的不应当因为小孩子要偷食物,就把食物随便乱藏。
原则十五:做父母的不宜将食物随便乱摊。
原则十六:小孩子吃午饭后,最好安睡一点中觉。
原则十七:小孩子晚上未睡以前,应当有适当的娱乐。
原则十八:小孩子夜里睡眠的时候,应当穿睡衣。
原则十九:小孩子不应当有人抱了睡。
原则二十:不准小孩子点灯而睡。
原则二十一:小孩子最好独睡一床,独睡一室。
原则二十二:小孩子便溺须有定所。
原则二十三:小孩子大便须一日一次,而且要有定时。
原则二十四:婴儿不应当终日感受外界的浓厚刺激。
原则二十五:小孩子不应当终日抱在手里。
第六章 游戏与玩物
原则一:小孩子需要有适宜的伴侣。
原则二:小孩子应有与动物玩弄的机会。
原则三:小孩子平时宜穿运动套衣。
原则四:小孩子玩好东西以后,应当立刻整理好放在原处。
原则五:小孩子最好有玩水的机会。
原则六:小孩子玩的玩物是要“活”的,不要“死”的。
原则七:玩物的作用,不仅仅是博小孩子之欢心,也要使他因此得着自动的机会。
原则八:凡兇恶丑陋、不合卫生而有危险的玩物,一概不要给小孩子玩。
原则九:小孩子应当有适当的地方以储藏他的所有物。
原则十:小孩子的玩物应当合乎几种标准。
第七章 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
原则一:小孩子应有画图的机会。
原则二:小孩子应有看图画的机会。
原则三:小孩子应有剪图的机会。
原则四: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
原则五:小孩子应有着色的机会。
原则六:小孩子应有穿珠的机会。
原则七:小孩子应有锤击的机会。
原则八:小孩子应有浇花的机会。
原则九:小孩子应有塑泥的机会。
原则十:小孩子应有玩沙的机会。
第八章 小孩子为甚么怕的,为甚么哭的
原则一:做父母的切不可暗示小孩子使他发生惧怕。
原则二:小孩子的惧怕有时要迁移的,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格外当心,使小孩子不致发生惧怕。
原则三:不要以“父亲”的名义来恐吓小孩子。
原则四:小孩子发生惊慌时,须慎防其他大的声响,以免增加他的惊慌。
原则五:小孩子常常哭泣是不好的,我们应当设法把它免除才好。
原则六:小孩子疲倦了是要哭的,或是容易发脾气的。
原则七:小孩子以哭来要挟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绝对地拒绝他。
原则八:当小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做父母的不应当去暗示他哭。
第九章 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
原则一:做父母的待子女要公平。
原则二: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应当在小孩子面前取同一态度。
原则三:做父母的对待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
原则四:要打破一个坏习惯的时候,留心不要养成一个新的坏习惯。
原则五:做母亲的不可叫小孩子打骂他的父亲以取乐,做父亲的也不可那样。
原则六:切不可欺骗小孩子。
原则七:做母亲的不应当背着丈夫去宠爱她的小孩子。
原则八:小孩子作伪是由父母养成的。
第十章 小孩子怎样学习待人接物的
原则一:教小孩子要从小教起的。
原则二:做父母的应当教育小孩子顾虑别人的安宁。
原则三:家里有人生病的时候,非有特别的关系,做父母的应当使小孩子得着与病人表同情的机会。
原则四:应使小孩子养成收藏玩物的好习惯。
原则五:我们应当教小孩子对待长者有礼貌。
原则六:不准小孩子对待保姆有傲慢的态度。
原则七:做父母的须禁止小孩子作伪。
原则八:不准小孩子打人。
原则九:小孩子在家里应当帮助他的父母做点事情。
原则十:做父母的应当教育小孩子爱人。
第十一章 我们应当怎样责罚小孩子的
原则一:诱导比恐吓、哄骗、打骂都来得好。
原则二:做父母的应当探索小孩子作恶的原因。
原则三:做父母的责罚小孩子以前,应当平心静气考察他究竟有无过失。
原则四:不应在别人面前责罚小孩子。
原则五:早上和晚间都不宜打骂小孩子。
原则六:做父母的不应当迁怒于子女。
原则七:小孩子弄坏东西,做父母的去责罚他,并不是因为可惜东西,是因为要改正他的行为。
原则八:当小孩子做错了事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重责其事,轻责其人。
原则九:倘若父亲或母亲打骂小孩子的时候,旁人不宜来帮着说“可怜!可怜!苦呀!”这许多话。
原则十:不宜痛打小孩子以致打后懊悔不及。
原则十一:当小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不应当因为要博小孩子的欢心,就去责备别人。
原则十二:做父母的不要常常去骂他们的小孩子。
原则十三:做父母的不应当以一己之喜怒来支配小孩子的动作。
第十二章 怎样可以使小孩子的经验格外充分些
原则一:做父母的应当常常带领小孩子到街上去看看。
原则二:凡小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你千万不要替他代做。
原则三:叫小孩子做事,不宜太易,也不宜太难,须在他的能力以内而仍非用力不可的。
原则四:不应当禁止小孩子去探试物质。
原则五:做父母的应当利用儿童的好问心,以作教育儿童的一种良好动机。
第十三章 为儿童造良好的环境
一、游戏的环境
二、劳动的环境
三、科学的环境
四、艺术的环境
五、阅读的环境
参考书目
附录
儿童教育的根本问题
一、健康和发育
二、父母教育与儿童教育
怎样做父母(节选)
怎样培养小孩子的良好习惯
怎样使小孩子到处受欢迎
怎样培养小孩子的勇敢精神
怎样激发小孩子最后5分钟的勇气
怎样使小孩子不说谎话
怎样指导小孩子求学
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对育儿这件事充满了热情,但也伴随着深深的不确定感。每天面对着小小的生命,我总是在摸索中前行,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或者走了弯路。这本书的标题给我一种“百科全书”般的安全感,仿佛里面包含了所有我可能遇到的育儿难题的解答。我希望它能够覆盖从婴儿期到学龄期的各个年龄段,在不同发展阶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在孩子开始蹒跚学步时,如何鼓励他们探索;当他们开始上幼儿园,如何帮助他们适应集体生活;以及在孩子进入小学后,如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我尤其看重的是,它能否提供一些关于情绪管理和行为规范的实用方法,因为这些方面往往是让我感到头疼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用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告诉我该怎么做,让我更有信心去面对育儿路上的种种挑战。
评分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石,它不仅影响着孩子的当下,更塑造着他们的未来。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并且充满智慧地阐述家庭教育理念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家庭教育:教养孩子的100条法则(插图本)》这个书名,预示着它将提供一系列清晰、可操作的指导。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建立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如何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如何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我关注的不仅仅是“管教”,更是“教养”,是关于如何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深刻的洞察,帮助我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找到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成为一个更懂得倾听、更能理解、也更能因材施教的家长,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最近我发现,虽然我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但似乎在某些方面,他们并没有达到我期望中的状态,这让我有些反思。我怀疑我的教育方式中可能存在一些盲点,或者我所使用的策略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时代。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颠覆性”的观点,能够帮助我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例如,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方面,我是否过于保护;在鼓励他们的好奇心方面,我是否给予了足够的空间;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我的反应是否过于严厉或过于纵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放手”的艺术,以及如何在给予自由的同时,确保他们不偏离轨道。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创新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并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我希望读完这本书后,我能够对如何更有效地与孩子互动,以及如何为他们构建一个更积极、更有利于成长的家庭环境,有更清晰、更具操作性的认知。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立刻吸引了我,简洁而温暖的插画风格,让人一看就感受到一种亲切感。我一直对儿童心理和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尝试阅读了不少相关书籍,但总觉得有些理论过于晦涩,或者实践起来不够接地气。这本书的标题《家庭教育:教养孩子的100条法则(插图本)》给我一种直观的感受,那就是它将提供一系列实用、易懂的指导。我尤其期待它能在“法则”的呈现上,不仅仅是罗列一些原则,而是能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解释,让家长们真正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尤其“插图本”这一点,让我觉得它会是一本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容易消化和记忆,也更适合在忙碌的育儿生活中碎片化阅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创新性的视角,或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传统的教养方式,帮助我突破一些固有的思维模式,找到更适合我孩子成长的教育路径。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与我的青春期孩子沟通,那种既想保持距离又渴望了解的微妙心态,让我感到有些无所适从。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迷雾中看到了一丝光亮。我特别想了解它是否会触及到如何理解孩子内心的变化、如何建立信任的桥梁,以及如何在他们独立自主的探索过程中,给予恰当的支持和引导。很多时候,我们家长习惯于用成人的思维去评判孩子的行为,却忽略了他们正在经历的心理蜕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沟通技巧,例如如何倾听、如何回应,以及在面对冲突时,如何化解矛盾而非激化。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责任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良好品格的建议。毕竟,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一个完整的人格。我对它能否为我提供一些在日常互动中的“金句”或“小窍门”,来化解亲子间的尴尬与误解,抱有很高的期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