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让孩子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学习方法
  • 自主学习
  • 亲子教育
  • 教育心理学
  • 学习动力
  • 高效学习
  • 儿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积极学习
  • 成长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学得好的学生并不总是最刻苦、勤奋的学生,
而是那些找到了最佳学习方法的人。

孩子的学习问题是天下父母最关心的大问题,
但我们这里只想讲一条促进学习的快乐法则,
那就是:玩要玩的开心,学要学得快乐。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心情好,兴趣才会高,
学习才会开心,孩子才会努力。

  每个人对于学习的观点与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无论其观点如何,最主要的是怎样才能制造最好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也希望孩子的学习能够事半功倍,更有效率。但是怎样才能让孩子的学习更有效率呢?那就是让孩子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每个父母都是不辞辛劳尽全力在协助孩子的学习。当父母看到孩子专心学习的情景时,常会感到非常欣慰。心想:「孩子最近很努力,这样一来,我就不用操心了。」期待孩子努力学习,父母首先做些什么呢?那就是给孩子一个舒适的读书环境,让他能心无旁骛的专心学习。现在,小家庭十分常见,让孩子拥有私人房间并不困难。但是孩子拥有私人房间以后,是否能一个人静下心来专心学习呢?孩子有了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就一定会更加努力的。事实上,这种想法常与事实背离。对孩子来说拥有私人房间,虽然能集中精力学习,但同时也能逃避父母的监督。

  「他们会认为只要回到自己的房间,父母就会很放心,因此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没有学习习惯的孩子,产生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他把房间当做自己的密室,也就是说,没有人会来打扰他,他可以随心所欲的看武侠小说或者把玩具拿出来玩。」

  有时孩子在学习时,虽然很想集中精神力,但是却因提不起兴趣,而使得精力无法集中。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其实这些方法是那些优秀的教师和学生经常採用的。其实,学得最好的学生并不总是最刻苦、勤奋的学生,而是那些找到了最佳学习方法的人。

  孩子的学习问题是天下父母最关心的大问题,介绍孩子学习方法的书也数不胜数,但我们这里只想讲一条促进学习的快乐法则,那就是:玩要玩的开心,学要学得快乐。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心情好,兴趣才会高,学习才会开心,孩子才会努力。

  教育是一项复杂工程,每个人一生中都要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教育,缺一不可。父母的责任尤其重要,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将科学的教育理念与人文关怀协调起来,融入对孩子的教育当中。然而有些父母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煞费心机,为了培养孩子成才,他们甘愿不辞辛劳,费尽心血。但是却往往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其原因就在于孩子的父母没有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还在用传统的理念教育孩子。

  父母应该如何解决孩子的学习、生活等问题?父母应如何教育孩子?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帮助孩子将来能够拥有一个较高的智商?本书内容帮助你认清自己的教育方式,帮助你思考自己的教育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以及应该如何改进和创新。如果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能改变一下目前孩子的学习心态,那将是创新教育的一条捷径。

作者简介

潘凌杰

  毕业于生物工程专业,后出国研修心理学,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论,经常在报章杂志上发表。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认清影响孩子学习好坏的六大因素
一、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影响∕17
二、外部环境影响孩子学习的心态∕23
三、孩子的心理特点影响学习∕29
四、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学习的高度∕34
五、看不清孩子的实际情况∕39
六、父母溺爱影响孩子的学习∕42

第二章 要孩子主动学习,须由家长做起
一、带领孩子探求学习的意义∕45
二、培养他喜欢读书的习惯∕49
三、让你的孩子兴奋起来∕53
四、让他尝试新鲜事物∕56
五、不要将梦想强加给孩子∕58
六、努力尊重孩子的意愿∕61

第三章 开启孩子主动学习的基石
一、培养孩子快乐的学习情绪∕65
二、兴趣是开启孩子的智慧之门∕68
三、快乐学习,家长从自我作起∕72
四、最重要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75
五、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82
六、适时的帮孩子解决压力∕87

第四章 留给孩子自己的成长空间
一、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93
二、帮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96
三、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99
四、孩子之间的事让孩子自己解决∕103
五、规则的坚持与变通∕110
六、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115
七、让你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积极勤奋的人∕119

第五章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自尊心
一、美国人注重培养孩子自尊心∕123
二、大人大面子,小人小面子∕126
三、家长应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130
四、懂得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尊重妳∕132
五、与孩子在心理上要保持平等∕139
六、诱导孩子尊重他人∕142
七、培养孩子自我鼓励∕145

第六章 宽心接受孩子的过错与缺点
一、对小孩的坏习惯保持乐观∕155
二、怎样面对孩子的过失∕160
三、父母的宽容心不能丢∕163
四、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166
五、孩子犯错后的引导∕170
六、家长对孩子态度要一致∕176
七、一位伟大教育家的忠告∕182

第七章 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一、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187
二、与孩子一起玩∕192
三、抓住吃晚饭这个黄金时段∕195
四、勇敢地对孩子说「不」∕198
五、拒绝孩子的攀比∕202
六、奖励孩子要掌握方法∕211
七、赞扬要有分寸∕215
第八章 现代父母必须学习的改变
一、父母应该学会倾听∕221
二、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228
三、不要做唠叨的父母∕235
四、不要轻易否定子女的意见∕241
五、敢于向你的孩子道歉∕244
六、化解亲子矛盾的技巧∕248
七、「比较」要切合实际∕250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第一章 认清影响孩子
学习好坏的六大因素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为孩子考虑了很多,报这班,学那班,事实上,大可不必如此,您只需要问问孩子是不是有兴趣就可以了,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我们可以让他们去尝试各种新事物,慢慢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而不要强行让他去学习。

与此相反的是,有些父母害怕孩子快乐,他们觉得一旦孩子快乐了,根本没有心思学习!其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家长通过逼迫孩子学习,订下种种规矩,导致孩子不是主动学习,而是被动学习。时间久了,他们就会造成逆反心理,从而出现撒谎、翘课,性格孤僻等。这样,不仅让父母伤心难过,也让孩子的学习及身心受到了影响。

一、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就要让孩子有「能够学」的内、外因条件,这样才能让孩子学好。

一些家长舍得花钱送孩子上才艺班,也能辛苦地接送孩子,他们确实非常注重孩子智力因素的开发,但是他们往往忽视了另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培养和保护孩子学习,并能获得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即自信与毅力、情感与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心理学家的跟踪研究表明,在人们的学习和事业取得成功的道路上,非智力因素往往起着更大的作用。他们说:「仅有IQ(智商)是不够的,我们应当用EQ(情商)来教育下一代,帮助他们发挥与生俱来的潜能。」甚至说:「透过情感智商,可以精确预知每个人一生发展道路上的每一种可能及其答案。」不管说法如何,许多成才者的足迹表明了:「对事物有广泛的兴趣」、「我能行」、「笑对人生、笑对困难」等非智力因素是更为重要的。心理学家的研究与客观实际都表明了这样一个公式是很有道理的:

A(成功)=IF(智力因素或称IQ智商)+NIF(非智力因素或称情商)

所以,教师和家长首先要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有信心,觉得「我能学」、「我是天才」,能够在家里、在班上都「抬起头来走路」。

家长要善于培养并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适度的期望值,正确对待分数和考级。

家长要关心和了解自家孩子的情况,做到正确估计、正确要求,切勿要求过高。要知道,过高的指标和期望,是孩子努力了也达不到的,只能造成孩子一次次失败,一次比一次产生更大的精神压力和自卑心理,不用多久,就会失去学习动力。而合理的期望和目标能使孩子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家长一定要正确对待「分数」和「考级」,做到「重过程,轻结果」。即,更看重的是孩子高兴地与小朋友一起说说做做,做出一定努力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这个既做出努力,又有进步的「过程」本身,就是效果和成绩,就应当鼓励,家长不要老追问得多少分,什么时候考试。

事实上,正确的态度,主要的是让孩子们「展示」,而不是「考试」,是乐趣而不是压力。不要给孩子以不必要的压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得承认,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几乎对“主动学习”这个概念没有任何概念。我的孩子,和我小时候一样,被动接受,被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家长要求的作业,就那样一项一项地去“完成”,而不是去“享受”。这种状态让我非常担忧,总觉得孩子的人生会因此而受限。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把我从一个迷茫的状态中拉了出来。它没有给我灌输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用非常朴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关于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热情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书里提到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一点对我冲击很大。我以前总是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却忽略了他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获得的成长。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原来让孩子主动学习,并不需要多么高明的技巧,而是要学会去理解孩子,去支持孩子,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我现在充满信心,相信通过这本书的方法,我的孩子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评分

哇,这本书我真的是太惊喜了!自从孩子上了小学,我就感觉他好像被什么东西“绑架”了一样,每天放学回来,问他“今天学了什么?”得到的总是“不知道”或者“记不清”。我尝试了各种方法,陪他一起写作业,给他讲解题目,但总感觉像是在表演一场独角戏,他就像个观众,我一个人在那里费力地唱。每次看到他一脸茫然地听我讲,我就特别心疼,也特别焦虑,生怕耽误了他的学习。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我一直以来摸索的方向。我特别喜欢书里提出的“激发内在驱动力”这个概念,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逼孩子学习,而是告诉你如何“点燃”孩子学习的火花。书里有很多很具体的案例,比如作者是如何引导孩子对某个科学现象产生好奇心,然后主动去查阅资料,甚至动手做实验的。这些案例不是那种遥不可及的“别人家的孩子”,而是非常贴近我们普通家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我还在书里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建议,这让我意识到,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我迫不及待地想把书里的方法运用到实际中,看看能不能真正地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让他也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负担。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对我这个曾经的“鸡娃”家长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我一直认为,学习就是要有压力,要有竞争,才能让孩子进步。所以,我没少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参加各种考试,希望他能脱颖而出。结果呢?孩子越来越排斥学习,一提到书本就头疼,整个人都变得萎靡不振。看到他这样,我心里别提多难受了。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原来我一直把学习的目标搞错了。书里反复强调,学习应该是孩子自身的需求,是探索世界的工具,而不是为了分数、为了名次而进行的“任务”。作者分享了一些非常巧妙的方法,比如如何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孩子爱上数学,如何通过鼓励式提问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里提到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即使那些兴趣在我们大人看来“不着边际”,也要给予支持。我之前总是觉得,学习就应该是学那些“有用”的知识,现在我明白了,真正的“有用”是让孩子自己找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教育方向,一个更温和、更有效、也更符合孩子天性的教育方向。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的认知。之前我总是觉得,孩子不愿意学习,是因为他们懒,或者不够聪明。所以,我经常用说教、责备的方式来“敦促”他,结果适得其反,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学习成绩也一塌糊涂。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意识到,问题可能并不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我自己的教育方式上。作者在书中非常细致地剖析了孩子学习动力的来源,比如好奇心、成就感、归属感等等。然后,针对这些动力来源,提供了非常实操性的方法。我最喜欢书里关于“提供选择权”的部分,以前我总是习惯性地替孩子做决定,而这本书告诉我,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反而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比如,让他们自己选择阅读的书籍,或者自己决定先做哪一项作业。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能带来巨大的不同。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陷入沉思,回顾自己和孩子的互动,反思我过去的很多行为。现在,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焦虑的家长,而是一个更有策略、更有智慧的引导者。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简直就是一本“唤醒”家长和孩子的说明书!我一直以为,学习就是坐在书桌前,认真听讲,做练习题,然后考试。所以,我总是催促孩子多看书,多做题,希望他能“学得进去”。但孩子总是显得心不在焉,学到的东西也很快就忘记。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学习的方式可以如此丰富多彩。书里提到的“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学”的概念,让我豁然开朗。它不只是空泛的理论,而是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活动和建议,比如如何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来解释科学原理,如何通过角色扮演来学习历史故事。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鼓励提问”的章节,我以前总喜欢直接告诉孩子答案,现在我学会了反问,引导他自己去探索。这种改变,不仅让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也让我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学习,更是关于如何建立一种更健康、更积极的亲子关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