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是具有价值的知识;「授权」是价值流动的方式;「契约」是交易行为的凭据。如何使技术顺利地流向需要它的地方,让技术产生最大的效益,是技术授权契约首要目的。
本书以作者实务处理案件的经验,结合法律学理上的讨论,针对技术授权契约的型态、契约的内容、各种约款,以及电脑软体专利、加盟事业问题、平行输入问题、公平交易法与智慧财产权等热门议题,以浅显的文字,完整而详细地加以说明分析,帮助读者对技术授权作最快速的了解。
作者简介
刘承愚
【现职】
益思科技法律事务所律师
【经历】
益思科技法律事务所律师
博钦法律事务所律师
永耘国际法律事务所律师
理律法律事务所律师
国军八○二总医院医事检验师
【学历】
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研究所硕士
台湾大学法学士
台湾大学理学士
【着作】
网路事业经营必读(与赖文智、颜雅伦合着)
技术授权契约入门(与赖文智合着)
如何阅读英文合约(与黄怡君合着)
高科技法律购併之法律实地审查
技术授权之型态与契约解析
赖文智
【现职】
益思科技法律事务所律师
【经历】
律师高考及格、司法官特考笔试及格
【学历】
台大法律学研究所硕士
【着作】
企业法务商标权须知、数位着作权法、技术授权契约入门、营业秘密法二十讲、网路事业经营必读等10余册
其他:网路暨智慧财产权部落格(www.is-law.com/islaw/blog/4)
推荐序 谢铭洋
三版序
再版序
初版序
初版序
Chapter 1 前言∕1
Chapter 2 技术授权概说
壹、技术授权及其契约∕5
贰、技术授权契约的标的∕7
参、技术授权契约的定性∕10
肆、技术授权的型态∕22
伍、被授权人的法律保护∕30
陆、结语∕35
Chapter 3 技术授权之相关法令
壹、专利法∕37
贰、商标法∕43
参、着作权法∕48
肆、营业秘密法∕51
伍、积体电路电路布局保护法∕55
陆、植物品种及种苗法∕56
柒、智慧财产权权利归属∕59
捌、智慧财产权的共有∕61
玖、租税法令∕64
拾、小结∕66
Chapter 4 技术授权契约的内容
壹、契约当事人∕69
贰、授权契约标的∕73
参、授权的权利范围∕76
肆、授权期间∕79
伍、权利金的计算与支付∕82
陆、技术移转的实施∕86
柒、技术移转成效的认定∕89
捌、各类限制条款∕93
玖、改良技术的处理∕97
拾、技术瑕疵的责任归属∕101
拾壹、契约纠纷争议的解决∕102
拾贰、其他值得注意的条款∕104
拾参、小结∕110
Chapter 5 智慧财产权热门议题
壹、电脑软体专利∕113
贰、加盟事业与技术授权∕125
参、平行输入问题∕133
肆、公平交易法与技术授权∕141
Chapter 6 结语∕153
附录 智慧财产权网路资源∕157
三版序
智慧财产权作为新兴的法律领域,随着社经环境所面临新的议题处理的需求,相关法律修正几乎是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2012年7月1日全面修正的商标法施行,2013年1月1日全面修正的专利法施行,2013年1月30日营业秘密法新增刑事责任规范,相信对于许多读者而言,都是被法律的修正逼迫着在这个领域持续「精进」,这是在其他法律领域很少见到的现象,频繁的法律修正也代表着智慧财产权领域在社经环境扮演角色重要性的提升。
本书以技术授权契约为名,很幸运地无须因应法律修正调整主要结构,此次三版修正内容主要针对国内相关法律的修法进行更新、改写,并就举例、用语的部分酌予修正,提升本书之易读性,希望能带给老读者在处理技术授权契约时所需的法令更新的讯息,以及作为新读者在律师执业或法务事宜处理时学习、参考之用,希望与读者们共同在自我精进的同时,也对台湾产业贡献一己之力。
本书三版修正付梓,由智胜出版公司转由同一出版集团的元照出版公司协助处理,在此感谢二家出版公司同仁过去十余年来的协助,使本书得以持续在经营日渐困难的纸本出版市场,有机会继续传布二位笔者在技术授权契约这个领域一己之所得,也欢迎读者们以数位的方式在元照网路书店(www.angle.com.tw)取得本书的内容,以充分体现「着作」作为一种无体财产在流通利用的特殊性。
最后,感谢益思科技法律事务所全体同仁对于笔者撰写本书的支持及日常执业的协助,以及太太文君、二位可爱的儿子亮宇、亮勋时时给予的关心与笑颜,让笔者在工作及生活兼顾的同时,仍能感受满满的关爱持续投入最有兴趣的笔耕活动,也非常幸运有众多读者的支持与爱护,万分感谢!
赖文智
2013年2月
志于忠孝东路办公室
再版序
本书自1999年7月初版发行,感谢广大读者的支持与爱护,使本书有再版的机会。近六年以来,洽逢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内智慧财产权相关法律的修正变动频繁,可说几乎所有的法律都进行工程浩大的翻修;且随着国内厂商所挟技术优势日盛一日,与全球客户、供应商及合作厂商间经贸往来所产生的技术授权事项日益频繁,更使得国内厂商不得不正视技术授权契约的重要性。
本书再版主要修正的内容分为二大项,一是将技术授权相关的智慧财产权法令进行更新、改写,包括:专利法、商标法、着作权法、积体电路电路布局保护法、植物品种及种苗法、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员会对于技术授权协议案件之处理原则等,这个部分的修改主要是在本书第二章、第三章及第五章的部分;二是将技术授权契约常见条款再加以新增、补充,主要是整合笔者近年来至各大专院专、公司行号演讲的经验,以及近年来学者专家所发表的相关文献,将国内企业所关心的条款(例如:技术作价入股、权利等同条款、保密条款、竞业禁止条款、反挖角条款等),举例加以说明;其他的部分则包括更新本书中的案例说明、智慧财产权相关网路资源的介绍与更新等。全书总计增删修改的幅度超过三分之一,希望这一次的改写能够带给读者们技术授权相关法律及实务面最新发展的讯息。
随着国内企业对于智慧财产权的重视,台湾逐渐由「技术输入」的产业型态,转变为同时进行「技术输入」与「技术输出」的产业型态,也正印证了笔者在本书初版时所提及「智慧财产权是一个急速变动的领域,没有永远的输家,相信也不会有永远的赢家,今日的侵权人,可能成为明日的授权人,今日的知识输入国,可能成为明日的输出国。」笔者相信在国内企业逐渐转型为「技术输出」的同时,论者所言「产业空洞化」的危机乃是正常现象,只要能够透过适当的智慧财产权规划与技术授权契约的安排,相信国内企业必然能够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最后,要感谢益思科技法律事务所的全体同仁及家人们,在本书再版期间对于笔者们生活、工作方面的协助与体谅,也感谢智胜文化出版公司同仁们的用心,使得本书得以全新的面貌与读者们见面,希望旧雨新知都能继续给予批评、指正,让笔者能够再接再励在这方面为国内产业界贡献一己之力。
赖文智
2005年6月
志于忠孝东路办公室
初版序
自从执行律师业务以来,即以服务公司企业客户为主要的业务范围,在处理案件的经验中,发现企业界对于「契约」的问题特别感到头痛,至于英文契约,许多企业更是不知如何面对。民国1997年,笔者与台大法律系毕业的学妹黄怡君小姐共同完成了「如何阅读英文合约」一书,经智胜文化事业公司出版后,得到许多读者朋友的回响,使我更加确定先前的认知,就是协助专业经理人了解「契约」,对于提昇我国企业的经营能力将有很大助益。
智慧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在我国已有相当的历史,着作权法于1928年、商标法于1930年、专利法于1944年即已立法完成。但是在七○年代经济起飞之前,这些法律并不受到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工商界所重视,学校教育亦未将其列为教学内容,致使国民几乎完全没有智慧财产权的概念。直到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挟其强大的经贸实力来敦促我国政府执行智慧财产权的保护后,企业界才突然发现,不重视智慧财产权,在现今的全球贸易结构中简直是寸步难行。由于许多关键的智慧财产权早已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国内企业只得与其签下一份又一份的技术授权契约,而由于对于契约本身的掌握能力已不够强,再加上对于智慧财产权知识的不足,笔者在协助企业处理一些授权问题时,发现许多业者(包括知名的大企业)签下的授权条件只能用「惨不忍睹」四字来形容,对于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及发展性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因此,在第一本书付梓后,笔者就决定以技术授权为题,做为第二本与契约相关论述的讨论主轴。此时适有赖文智律师任笔者之实习律师,乃将本书的写作计画与其讨论并共同着手本书之写作工作,赖律师法学理论基础扎实,在与笔者讨论实务问题时,往往能够提出完整的法律架构,使问题分析更加精确;此外,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永耘国际法律事务所林治民先生及博钦法律事务所许庆玲女士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使本书的内容更加完整,在此向他们致上最大的谢意。
刘承愚
1999年5月29日
初版序
1998年暑假,正在规划关于未来律师实习的工作时,一句「对智慧财产权有没有兴趣?」让我开始了一个和别人都不一样的律师实习生涯。
「没想到写一本书,居然要花这么多的心力。可是,很值得,真的。」这是我和刘律师在把这本书的第一稿确定下来的时候,我最想对刘律师说的一句话。由于蒐集相关资料及阅读文献的关系,使得我对智慧财产权的领域,有了一个接触面相当广的了解,对于智慧财产权的议题,养成不断吸收新知的习惯,更让我在智慧财产权的课程里,不断地从老师那里挖到宝,果然是受益斐浅。
「虚心」是我在进行技术授权契约的写作时,对自己身为一个法律人最大的感想,因为,有太多太广的事情,是自己必须去了解的。在传统的法学教育里,着重的是法曹养成的训练,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法律人逐渐将自己封闭成一个不一样的族群,慢慢地,就养成不试着去了解别人的习惯,真的只是习惯,遇到事情总是先单纯的法律化,然后用一堆听不懂的字眼,串成一段只说服得了自己的语句,接着对自己很满意的笑一笑。这本书定稿后,我也笑一笑,因为,好像不是这么像法律人写的书。
这本书的完成,首先要感谢刘承愚律师提供这个机会,让我的实习生涯有不一样的机会,其次,要感谢在写作过程中,谢铭洋老师及蔡明诚老师在课堂内外的指导,以及在律师实习过程中对我非常照顾的许庆玲女士,当然对于陪伴我一起学 习成长的同学们,也一併在此致上谢意。最后,要向我的爸爸赖耀钦先生、妈妈赖陈鸳鸯女士,致上最高的敬意,他们辛勤的一生,是我此生最大的荣耀。
赖文智
1999年夏
**【技术授权契约入门(三版)】:一本让你理解“游戏规则”的实用指南!** 我是一名刚刚入行不久的知识产权律师助理,每天的工作都会接触到各种合同,其中也包括技术授权合同。起初,对于其中的一些条款,总是感觉模模糊糊,理解得不够透彻。直到我读了这本《技术授权契约入门(三版)》,我才真正系统地掌握了技术授权契约的核心要点。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会过于晦涩,作者用一种非常条理化的方式,将技术授权的各个环节都剖析得淋漓尽致。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知识产权的声明与保证”以及“侵权责任的处理”这一章节。作者非常详细地解释了在技术授权中,授权方需要对所授权的技术拥有合法的权利,并且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详细说明了被授权方在使用技术过程中,如果发生侵权行为,责任如何界定,以及双方的应对措施。书中还列举了许多因侵权引起的诉讼案例,分析了法院的判决理由,这对于我们理解法律条文的实际应用非常有帮助。这本书让我对技术授权的法律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技术授权契约入门(三版)】:一本让你看懂“技术变现”背后逻辑的书!** 我是一位科技公司的产品经理,平时的工作重心是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但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我也开始意识到,技术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产品本身,更在于如何通过授权等方式实现技术的商业价值。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这本《技术授权契约入门(三版)》,它彻底改变了我对技术授权的看法。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务实的态度,讲解了技术授权如何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模式。 作者在书中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讨论“技术价值的评估”和“商业模式的设计”。他不仅仅关注合同的法律条文,更深入地探讨了技术授权如何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相结合,如何为公司带来持续的收益。书中还分析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技术的授权策略,比如软件授权、专利授权、技术许可等等,并且给出了很多案例分析,让我看到技术授权的多种可能性。这本书让我明白,技术授权不仅仅是把技术“租”出去,而是一种双赢的合作,能够帮助技术方实现商业化,同时也能让被授权方获得先进的技术,从而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技术的商业化运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能从战略层面思考如何最大化我们公司技术的价值。
评分**【技术授权契约入门(三版)】:一本能够帮你在谈判桌上占据主动的宝典!** 作为一个创业公司的小老板,我经常需要对外寻求技术合作,或者将自己的技术授权给其他公司。以前,每次签合同都是战战兢兢,感觉自己总是被动的一方,很多细节都不太懂,生怕被对方“坑”了。这次读了《技术授权契约入门(三版)》,简直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讲解非常到位,它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以及“怎么做”。 书中关于“授权费的定价策略”和“谈判技巧”的部分,简直就是给我量身定做的。作者分析了不同商业模式下,技术授权费的计算方法,比如固定费用、提成比例、联合开发分成等等,并且还探讨了如何根据市场价值、技术先进性、竞争环境等因素来合理定价。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谈判策略,比如如何准备谈判材料、如何应对对方的异议、如何把握主动权等等。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只知道“好”或“不好”的门外汉,而是能够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背后的商业逻辑,并且能够有理有据地和对方沟通,争取到对我方最有利的条件。这本书真的让我感觉自己更有底气了,也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商业谈判。
评分**【技术授权契约入门(三版)】:一本让我从门外汉变成“半个行家”的好书!** 我本身从事的是IT行业的市场推广工作,虽然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一些技术合作,但对于技术授权背后的法律条文和契约细节,一直都感到一知半解。直到读了这本《技术授权契约入门(三版)》,我才真正开始系统地了解这个领域。这本书最棒的地方在于,它不是枯燥的法律教科书,而是以一种非常实用、贴近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讲解。作者用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把复杂的授权流程梳理得一清二楚,让我这个非法律背景的人也能轻松理解。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技术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的部分。作者强调了在签订授权契约之前,充分了解技术本身的价值、可行性以及潜在的法律风险是多么重要。书中详细列举了需要关注的各个方面,比如专利的有效性、技术转移的难易程度、市场竞争情况等等,并且给出了评估的工具和方法。这让我意识到,技术授权不仅仅是签个合同那么简单,它更是一个需要周密规划和风险控制的过程。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在和技术团队沟通合作时,能够更专业地提出问题,也更能理解他们的考量。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知识,也增强了我处理技术合作项目的信心。
评分**【技术授权契约入门(三版)】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一直以来,我对技术授权这个领域都感觉有点神秘,好像是少数专业人士才能触及的领域。直到我偶然在书店看到了这本《技术授权契约入门(三版)》,才下定决心要好好了解一下。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它清晰的逻辑和浅显易懂的语言吸引住了。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一堆生涩的法律术语,而是循序渐进地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技术授权,为什么要进行技术授权,以及授权的几种基本模式。特别是关于“知识产权”这一块,作者用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来比喻,比如一项专利就像是独家秘方,而商标则像是产品的招牌,这样一来,原本抽象的概念就变得具象化了,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在技术授权中的作用。 书的篇幅虽然不厚,但内容却相当扎实。它详细介绍了技术授权契约的核心条款,像是授权的范围、期限、地域、费用支付方式(权利金、里程碑付款等等),还有保密条款、保证条款、违约责任等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排他性授权”和“非排他性授权”的区分,以及这两种授权方式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带来的巨大差异。书中还举了很多实际案例,分析了不同条款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这对我来说太有帮助了,感觉就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指导我一样。而且,三版更新的内容也相当及时,对于近几年新兴的技术领域和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有所提及,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非常高,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入门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