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探索教育 (远征式学习)的全球新趋势
2. 家长教战守则:家长如何引导子女到户外有效学习?如何应用「体验学习圈」的方法?
3. 亲子游互助团体:荒野协会的炫蜂团经验
4. 家长分享个案:生态旅行-作家刘克襄、陪你去环岛-卢苏伟、艺术教育-版画家潘仁松
5. 全台66个亲子共游景点推荐
主题旅行:国家公园、环岛自行车道、观光工厂…
10 编者的话
远见杂志副社长兼总编辑 杨玛利
带孩子去旅行吧!
12 推荐序
玉山金控暨玉山银行总经理 黄男州
父母用心,处处皆是孩子的教室
Part 1─作孩子的玩伴
16 和孩子一起做教室外的学生
玩出探索力
23 亲子共游 如何启发探索力?
学习当个「问句」父母
26 在旅途中,播下节约爱物的种子
亲子共享绿色旅游
30 全家一起来存旅游基金
出发前,必修的理财课
Part 2 — 户外踏察X用力玩
五官感受.体能挑战
38 玩出探索力 达人分享
地院调查官〉卢苏伟
在旅途中教会孩子自己生活的能力
41 城市轻旅行
发现亲子间的小确幸
49 南寮渔港
共赏17公里沿海风光,亲子心更紧密
51 集集镇
老车站、旧宫庙,都是防灾活教材
53 桃米社区
不只是游玩景点,更是生态永续教室
55 华山咖啡园区
见识咖啡种植与烘培,还有生态魅力
58 嘉油铁马道与北回归线太阳馆
激发科学兴趣又能骑出健康的步道
61 旗山生活文化园区
把古老生活设施化成现代孩子游戏
65 冬山河亲水公园
体验平埔族生活 亲子一起分工合作
68 梅花湖休闲农业区
学当树医生,听见树心跳的声音
70 七股
黑面琵鹭与白色盐山的自然生态园地
75 北门
医疗文物和了解民俗宗教的宝地
79 珍珠社区
用创意玩耍 拉近孩子与农村田野的距离
82 马太鞍溼地
拜访吴郭鱼与蜻蜓的生命地
85 鹿野高台沿线
到茶乡飞行改变孩子看世界的角度
88 绿岛
浮潜看海洋世界;参访特殊监狱文化
91 国家公园41条亲子游步道
步道,走出亲子好关系
Part 3 — 动手做X
工艺.民俗.自然体验
96 玩出探索力 达人分享
时尚达人〉林叶亭
亲子旅游,是亲子一起完成的冒险
98 大菁农场和暖东崃谷
蓝染DIY,训练孩子手脑并用
101 阳明海洋文化艺术馆
化身船长开船,学航海知识
103 野柳海洋世界
在海底隧道里,遇见海绵宝宝家族
106 大溪老街
这里是时间任意门 看尽百年洋行繁华
109 姜麻园休闲农业区
从植物昆虫到DIY的12个景点休闲带
112 大甲镇
宗教、人文、生态和美食的汇集地
116 儿童艺术馆
每项游戏都能刺激孩子的感官
119 鹿港
让孩子在历史小镇中培养观察力
124 王功蚵艺文化馆
蚵壳变艺品,从手做中体验海洋环境
127 台大梅峰农场
3小时导览,认识满山花草虫鸟
130 马蹄蛤休闲园区
渔村生活与农家乐,同时体会
134 三地门
不只「勇士之珠」,还有更多原住民传统艺术
136 中山休闲农业区
农园DIY接力赛,学专心学耐心
141 丰田社区
雕凿璞玉,凿出孩子的乡土认同
Part 4 — 博物馆X园区
历史古蹟.文化艺术.美学
146 玩出探索力 达人分享
版画家〉潘仁松
走进美术馆与大自然,培养孩子美感
148 新北市立黄金博物馆
动手淘砂金,诱使孩子了解物理原理
150 朱铭美术馆
到2万多坪户外美术馆飙想像力
152 司马库斯
不同制度的世界 看尽神木千年苍郁
156 南园
江南园林大宅,上一堂中国美学素养课
159 北埔、内湾沿线
小火车,体验传统客家美食与文化
162 国立台湾美术馆
一个孩子探索艺术能力的好地方
166 大阿里山区
拜访热温寒三带风情,以及阿里山五奇
170 板陶窑交趾剪黏工艺园
从交趾陶认识中国古典文学世界
173 客家美浓
从衣食住行育乐多面体验客家文化
177 台南古蹟巡礼
凭弔古蹟 认识台湾近代历史发展
181 五分车
乘坐糖厂五分车,慢游嘉南平原田野
185 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看考古挖掘现场,带小孩学习史前文化及考古学
188 二崁古厝
带孩子玩古早童玩,体验单纯的幸福
192 水头古厝
古建筑与古生物都可以活生生地学习
195 战事旧坑道
再吵闹的小孩来这里也会乖乖听解说
197 北竿乡芹壁村
战地文化也能培养敏锐观察力
Part 5 — 科学X自然生态
地质.海洋.天文.森林.动植物
202 玩出探索力 达人分享
荒野协会荣誉理事长〉李伟文
请抱着交朋友心态走进大自然
205 野柳地质公园
来去东北角,奇岩怪石启发想像
209 坪林
金瓜寮生态之旅,唾手可得的学习
212 乌来内洞森林游乐园
亲子共享负离子 别忘品尝泰雅美食
215 拉拉山自然保护区
让山林和虫子来教育你的孩子
218 台中新社
这里就是植物百科全书
222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孩子的好奇心与研究心就从这里起跑
226 八卦山大佛风景区
过去是兵家必争地,现在是鸟类栖息地
230 嘉义大学昆虫馆
直接观察活体蝴蝶,经验14倍大标本
233 旧铁桥溼地教育园区
自然祕密,孩子学习探索精神的好地方
235 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
不怕被弄坏,让你的孩子放手玩科学
239 半屏山自然公园和洲仔溼地
污染源变绿肺,连孩子也流连忘返
242 大路观主题乐园
各式各样仙人掌增加孩子的植物知识
244 大鹏湾与小琉球
来这里观星玩海,和孩子讲星星的故事
247 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
夜宿海底隧道,躺着看顶上鱼儿穿梭
250 菜寮化石馆
了解地球生物演变,就从化石开始
253 南瀛天文教育园区
光害少,南部最适宜看星星的天文科学馆
256 池南自然教育中心
生态游戏中,学会保护蝌蚪与大冠鹫
259 大丰蝴蝶生态园区
一只蝴蝶,也能开启孩子的心灵
262 台东原生应用植物园
五官并用 让孩子有系统地学习植物知识
264 古宁头北山石蚵林
800多万条养蚵石柱,保证乐趣无穷
266 喵喵记帐本
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翻阅过的最让我惊喜的旅行指南之一!作为一个常年奔波于工作和生活琐事中的家长,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些真正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亲子活动,而不是仅仅走马观花式的景点打卡。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茫茫书海中点亮了一盏明灯。它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活力和探索的意味,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玩”的乐趣。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地图和精美的插图,这立刻勾起了我对台湾宝岛的无限遐想。书中并没有罗列那些人潮汹涌、程式化的热门景点,而是深入挖掘了一些鲜为人知但充满惊喜的地方。我尤其喜欢它对于每个景点的介绍,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描述,还附带了许多实用的建议,比如:带孩子去某个古镇,它会告诉你如何引导孩子去发现隐藏在老街里的手工艺人,如何让他们扮演小小探险家去寻找历史遗迹;带孩子去某个自然公园,它会告诉你如何观察动植物,如何进行简单的自然实验,甚至是如何用最少的工具搭建一个简易的庇护所。这种“玩出探索力”的理念貫穿始终,让我意识到,亲子旅行的真正意义在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书中的“66大亲子共游景点”听起来数量惊人,但我相信,每一个景点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具备独特的教育价值和趣味性。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带着我的宝贝们,踏上这场充满未知与惊喜的环台旅程了!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极具吸引力,“玩出探索力:环台66大亲子共游景点”,一下子就抓住了我这个渴望带孩子深度体验台湾的家长。我之前也看过不少台湾的旅游书籍,但很多都偏向于成人视角,或者只是简单列举景点,缺乏对亲子互动的具体指导。而这本书,从一开始就强调“玩”和“探索”,这让我眼前一亮。我尤其欣赏书中将“景点”的概念进行了拓展,不仅仅是那些著名的旅游胜地,还包括了许多能够让孩子亲身参与、动手实践的地方。比如,书中可能会介绍一个可以学习辨认植物的自然教育中心,或者一个可以体验古代农耕文化的农场。这些地方,不仅能让孩子增长知识,更能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中的“66大”这个数字,也让我觉得非常实在,意味着书中提供了足够丰富的内容,可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和兴趣。而且,我非常期待书中关于“共游”的设计,这意味着它不会仅仅是关于“去哪里”,更会关注“如何一起玩”,比如在某个景点,作者会提供一些互动小游戏、或者一些引导孩子提问的范例。这对于希望与孩子建立更深连接的家长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我已经想象到,带着我的孩子们,按照书中的指引,在台湾的土地上,边玩边学,收获满满的快乐和成长。
评分我是一名全职妈妈,每天围着孩子和家务团团转,虽然热爱我的家庭,但有时也觉得生活少了些新鲜感和挑战。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股清新的空气,让我重新燃起了对探索生活的热情,尤其是那种与孩子一起探索世界的激情。我一直相信,孩子的成长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更应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实践的体验中。这本书的“玩出探索力”这个主题,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它不仅仅是提供一个景点列表,而是教会我们如何将每一次出行都变成一次有意义的教育机会。我特别喜欢它对“景点”的定义,不再是那些千篇一律的摩天大楼或古迹,而是那些能够激发孩子无限好奇心的地方,比如某个充满生态活力的湿地公园,或是某个能够体验传统手工艺的乡村。书中提供的建议,也非常具有操作性,比如在参观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时,它会鼓励我们引导孩子去观察建筑的细节,去想象古人的生活,而不是走马观花地看一眼就走。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一定也是一个非常有爱心和智慧的家长。我尤其看重书中关于“亲子共游”的理念,它强调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共同成长,而不是简单的“家长带着孩子去玩”。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拿着这本书,规划我们下一次的家庭旅行了,相信这次旅行一定会充满欢笑、惊喜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评分作为一名对亲子教育颇为关注的读者,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真正激发孩子内在动力的旅行方式,而不是简单地满足于“打卡”式的游玩。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让我眼前一亮。它的核心理念——“玩出探索力”,精准地切中了现代亲子教育的痛点。我曾多次尝试带孩子旅行,但往往因为缺乏规划,或者只是随波逐流,导致孩子觉得乏味,我也觉得疲惫。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指明了方向。我喜欢它对“景点”的定义,不再是那些陈词滥调的游客聚集地,而是那些能够真正触动孩子好奇心、激发他们思考的场所。例如,书中可能会推荐一个可以观察星空的观测站,或者一个充满互动科学实验的博物馆。这些地方,都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能够让孩子在玩乐中潜移默化地吸收知识。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强调的是“亲子共游”,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提供一个目的地,更是提供了一套与孩子互动、共同成长的解决方案。我期待着书中关于如何引导孩子观察、提问、以及动手实践的建议,我相信这些建议能够帮助我与孩子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让他们在旅途中感受到探索的乐趣,以及父母的陪伴。这本书,让我对下一次的家庭旅行充满了期待,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次游玩,更是一次充满智慧的亲子教育之旅。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旅行爱好者,并且也时常需要考虑带着家人一起出行,我一直都在寻找那种既能满足我探索世界的欲望,又能让孩子们乐在其中的旅行方式。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份需求。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绝对不是一本普通的旅游手册,而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创意的生活指南。书中强调的“玩出探索力”这几个字,点醒了我很多关于亲子教育的迷思。我们常常觉得,带孩子出去玩,就是要让他们看到最美的风景,吃到最地道的食物,但这本书却引导我们去思考,如何让孩子在看到风景的同时,也能够观察风景背后的故事;如何让他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够了解食物的来源和制作过程。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景点”的定义,它不局限于传统的名胜古迹,而是将自然风光、人文体验、甚至是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都纳入其中。例如,书中提到的某个可以进行地质考察的景点,不仅仅是介绍岩石的种类,更会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考察方法,让孩子亲手去触摸、去感受、去记录,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远比教科书上的知识来得深刻。而且,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也十分贴心,每个景点都附带了详细的地图、交通方式、以及最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活动建议。这大大减轻了家长做攻略的负担,让我们能够更专注于与孩子共同体验旅途中的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