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唐朝诗人贾岛写下「十年磨一剑」,今有妇女阅读写作协会以「十年磨一笔」与之唱和!
五十篇,五十个不同的生命故事;有似暖春的「陌上繁花」、凉夏的「风荷轻波」、金秋的「掬忆流光」,以及温馨的「点灯时分」,加上诚挚感言的「拈字相和」,透过文字的发声,他们一同分享岁月中的悲喜,将各自的生命轨迹展阅于眼前。
人生流转中的点点滴滴,正因有写作班成员的持笔不辍,方能细腻且真挚地呈现无遗。原来,写作路上未必孤独,亦有令人备觉幸福的繁花盛景。
书中所辑录之小品文,曾刊载于台湾各大报、杂志上,五十位写作者经过「磨」的淬砺,以缓慢却笃定的脚步,一路走来,终于在结缘十年后的今日,共谱成《我和一枝笔 在路上》。
编者简介:
汪咏黛
祖籍浙江,生于台北市,长于南投市中兴新村,毕业于台中市晓明女中、辅仁大学历史系。曾任职中国时报二十七年,并长期担任妇女及亲子教育团体顾问。现为专栏作家、台北市妇女阅读写作协会理事长。着有《爱,就是慢教和等待》《重返异域》(柏杨策划)《一本走天下—自助逍遥游》(时报出版);《两代斗智.亲子双赢》《爱情.亲情.Do Re Mi》《幸福女人的五十个学分》《亲子互动魔法书》《婚姻幸福魔法书》(九歌健行出版);《都会妈咪会唸经》(小鲁出版)。
廖淑华
云林县他里雾人。现从事文字工作与创作。作品曾获梁实秋文学奖、怀恩文学奖、宗教文学小说奖、云林县艺术奖文学类小说组及散文组奖、新北市文学奖散文类奖;曾获国艺会文学类创作补助;着有散文集《鹭鸶飞入山》。
推荐语
王泽
张晓风
廖玉蕙
向阳
温小平
刘克襄
路寒袖
陈牧雨
方梓
宇文正
李志蔷
许荣哲
蔡银娟
李仪婷
序
为爱书写 相伴前行│汪咏黛
耕耘十年 落笔千钧│马蕙兰
陌上繁花
绿的一二三
维奇欧桥走三遍
听我说话
留白
男「猪」角献花记
一百朵红玫瑰花
享受空巢 快乐学习
紫蝶花开
当作去郊游
「专业」家庭主妇,好乐!
雷鸣雨奏
风荷清波
纸张的人情温度
夜间散步,我爱!
把自己酿成一罈好酒
是儿女在栽培我
师生喜相逢
美青团长,好样的!
为人生拉皮
当我同你们在一起
雨
走出健康 走出美丽
第一次经历上帝
警察的记者梦
掬忆流光
用妈妈味道串起的爱
断香
我家那只「搞怪狗」
生日礼物
老天的拼图
失落的「我爱你」
无私的爱
是家人也是忠仆
也是偶然
何日「鲸」再来
勇者妈妈
寄不出去的信
高铁南下月台的角落
点灯时分
独立与扶持之间
鱼乐.鱼说.鱼想
儿时的年味
帮孩子留住童年的回忆
放下心中的伤痕
荡漾的歌声
不敢触碰的记忆
草上飞二人组
100个迟交作业的理由
从小妹到老板的养成术
放与不放的抉择
乐当义工老宝贝
下点雨算什么
退学记
拈字相和
也是桃花源
筑梦
一处抚慰心灵的平台
多余的男人
曾经
新太阳
交心
让我慢慢跟喔!
放「心」的地方
推荐序
为爱书写 相伴前行
十年,可以磨出什么?
十年磨一剑,哇,感觉起来有着「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艰辛。写出「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式君,谁为不平事?」的唐朝苦吟派诗人贾岛,您辛苦啦!
那么,十年磨一「笔」呢?呵呵,这可好玩多了!
台北市妇女阅读写作协会的姊妹兄弟,各自挑出一篇小品文,绝大多数是曾在台湾各大报、杂志刊登过的作品,集结成这本《我和一枝笔 在路上》。五十篇,就是五十个不同的生命故事,似暖春的「陌上繁花」、凉夏的「风荷轻波」、金秋的「掬忆流光」,以及温馨的「点灯时分」,加上诚挚感言的「拈字相和」,如此缤纷多姿,过程中又一起校对、编排,当然好玩啰!
但为什么是十年?这就要话说从头了。
十多年前,我在中国时报编辑部任职,又编又写,个性又很「鸡婆」(哈,这是重点),喜爱尝试新的挑战,所以当主妇联盟基金会、妇女展业中心等单位找上我,希望鸡婆汪主编能协助妇女朋友学习编辑、採访、生活写作等与文字有关的「玩意儿」,我没多考虑就答应了。
其实,我那时除了忙碌于报社工作,还要照顾两个精力旺盛的儿子,哪有时间接下这些额外任务啊!但很快就为自己找到「伟大」的理由:国父孙中山先生不是说过「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吗?我不是很想为妇女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吗?而且教学相长,可以学习很多耶!那还考虑什么?做就是啦!
二○○四年(民国九十三年),台北市妇女新知协会理事长赖美惠来找我,「交办」我:义务帮忙新知「重新策划」妇女写作班。
所谓「交办」,是因为我大二就认识正在念研究所的赖姐,她视我为义妹,挺有威严的,她若认定我可以担重任,就是直接交办,而当小妹的我只要认为这是「有意义的事」,通常也就二话不说,照办!所谓「重新策划」,是因为新知之前有开设妇女写作班,但现在要全面更新作法,希望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落实「女人帮助女人」的精神。
于是,我来了。一一拜访、请託艺文界名家,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分别从散文、小说、诗、电影等多面向的题材授课,既安排听讲的初阶课程,也有实战的写作练习,希望借由崭新的「生活写作班」,拓展妇女朋友的视野、培养文学素养,以及生活写作的信心和技巧。
有趣的是,一期课还没上完,学员们就发现写作真能交心喔!当练习以笔代口、敞开心胸分享每个人不同的生命经验与故事时,同学间的感情已在不知不觉中「升等」为真诚的姊妹情谊;写作实战课程结束,一些麻吉同学很自然的提出想组成小班、继续上课的要求,廖淑华就是「私塾第一班」的推手。她也因为企划力与执行力的长才,被我强力说服,延揽加入妇女新知生活写作班的工作团队。
真的很庆幸有淑华的加入,才有后来持续稳稳妥妥的开班、组读书会、成立协会,以及出书等等活动。
一眨眼,十年。
这一路走来,大伙儿不论是在大班或小班上课,一字一句一段一篇地磨、磨、磨,磨得快也好,磨得慢也罢,都磨出了一些成果:
廖淑华、蔡怡磨成好几个文学奖的得主,而且是首奖喔!其他姊妹兄弟的好文章,一篇一篇被《联合报》、《中国时报》、《人间福报》、《自由时报》、《中华日报》、《国语日报》、《皇冠》杂志、《讲义》杂志採用刊登;蔡怡、郭玉霞、阡陌、刘家驯等人都被邀请写专栏。
于是,就在今天,大家结缘的第十年,共同制作出这张成绩单:《我和一枝笔 在路上》。
其实,写作是有门槛的。我们听过有「素人画家」,是因为他即使没上过一堂「美术课」,也可以拿起画笔任意挥洒;但是写作要先学会写字,以阅读为根基,再来就是靠努力加天分了。
因为知道阅读的重要性,我们这些姐姐妹妹加上「天字第一号男学员」田醒民大哥,共同决定于二○○九年(民国九十八年)组成四、五十人的「黛妈咪读书会」。大伙儿出钱出力,在台北市植物园旁的南海书院,定期举办公益性优质演讲—用听的读书会,邀请名家以演讲方式,引导社会大众轻轻松松、欢欢喜喜地阅读,进而走入张晓风老师鼓励大家勇于提笔的境界:
我来了
我看见了
我充实我自己
然后
我把这些都记下来了
二○一○年(民国九十九年),读书会的全体会员决定要更进一步推广阅读与生活写作,在授课老师张晓风、季季、温小平、刘克襄、路寒袖、林黛嫚、方梓、陈牧雨、李志蔷等,以及邱秀堂、赖美惠、张慧心等文化界人士慨然答应担任发起人的鼓励下,我们于五月六日向台北市社会局登记立案,成立「台北市妇女阅读写作协会」。
正式成立「台北市妇女阅读写作协会」以来,我们固定举办用听的读书会、深耕阅读系列讲座、走访艺文景点外堂课、小踏青户外读书会……活动办得红红火火,但我们没有请专职工作人员,因为,每一位会员都是「乐于付出,勇于承担」的义工。
廖淑华扛起总干事的重任,蔡怡、陈云和、杜解萍、隗屏贤、陈绿萍、赖美贞、林碧莲、赖翠玲、陈凯伦、林珮如、袁苇、李蕙伶、刘懿慧都是第一届的理监事,姊妹们自动分组,抢着做事;淑华领头设立协会部落格,接棒的温淑娟、陈怡静、廖□芬,轮流当起认真又发挥创意的部落格「小管家」;夏慧凌、夏慧明姊妹负责带大家到户外踏青,以及安排人员每月上电台推广阅读事宜……
经费不够时,有人默默掏腰包捐献;人力不足时,请出另一半来支援。是的,女人踏出家门上课成长、做公益办活动,若能得到男人的支持,成功率和快乐指数肯定加倍;而协会姊妹们的另一半不但支持、支援,更干脆加入协会直接做正式会员,全力以赴。
像蔡怡的「总裁先生」李志德、施雯□的「山东大哥」李裕瑞、陈凯伦的魏千峰大律师、廖玲华的林朝卿、隗屏贤的顾骏伟、杨明珠的萧汝经,还有我家那口子林淳一,都是力挺协会的大柱子;解萍姐更是要得,不但把「杜老爷」杜关东、姊姊、媳妇都请进来,还把儿子杜家驹「捐」给协会当义务律师!
阅读、写作的意义,毋需我多言,因为在这本书中,老师们都写出来了。深深感谢张晓风、廖玉蕙、向阳、温小平、刘克襄、路寒袖、陈牧雨、方梓、宇文正、李志蔷、许荣哲、蔡银娟、李仪婷等诸位老师亲笔写的推荐语,陈牧雨老师为书名题字,还有老夫子王泽教授的真迹赠画。这些墨宝,我们印制在书里广为流传,更会珍藏在心里时时惕励。
谢谢远景出版社总编辑叶丽晴、执编黄钰菁的耐「烦」与用心,大力协助完成这本书。
因为有名师指导,我们得以享受写作路上的繁花盛景;因为有文友相扶相持,即使遇到瓶颈、偶有挫折,但不感孤独,备觉幸福。我和一枝笔相伴,在文学路上,继续踏歌前行……
◎汪咏黛∕台北市妇女阅读写作协会 理事长
推荐序
耕耘十年,落笔千钧
台北市妇女新知协会创办于一九九四年四月十六日,以「唤醒女人觉醒」为己任,以「女人帮助女人」为宗旨,而女性写作的发展历程,是女性情感、自我追求、自我觉醒的心灵纪录。一九九六年协会曾举办「妇女写作班」,借由书写方式抒发女性的自我情感,记录女性的生命体验,思考并探寻女性在社会中的主体位置,因此女性写作有助于对性别的关注、女性意识的建立,让学员能激盪出更精彩的人生脚本。
二○○四年由汪咏黛老师和廖淑华老师领军的「妇女生活写作班」,邀请不同领域的专业讲师,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思所闻,并从各种形式的文体,教导学员透过书写的方式整理自己的思维,去面对人生每一阶段的问题,企求让学员透过书写达到生命的体悟与觉醒,进而实践自己生命的哲学;接着的实战写作课,汪老师和廖老师倾囊相授,将毕生的经验所学,浓缩精华中的精华,让学员都有所收获!
泰戈尔曾说:「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学员们十年有成,集结成册,一人写作得智、两人写作得味、三人写作得趣。因为写作,让女人破茧而出;因为写作,让女人展翅高飞;因为写作,让女人找到自己的天空;因为写作,让女人种一亩丰盛的良田。
仅赠小诗一首敬贺台北市妇女阅读写作协会集文成书,成果斐然:
笔是随身剑
褒贬寸心间
轻易不出鞘
箧鸣在人先
◎马蕙兰∕台北市妇女新知协会第九、十届理事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