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范围(Claim)是诸多申请专利的文件之一,就其功能与影响来看,Claim是用来界定权利范围的文件,可说是专利申请文件最重要的部分。
提升Claim的撰写技术除了对专利申请人有利,对智慧财产局、法院、或是第三者也有利。不过市面却鲜少介绍有关Claim起草的书籍。不同种类的发明需要不同的写法,只有在熟悉各种写法之后,才能针对发明写出适当的Claim。
本书除了解说该如何掌握发明的本质之外,也以许多专利申请实例介绍Claim的撰写方法。
本书特色
●一本可以让您提升撰写专利申请范围(Claim)技术的书!
●告诉您如何把抽象的「技术」或立体、动态的发明用文字来表现,让您的Claim写的更确实!
作者简介
葛西泰二
昭和48年广岛大学工学系毕业。同年进入三井造船服务,隶属千叶工厂,负责船舶功能设计、化学生产设备设计。
昭和61年进入深见专利事务所服务,隶属控制、电气团队。平成7年离开深见专利事务所,转往?上、葛西专利事务所服务,平成11年设立葛西专利事务所至今。拥有律师资格(平成3年律师资格考通过、同年註册资格)、高压瓦斯制造保全负责人、公害防止管理人员、危险物品操作人员的资格。平成10年任律师公会以及律师恳谈会副委员长。平成11年任律师公会业务对策委员会副委员长。平成9年任大坂府智慧财产权顾问一职。平成10年任大坂府专利流通支援模组事业技术审查会审查委员。
平成12年任大坂府中小企业支援中心之经营、技术顾问。平成13年任日本律师公会研修所营运委员。平成22年任日本律师公会专利委员会委员。
译者简介
许郁文
东吴大学日本语文学系硕士,曾担任日商多媒体编辑与杂志日文採访编辑。目前为专职译者,并且仍不断持续进修中。
作者序
依据专利局(译註:等同于我国的智慧财产局)的「促进专利政策(Pro-Patent Policy)」解释,专利法的目的在于早期、强力、广泛地保护发明人的权利,不再只是保护专利,而是提倡发明人行使的专利权。为此,撰写专利说明书的技巧优劣,将与专利是否受到全面保护息息相关。因此,坊间介绍该如何撰写专利说明书的相关书籍可说是汗牛充栋。专利申请诸多文件之中,专利申请范围(Claim)担负着界定权利范围的重要角色。如果将发明视为食材,Claim等同于经过烹煮而成的料理。换句话说,不管发明多么优异,只要Claim撰写不当,往往会在专利审查过程或是行使专利权之际,遭逢极为深刻的损害。当专利进行程序审查时,如未能在Claim里清楚地说明与旧有技术之差异,抑或无法透过Claim的补充修正弥补记载不足之处,很可能发明人无法主张专利的相关权利。此外,如果无法在Claim里清楚地记载专利权的范围,当别人以模仿的手法侵害专利时,发明人也将因无法充分地主张专利权,而对侵害人束手无策。
因此,如能提升Claim的撰写技术,除了对专利申请人有利,也对智慧财产局、法院、或是第三者有利。不过市面却鲜少介绍有关Claim起草的书籍。即便是上述提到的专利说明书相关书籍,也多以一例带过Claim的说明,这样的内容实在无法付诸实用,因为Claim的优劣是极为相对的。想要更上一层楼地磨练撰写Claim的技术,就必须先了解Claim的优劣所在,不过撰写Claim的技术并非光凭经验的累积就能提升,而且也害怕因片面的经验而累积成错误的观念。
为了写出优良的Claim,本书除了解说该如何掌握发明的本质之外,也以许多专利申请实例介绍Claim的撰写方法。整理这些实例的过程中,也让我再次体会到撰写Claim的困难度,不同种类的发明需要不同的写法,也只有在熟悉各种写法之后,才能针对发明写出适当的Claim。
因此,或许每一项实例说明都只能适用于特定状况,但我仍希望透过这些实例的介绍,让读者了解该怎么针对不同的发明撰写Claim。
如果本书内容能成为各位读者的参考,那将是在下的荣幸。
2010年6月 葛西泰二
作为一名在科技公司工作多年的研发工程师,我一直对专利申请抱持着一种敬畏之心。因为我知道,一个好的专利申请,不仅可以保护公司的核心技术,还可以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但是,专利申请的过程却异常复杂,涉及到大量的法律知识和技术细节。以前我总是觉得专利申请范围的撰写是专利律师的专属领域,自己根本无从下手。直到我偶然发现了《专利申请之专利申请范围撰写手册》这本书。这本书颠覆了我对专利申请范围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战略指南。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专利申请范围的意义和作用,并结合大量的案例,详细地讲解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技术方案和商业目标,制定合适的申请范围策略。书里特别强调了“竞争情报”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在撰写申请范围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避免自己的申请范围与现有技术产生冲突。而且,书里还介绍了各种常用的权利要求类型,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撰写权利要求书,还学会了如何从战略的角度思考专利申请问题。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买这本书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毕竟市面上类似的书籍太多了,而且很多都写得过于理论化,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但《专利申请之专利申请范围撰写手册》这本书却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像那些动辄几百页的厚书,而是非常精炼地聚焦在专利申请范围的撰写这一核心问题上。作者的文笔也相当流畅,没有过多地使用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概念。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特征选择”的章节,它详细地讲解了如何从技术方案中提取关键特征,并将其有效地体现在权利要求书中。以前我总是担心自己的申请范围过于宽泛或者过于狭窄,导致专利容易被无效或者被模仿。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特征选择是整个申请范围撰写的关键,只有选择了正确的特征,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而且,书里还穿插了一些实务中的注意事项,比如如何避免权利要求书的模糊性、如何应对审查员的驳回意见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我这种没有专利申请经验的个人来说,真的是太有帮助了。这本书让我对专利申请范围的撰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增强了我的信心。
评分我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就是想了解一下专利申请范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以前我对专利申请的印象就是,只要把自己的技术方案写得详细一点,然后交给专利律师就可以了。但是,通过阅读《专利申请之专利申请范围撰写手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专利申请范围的撰写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这本书不仅仅讲解了权利要求书的结构和撰写技巧,还深入探讨了专利申请范围的战略意义。作者强调,专利申请范围不是简单的技术描述,而是一种法律权利的界定。只有通过精心设计的申请范围,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并防止竞争对手的侵权。书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权利要求解释原则”的讲解。它让我明白了,在专利权被侵权时,法院会根据权利要求书的文字、技术背景和审查过程,来确定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因此,在撰写申请范围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因素,避免出现歧义或者漏洞。这本书让我对专利申请范围的撰写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重视专利申请的战略意义。虽然我不是专业的专利申请人,但这本书让我对专利申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未来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评分这本《专利申请之专利申请范围撰写手册》啊,说真的,我拿到手翻了翻,感觉对想认真准备专利申请的朋友来说,真的是一本蛮实用的工具书。我本身是资深的产品设计师,经常需要跟专利律师打交道,以前对专利申请范围的理解一直都比较模糊,总觉得律师说得天花乱坠,自己根本搞不清楚到底哪些地方是核心、哪些地方是可有可无的。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把专利申请范围的撰写逻辑拆解得非常清楚,从权利要求书的结构、撰写技巧,到各种常见的权利要求类型,都有详细的说明和案例分析。以前我总是觉得权利要求书就是一堆法律术语的堆砌,现在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它其实是一门严谨的“游戏”,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则和策略才能玩得好。书里特别强调了“广度”和“深度”之间的平衡,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让我意识到申请范围不能一味追求宽泛,也要考虑到可实施性和有效性。虽然书里没有直接提供范本,但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已经足够我学习和借鉴了。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想要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减少无效宣告风险的申请人来说,绝对是一本值得投资的参考书。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我读得有点吃力。我不是法律背景出身,对专利相关的专业术语和概念一窍不通。一开始读的时候,感觉像在看天书,很多地方都读不懂。但是,我还是坚持读了下去,因为我知道,专利申请对于我的创业项目来说至关重要。这本书虽然内容比较专业,但作者的讲解还是比较细致的,它会把一些复杂的概念分解成简单的例子,帮助读者理解。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讲解,它让我明白了这两种权利要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它们在专利申请中的作用。而且,书里还介绍了各种常见的权利要求撰写错误,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错误。这些内容对于我这种没有专利申请经验的创业者来说,真的是太有帮助了。虽然这本书读起来比较费劲,但它确实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参考书。读完这本书,我对专利申请范围的撰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我的信心。我打算找一位专业的专利律师,根据这本书的指导,为我的创业项目申请专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