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集作者自2006年起撰寫的論文。文章大緻分為民法、土地法、信託法等三類。
本書計有九篇民法相關的論文,概為作者近年研究民法的成果,而其可貴之處,見證瞭兩岸民法理論發展的趨勢。一篇有關土地法的論文,是以憲法解釋佐證物權法和土地法製的發展趨勢。四篇信託法相關的論文,則代錶作者對信託法理論與實務持續研究的成果。
作者為功力深厚、用功極深的學者,發錶的文章擲地有聲,甚受學界重視,非常值得精讀。
作者簡介
謝哲勝
學曆
國立颱灣大學法學士
美國威斯康新大學法學碩士、博士
現職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係教授兼係主任
颱灣醫療衛生研究協會理事長
法務部民法物權編研究修正專案小組委員
經曆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係副教授
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國立中正大學教師會理事長
颱灣財産法暨經濟法研究協會理事長
主要著作
財産法專題研究灱~甪
民法物權
土地法
信託法
法律經濟學(閤著)
房租管製法律與政策
不動産證券化(閤著)
選擇權(閤著)
不動産抵押貸款債權證券化(閤著)
不動産證券化-法律與製度運作(閤著)
網路法律常識(閤著)
金融資産證券化理論與法製(閤著)
工程契約理論與求償實務(閤著)
員工股票選擇權(閤著)
中國民法(閤著)
教授課程
民法、土地法、信託法、法律經濟學
第1章 民法法典化的幾種選擇
1.引言
2.民法是否法典化的爭議
3.法典化的中心思想
4.法典化的選擇一
5.法典化的選擇二
6.法典化的選擇三
7.法典化的選擇四
8.法典化選擇應斟酌的因素
9.結論
第2章 中國民法典立法爭議評析
1.引言
2.製定民法典的幾種思路
3.民法典體係
4.總則
5.人格權
6.物權
7.閤同
8.侵權行為
9.結論
第3章 不動産財産權的自由與限製
1.引言
2.不動産財産權的定義
3.不動産財産權自由的意旨
4.政府限製不動産財産權的法律基礎和閤憲性審查
5.限製的內容
6.限製的功能與成本
7.自由與限製的平衡
8.結論
第4章 民法物權編修正草案(所有權章)綜閤評析
1.引言
2.所有權法製發展實況
3.草案所有權章評析
4.修正草案綜閤評價
5.結論
第5章 民法物權編修正草案(普通地上權)綜閤評析
1.引言
2.地上權定義的條文評析
3.地上權存續的相關條文評析
4.地上權效力的相關條文評析
5.地上權消滅的相關條文評析
6.草案綜閤評價
7.結論
第6章 民法物權編(擔保物權)修正簡介與評析
1.引言
2.民法物權編(擔保物權)修正內容簡介
3.立法過程的主要爭議事項
4.民法物權編(擔保物權)修正評析
5.結論
第7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綜閤評析
1.引言
2.立法過程的主要爭議事項與本文評析
3.總則部分評析
4.所有權部分評析
5.用益物權部分評析
6.擔保物權部分評析
7.占有暨附則部分評析
8.綜閤評價
9.結論
第8章 區分所有的理論與實務
1.引言
2.區分所有概說
3.專有部分的理論
4.共有部分的理論
5.規約的理論
6.實務上區分所有權相關的問題
7.結論
第9章 債權物權相對化(二):最高法院九十六年颱上字第一三五九號判決評釋
1.引言
2.判決要旨與判決事實
3.債權和物權的區分不是絕對的
4.非法定的物權也可以對第三人發生效力
5.最高法院九十六年颱上字第一三五九號判決評釋
6.結論
第10章 憲法解釋對物權與土地法製發展的影響
1.引言
2.憲法解釋對物權與土地法製的重要性
3.憲法解釋對物權法製發展的影響
4.憲法解釋對土地法製發展的影響
5.憲法解釋對物權與土地法製發展影響的整體觀察與評析
6.結論
第11章 信託的公示與債權人的保護
1.引言
2.真正權利與交易安全的保護
3.信託的公示
4.保護債權人的規範意旨
5.信託財産獨立性與公示的關係
6.現行法關於信託財産公示的規定
7.信託法律關係公示
8.結論
第12章 信託運用於BOT契約的法律關係
1.引言
2.BOT契約的功能與法律關係
3.BOT契約的風險與信託的功能
4.信託運用於BOT契約的法律關係
5.實務上可能發生的疑難問題
6.結論
第13章 消極信託和藉名登記形同脫法行為:實務相關判決評釋
1.引言
2.脫法行為
3.消極信託
4.藉名登記
5.實務見解整理
6.實務見解評釋
7.結 論
第14章 商品預付費用信託的法律關係
1.引言
2.商品預付費用的風險與信託的功能
3.商品預付費用信託的法律關係
4.實務上可能發生的疑難問題
5.定型化契約範本關於預付費用應交付信託條款的妥當性
6.結論
自序
拙著「財産法專題研究(五)」於二○○六年齣版至今已二年多,二年多以來陸續撰寫論文十幾篇,今日再將其中十四篇論文編印成書,名為「財産法專題研究(六)」。今年持續編輯中正大學法學叢書,本書列為叢書第三十九冊,並列為颱灣財産法暨經濟法研究叢書第十七冊。
本書收集的論文可概分為三類,即民法、土地法、信託法。九篇民法相關的論文代錶作者近二年來民法研究的成果,也見證瞭兩岸民法理論發展的趨勢;一篇土地法的文章則是以憲法解釋佐證物權法和土地法製的發展趨勢;四篇信託法相關的論文,則代錶作者對信託法理論與實務持續研究的成果。
近二年以來,多虧博士生黃健彰協助資料收集和庶務處理,今年再度接任係主任,行政工作十分繁雜,幸賴林淑玟小姐協助料理係上事務,使係務運作順遂,讓作者可兼顧研究工作,愛妻文珍料理內外,並照顧三子,使我無後顧之憂,對本書之成都有重大貢獻,謹錶示作者由衷的謝忱。
謝哲勝
謹序於中正大學法律學係
二○○八年十一月
這本《財產法專題研究(六)》的外觀,就散發齣一種令人信賴的學術氣息。簡約的設計,卻不失莊重,一看就知道是經過精心編排的學術著作。我一直認為,財產法的知識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關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權益。雖然我不是法律係的學生,但對於一些與自身權益相關的法律條文,我總是充滿好奇。這本書的標題,點齣瞭「專題研究」,這錶示書中應該會針對財產法中的某些特定領域進行深入的探討,而不是泛泛而談。我特別想知道,書中對於「擔保物權」,例如抵押權、質權等,是否有詳細的闡述,這在現今的金融環境中,是非常貼近我們生活的議題。我也對書中是否有提及「物權變動」的原則和效力感到好奇,畢竟很多財產糾紛都源於物權的變動過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清晰易懂的方式,為我解讀這些複雜的法律概念,讓我能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財產權利,以及在何種情況下會受到限製或保護。
评分這本《財產法專題研究(六)》的厚度,讓我感到這是一本相當紮實的研究專著。書頁的紙質觸感不錯,散發著淡淡的油墨香,是那種會讓人忍不住捧在手裡細細品味的書。我注意到書中引用的參考文獻非常豐富,從國內的經典著作到國際學術期刊,足見作者在研究上的用心和嚴謹。對於我這個對法律有著濃厚興趣但非科班齣身的讀者來說,這本書可能是一次挑戰,但也是一次絕佳的學習機會。我對書中關於「所有權」的討論特別感興趣,畢竟這是財產法的核心。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從歷史脈絡、理論基礎,再到實務判例,層層剝開所有權的複雜性。另外,我也很想知道書中對於「占有」和「權利」的區分是否有獨到的見解,這在許多財產糾紛中都是關鍵的爭點。有時候,一個案件的勝敗,可能就取決於對這些基本概念的精準把握。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我更清晰的思路,幫助我理解財產法背後的邏輯和精神,讓我在麵對相關議題時,能有更深入的認識和判斷。
评分收到《財產法專題研究(六)》這本書,第一時間我就被它沉穩大氣的書名所吸引。雖然我平日裡沒有經常接觸法學書籍,但最近因為一些生活中的狀況,對於財產的歸屬和權利義務有瞭比較多的關注。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專業,封麵的材質和印刷都相當不錯,拿在手裡很有質感。我稍微翻閱瞭一下目錄,裡麵涵蓋的專題範圍很廣,從物權的基礎理論,到一些比較複雜的議題,像是地上權、不動產的相鄰關係等等,這些都是我生活中可能接觸到的。特別是看到書中有提到「時效取得」和「善意取得」等名詞,這讓我聯想到過去聽聞的一些不動產爭議,好奇書中是如何深入探討這些問題的。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學習到一些基本的財產法概念,瞭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財產權是如何被保障,又可能麵臨哪些挑戰。對於像我這樣對法律常識有渴望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或許能提供一個不錯的切入點,讓我在不感到枯燥的情況下,逐步建立起對財產法的基本認識。
评分這本《財產法專題研究(六)》的封麵設計,第一眼就吸引瞭我。那簡潔的線條勾勒齣的書名,搭配上沉穩的色調,予人一種專業、嚴謹的學術質感,讓我不禁期待書中內容的深度。雖然我不是法律專業背景,但一直對財產權的保障和界定很感興趣,尤其在現今社會,不動產、智慧財產權的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這本書名恰巧觸及瞭我關心的部分。翻開第一頁,精煉的字體和清晰的排版,讓人閱讀起來非常舒服。我特別注意到,作者在引言部分就展現瞭他對財產法核心概念的深刻理解,以及對於現行法律製度的敏銳觀察。書中提到的許多案例,我相信都是經過仔細挑選,能夠引導讀者深入思考財產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我尤其想瞭解,書中是否會探討當代社會的新興財產權議題,例如數位資產、個人資料的財產性質等,這些都是我非常好奇的。雖然我還未深入閱讀,但僅憑這第一印象,就足以讓我對這本書充滿期待,相信它能為我打開一扇認識財產法世界的窗戶。
评分看到《財產法專題研究(六)》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是它樸實而又專業的封麵設計。這讓我對書中所包含的內容充滿瞭想像。雖然我的專業並非法律,但對於財產法的基本概念,卻一直抱持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各種財產形式不斷湧現,對於財產權的界定和保護,也變得更加複雜和重要。我注意到書名中的「專題研究」,這讓我預感這本書的內容會比較深入和專業,但同時也可能針對某些特定的、具有代錶性的財產法議題進行剖析。我希望書中能夠探討一些比較貼近現代生活的案例,例如網路虛擬財產的法律性質、共享經濟下的產權問題,或者是與環境保護相關的財產權爭議。我對書中如何處理這些新興的、複雜的財產法議題感到非常好奇,也期待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啟發,瞭解法律如何在不斷變遷的社會中,持續地保障和規範財產權的行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