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青春:优雅的老

后青春:优雅的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什么叫老?我从来没听过。
  从容、自在与智慧,才是熟龄选择。

  我希望可以老得有价值,有尊严,老得充满智慧。
  我希望,到老都还保有魅力,还能享受爱与性。
  我希望跟挚爱的人一起走下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我盼望,当我老了,我已实现了我大部分的目标;回首看我走过的每段路,都是笑着,都是释然,没有一丝遗憾。
  我也希望在闭上眼睛之前,把遗嘱交代清楚,该准备的,都已准备好。

  我是如此热爱人生。不是怕老啊,只想要尽情品尝生命中美好的每一天。
  最后的最后,在我的灵堂上,爱听古典乐的我,希望能有一支交响乐团,为我奏一曲〈我不想走〉。

  46岁时,为了孩子的教育,丘引带着儿女远赴重洋,展开新的人生。如今即将面临60大关的她,借由这本书,为自己与读者写下了最详细务实的老年规画。大至老后的经济来源、医疗需求、心灵依託、自我实现,生活细节如是否需要伴侣、该存多少老本、生病谁来照护、遗嘱如何预立,甚至面对现实冲击时的自我疗癒与调整,都提供了清楚的方向,乐观而深具启发,让人更能从容准备老后生活,也一扫台湾社会对老年的传统看法,展现了幸福熟龄的美好可能。

本书特色

  ★坊间老年书籍总让人读了心情沉重,这本《后青春--优雅的老》却跳脱以往思考,从「心」出发,让人看见一个自由自在的美好晚年。

  ★丘引的幸福熟龄祕诀:
  ◆ 女性平均余命高,该如何面对「一个人变老」?
  ◆ 什么时候该开始写遗嘱,才不会措手不及?
  ◆ 当老年人口超越青壮年人口,与其等待政府措施,老年人还能为自己做什么?
  ◆ 一个人老,一群人一起老,差别在哪里?
  ◆ 幽默和正向思考,让你开心变老。
  ◆「养儿防老」还是「以房养老」?
  ◆ 卖掉大房子,换买小房子,实际又迫切!
  ◆ 练习问自己「你喜欢什么?」「你要什么?」「你需要什么?」
  ◆ 两情缱绻,不分年纪,再老也可以谈恋爱。
  ◆ 培养兴趣,终身学习,是预防失智的最好办法。
  ◆ 陪伴不侷限血源,老年,更应多交朋友。
  ◆ 学习用电脑和智慧型手机,几岁都不嫌迟。
  ◆ 有想做的事,立刻去做!
  ◆ 不要告诉自己该退休了,想工作到几岁就工作到几岁。
  ◆ 优质的生活态度、陪伴、信仰,支持老人的精神生活。

作者简介

丘引

  曾任报社主笔、专栏作家、演讲者、电视连续剧编剧、师大人文中心讲师、天生爱冒险的她,自助旅行的足迹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也是知名的自助旅行作家。

  狮子座的丘引,热情开朗,好客,但很注重隐私。动静自如,每天阅读,爱玩,好奇心强,有人来疯倾向,行动派,酷爱学习。懂命理的朋友曾拿丘引的八字一算,说丘引命中有四匹马,是人的最高极限。四匹马共有十六只脚,难怪丘引爱跑,还擅长以小钱游世界。二○○三年到美国学英文,二○○六年六月从美国成人高中毕业。二○○七年元月上美国梅岗州立大学,继续中年学生生涯。专职写作的她,在美国大学就读的是数学系,挑战极限。二○一三年九月至十一月,一个人将开车沿着大西洋海岸旅行美国十三州,沿途将住在不同的陌生人家。

  丘引出版过十五本书,在一九九五年出版的《爱走就走》是当时国内首次出现的女性自助旅行游记,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大无畏精神,更带起一阵女性自助旅行的风潮。后来她又与女儿合着《踏板上的梦想》,记叙了三个孩子在她的带领下,用了22天,骑脚踏车环游台湾一圈的过程,充满独特而激励人心的教育观点。

  丘引在宝瓶文化出版的书籍有《放手力量大》,《我的肯定句妈妈》,叙述丘引以开明的教养观念,让孩子在独立自主的环境下学习,即使不遵循传统的教育体制,仍能培育出优秀的下一代。最新作品《后青春--优雅的老》,则是她第一本畅谈老年生涯规划,教人拥抱老年生活的励志之书。
 
  作者脸书:www.facebook.com/chiuyin538
  电子信箱:chiuyin538@gmail.com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自序

  这本书是横跨台湾和美国写成的。六月中,从台湾回到在美国就读的大学小镇梅岗城,我继续未完成的书稿。我先在走路五分钟的华盛顿图书馆写作,因气温太舒服,不需冷气,遂改成在自己的公寓继续平头乐干。

  我的公寓是很舒适,很心宽明亮的地方,有两个房间、一个客厅、一个厨房和一个卫浴,但共有九扇大窗户。而且,每扇窗外都是绿油油的树,视野非常好,香气扑来,令人神清气爽。

  于是,我大幅的调整了书的结构,加入更多美国的养老,让才进入老年国二十年的台湾,得以向七、八十岁的「老国」美国探头。我想,那样的老,会老得更迷人、更优雅、更健康,也更长寿。也因这样,我的书桌,有几十本从图书馆抱回来、关于美国老年的书做参考。

  我将自己闭关,日夜不停的写。为了全心写作,我吃了不少慈济的香积饭、香积面,和美国超市的冷冻食物,以及自己用烤箱烤的各式面包和烤肉及烤蔬菜。那些省时省力快速的食品,解决了我写作时的民生问题。

  这段时间写书的心情,非常舒爽和快乐。我中年到美国求学,在大学里,我主修数学,还跨心理系修「老年学」,就是想对自己的老年有所认知,提前做准备,同时也借此可以了解我的妈妈,和一些「老」朋友们晚年的处境。

  我对自己还有九年就要进入老年世界的热爱,是有点疯狂的,很像探险一样,非常有诱惑力。我抱着无比的喜悦,要为自己创造一个永远活力十足,又优游自在的「老少年」。

  二○一三年二月底,我在东京机场转机回台湾。第二天天未亮,我迫不及待的起床,胡乱盥洗,衣服乱套,就赶紧穿越马路到家对面的植物园慢跑。

  我像是点名官一样,一一地对在植物园运动的「老」朋友们点名。他们也欣喜的大叫:「妳终于回来了!」

  这是每一次我回台湾的戏码,老戏总是重演。每一次,我也为那些「老」朋友们拍照,顺势看看时间机器在他们身上施展的魔术。

  跑了几圈,我发现一些「老」朋友不见了;却也同时发现,加入了一些新的「渐老」面孔。

  植物园的一些「老」朋友都知道我在美国上大学。有的「老」朋友眼睛昏花,不好意思的问我:「妳有三十好几吧!」知道我是四年级后,他们慷慨的说:「看不出来。」当他们知道我在美国读的是数学系,更是竖起大拇指说:「赞!」有的「老」朋友开玩笑道:「妳这种年纪还敢到美国读大学,害我不敢老!」

  原来,我在美国读大学,对「初老」、「中老」和「最老」居然有影响,实在出乎我意料之外。

  有的「老」朋友几天不见我去运动,见了面就说:「怎么只有初一、十五才看到妳?」不经意中,洩漏了他们难以排遣的寂寞。

  有的渐老族推着婴儿车在植物园散步,也许染发,身材又保养得宜,脸上可能也拉了皮,笨拙的我实在看不出他们的实际年纪来,误以为推的是他们的孩子,勐赞美孩子多聪明漂亮,长得多像父母,答案却总是:「是孙子,我老了,没啥价值了,现在是废物利用。」有点哀怨,就像弃妇。

  三十几年不见的高中同学,在同学会中见到我,来不及寒暄问状况,就对我发出怒吼:「妳要去染发,这样至少可以年轻十岁。」还有一个同学甚至对我说:「我受不了妳头上的白发,拜託妳去染染吧!」也许,我的白发刺痛了她们内心怕老的情结。

  「可是,我喜欢我拥有的一切,包括年纪和白发。」同学听了我的抗辩,无不说我是怪咖。

  后来碰到更多人,不论陌生或熟人,也要我去染发。一个老来得子的朋友说,她怎敢不染发:「不染发,不被孩子的同学误以为我是孩子的阿嬷才怪!」她告诉我:「染发年轻二十岁,有利亲子关系。」还有一个穿着很辣,开了一人公司的单亲朋友说她得赚钱养家:「若不染发,谁和我做生意啊!」一个高中同学说:「染发都已经被长官逼退,不染发还得了!」原来,台湾早就实施全民染发运动,看来健保局应该将染发列入健保给付,以利全民健康年轻。

  在台湾三个半月停留,我几乎天天与「老」相处。朋友相聚,自是谈老。陌生人相遇,也谈老。唯有西门町,踢老。那儿一面倒,卖的衣服、饰品和饮料,几乎都是给俊俏迷人的年轻人。而相隔不远的龙山寺周遭,却是纯老。真是一样世界两样情。

  六月十七日,我又搭机了。邻座是大学刚毕业的帅哥,和我用英语聊天。说是第一次出国,兴奋不已,要去美国蒙大拿州进行「打工三个月和旅行一个月」的打工旅行计画。他问我到美国做什么?「去读大学」,我说。

  那年轻人看着我头上的白发,眼睛睁得像铜锣那么大:「妳,妳,妳要去美国上大学?」

  我差点想说,你少见多怪,但随即改口:「是啊!像我这样的大学生,在美国大学校园多的是。」

  在亚特兰大下了机,我给独居十几年的好朋友安妮塔打电话,祝贺她八十六岁生日快乐。在话筒的那一端,精神奕奕的安妮塔很高兴地向我报告,晚上她的生日派对有谁谁参加,问我是否要来?「如果妳要来,我可以派儿子到机场接妳。我的生日派对会很好玩。」

  我也给七十二岁的珍打电话,她是我的密友。珍立即向我诉说,她的九十一岁男友罗伊在逼婚。「我不想结婚。我觉得当男女朋友挺好的,各住各的,干嘛要结婚?」「他要逼我就范,说有一个加拿大六十六岁的女人想来美国定居,要和他结婚。」我对珍说,那就让他结婚去吧!天下男人多的是,再找一个,不就得了!

  在图书馆打工的八十几岁馆员芙朗,满脸皱纹和满头白发,动作虽缓慢,但没有稍减热情,看到我,她立刻放下手中的书,紧紧地拥抱我,「好久不见,欢迎妳回来!」小学教职退休后,她转战图书馆工作迄今,说要做到死那天为止。芙朗已经独居几十年了。

  这些现象都印证了我在大学修的「老年学」课程所读的,社会和文化影响人的思考,也影响了人的生活态度,更左右了「老」的速度。一个人老,还是一群人一起老,自有差别。

  老不老,其实不在身分证的年纪,是在思维、在态度、在人生观、在价值观、在居住的国度有别,在于老得是否优雅而已。我很幸运,到了中年,有机会在到处都是「老得优雅」的国度,学习如何「优雅的老」。

  我将年纪以我在美国大学教授给分的标准,更改为A=九十岁以上,B=八十岁以上,C=七十岁以上,D=六十岁以上。D是及格门槛,但会将总成绩拉低很多。而我,还在F徘徊,再过几年就要升格为D。我必须谦虚一点。

  这是我和美国朋友们的对话,八十六岁的安妮塔是B+,图书馆的芙朗是B-,珍是C-,珍的男友罗伊是A-。她们很高兴我给她们的评分,总是对我说,她们还年轻得很,要多加努力。在台北,D的朋友我称唿他们是「红婴仔」;C的朋友我叫他们是「儿童」;B的朋友,我叫他们「少年□」。 A-、A,和A+的朋友也不少,叫做「老少年」。我的酒友,一百岁的邻居林春朝先生听到我给他A+,说那是他无上的荣耀。「明年,你将可以进阶到荣誉课程(Honor Class)。」酒友听了,感动得想要立刻再登玉山,向大山致谢。

  幽默和正向思考,是美国「年长者」的特色,他们还勇敢的拒绝社会加诸的「老」人称唿,说是歧视,必须以「年长者」(Elder或Senior)代替。

  虽然我还在F,尚未进入D的门槛,我还是有备而来。

  我有不少东方和西方的「老」友,看着他们的差异,我早早就警惕在心。加上中年在美国就读大学的多年经验,也不断的提醒我自己,老虽是自然律,但不尽然要老得悽惨,老得孤僻。

  想要老得优雅,婴儿潮的我们,就要为自己的老年负起全面性的责任,也就是要预做准备,不必等待老日到来时才惊惊慌慌,手足无措。就让我们一起「老神在在」吧!

丘引
二○一三年八月于美国乔治亚梅岗城

图书试读

我需要有老伴吗?

在谈需不需要一个人老后时,我们需要回到第一章,重新省视全世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老人的状况。

全世界的老人人口中,年长女人比年长男人多了六千三百万人。性别不均,是事实,我们无从改变。台湾的女人平均余年和男人的平均余年相差六年,而且年龄持续增长,原来如果女人和小自己六岁的男人结婚,婚姻可能有白头偕老的机会。

但年龄在变化,女人活得更久,如果需要有伴侣,那么,就要往下探,与比自己更年轻的男人结婚,约会或同居。

这是有条件的,妳喜欢与男人一起生活;妳要与男人一起生活;妳需要与男人一起生活。这三个程序来看,前两者成立,后者不成立。

放开心胸,展开第二春

喜欢与男人一起生活,想要与男人一起生活,很简单。在一个人老后时做些改变,开始找对象约会、接触。像我的美国朋友珍,她在结束第二次婚姻后,检查得知乳癌末期,珍一方面到医院做检查治疗,同时在七十岁左右上网认识男人,前后与不同的男友约会交往。她的生活因此而常高潮迭起,我也常听到她的爱情故事。

有好几个网站都为老年人交友拉线,你可以将自己的照片、个性、喜欢、不喜欢、要什么、不要什么等自我介绍放在网站上,就可能会收到和自己接近或想要的男士的资料,经过一些筛选或见面或写 E-mail,就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在美国,还有不少的老年人上高中网站或参加高中同学会,而找到晚年的伴侣。

我一个朋友的妈妈在八十几岁,丈夫过世后,上了她毕业的高中网站,找到一个以前不认识的高中同学往来,然后密切交往。

当那男人提出结婚的要求时,我朋友的妈妈断然拒绝了。她觉得对方虽然很容易相处,也很幽默,但有控制欲,她不想在婚姻里被男人控制,她也要保护自己的钱财,就拒绝了婚姻。不过,他们住在一起,一如其他伴侣一样,互相有个照料。

还有一个七十几岁的美国朋友,第一任丈夫年轻时外遇抛弃她,让她伤心欲绝。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