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8
本书具有颇为鲜明的独特性——有关键概念的釐析,有对知青历史的回顾
更有对知青文学从不同时期到不同类型的作家作品进行的精心选择、重点介绍及深入剖析
除了重视名家名作,亦关注业余作者的回忆录及网路文章等民间叙事。既尽量做到「回归历史」、「维持原貌」地陈述有关史料及作品,也适当表达作者的个人见解以及对有关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与评述。
概言之,本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线索清楚、记述简洁,夹叙夹议、史论相交,在文学史实的陈述中,交融着作者的独到见解。相信既适合作为课程教科书,亦适合作为研究参考书,还适合作为文史爱好者的有益读本。
本书特色
对知青文学从各时期各类型的作家作品进行的精心选择、重点介绍及深入剖析,适合对中国当代文学有兴趣的读者。
作者简介
王力坚
原籍广西博白,国籍新加坡。1955年生,文革中曾有多年知青经历,文革后考进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及硕士学位,之后到深圳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
1990年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完成博士论文,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逾10年,现为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专任教授兼系主任。
出版专书有《六朝唯美诗学》、《由山水到宫体——南朝的唯美诗风》、《魏晋诗歌的审美观照》、《中古文学的文化思考》、《古典新诠——中国古典诗词赏析文集》、《清代才媛文学之文化考察》、《回眸青春——中国知青文学》、《天地间的影子——记忆与省思》、《清代才媛沈善宝研究》、《新加坡客家会馆与文化研究》、《清代文学跨域研究》等11部,并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新加坡、美国、义大利等地刊物发表过学术论文逾百篇。
修订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念的釐析与选题的意义
一、概念的釐析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知青历史回顾
一、1955-1966:醖酿
二、1967-1970:狂飙
三、1971-1977:洪流
四、1978-1980:退潮
第二章 彩虹的诱惑——文革前的知青题材文学
第一节 时代与代表作
第二节 作品的社会效果
第三章 矫作的激情——文革中的官方知青文学
《峥嵘岁月》/《边疆的主人》/《农场的春天》/《征途》/《剑河浪》/《分界线》/〈理想之歌〉/〈展翅篇〉
第四章 潜运的地火——文革中的知青地下文学(一)
第一节 知青中的读书风气
第二节 诗歌创作
第五章 潜运的地火——文革中的知青地下文学(二)
第一节 流行歌曲(歌词)创作
第二节 小说与散文创作
第六章 伤痕与控诉——新时期的知青文学(一)
卢新华〈伤痕〉/竹林《生活的路》/孔捷生〈在小河那边〉/叶辛《蹉跎岁月》/甘铁生〈聚会〉/陈村〈蓝旗〉
第七章 彷徨与反思——新时期的知青文学(二)
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张抗抗〈白罂粟〉/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孔捷生〈南方的岸〉/邓贤《天堂之门》
第八章 怀乡与寻根——新时期的知青文学(三)
张承志〈黑骏马〉/叶延滨〈干妈〉/梅绍静〈她就是那个梅〉/张曼菱〈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钟阿城〈棋王〉/韩少功〈爸爸爸〉/郑义〈老井〉/李锐《厚土》
第九章 人性与原欲——新时期的知青文学(四)
王安忆〈岗上的世纪〉/铁凝〈麦秸垛〉/老鬼《血色黄昏》/王小波〈黄金时代〉/严歌苓《天浴》/更的的《鱼挂到臭,猫叫到瘦》/林梓〈水魇〉
第十章 解构与颠覆——新时期的知青文学(五)
池莉〈怀念声名狼借的日子〉/林白《致一九七五》/韩东《扎根》/刘醒龙〈大树还小〉/毕飞宇《平原》/李洱〈鬼子进村〉
第十一章 纪实与网路——新时期的知青文学(六)
「老三届着名作家回忆录」丛书/邓贤《中国知青梦》/「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丛书/知青业余作家写的纪实文学作品/邢奇《老知青聊斋》/知青网路文学/胡发云:走向民间,走向现实,走向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第十二章 移民成长记忆——知青文学的特殊属性
第一节 「移民」属性
第二节 「成长」属性
第三节 「记忆」属性
第十三章 有关知青文学的质疑与争议
第一节 知青理想主义的质疑与争议
第二节 知青忏悔意识的质疑与争议
第三节 知青话语权的质疑与争议
第十四章 众眼看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多向度观照
第一节 仰慕:城市文明的传播者
第二节 感恩:知青老师的影响
第三节 纠结:家人与干部的关注
第四节 缺憾与建言
参考书目
修订版后记
回眸青春:中国知青文学(增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回眸青春:中国知青文学(增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