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写给正面临死亡老人及其亲爱家人共同经历人生最后的旅程时的指引,也提供社区或居住照护(residential care)机构中年长者照顾工作的参考。
本书重点着重在通常不被提及的议题上,包括面临死亡及死亡的情绪与灵性层面,以彻底了解死亡确实存在我们每个人的前面。
第 1 章 绪论:有关逐渐老化、面临死亡与死亡 1-1
第 2 章 哀伤与失落:人生的一部分 2-1
第 3 章 害怕死亡来临 3-1
第 4 章 最后人生志业:只能等待死亡?或是还有其他? 4-1
第 5 章 接受死亡的来临 5-1
第 6 章 疼痛、伤痛及痛苦 6-1
第 7 章 祈祷 7-1
第 8 章 对意义的反应:象征及仪式 8-1
第 9 章 超越死亡与临终的过程 9-1
第 10 章 关系的疗癒 10-1
第 11 章 亲密与临终 11-1
第 12 章 失智症与临终 12-1
第 13 章 在临终与死亡中的伦理道德议题 13-1
第 14 章 旅程的最后几天和几小时 14-1
第 15 章 学习在没有伴侣中活下去 15-1
这本书的标题就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老人生死教育”这个词汇本身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但又充满着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我一直在思考,在我们这个似乎越来越回避死亡的社会里,如何才能以更健康、更成熟的态度去面对生与死的终极议题。特别是当我们的亲人步入老年,开始面临生命终点的时刻,我们作为晚辈,内心既有不舍,又有迷茫,不知道如何才能给予他们最大的慰藉,帮助他们安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这本书,从书名上看,似乎就能为我们提供一些重要的指引,特别是“缓和照护”和“灵性需求”这两个关键词,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生理层面的照顾,更是深入到心灵和精神的关怀。我期待它能揭示如何以一种更有尊严、更有爱的方式,来陪伴长者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同时也为我们这些照顾者和家属提供应对复杂情绪和实际困难的策略。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一盏灯,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爱与告别的困惑,预示着一种更深刻的理解和实践即将展开,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探索其中的智慧。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有人写了!” 这个问题,我纠结了太久。尤其是在目睹了身边的一些长辈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所经历的痛苦和无助,我内心深处总是有着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去学习,去了解,去为他们做些什么。但现实往往是,我们缺乏足够的支持和信息。“老人生死教育”这个词,让我看到了作者的勇气和远见,它勇敢地触及了生命中最敏感也最重要的一环。而“缓和照护”,我理解这不仅仅是医学上的姑息治疗,更是包含着心理、情感、社会等全方位的支持,让长者能够有尊严地度过最后时光。“灵性需求”,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它看到了老年人作为个体的独立存在,他们有着自己的人生故事,有着对生命的疑问和寻求,有着对心灵慰藉的渴望。这本书,从书名上来看,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能够带领我们这些同样迷茫的照顾者和家庭,穿越生死迷雾,找到方向,找到方法,找到内心的平静。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具体的实践指导,让我能够更好地陪伴我的亲人,也让我自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成长。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乍一听,可能让人觉得有些沉重,甚至带有一丝悲伤的意味。然而,细细品味,我却从中感受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豁达与智慧。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似乎总是忙于向前奔跑,而忽略了回望,忽略了那些生命中最宝贵的告别。尤其是面对年迈的父母,我们往往更多地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却忽视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求。这本书的出现,恰似一剂温和的良药,提醒我们要停下脚步,去关注老人的“生死教育”,去理解他们在这个生命阶段的独特需求。“缓和照护”意味着不只是减轻痛苦,更是一种对生命尊严的维护,一种对个体价值的尊重。“灵性需求”则更是直击人心,它触及到了生命最根本的层面——人生的意义、信仰的支撑,以及与世界的连接。我非常好奇,这本书将如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来引导读者去探索和满足老年人的这些复杂而又细腻的需求。它不仅仅是关于死亡的教育,更是关于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如何让生命走到尽头时,依然能够充满爱与被爱。我期待它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真谛,也更懂得如何去爱我的家人。
评分这本书的命名,充满了智慧和人文关怀。它没有回避“生死”这个普遍而又令人不安的话题,反而将其置于“教育”的范畴,这本身就传递了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与学习。“老人生死教育”的提法,让我觉得它并非仅仅停留在感性的层面,而是强调一种系统性的、有意识的引导和准备。特别是在“缓和照护”和“灵性需求”这两个层面的聚焦,更是让我看到了它区别于一般临终关怀书籍的深度和广度。“缓和照护”暗示着一种更加人性化、更注重个体感受的照护模式,它关乎痛苦的缓解,更关乎尊严的维护和生活品质的提升。“灵性需求”则触及到了生命的本质,它涉及信仰、价值观、人生意义的追寻,以及与他人、与世界的情感连接,这对于走向生命终点的人们来说,尤为重要。这本书的定位是“老人照顾者及其家庭指引”,这让我感受到它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它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贴近实际生活,为那些在一线照顾长辈的家庭提供了切实的帮助和支持。我期待它能够带来深刻的启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命中的这一重要阶段,并最终找到一种更具智慧和爱意的陪伴方式。
评分我是一名有着多年照护经验的年轻人,深切体会到在面对亲人衰老和疾病时的无力感。尤其是当亲人进入临终阶段,那种手足无措,既想让他们舒适,又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感觉,真是让人心力交瘁。我曾经尝试过阅读一些关于临终关怀的书籍,但往往内容偏向于医学护理,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读起来有些枯燥,也无法解决我内心深处更深层次的困惑。而这本书的名字——“老人生死教育:缓和照护与灵性需求”,恰恰触及了我最需要的部分。它似乎不只是教你如何“做”,更关注于“如何感受”和“如何理解”。“灵性需求”这个词,让我觉得它看到了老年人不仅仅是身体的衰退,更有着对生命意义、对精神慰藉的渴望。我渴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我理解长者的精神世界,如何与他们进行有意义的沟通,如何帮助他们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同时,“老人照顾者及其家庭指引”这几个字,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普适性和实用性,它不仅仅是给专业人士看的,更是给我们这些普通家庭的宝贵参考。我期待它能为我们提供一份清晰的行动指南,让我们能够更有准备、更有信心、更有爱心地去面对这段特殊的生命旅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