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十个章节,以Erik Erikson的心理社会理论为架构,探讨个体生理、智力、社会及情绪各领域的发展,并延伸艾氏八大危机理论。本书将人生发展周期分为:「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与「老年期」,分别探讨个体在各发展阶段期间,融合身体、自我及社会系统因素所衍生的发展任务与危机。
作者简介
郭静晃
学历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家庭关系与人类发展学系博士
现任 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福利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中国文化大学青少年儿童福利研究所所长
曾任 中华民国青少年儿童福利学会理事长
作者序
Chapter 1 人生全程发展
第一节 何谓人生全程发展
第二节 人生全程发展之理论
第三节 人生全程发展之生命期待
第四节 结语
参考书目
Chapter 2 成人发展之科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从人类发展解释人类行为
第二节 人类发展之科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结语
参考书目
Chapter 3 成年期
第一节 成年期的发展任务
第二节 成年期的心理危机
第三节 结语
参考书目
Chapter 4 成年期之社会化
第一节 婚姻
第二节 工作
第三节 有小孩
第四节 结语
参考书目
Chapter 5 中年期
第一节 中年期的发展任务
第二节 中年期的发展危机
第三节 结语
参考书目
Chapter 6 中年期之社会化
第一节 家庭管理
第二节 职业生涯管理
第三节 中年失业
第四节 结语
参考书目
Chapter 7 老年期
第一节 老年期的发展任务
第二节 老年期的发展危机
第三节 结语
参考书目
Chapter 8 老年期之社会化
第一节 家庭
第二节 生活
第三节 退休
第四节 老人居住之安排
第五节 结语
参考书目
Chapter 9 成年人之心理卫生与处遇
第一节 成年期之心理行为问题与处遇
第二节 老年期之心理问题与处遇
第三节 结语
参考书目
Chapter 10 影响成年行为之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第一节 社会变迁
第二节 影响成年行为之心理社会因素
第三节 结语
参考书目
作者序
发展心理学于1882年成为一门以科学方法求证的、有系统的学科理论迄今已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是个体行为发展的过程,尤其是个体随着年龄改变而产生的变化,成人心理学是80年代的产物,而发展心理学家主要是探讨成人发展变化的因素、过程及发展的时间表。
本书共分十个章节,以Erik Erikson的心理社会理论为架构,探讨个体生理、智力、社会及情绪各领域的发展,并强调人类实为个体基因、社会及文化等因素的产物。
本书共有三大特色:
1.延伸了Erikson的危机理论,除简略介绍人生全程发展概念外,尚将成人发展周期分为「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与「老年期」,分别探讨个体在各发展阶段期间,融合身体、自我及社会系统因素所衍生的发展任务与危机。
2.针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做概述性的说明,并以专章评估心理社会理论。此外,尚引述了研究人类发展的相关理论,如演化论、文化差异论、性心理论、认知论、学习论、社会角色论及系统论等,以分析人类成长与变化的相关论点。
3.书中所列的「专栏」,特别指出不同发展阶段中的重要问题,以提醒读者正视此类现象,并预做调适。
综观本书的特色,实兼具学术性与实用性,读者可由书中各发展阶段的深入探讨中,一览成人发展的连续性与独特性,不仅可对个人发展现况多一分了解与体认,更可借此回顾过去,验证个人早期发展并前瞻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而对自己一生的发展做整体性的规划。
近年来,各个社会皆要面临1950年代的婴儿潮所形成的高龄化社会现象,台湾当然也不例外。由于发展心理学偏重个体行为发展的探讨,且本书以社会因素的认知来阐述个体之发展,因此建议学子们先熟悉有关社会学及普通心理学的书籍,相信在阅读此书时必能得心应手,并对此学科有更精确的了解。
本书因扬智文化公司叶忠贤先生的支持与鼓励,得以顺利出版,在此特申谢意。期望本书的出版,能对修习此科目的学子们有所助益,唯笔者才疏学浅,恐有疏误之处,尚祈诸学者先进不吝指正。
郭静晃 谨志 2013年7月于台北
拿到《成人心理学》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低调奢华的纸质感,触手温润,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倾注其中的心血。我一直以来都觉得,成年人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那些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往往隐藏着无数暗流涌动的情绪和思绪。这本书的标题就直接点出了我的关注点,它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科普读物,而是一本能够深入骨髓,触及灵魂的书籍。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不像教科书那样刻板,也不像心灵鸡汤那样空泛,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人文的温度。我特别喜欢书中引用的一些研究案例,它们真实而富有代表性,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同身受。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对照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进行一番深刻的反思。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盲点,也为我提供了一些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的新视角。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亲密关系中的沟通模式”和“中年危机应对策略”的章节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它们会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帮助我更好地 navigate 成年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评分收到《成人心理学》这本书,立刻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雅致的封面所吸引。我一直认为,步入成年,意味着我们开始承担更多责任,也面临着更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本书的书名恰好切中了我的关注点,它不像一些流俗的读物那样浅尝辄止,而是致力于深入剖析成年人心理的方方面面。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行文流畅,将一些原本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理论,阐释得清晰易懂,并且充满智慧。书中引用的案例往往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能够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进行对照,从而获得新的感悟。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也让我对人生的起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拖延症的心理根源”和“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边界”的章节,这些都是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本书,就像一盏智慧的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评分《成人心理学》这本书,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散发着一种宁静而强大的气场。封面设计朴素却不失格调,厚重的纸张和精美的印刷,无不彰显着其内在的价值。我一直觉得,成年之后,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也有来自内心深处的挣扎。这本书的出现,恰如其分地填补了我对这一领域认知的空白。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细腻,他能够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将复杂的人性洞察剖析得淋漓尽致。书中穿插的许多故事和案例,都极具感染力,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禁会心一笑,或者潸然泪下。我喜欢这本书的一点是,它并没有给读者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引导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找到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案。它不是一本“速成指南”,而是一本能够伴随我们成长的伙伴。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自我认同的构建”和“情绪管理的艺术”的部分,这些都是成年人一生都需要面对和修炼的课题。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在无声中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评分《成人心理学》这本厚重的书,拿到手里的时候,就有一种沉甸甸的踏实感。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哲理,传递出一种内敛而深刻的气息。我一直对成年人行为背后的逻辑和动机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在生活中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细微之处。这本书的书名,恰恰是我一直以来想要寻找的答案。作者的文字风格非常写实,不玩弄辞藻,也不夸大其词,而是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娓娓道来。书中对各种心理现象的分析,都基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让人读来既信服又受启发。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关于“如何处理冲突”和“认识自我局限”的论述,它们直击人心,让我不得不去面对一些曾经逃避的问题。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的书,而是一本引导你“如何思考”的书,它鼓励你去探索,去发现,去成为更好的自己。我非常期待书中关于“老年心理健康”和“代际沟通”的篇章,相信它们会给我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
评分终于收到这本期待已久的《成人心理学》了,拿到手沉甸甸的,厚实的感觉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信心。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简洁大气,没有花哨的图案,只有深沉的蓝色背景和烫金的标题,透着一股专业和稳重。我一直对人类行为的深层动机很感兴趣,特别是成年人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性。这本书的出现,恰恰满足了我对这一领域的好奇心。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清晰的逻辑结构所吸引。文字流畅易懂,即使涉及一些复杂的心理学概念,也能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比喻来阐释,让人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我已经开始在通勤的地铁上阅读,身边的人来人往,嘈杂的环境似乎都随着我沉浸在书中的世界而淡去。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许多曾经疑惑不解的人际关系,也对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应对压力”和“职业倦怠”的部分,这些都是我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的困境,希望能够从书中获得一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启发。总而言之,这本书从设计到内容,都传递出一种沉静而深刻的力量,仿佛一位智者在低语,引人入胜,令人回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