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的目的在利益众生,面对的是身体健康的高度复杂性,任何一种诊治行为都带有不同程度的风险,这种风险实不能与一般的社会活动相提并论。基此,本书针对刑事医疗的实体以及诉讼争议问题,如刑事医疗过失合理化的判断、强化鑑定制度解决医疗纷争功能,以及如何落实医疗调解解决医疗纠纷等,说明医病关系的严重性,并透过近年实务判决,提出对于现行医疗纠纷疑义的解决之道,是一本适合医学界人士及法律界人士研读的书籍。
作者简介
张丽卿
【现职】
国立高雄大学财经法律系教授兼院长
东海大学法律学系合聘教授
【经历】
美国史丹福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员会委员
法务部刑法研究修正小组委员
检察官评鑑委员会委员
美国史丹福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员会委员
法务部刑法研究修正小组委员
检察官评鑑委员会委员
卫生署医事审议委员会委员
考选部司法官特考、律师特考、高普考试等之典试、出题、阅卷及口试委员
【学历】
台湾大学法学博士
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
【着作】
交通刑法
新刑法探索
法律与文学
司法精神医学
刑法总则理论与运用
刑事诉讼法理论与运用
验证刑诉改革脉动
刑事诉讼制度与刑事证据
【讲授科目】
刑法、刑事诉讼法、司法精神医学、法律与文学、医事刑法
序
刑事医疗纠纷现状之困境
‧刑事医疗纠纷之课题与展望
壹、前 言/3
贰、刑事医疗纠纷的特色/4
参、刑事医疗鑑定人的角色/9
肆、刑事医疗纠纷的困境/12
伍、解决刑事医疗纠纷困境的展望/20
陆、结 语/37
‧医疗刑事责任认定与相关医疗法修正之探讨
壹、前 言/41
贰、医疗刑事过失责任的合理认定/42
参、医疗刑事重大过失立法的可行性/52
肆、配合医疗刑事重大过失的相关医疗法修正/62
伍、结 语/73
‧医疗纠纷鑑定与刑事责任认定──以戒毒致死案为例
壹、前 言/77
贰、刑事医疗纠纷的特色/79
参、刑事医疗纠纷鑑定的流程/82
肆、医疗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90
伍、医疗刑事责任的合理规定与程序保障/107
陆、结 语/116
附录:戒毒致死案之鑑定经过及法院意见/118
‧医疗自主与生命抉择──从「姊姊的守护者」谈起
壹、前 言/127
贰、诉讼的源起/129
参、安娜的器官捐赠/133
肆、凯特的生命抉择/147
伍、结 语/156
刑事医疗实务判决之轨迹
‧实证医学在医疗过失审判实务上的意义──从胃腺癌存活率谈起
壹、前言:从一则案例说起/162
贰、实证医学的兴起与发展/163
参、实证医学对于消减医疗过失的功能与侷限/168
肆、实证医学在本案的运用/174
伍、实证医学用于处理医疗过失的建议/187
陆、结 语/194
附表:本案主要争点于民事庭与刑事庭之比较/196
‧实习医师无照行医的例外允许──与谈「迟来的解释──台湾桃园地方法院八十八年度易字第二○○二号刑事判决评释」
壹、迟来的解释:二○○二年医师法第28条但书第1款的修正/200
贰、实习医师无照行医的例外允许/201
参、其他无照行医例外允许的规定/205
肆、台湾医师制度的变革/208
伍、英国医疗的管理制度/210
陆、结 语/211
‧信赖原则在医疗分工之适用──以护士麻醉致死案为例
壹、前 言/215
贰、护士麻醉致死案/216
参、医疗分工之必然与型态/218
肆、医疗分工中之信赖原则/223
伍、评析护士麻醉致死案/231
陆、结 语/240
‧刑事医疗判决关于告知义务变迁之研究
壹、前 言/244
贰、告知义务的意义及理由/245
参、告知义务的萌芽期/262
肆、告知义务的发展期/266
伍、告知义务的修正期/275
陆、告知义务的正辨/282
柒、结 语/286
附录:「告知义务」影响医疗刑事判决之轨迹/289
刑事医疗诉讼之展望
‧医疗纠纷鑑定与对质诘问权
壹、前言:从象皮症案谈起/310
贰、医疗纠纷鑑定的疑虑/313
参、医疗鑑定报告书与对质诘问权/322
肆、从保障对质诘问权观点对医疗纠纷鑑定之建议/334
伍、结 语/341
‧传闻证据与医疗鑑定报告书
壹、前 言/343
贰、传闻法则的精神与例外/344
参、医疗鑑定报告书的特质/349
肆、医疗鑑定报告书非属特信文书/353
伍、医疗诉讼嘱託机关鑑定的问题/356
陆、落实医疗诉讼对质诘问权的保障/363
柒、结 语/368
‧刑事医疗诉讼审判之实务与改革──兼评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四七九三号判决
壹、前 言/370
贰、刑事医疗诉讼审判的实务现状/371
参、刑事医疗诉讼审判的改革方向/380
肆、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四七九三号判决评析/393
伍、结 语/399
序
近年来,医疗相关法律的研究颇为热门。各法学领域的研究者,分从各自的专业讨论医疗上的种种问题。本书主要的讨论是,刑事医疗过失合理化的判断、强化鑑定制度解决医疗纷争功能,以及如何落实医疗调解解决医疗纠纷等等,所收录的文章,也多与此有关。这些关于医疗事故的相关论文,曾发表于近几年的法学期刊杂志,某些文章的内容在论述上可能有些重复,但为了维持个别文章的一贯性及独立性,均予保留。此外,行政院「卫生署」已于2013年7月改为「卫生福利部」,本书有些篇章所指之卫生署,系指现今之卫生福利部,併此说明。所收文集依照论文的相关性,归类为三:其一,刑事医疗纠纷现状之困境;其二,刑事医疗实务判决之轨迹;其三,刑事医疗诉讼之展望。
在医病关系上,医师本来具有绝对的优越地位,但是,随着消费意识的高涨,病患的权利意识也跟着不断升高。医师对于病患权利加以尊重,本属正常的事理,不过,一旦医疗结果不如预期,病患即对医师提告,或提出刑事告诉以逼迫医师赔偿,将会引发医疗上难以设想的后果。医护人员对于医疗纠纷而涉讼的畏惧,所产生的种种负面效应,将会广泛的蔓延开来。比较可见的影响是,医界防御性的医疗隐然形成,如为了迎合告知义务的要求,医师耗掉可贵的时间与心力在无关诊治的工作上。比较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领域,医师选择出走,形成所谓的五大皆空。优秀的年轻学子宁愿弃医科转医美,甚或选读兽医。
讲医疗人权,应该是病患与医护人员的权利都同等受到重视,而不是偏执一方。在医病双方权利的均衡保障上,法律制度应该如何设计与运作,是法律人要认真对应的一件大事。没有对应妥当,人人都可能是受害者。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遭遇的生命阶段,没有人可以躲开医疗人权的问题。
本书以「医疗人权与刑法正义」为名,彰显对于前述课题的忧虑。正义的理念很难说得明白,但公平与均衡是正义的核心,则无疑问。以过失犯为例,刑法要追求的是平等的对待一切过失犯,所以很难将医疗过失一律除罪化。但是,医疗的目的在利益众生,面对的是身体健康的高度复杂性,任何一种诊治行为都带有不同程度的风险,这种风险实不能与一般的社会活动相提并论,所以,理应把医疗过失的处罚限定在重大过失上。医疗人权与刑法正义的普遍对应关系,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视。
本书的编排得到元照出版公司的大力协助,我的研究助理高雄大学财经法律研究所硕士生李睿祥、高雄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生何佩芝,及东海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生史庭竹,对于本书的编排与校正,费心尽力,一併特此致谢。
2013年11月写于高雄大学法学院
张丽卿
这本书的书名《医疗人权与刑法正义》听起来就很有分量,让我非常好奇。我最近在关注一些关于医疗纠纷和法律议题的讨论,总觉得在医病关系中,很多时候被忽略了“人权”这个根本的出发点。尤其当涉及到刑法时,似乎很容易陷入到追究责任、惩罚的逻辑里,但“正义”的内涵远不止于此。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将医疗领域的复杂情况,与刑法这个严谨的学科联系起来的。例如,在医疗过程中,病人作为弱势一方,他们的知情权、同意权、隐私权等基本人权,在哪些情况下可能受到侵犯?而当这些侵犯行为演变成法律上的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时,刑法又是如何衡量和适用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深刻的案例分析,或者理论上的探讨,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在保障医疗专业性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维护病人的尊严和权益。毕竟,医疗的本质是为了救助生命,而不是制造新的伤害。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联想到许多关于医者仁心、法理人情的思考,非常期待它能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评分最近偶然翻到《医疗人权与刑法正义》这本书,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深度,尤其吸引我的是“刑法正义”这个部分。在我过去的认知里,刑法总是给人一种比较冰冷、严厉的感觉,主要关注的是犯罪行为的惩罚。但如果将它与“医疗人权”结合起来,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解读“正义”在医疗情境下的特殊含义。是不是意味着,当医疗行为出现失误,或者触及了病人的权益时,刑法的介入不仅仅是惩罚,更是一种对“正义”的恢复和伸张?我特别想了解,书中对于医疗过失、医疗事故,甚至是医疗欺诈等情况,会如何从刑法的角度进行界定和审视。这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对照,更可能牵涉到对医疗伦理、医患信任等深层问题的探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法律判例,或者对现有法律条文的创新解读,让我们明白,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如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疗正义,既不辜负病人的信任,也不冤枉无辜的医护人员。
评分《医疗人权与刑法正义》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充满学术深度,同时又紧贴现实生活。我一直在思考,在医疗这样一个高度专业化且关系到生死的领域,人权和法律的界限在哪里。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当医疗决策,特别是那些涉及重大风险或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决策时,如何才能在保障医疗专业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护病人的基本人权。特别是“刑法正义”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有价值。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医疗纠纷演变成刑事案件的分析,例如,哪些情况下的医疗失误会被认定为犯罪行为,以及相应的刑法责任是如何判定的。这本书会不会也涉及到医疗领域的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在紧急救治过程中,医生是否会面临法律上的两难?或者,对于一些复杂的医疗技术,法律又是如何去评估其风险和责任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严谨而又不失人性的方式,来阐释医疗领域中的法律与伦理,让我们普通读者也能更清晰地理解,在追求医疗进步的同时,如何才能守护好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并确保司法的公正。
评分《医疗人权与刑法正义》这个书名,立刻让我想到一些在新闻上看到的医疗纠纷事件,那些案件往往都涉及复杂的法律和道德困境。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剖析一些真实的案例,去探讨在这些案例中,如何平衡医疗的专业判断与病人的基本权利。我特别关注“人权”这个部分,因为我觉得在很多医疗场景下,病人的声音很容易被忽略。如果医疗行为不当,对病人造成了伤害,那么这种伤害在刑法上是如何被评估的?是否会有不同程度的刑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清晰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当医疗行为触及了法律的底线时,刑法是如何介入来维护公平正义的。会不会探讨一些关于“过失致人死亡”或者“伤害罪”在医疗领域的适用性?或者,这本书也会讨论一些更微妙的问题,比如,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艰难的抉择,这些抉择又可能引发怎样的法律责任?总而言之,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对这些棘手问题的深入解答。
评分读到《医疗人权与刑法正义》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许多关于“医疗过失”和“刑事责任”的讨论。感觉这本书直击了一个非常尖锐的社会议题。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义“医疗人权”的,它在法律条文的框架下,具体指的是哪些权利?比如,病人在接受治疗时的知情同意权,在发生医疗事故时,如何才能证明这些权利受到了侵犯?而当这些侵犯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可能触犯刑法时,刑法的介入又会有哪些考量?我比较期待的是,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医疗犯罪”的界定,以及在量刑上的一些原则。例如,是否存在一些特殊的刑法规定,是专门针对医疗领域的?或者,是否会将现有的刑法条文,如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在医疗情境下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应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当医疗行为出现严重偏差,对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时,刑法如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既惩罚不法,又维护受害者的权益,最终实现真正的“刑法正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