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土安全之范畴下,国境执法是国境管理工作之重要一环,主要对象是非法流动之人员与物品,而执法范围包括了陆境、海境、空境,且亦聚焦于各类型之跨国(境)组织犯罪。也由犯罪之复杂化趋势及相关犯罪之跨国(境)性质及活动空间的分散,因此各国概已认知惟有彼此间能进行更大的合作,才可能比较有效的遏阻。然而刑事司法互助涉及了最敏感之主权问题,因此经由国际相关组织与各国之努力,虽较以往已有更多的进展,但仍存有可以努力改善之空间。又两岸打击犯罪之执法合作虽已有更大之成果,但在落实刑事司法互助方面仍有不足。
二版序/汪毓玮
编者序/汪毓玮
作者群简介
第一章 国境安全检查/王宽弘
第一节 国境安全检查之概念与法理基础/1
一、国境安全检查概念/1
二、国境安全检查之特性/3
三、国境安全检查与海关税务检查之区别/4
四、安全检查与刑事司法搜索的区别/7
五、安全检查与证照查验的区别/8
六、安全检查与交通盘查的区别/11
七、国境安全检查之法理/12
第二节 国境安全检查之法令依据/15
一、宪 法/15
二、法 律/16
三、行政命令/16
四、国境安全检查之权限/17
五、安全检查程度升高之节制/22
第三节 国境安全检查之执法作为/24
一、国境安全检查之机关/24
二、国境安全检查之种类/27
三、国境安全检查之实务作为/28
四、国境安全检查之法律性质/32
第四节 国境安全检查之义务与法律效果/35
一、人民有接受主管机关安全检查义务,但并无主动要求检查义务/35
二、国境安全检查系间接强制调查/36
三、人民不接受国境安全检查法律效果/39
第五节 国境安全检查之救济/40
一、单纯事实行为/40
二、行政处分/40
三、能否适用警察职权行使法第29条异议?/42
四、可否依据行政执行法表示声明异议?/43
第二章 国境安全维护执法/陈国胜
第一节 国境安全警卫(机场、港口、岸检、海检)/47
一、机场的安全警卫/47
二、港口的安全警卫/49
三、海岸的安全警卫/53
四、海域的安全警卫/55
第二节 安全检查之法令依据/58
一、国家安全法/58
二、海岸巡防法/64
三、惩治走私条例/70
四、海关缉私条例/73
第三节 偷渡走私犯罪之防制/77
一、偷渡与走私犯罪之预防宣导与民力运用/77
二、走私与偷渡犯罪情资之境外蒐集与整合/78
三、各主管机关掌握资讯应互为交流利用/80
四、运用科技装备器材发现违法及蒐集证物/80
五、建立专业鑑识能量之建置与规划/81
六、针对跨境犯罪强化研究能量/82
七、应由具司法警察身分者负责港口保安之检查/83
八、其他与国境安全维护执法有关之思考/84
第三章 人民入出国境许可与执法/许义宝
第一节 入出国执法之法理基础/89
一、对不同人民入出国规范之理论基础/89
二、外来人口作为基本权利之主体性与平等性/98
三、外来人口基本权利之保障原则/111
四、外来人口入国与国家权力/114
第二节 入出国执法之法令依据/116
一、入出国及移民法/116
二、国籍法/123
三、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127
第三节 入出国执法之作为/135
一、核发签证与入国许可/135
二、入出国证照查验/137
三、对特定人之面谈/139
四、要求捺印指纹与蒐集个人资料/139
第四章 犯罪侦查/陈文钦、许连祥、叶碧翠
第一节 国境犯罪侦查——人员偷渡之查缉/145
一、国境犯罪型态/146
二、国境犯罪侦查要项/149
三、案例分析/164
第二节 国境犯罪侦查——毒品之查缉/170
一、前 言/170
二、毒品犯罪的特性分析/172
三、国内毒品犯罪与缉毒现况/178
四、毒品走私之模式与手法/182
五、国境线侦查毒品犯罪之方法/192
六、国境线毒品犯罪侦查之困境与突破/201
七、侦查国境毒品犯罪之刍议/209
第三节 人口贩运犯罪侦查/218
一、前 言/218
二、人口贩运案件构成要件/221
三、人口贩运案件侦办方向/223
四、人口贩运侦办技巧/231
五、侦讯技巧/231
六、美国司法警察人员随身执法手册/233
七、跨国合作模式/235
八、侦办人口贩运案件专案人士配合/236
九、人口贩运案件案例分析/237
第五章 刑事司法互助与两岸执法合作/汪毓玮
第一节 刑事司法互助理论与实践/249
一、国际刑法与国际共同关切之犯罪/249
二、国际刑事机构之国家合作/259
三、国际司法合作之发展与形式/262
四、刑事司法互助之多种形式/268
五、台湾国际刑事司法互助之发展/286
第二节 国际执法合作/315
一、国际执法合作常面临之挑战/315
二、推动国际执法合作之努力/318
三、跨国警务合作的三种模式/321
四、美国国际执法合作之发展/324
五、欧盟国际执法合作之发展/338
六、台湾国际执法合作之发展/349
第三节 两岸执法合作/363
一、从检讨美欧打击跨国(境)组织犯罪之角度切入/363
二、美欧合作打击跨国(境)组织犯罪面临问题/365
三、欧盟合作打击跨国(境)组织犯罪面临问题/369
四、两岸合作打击跨国(境)组织犯罪应有之努力/377
第六章 结 论/391
索 引/397
表目录
表2-1 巡防人员纳编前职称与司法警察专长受训后为司法警察人员对照表/69
表4-1 2009年至2012年7月桃园机场查获航空旅客及货物毒品件数与重量对照 表/184
表4-2 2007年至2012年7月桃园机场查获各类毒品重量一览表/184
表4-3 2008年至2013年司法警察机关查缉情形如下/219
表4-4 2013年各司法警察机关查缉绩效/220
表4-5 2008年至2013年人口贩运相关案件判决情形/221
表5-1 台湾与其他国家签署有关情资交流合作协定(2005年至2010年间)/ 287
表5-2 法务部调查局从事国际司法互助交流与合作简示表(2009-2011年)/ 295
表5-3 欧盟警务合作的内部与外部来源/340
表5-4 欧盟警务合作之变化本质/344
表5-5 2008年至2010年度之国际与两岸警务合作简示表/356
图目录
图4-1 加拿大线偷渡路线图示/166
图4-2 2008年至2013年司法警察机关查缉件数统计表/219
图4-3 2013年各司法警察机关查缉绩效统计图/220
图4-4 持○集团犯罪模式说明图 /238
第二版序
国境管理的范畴非常广泛,本书的设计是从执法与跨境合作的打击犯罪角度,检视国境执法所必须掌握之相关问题,并从国际刑法框架下论述刑事司法互助,且分别从国际执法合作与两岸执法合作进行分析。内容计分成国境安全检查、国境安全维护执法、人民入出国境许可与执法、犯罪侦查、刑事司法互助与两岸执法合作等角度,并配合学术与实务之共同需求,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论述目前国内执法上较关注之人流与物流管理中比较重要之议题、案例分析与执法技巧等。期盼此教科书不仅能符合一般大学与研究所的授课需要,有兴趣此等议题的社会人士自学参考,亦是实务工作可据以参考的工具用书。
本书与一般教科书不同之处,系各章节分别是由不同的学者与实务单位教官共同撰写完成,其原因系相关议题不但具有学术专业性、且涉及不同领域之实务工作执行。为了符合学术与实务领域的共同需求,且为了达成深化知识与训练的要求,各项不同专题实非一位学者可以独立的完成。因此,是多人之综合性着作且要求本书各位作者採用的均是可以公开的资料,而其中所阐述的独特论点亦是作者个人之专业涵养与认知,代表其各自观点。目的是希望借此而可以提供作为一个公开的专业讨论平台,俾能有更多的开放论辩,而能有利此等领域学术发展与执法改善,当然各作者之撰写内容也必须是各自负责。
第一章之国境安全检查是由王宽弘教官撰写,内容提及了检查之执法依据、检查之权限及如何兼顾不要侵犯隐私与人权下之必要升高的安全检查;也特别进行了海关税务检查、司法搜索、证照查验等与一般从警察人员安全检查角度思考的不同区别探讨;并从宪法等赋予人民基本权利的层面,论述了接受检查的义务及其发生之法律效果;并讨论救济有关之行政处分、警察职权行使法、行政执行法相关问题。
第二章之国境安全维护执法是由陈国胜副教授所撰,分别从机场、港口、岸检与海检等角度论述相关的国境安全警卫工作;并从国家安全法、海岸巡防法、惩治走私条例与海关缉私条例等,分析执法之法令依据与问题;最后则聚焦于强化偷渡走私犯罪之防制工作。另在岸检部分,仍有众多议题足资探讨,而期待未来再补充。
第三章之人民入出国境许可与执法是由许义宝副教授所撰,首先论述了入出国执法之法理基础,探讨的内容包括了不同人民入出国规范之理论基础、外来人口之平等性与保障原则等;其次进一步探讨重要之执法依据,例如入出国及移民法、国籍法与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等;最后则从执法层面探讨实务操作上可能之情况与问题,例如证照查验、对于特定人面谈、及捺印指纹与蒐集个人资料等。
第四章则是针对人与物之国境实务侦查进行分析,分别是由 陈文钦、许连祥与叶碧翠三位实务单位的教官撰写。第一节由陈文钦教官撰写人员偷渡之查缉,探讨了相关的犯罪型态、侦查要领与进行案例分析;第二节是由许连祥教官针对机场犯罪防制中最重要的毒品查缉进行撰写,论述了走私模式与手法、侦查之方法、未来改善之建议等;第三节是由叶碧翠教官分析人口贩运犯罪侦查之相关作为与问题,探讨了人口贩运案件的构成要件、侦办技巧与案例分析等。而此等内容与之前的第一版不同之处,在于更新了最新的相关统计资料,且更换了新的案例资料而能符合最新发展情况。
第五章之刑事司法互助与两岸执法合作是由汪毓玮教授所撰,首先探讨了刑事司法互助的理论与实践,包括了国际司法合作之发展与形式,例如介绍了《联合国刑事事件互助示范条约》而使未来我国在拟订相关条约时有可资参考的架构;分析了刑事司法互助之多种形式,其中包括了引渡、法律互助、外国判决的认可与执行、刑事程序的转移、冻结和查封犯罪所得、情报与执法资讯的分享、区域与次区域的「共同司法空间」等;及台湾国际刑事司法互助之发展。其次则论述了国际执法合作之实践作为,例如分析所面临之挑战、各种推动合作之努力、跨国警务合作的三种模式、及分别探讨美国、欧盟与台湾之国际执法合作之发展。最后则聚焦于两岸执法合作之发展与必须解决之问题,并且从美国与欧盟在进行执法合作时之努力与面临之问题角度切入,期盼能借此学习到一些经验与对问题进行反思,例如透过「相似性原则」、「相互承认原则」、「可用性原则」之检讨,而盼能够提出未来改善两岸打击跨境组织犯罪之可以发展与努力之方向。
汪毓玮
2014年1月15日
于中央警察大学国境警察学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