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6
●2012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第一部关注「现代中国60年生育历史」,直视中国现实与人性的长篇巨作!
●「莫言将梦幻写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合而为一。」──诺贝尔奖委员会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特别收录:
莫言亲笔手写毛笔总序、 莫言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
您说您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骑着自行车在结了冰的大河上疾驰的女医生形象,一个揹着药箱、撑着雨伞、挽着裤脚、与成群结队的青蛙搏斗着前进的女医生的形象,一个手托婴儿、满袖血污、朗声大笑的女医生形象,一个口叼香菸、愁容满面、衣衫不整的女医生形象……
计画生育毫无疑问是中国几十年来的大事件和热点问题,牵扯到千家万户,许多人的命运……
我的《蛙》,通过描述姑姑的一生,既展示了几十年来的乡村生育史,又毫不避讳地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直面社会敏感问题是我写作以来的一贯坚持,因为文学的精魂还是要关注人的问题,关注人的痛苦,人的命运。而敏感问题,总是能最集中地表现出人的本性。当然,写敏感问题需要勇气,需要技巧,但更需要的是一个作家的良心。
作家要写灵魂深处最痛的地方。写作的根本目的不是对某项政策的批判,而是对人性的剖析和自我救赎。写人的灵魂,写人的忏悔,这也许就是《蛙》这部作品的价值所在。──莫言
擅长说故事的莫言,在以高密东北乡为主题书写的一系列小说后,推出更发人深省、目前为止还不曾有中国作家敢于踫触的「中国计画生育」议题的长篇大作。对于这项影响中国六十多年的基本国策,莫言的《蛙》可谓别具开拓意义。
《蛙》全书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以主角蝌蚪和日本作家杉谷义人感人的通信为经,以乡村女医生姑姑惊心动魄的一生为纬;穿插以人体器官为婴孩命名的风俗、童年啃煤炭的饥饿经验、为了传宗接代暗地寻得代理孕母的无奈情事……,诸多荒谬的情节交织出高密东北乡的变迁与其绝世风土民情。
「蛙」有多重的隐喻:是写作的耐心象征;是出生婴娃的哭声;是造子女娲的「娲」;是高密东北乡的图腾。小说借由一个乡村妇科女医生(姑姑)的形象,传达出对生命强烈的人道关怀,也反映了新中国近六十年波澜起伏的计画生育史。莫言借这个敏感的议题,塑造人物,剖析人物灵魂,写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更写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挣扎。
《蛙》以一个乡村女医生波澜壮濶的一生,反思中国六十年计画生育史,传达对生命强烈的人道关怀,呈现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矛盾与伤痛,完整展现莫言小说之丰富与奥义。
作者简介
莫言 Mo Yan
本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一九五五年二月生。
少时在乡中小学读书,十岁时辍学务农,后应征入伍。
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一九九七年脱离军界到地方报社工作。
一九八○年代开始写作,至今已累积上百部作品。
着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食草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劳》、《蛙》;中短篇小说集《红耳朵》、《透明的红萝卜》、《藏宝图》、《球状闪电》、《苍蝇.门牙》、《初恋.神嫖》、《老枪.宝刀》、《美女.倒立》,散文及其他《会唱歌的墙》、《小说在写我》、《说吧!莫言》、《我们的荆轲》、《盛典:诺贝尔文学奖之旅》等。
莫言是当代最被国际注目的大陆作家,作品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并受邀到世界各地演讲。于2004年获颁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2009年被推选为德国巴伐利亚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2010年被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LA)推选为会员。
所获重要奖项包括:
2012诺贝尔文学奖
2011茅盾文学奖、韩国万海大奖
2008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纽曼华语文学奖、香港浸会大学‧华语长篇小说红楼梦奖
2006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5义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
2004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2001法国Laure Bataillin外国文学奖、联合报十大好书奖等。
相关着作
《初恋‧神嫖(诺贝尔奖珍藏版)》
《我们的荆轲》
《会唱歌的墙》
《球状闪电(诺贝尔奖珍藏版)》
《美女‧倒立(诺贝尔奖珍藏版)》
《老枪‧宝刀(诺贝尔奖珍藏版)》
《苍蝇‧门牙(诺贝尔奖珍藏版)》
《藏宝图--莫言中篇小说精选2》
《蛙》
听取蛙声一片 莫言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蛙》九幕话剧
听取蛙声一片
莫言
题目是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一句。这是我孩提时代就知晓的一句宋词。知晓并且牢记不忘,就因为这其中的「蛙声一片」与我童年的记忆密切关联。读过我的小说的人,应该记得我曾经多次描写过蛙声,但并不一定知道我对青蛙的恐惧。
人们有理由对毒蛇勐兽产生畏惧之心,但对有益于人并任人捕食的青蛙似乎没理由害怕。但我确实怕极了青蛙。我一想到牠们那鼓凸的眼睛和潮湿的皮肤便感到不寒而慄。为什么怕?我不知道。这也许就是我以「蛙」来做这部小说题目的原因之一吧。
正如小说中所写的一样,我确有一个姑姑,是一位从业多年的妇科医生。我们高密东北乡数千名婴儿,都是在她的帮助下来到人间。当然,也有为数不少的婴儿,在未见天日之前,夭折在她的手下。小说中的姑姑,与生活中的姑姑,自然有巨大的差别。真实的姑姑,只是触发我创作灵感的一个原型。
她如今生活在乡下,子孙满堂,过着平安宁静的生活。二○○二年春节时,我曾陪同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先生去拜访过她。当时我就对大江先生说,我要以姑姑为原型写一部长篇小说,大江先生很感兴趣,并多次询问过小说的进展情况。
二○○二年夏天我动笔写这部小说,当时的题目叫《蝌蚪丸》。这题目的灵感得之于一九五八年的报纸上的一条新闻:男女行房前生吞十四只蝌蚪便可避孕。稍有常识的人都会从这条新闻中读出荒谬,但在当时,此法竟大为盛行。这情形与几十年后风靡大江南北的「打鸡血」、「喝红茶菌」十分相似。
我沿着这条思路写了足有十五万字,但忽觉这写法无意中又在重复荒诞夸张之旧套路,况且,所用的结构方法(以一个剧作者在剧场中观看舞台上正在演出自己所写话剧时的诸多回忆联想为经纬)也有过分刻意之嫌,因此,即将此稿放下,开始构思并创作《生死疲劳》。
直到二○○七年,又重起炉灶,写这部书,结构改为书信体,并易题为《蛙》。当然,我是不满足于平铺直叙地讲述一个故事的,因此,小说的第五部分就成了一部可与正文部分相互补充的带有某些灵幻色彩的话剧,希望读者能从这两种文体的转换中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蛙(诺贝尔奖珍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蛙(诺贝尔奖珍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