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卖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好奇心
  • 设计思维
  • 日常观察
  • 产品包装
  • 消费文化
  • 工业设计
  • 生活哲学
  • 有趣科普
  • 思维训练
  • 创意灵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会碰到这样一些经济学的问题:
为什么一双运动鞋贵过四个汽车轮胎?
为什么乘坐同一架飞机,票价却并不相同?

  这些问题总让我们迷惑和不理解,而本书就是让你看清楚「经济学」
  到底在我们身边佈下什么诡计和陷阱...

  为什么便宜乏人问津,而越贵越好卖?
  你早该知道的经济学诡计和陷阱!!!!

  你早该知道的经济学诡计和陷阱
  我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会碰到这样一些经济学的问题:为什么一双运动鞋贵过四个汽车轮胎?为什么酒吧里会提供免费的花生?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为什么乘坐同一架飞机,票价却并不相同?这些问题总让我们迷惑和不理解,而本书就是让你看清楚「经济学」到底在我们身边佈下什么诡计和陷阱...
 
  有一个收藏爱好者从事吉祥号码收藏已两三年,一共收藏了二十多个吉祥号码。其中多数号码都是花钱买来的,像尾数为七个「八」的号码,两年前的收购价就超过二十万元。此外,尾数为五个「八」或 「六」的号码,他的手上拥有好几个。

  「吉祥号码」又称为「个性号码」,是指由于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个人喜好而产生的对某个或某组数字的崇拜。

  有人认为这些数字能够给自己带来好运,于是这些数字就像我们常说的「图腾崇拜」一样,受到人们的青睐。

  对这些数字的崇拜,往往是由于谐音或传统的思维习惯形成的。
  许多地方的华人认为「八」字能给自己带来好运,主要是因为八与「发」谐音,常让人联想到「发财」。何人不希望发财呢?于是「八」就受到人们的喜爱。还有「一六八」作「一路发」解释,「八八八」是「发发发」的意思,「六六六」意为「六六大顺」,等等。

  正是出于对「吉祥号码」的崇拜,华人世界普遍存在着吉祥号码拍卖的现象。吉祥日子、吉祥时辰早已成为人们迎新嫁娶、开张庆典、签约剪綵等经济活动的首选日子。许多地方也曾经在这些所谓的好日子里,出现了交通拥挤异常、喜庆气氛非凡等现象。

  但是这些有限的资源不可能使每个人得到满足。因此,许多收藏家为了买下这些稀少的吉祥号码,而砸下大钱。因为,在资源稀少的前提下,这些吉祥号码必须以高价才能获得。稀少是经济物品的显着特征之一。 

  「稀少」二字,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含义,一个是稀有的,另一个是少见的。在经济学里,稀少被用来描述资源的有限可获得性,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相对于无限的欲望,有限的资源就是稀少。

  资源的稀少性是人类社会永恆的问题,经济学产生于稀少性的存在。资源的稀少性,有些是天生的,如黄金、钻石等。有些是衍生的,如耕地,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均耕地越来越少。

  因为,稀少才能更显其价值,这也是人们选择天价吉祥号码的最大动因。假使每个人都能用尾号为「八八八」的号码,手机号码自然不会有「天价」之说。只是一串号码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润,这就是经济学的威力和过人之处。

  其实,我们在生活消费、职场工作、经营管理、婚姻爱情等无处不碰到这样一些经济学的问题:为什么一双运动鞋贵过四个汽车轮胎?为什么酒吧里会提供免费的花生?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为什么梵谷的画在他生前卖不出去,在他死后却价值连城?为什么乘坐同一架飞机,票价却并不相同?

  这些事情总让我们迷惑和不理解,而本书就是让你看清楚「经济学」到底在我们身边佈下了什么迷阵,在我们生活中潜藏了哪些不能说的陷阱,以及到底在我们工作中隐藏哪些不为人知的诡计。

  这是一本颠覆你传统印象而又妙趣横生的书,书中幽默的故事和我们对案例的精彩解读,避开了传统经济学着作的空洞理论、抽象的概念公式,以及一头雾水的数位和符号。除了能启发读者思考,并且透过有趣的案例,来介绍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的诡计和陷阱,让读者既能把经济学的智慧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更能在早该知道的经济学诡计、陷阱和谎言的背后,读懂以前读不懂的经济学。

  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看不明白,就从现在开始抛弃负担,抹去经济学给你的枯燥感,跟随本书一起去拨开生活的迷雾,寻找破解一切的秘密!进而认识到经济学「诡」计多端的一面,然后,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经济学这些「诡计」的威力。
《味觉的几何:从方到圆的食品包装演变史》 导言:日常中的非日常 我们每天都在与形形色色的包装打交道。它们保护着内容物,传达着品牌信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消费习惯。然而,你是否曾停下脚步,真正审视过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形状?为什么调味品喜欢棱角分明的纸盒,而碳酸饮料却偏爱流畅的曲线?这些选择并非随意的审美偏好,而是历史、材料科学、物流效率乃至市场心理博弈的复杂结果。 本书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深入的“包装考古”,探索从古代陶罐到现代PET瓶的漫长演进,聚焦于食品工业中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几何形态——方形容器与圆形容器的背离与融合。这不是一本关于牛奶和可乐的直接比较指南,而是一部关于“容器如何定义内容”的社会技术史。 第一章:方形的逻辑——效率与堆叠的胜利 方形包装,无论是纸板盒、纸袋还是以牛奶盒为代表的利乐包装(Tetra Pak),其核心驱动力是空间效率。 1.1 运输的革命:平面的力量 在工业化早期,运输成本是决定商品利润的关键因素。圆形容器在运输和仓储时,由于其圆润的侧面,必然在整体堆叠中产生大量的无效空间(即“死角”)。相比之下,方形结构(无论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能够实现近乎完美的紧密堆叠。本章将详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铁路运输系统对标准箱体尺寸的需求如何反向推动了食品包装向矩形几何的集中。我们将回顾早期的木制板条箱如何被标准化纸板箱取代,以及这种标准化对供应链成本的颠覆性影响。 1.2 材料的适应性:纸张的崛起 方形容器的普及,与纸张材料的成熟密不可分。纸张成本低廉,易于印刷,且加工灵活性高。我们探讨利乐包装的发明历程——瑞典工程师鲁本·拉辛(Ruben Rausing)在20世纪40年代如何通过在纸板内层覆盖一层薄薄的聚乙烯薄膜,成功地将纸张这种传统上不防水的材料,转变为储存液体和半液体的有效介质。利乐包装的四面体(或衍生出的矩形体)设计,正是基于对材料极限和堆叠优化计算的完美平衡。本章还将分析方形包装在冷链物流和超市货架空间管理中的独特优势,以及它如何改变了消费者在零售终端的视觉体验。 第二章:圆形的坚持——压力、口感与历史的惯性 圆形容器,最典型的代表是玻璃瓶和铝制易拉罐,它们在面对某些特定的内容物时,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 2.1 应对内部压力:完美的结构力学 碳酸饮料的兴起,是圆形容器得以长期存续的关键。液体中的溶解气体(如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产生巨大的内部压力。在结构力学上,一个空心圆柱体或球体是抵抗均匀内部压力最有效、应力分布最均匀的几何形状。本章将深入剖析早期玻璃瓶制造商如何利用瓶颈的收缩和瓶身的弧度来分散瓶体所承受的张力。我们将追溯可乐瓶——尤其是可口可乐标志性的“Contour Bottle”——的设计演变,它不仅仅是美学上的成功,更是对高压内容物稳定性的工程学回应。 2.2 口感与人体工程学:流动的亲和力 圆形不仅仅关乎结构强度,更关乎人类的感官体验。从拿握感(Haptics)的角度来看,曲线比棱角更符合人手的自然握持姿态。本章将探讨圆形瓶盖、瓶口设计与饮用过程中的空气动力学关系。为什么消费者习惯于从一个光滑的开口饮用液体?这与历史上的饮酒器具(如杯子和壶)的演变密切相关。圆形容器往往与“即时饮用”、“新鲜”和“流畅”的体验挂钩。 2.3 铝罐的崛起:轻量化与密封的胜利 20世纪中叶,铝制易拉罐的普及再次巩固了圆形的地位。本章将详细解析罐装技术如何解决了圆形结构在开启时的弱点(如“撕裂”问题),以及巴氏杀菌技术对罐内压力的影响。与方形纸盒相比,全密封的金属圆罐在保鲜性和抗光照性上具有显著优势,这使得它们成为对品质要求极高的饮料的首选。 第三章:交叉点与模糊的界限——当形状开始融合 进入21世纪,材料科学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导致了形状边界的模糊化。 3.1 塑料的解放:PET的自由形态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的出现,极大地削弱了“圆形专属于高压”和“方形专属于堆叠”的传统限制。PET具有极佳的拉伸性能和可塑性,使得制造商可以在保持一定抗压能力的同时,设计出介于完美圆形和标准方形之间的复杂几何形状——例如椭圆形、多边形或具有凹槽的瓶身。本章将分析这些“混合几何”是如何在满足运输需求(例如,通过优化瓶底的支撑结构以增加堆叠稳定性)的同时,依然维持住圆形的握持感。 3.2 包装的“拟态”:心理学的误导 在市场营销层面,包装的形状常常被用作一种“拟态”信号。一些液体产品(如某些高端果汁或风味乳制品)会故意采用类似玻璃圆瓶的“仿形”塑料瓶,以借用圆形带来的“传统”和“优质”联想,尽管其核心优势可能更多依赖于其方形纸盒的成本控制。本章将探讨品牌如何通过微小的几何调整来操纵消费者的潜意识预期。 结论:形式追随功能的永恒辩证 本书最终揭示,食品包装的几何选择并非孤立的决定,而是涉及物理学、经济学、工程学和人类感知的复杂交响乐。方形是为效率和规模化而生的几何,圆形是为压力和感官体验而生的几何。了解这些形状背后的故事,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产品,更能洞察工业文明如何利用最基础的数学概念来重塑我们的日常物质生活。下一代包装革命,或许将是三维打印技术带来的完全自由形态,但其基础逻辑,仍根植于我们对空间与物质的理解。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艾迪


  全球最早进行「富能量」研究的专家,同时是多家知名企业的谘询企管顾问,擅长用幽默故事来颠覆传统经济学的空洞理论、抽象的概念公式,以及透过有趣案例,来介绍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的诡计和陷阱,让读者既能把经济学的智慧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更能在早该知道的经济学诡计、陷阱和谎言的背后,读懂以前读不懂的经济学。目前着有《富能量》...等书。

图书目录

第一章:一双运动鞋真的会贵过四个汽车轮胎?
在经济学中,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
 
第1个致富Why关键
你知道吗?折扣越多,商家反而赚的越多 022
第2个致富Why关键
旅游景点门票向当地人优惠,是基于什么理由? 025
第3个致富Why关键
谁说总是打赤脚的非洲土人不需要穿鞋子? 030
第4个致富Why关键
一双运动鞋真的会贵过四个汽车轮胎? 035
第5个致富Why关键
很多洗衣店,清洗女用衬衫真的会比男用衬衫收费高? 040
第6个致富Why关键
苹果在旺季销售下降,而房价却在旺季价格上升? 045

第二章:可口可乐卖的好,关键是因为「它会说话」?
统计表明,世界上九十五%的产品都是雷同的,并无多大差异。为什么有的卖得好,有的卖不好,或卖不出去?原因当然是多方面,但关键因素是商品会不会「说话」。所以英国广告学专家S‧布里特说:「不为商品做广告,就像女孩在暗处向喜欢的男孩递送秋波,脉脉含情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我们不说可口可乐的成功完全由于其大手笔投入的巨额广告,但套句可口可乐公司前任老板伍德拉夫的名言:「可口可乐九十九.六一%是水、碳酸和糖浆,如果不是进行广告宣传,谁会去喝它?」
 
第7个致富Why关键
麦当劳和肯德基为何总是如影随行? 052
第8个致富Why关键
可口可乐卖的好,关键是因为「它会说话」? 057
第9个致富Why关键
苹果不公佈贾伯斯的健康,竟然跟公司的股票有关系? 062
第10个致富Why关键
约瑟夫‧摩根在一八三五年因为一场火灾,就净赚十五万美元? 067
第11个致富Why关键
智慧财产权的纠纷为何越来越频繁? 072
第12个致富Why关键
劣马也能跌破你的眼镜,赛出好成绩? 077

第三章:在都市涨价的麦当劳,在乡村却降价?
在都市吃饭的顾客大多都拥有较高收入,不会太介意商品的价格。因此,即使涨价销量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相反,在农村吃饭的顾客大多是低收入、对价格敏感的节约型消费者。如果涨价的话,销量会大幅度减少,所以店家会透过降价来提高收入。
 
第13个致富Why关键
「规模经济」并不意味规模越大就越好? 084
第14个致富Why关键
衣服全部卖完,竟然还会被老板骂? 089
第15个致富Why关键
生前卖不出去的梵谷画作,在他死后却价值连城? 094
第16个致富Why关键
真的假的?连「经济学理论」都不同意男人娶小老婆? 099
第17个致富Why关键
在都市涨价的麦当劳,在乡村却降价? 104
第18个致富Why关键
教授真的不用像律师要穿名牌西装、开名牌汽车吗? 109

第四章:东西越贵越好卖,但是便宜却无人问津?
因为事物的评价本来没有固定标准,但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会因其标价的升高,反而会增加,这反映了人们「挥霍性消费」的心理。而这就是美国经济学家托尔斯坦•凡勃伦提出「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的「凡勃伦效应」。
 
第19个致富Why关键
日产汽车公司凭什么能够定位「技术日产」? 116
第20个致富Why关键
只有消费者不需要的产品,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 121
第21个致富Why关键
什么原因让红壳鸡蛋比白壳鸡蛋还要贵? 126
第22个致富Why关键
东西越贵越好卖,但是便宜却无人问津? 131
第23个致富Why关键
女人的钱那里最好赚? 137
第24个致富Why关键
苹果手机一支难求,真的假的? 142

第五章: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超市里大多数碳酸饮料,都是放在开放式货架上的,这种架子便宜,比较没有储存空间的问题,因此碳酸饮料大多装在圆瓶子里卖。但牛奶由于保存期限不长,需专门装在冰柜里冷藏保存。冰柜很贵,电费等运营成本也高。所以,牛奶包装做成方形,可以更有效节省冷柜的储藏空间。
 
第25个致富Why关键
詹森黑人化妆品畅销的原因是什么? 148
第26个致富Why关键
人们喜欢买涨却不想买跌,这是什么道理? 153
第27个致富Why关键
消费者只买精美盒子,而退回「珍珠」,这是基于什么心理? 158
第28个致富Why关键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163
第29个致富Why关键
每辆汽车的加油孔为什么不在同一侧? 168
第30个致富Why关键
男装的釦子和女装的釦子为何不在同一边? 173

第六章:苹果笔电的「机身颜色」竟然也能成为促销工具?
给黑色机型定高价,一方面能够让公司对于黑白不同款产品销量进行价格调节,即对于供不应求的黑色款定高价,从而抑制一部分对颜色没有太大偏好的人转而选择白色,促进白色款的销量;另一方面,以价格作为门槛使得黑色款更为稀少,使得钟情黑色款的买家获得更高的心理满足。
 
第31个致富Why关键
你知道就算没有客人,便利商店也不关门的原因吗? 180
第32个致富Why关键
苹果笔电的「机身颜色」竟然也能成为促销工具? 185
第33个致富Why关键
麦当劳公司的本业真的不是卖汉堡? 190
第34个致富Why关键
玉米密植却不能高产的原因是什么? 195
第35个致富Why关键
是什么原因让单身贵族宁愿选择同居也不结婚? 200
第36个致富Why关键
对于婚姻来说,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男人或女人? 205

第七章:当别人买的比较贵,自己真的会比较开心吗?
实际上,人购买一件物品付出的价格就是他对物品的价值认同;别人买贵了的价格和自己购买的价格之间的差异是「消费者剩余」,而「消费者剩余」虽然没有让人的实际收入增加,但会得到心理上满足的感觉。
 
第37个致富Why关键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也跟经济学有关吗? 212
第38个致富Why关键
经济学家并不认同普通妇女比明星妇女喜欢生更多孩子? 217
第39个致富Why关键
电影院对学生提供折扣电影票,划算吗? 222
第40个致富Why关键
男人爱撒谎,只因为女人也爱听谎言吗? 227
第41个致富Why关键
当别人买的比较贵,自己真的会比较开心吗? 232
第42个致富Why关键
消费者宁愿去便利商店也不愿去超市的原因是什么? 237

第八章:很多餐厅为饮料提供免费续杯,真的不会亏本吗?
免费续杯服务能带来人潮,虽然续杯服务会增加一定成本,但这部分成本相当低,餐馆会提高食品的价格,让食品的价格大致提高到足以涵盖免费续杯成本的程度,以让自己不亏本。
 
第43个致富Why关键
如果不得不吃豆沙糕,就要放弃巧克力薄饼这个机会成本 244
第44个致富Why关键
很多餐厅为饮料提供免费续杯,真的不会亏本吗? 249
第45个致富Why关键
你知道吗?酒吧里免费的花生,成本却最高 254
第46个致富Why关键
厂家互相残杀,受伤的却是消费者,这是什么道理? 259
第47个致富Why关键
麦当劳送优惠券给消费者,竟然还能让自己获利? 265
第48个致富Why关键
有没有搞错,节俭反而导致衰亡,奢侈反而导致兴隆? 270
第49个致富Why关键
沃尔玛拼命压榨供应商,供应商却还愿意跟他合作? 275
第50个致富Why关键
乘坐同一架飞机的旅客,各自买的机票价格却不相同? 280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第一章:为什么一双运动鞋贵过四个汽车轮胎?

在经济学中,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

你知道吗?折扣越多,商家反而赚的越多

第1个致富Why关键
Q :为什么折扣越多,商家赚的越多?
A :商品定价投放是商家的自由,所以商家往往将商品的价格提升一点,然后再推出打折的广告。如此一来,不仅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反而不会赔本,只会赚到更多的利润。
 
如今的市场促销手段中,最吸引人注意的莫过于「打折」这两个字。每逢假日,商场的促销手段便推陈出新,令人眼花缭乱。消费者平时工作忙,因此假日成了商场血拼的最好时机。

商家也早就与消费者达成了假日促销的默契,知道消费者们最忍不住的就是打折与红利,只要你要买的,他全都在打折,看起好像便宜了,但你却发现自己的口袋已经被商家掏空。

情人节之际,章先生到花店买玫瑰,他惊讶的发现,平时二十元一朵的玫瑰,这时候竟然标价两百一朵。
章先生想:花虽然贵,但不能不买。可是,买了又伤荷包。正在犹豫,店家走了过来,问,「先生,要买花吗?」
章先生:「嗯……这,……咳咳,就是有点贵……」
店家笑道:「送女朋友吧?追女孩子怎么可以怕花钱?这一束花要是能让你女朋友开心,让你俩甜蜜幸福,那可是太划算了!」

章先生犹豫不决之时,店家接着说:
「要不这样吧,您在我这里办张会员卡,我给您五折优惠。」
章先生说:「咦?有这个必要吗?」

店家惊讶着说:「怎么没有?婚丧喜庆都要送花,难道非要等遇到了才想到买?」
章先生想了想也对,就办了张卡,买了一束娇嫩鲜艳的玫瑰花。

用户评价

评分

當我在書架上瞥見《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賣》這個書名時,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就是我要找的書!」我一直都對事物背後的「原因」充滿好奇,尤其對於那些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卻從未真正思考過的細節。我猜測這本書的內容,會從物理學、工程學的角度,去解析各種包裝的結構和功能。例如,方形盒子在生產線上更容易切割和封裝,而且堆疊起來更穩定;而圓形瓶身則在注料和密封方面有其優勢,同時在手感上也更符合人體工學。但是,我更期待的是,作者能夠將這些技術性的知識,轉化成一般讀者都能理解的有趣故事。會不會講到不同時代的包裝演變史?或是不同品牌為了爭取市場,在包裝上做出的各種創新和嘗試?我尤其對「可樂」這個符號的演變感興趣,它的瓶身設計是否也經歷過各種變革,以迎合不同時代的消費需求?這本書聽起來就像是一場關於「包裝學」的奇幻旅程,讓我迫不及待想知道,那些看似簡單的方盒子和圓瓶子,背後到底藏著多少智慧和歷史。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簡直就是一個生活謎語,立刻勾起了我的閱讀慾望。「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賣」,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問題,卻反映出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數被忽略的細節。我猜測這本書會是一本充滿洞察力的讀物,它可能會深入探討包裝設計的演變,從最原始的實用需求,到現代的品牌形象塑造,再到消費者心理學的影響。我對「牛奶」和「可樂」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飲品,為何會有如此差異化的包裝,感到特別好奇。也許牛奶的方形包裝,與其「新鮮」、「健康」、「家庭」的形象有關,而可樂的圓瓶,則更強調「暢快」、「個性」、「社交」的屬性。我期待作者能夠用生動有趣的案例,講述這些包裝設計背後的故事,可能包含一些關於材料科學、人體工程學,甚至是文化符號學的知識。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引導我去反思,在消費過程中,我們有多少的選擇,其實是被包裝所影響的。這是一本能夠讓你重新審視日常,並發現其中奧妙的書,聽起來就讓人充滿期待。

评分

哇,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我就整個好奇心被勾起來了!「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賣」?這聽起來根本就是生活中的小疑問,但仔細想想,我們好像從來沒有真的去問過「為什麼」。每天打開冰箱,看到方形的牛奶盒,或是拿起冰涼的可樂瓶,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這本書的標題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對身邊習以為常事物的好奇心。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有什麼科學原理在裡面?還是跟生產、運輸、甚至是行銷有關?想像一下,如果牛奶也裝在圓瓶子裡,會不會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或者,如果可樂瓶是方的,感覺又會是怎麼樣?我個人對這種「拆解生活常識」的書特別有興趣,因為它們能讓我們從全新的角度看待熟悉的世界。不只是單純的知識傳遞,更多的是一種啟發,一種「原來如此!」的驚喜感。我期待這本書能帶給我許多意想不到的發現,讓我在下次喝牛奶、喝可樂的時候,多了一份對背後故事的了解,也多了一份對小小細節的欣賞。這絕對是一本能讓我邊讀邊點頭、邊思考的書,感覺很值得入手。

评分

我的天哪,這本書名也太居家生活化了吧!「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賣」,完全是個能引起家庭討論的好話題。我常常會跟家裡的小孩解釋一些生活中的小常識,但遇到這種問題,我也是一知半解。這本書的出現,就像及時雨一樣!我預期它會用非常貼近生活的語言,解釋為什麼我們每天會接觸到的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包裝,其實都蘊含著大學問。也許會講到運輸成本、儲存空間的利用率,也可能講到不同材質的選擇,以及這些材質如何影響產品的保存期限。更進一步,我覺得它可能會觸及到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文化習俗,或是法規的要求,進而影響到包裝的設計。我希望這本書不會寫得太學術,而是用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讓所有年齡層的讀者都能理解。想像一下,飯後大家一起討論「為什麼冰淇淋是圓桶裝,餅乾卻是長條盒裝?」,這本書絕對能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不少樂趣和知識。它讓我期待,原來平凡的日常,也可以藏著這麼多有趣的學問。

评分

這本《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賣》的書名,真的太有意思了!它成功地抓住了一個很多人都曾有過,但大概率又沒深究過的疑問。我猜測這本書一定會深入探討各種包裝設計背後的邏輯,從最基本的實用性開始,比如方形牛奶盒在堆疊和儲存上的優勢,以及圓形瓶身在手感和流水線生產上的便利。但我覺得更吸引我的,是它可能會挖掘出更多關於「消費心理學」和「品牌塑造」的內容。為什麼牛奶盒常用溫和的顏色和較為穩重的方形,給人一種安全、可靠的感覺?而可樂瓶卻常用鮮豔的色彩和流線型的圓形,營造出一種年輕、活潑、暢飲的氛圍?這本書會不會分析這些視覺和觸覺上的設計,如何影響我們的購買決策和飲用體驗?我個人對品牌故事和行銷策略非常感興趣,如果這本書能從包裝這個切入點,帶我們了解品牌是如何透過這些細節來建立自己的形象,那絕對是讓我眼睛一亮。我希望作者能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將這些複雜的原理解釋清楚,讓我讀起來既能學到知識,又覺得像在聽一個精彩的故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