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如何让自己与世界变得更美好?

权力:如何让自己与世界变得更美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OSHO
图书标签:
  • 影响力
  • 领导力
  • 自我提升
  • 社会责任
  • 积极行动
  • 个人成长
  • 改变世界
  • 赋能
  • 行动力
  • 价值观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渺小而无关紧要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

  ◎奥修OSHO的地位:
  ‧二十世纪最受瞩目的灵性智慧大师
  ‧与甘地、尼赫鲁、佛陀并列为改变印度命运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为止,最受欢迎的灵性智慧大师。他的系列演讲,已出版六百多种书,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

  奥修:「就算有上千个梦想失败破碎,但是它们不会让我失败。相反地,每一个梦想的消失让我变得更为胜利,因为它们的消失是一种机会,让人能够变得更为成熟。」

  是否有一种个人的力量?它不同于那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力量?

  是的,个人的力量与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力量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一个了解自己存在本性也了解生命意义的人,他会拥有一种爆发性的力量,一种爱、一种慈悲。这种力量是神祕家的力量。

  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力量是政治性的,一个对这种力量感兴趣的人,他会对追逐权力感兴趣,他的内在有着深沉的自卑情结。他们不断地拿自己和他人比较,然后想要证明自己是最优秀的。当一个人开始追逐这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力量时,他的追逐是无止境的,因为永远都会有人不在他的影响范围之内。而这种力量的追逐,将让他的自卑与痛苦一直存在着……

  没有任何一个具有创造力或聪慧的人会追逐权力。没有任何一个聪慧的人会对控制他人感兴趣。因为他最有兴趣的事情是知道自己。所以那些极度聪慧的人会朝着奥祕的方向前进,而那些最为平庸的人则会不断追逐权力。这个权力可以是这个世间的力量,可以是政治上的力量,可以是金钱的力量,也可以是拥有支配上百万人的灵性力量。

  《权力》主要谈论不同面向的力量带给人们不同的生命影响,以及如何免除被已经腐化的传统知识所控制,找出取代它们的生命准则。那些拥抱已经腐化的知识的人们,他们总是努力追求权力,但当他们达到目标后,腐化随即来到。那就是为什么即使这些追求权力的人,曾经带来激进的变革,但却经常失败的原因。

  奥修洞见这些权力意志背后所隐藏的危机,他告诉我们,它们是如何潜藏在不只是政治机构,同时也表现在我们每天的人际关系中。在这个过程中,奥修提出了重要的革新观点:

  想要解决日益繁复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不是靠权力来压制他人,而是借由找出每一个人的独特性,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掌控人生的舵手:一部关于自我赋权与世界重塑的指南 引言:觉醒的时代,被遗忘的力量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个体在宏大的社会机器面前,常常感到自身的渺小与无力。我们渴求改变,渴望掌控自己的命运,却又常常被日常的琐碎、社会的既定规则和内心的恐惧所困缚。我们接受了这样一种设定:权力是少数人的特权,是外在强加于我们的束缚或奖赏。然而,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于外界的授予,而是深植于我们自身——一种对自我认知、目标设定、高效行动以及人际互动的深刻理解与应用。 本书旨在揭示一个被主流叙事所忽略的事实:每个人都拥有构建更美好自我与更理想世界的内在潜力与工具。 这不是一本关于政治斗争、企业权谋或暴力征服的教科书,而是一份详尽的、面向所有渴望提升生命质量的个体所设计的“赋能蓝图”。它将带领读者穿越迷雾,直抵力量的核心,学习如何“拥有”并“运用”那份可以带来实质性改善的力量。 第一部分:内在的革命——认清自我,重塑基石 力量的起点,永远是清晰的自我认知。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使用错误的“地图”来导航自己的人生,他们不了解自身的优势、盲点以及驱动其行为的深层动机。 第一章:解构“自我印象”的迷宫 本章深入剖析了社会化过程中,我们如何被动地接受了关于“我是谁”的标签与定义。我们将探讨心理学中的“阴影自我”概念,那些被我们压抑、否认的特质,往往是释放潜能的关键所在。读者将学习一套严谨的自我审视工具,用于系统性地清理那些不再服务于我们成长的陈旧认知框架。这包括对个人核心价值观的精确提炼——明确什么对你而言是不可妥协的基石,因为清晰的价值观是所有决策的指南针。 第二章:边界的艺术——界定你的疆域 没有清晰的边界,力量就无从谈起。边界不仅仅是拒绝他人的能力,更是对自身时间、精力与情感资源的积极管理。我们将详细阐述主动性边界的设定原则,区别于防御性边界。主动性边界要求我们预先规划对自身“领土”的保护和投入,而不是等到被侵犯后才做出反应。案例分析将展示如何以尊重但不妥协的方式,重新界定工作、家庭和个人空间的关系,从而夺回日常生活的控制权。 第三章:心智的韧性与适应性——培养不可摧毁的内核 真正的力量并非不倒,而是每次倒下后都能更快、更聪明地站起来。本章聚焦于“心智韧性”(Resilience)的构建。我们将介绍基于神经科学的技巧,用于管理压力反应(Fight-or-Flight 模式),并将其转化为建设性的能量。重点讨论“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的技术——即有意识地改变对事件的解读方式,从而直接影响情绪和行为输出。学会将失败视为“数据点”,而非“身份标签”,是迈向强大自我的关键一步。 第二部分:实践的杠杆——高效行动与影响力的构建 内在的准备必须转化为外在的有效行动。本部分关注如何将觉察转化为可以影响外部世界的具体、可衡量的行为。 第四章:目的驱动的聚焦——告别“瞎忙”的陷阱 现代人最大的精力消耗之一,在于缺乏明确的优先事项。本章提供了一种超越传统“待办事项清单”的系统:“目标倒推法”。它要求我们从“五年后的理想状态”开始,逆向分解出季度、月度和周度的关键成果指标(KRIs)。我们将详细解析如何识别并专注于那些能够产生“指数级回报”的任务,即那些投入产出比最高的20%工作,并坚决地减少或外包那些低价值的“噪音”。 第五章:有效沟通的结构——语言作为塑造现实的工具 沟通是权力在人际关系中的主要载体。本书拒绝空泛的“积极倾听”,转而提供一套结构化的沟通模型,旨在实现“信息透明度与关系维护”的最佳平衡。我们将深入探讨非暴力沟通的进阶应用,特别是如何清晰地表达需求(而非指责),以及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信息主导权”——即确保你所传递的信息被准确理解,而不是被误读或曲解。这包括对非语言信号的精确解读和有效利用。 第六章:资源的整合与赋能网络 个体力量的放大,依赖于高效的外部资源整合。本章阐述了“赋能网络”的概念,它超越了传统的“人脉”范畴。赋能网络强调的是价值的互惠流动,而非单向索取。读者将学习如何识别潜在的“资源节点”,如何构建一个清晰的“我能为他人提供的独特价值主张”(UVP),从而吸引那些能够帮助自己实现目标的关键合作者和导师。我们将探讨在建立这种网络时,如何保持真诚,避免工具化他人的陷阱。 第三部分:影响力的延伸——从自我到环境的塑形 当个体力量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实践后,下一步就是将其投射到更广阔的社会或组织环境中,以期达成积极的外部改变。 第七章:决策的科学与直觉的融合 权力最终体现在决策上。本章将决策过程视为一个系统,它需要严谨的数据分析与灵活的直觉判断相结合。我们将介绍“情景规划”技术,用于在不确定性高的情况下,提前预演多种可能发生的未来,并为每种情景准备好初步的行动方案。同时,我们探讨了如何信任并校准自身发展出来的“专业直觉”,即基于经验沉淀的快速判断能力,而非冲动。 第八章:变革的驱动力——从微观到宏观的影响 无论是领导一个小型团队,还是推动社区议题,成功的变革都需要理解系统的惯性。本章探讨了“阻力管理”的策略。我们不与阻力硬碰硬,而是通过“最小可行性改变”(MVC)策略,先在小范围内实现成功案例,用成果而非口号来赢得信任和支持。这涉及到如何构建一个清晰、引人入胜的“未来愿景叙事”,使他人愿意跟随并共同投入精力去实现这个共同的蓝图。 结语:持续的演进,永恒的责任 本书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开始。真正的力量是动态的、需要持续维护的。获得掌控感并非意味着一劳永逸的成功,而是意味着你选择承担起持续学习、自我更新和对结果负责的责任。阅读完本书,你将不再是环境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塑造者——一个对自己、对周围世界,拥有清晰认知和有效行动力的舵手。你所拥有的力量,足以让你与你所处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奥修 OSHO


  「我的讯息不是教条、不是哲学,我的讯息是一种炼金术、是一种变化气质的科学,所以,只有那些愿意去死,而再生为甚至他们目前所无法想像的新存在的人,只有那些少数有勇气的人会准备要听,因为听我演讲是危险的,当你注意听,你就已经踏上了朝向再生的第一步,所以,它不是一套你可以伪装或吹嘘的哲学,它不是一些你可以为那些扰人的问题找到慰借的教条,不,我的讯息不是语言的传达,它是非常非常危险的,它相当于死亡和再生。」

  奥修于西元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一日生于印度马达亚.普拉德西的古其瓦达。从小开始,他就是一个叛逆而独立的灵魂,挑战一切既有的宗教、社会和政治传统。他坚持要自己去经验真理,而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知识和信念。

  一九五三年三月二十一日,二十一岁的时候,奥修成道。在奥修的生涯当中,他谈论到人类意识发展的每一方面,从佛洛依德到庄子,从戈齐福到佛陀,从耶稣基督到泰戈尔……他从他们的精华当中提鍊出对现代人灵性追求具有意义的东西,他所依据的不是智性的了解,而是他自己存在性的经验所实证过的。

  他不属于任何传统。

  他对来自世界各地的门徒和追求者的演讲已经被录制成六百多种书,而且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他说:「我的讯息不是教条、不是哲学,我的讯息是一种炼金术、是一种变化气质的科学,所以,只有那些愿意去死,而再生为甚至他们目前所无法想像的新存在的人,只有那些少数有勇气的人会准备要听,因为听我演讲是危险的,当你注意听,你就已经踏上了朝向再生的第一步,所以,它不是一套你可以伪装或吹嘘的哲学,它不是一些你可以为那些扰人的问题找到慰借的教条,不,我的讯息不是语言的传达,它是非常非常危险的,它相当于死亡和再生。」

  奥修已于一九九○年元月十九日圆寂,但是他在印度的社区目前仍然继续着,由他的二十个门徒共同领导,继续宣扬他的道。

  相关着作
  《情绪--如何将恐惧、愤怒、嫉妒蜕变为创造性的能量》
  《改变》
  《神──如何免于迷信,找到喜乐之境!》

译者简介

Sevita


  基于对成长的渴望,于大学心理系毕业之后即跨入心灵成长的领域进修与工作,多次前往印度奥修多元大学及欧美等地进修。目前在台湾致力于推广奥修工作,曾推广举办过三届奥修灵性按摩训练以及多种奥修成长团体。目前除了带领成长团体、提供个案以外,亦热爱奥修书籍的翻译,曾译有多本奥修书籍与奥修治疗师所着的心灵成长书籍。

  E-mail:masevita@hotmail.com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不同类型的力量
第二章 现在或永不
第三章 政治和宗教的力量
第四章 改变的挑战
第五章 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图书序言

前言

  问:奥修,我是如此迫切地想要拯救这个不可思议的美好星球,而同时我又觉得非常地惊恐,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我觉得自己极度渺小、无助,而无法做任何事情。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做的吗?

  我可以了解你的绝望和你的无助。这或许是每一个意识到当前危机的人所具有的感觉。但是,你没有意识到另外一股更为巨大的力量:破坏是一种低层次的力量,创造则是一种高层次的力量。破坏来自于恨,创造则是来自于爱。

  你已经看到恨能够带领人类所到达的状态,那是一种终极的自杀,但是你还没有看到爱所拥有的潜能以及它所能够成长的高度,它能够避免危机的发生。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渺小而无关紧要的,因为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心,每个人都拥有爱,每个人都拥有敏感度与意识,每个人都能够来到存在最高、最极致的颠峰。一个单独的个体就能够避免这个巨大的危机,更何况上百万个充满爱、喜悦与宁静的人呢?

  我记得基督教旧约全书里有一个关于两个城市的故事──所多玛和俄摩拉。当时居住在这两个城市里的人变得极度的堕落和扭曲,到处都有各种倒行逆施的事情发生着。这个故事非常的美;它会为你带来勇气,它会带走你的绝望。它会让你能够以一个独立个体的方式屹立着,代表那些无法被原子武器以及任何政客所摧毁的生命与爱。因为,甚至连神都没有办法摧毁所多玛和俄摩拉这两座城市。

  我要提醒你,在旧约圣经的版本里,神摧毁了这两座城市。因为要改变这两个城市里的人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已经极度习惯那些变态的生活。但是在另外一个版本里,这个故事转向了一个非常奇特的方向,而这也是我想要强调的重点。在犹太民族里,有一小支叫做哈西德(Hassids)的叛逆者、革命者。正统权威主流不接受这些人,因为他们反对正统、传统教派里任何与人类的心、理性、敏感性以及意识不符的部分。他们写下了他们自己的故事。

  在他们的故事里,有一个叫做哈西德的神祕家,他通常会在所多玛住六个月,在俄摩拉住六个月。他到神的身边对神说:「你曾经想过吗,这两个城市里或许有着一百个绝对自然且具有智慧的人士?只因为其他人的错乱与变态,你也要摧毁掉这些人吗?你这样做的话,那是极度与绝对不公平的事情,那会让你蒙羞。请多考虑一下!」

  神没有想过这种可能性,在这样巨大的两座城市里──就像是广岛和长崎一样──必然会有着上百个自然而智慧的人士。他们也会被摧毁,而这是违反神性的,这是非常丑陋的。所以神说:「如果你可以证明这一百个好人的存在,我就不会摧毁这两座城市。」

  哈西德说:「如果那里只有五十个好人,你也会摧毁这两座城吗?」
神因为这个神祕家哈西德而松懈了他的防备,他说:「即使你只能够证明五十个……。」

  然后这个神祕家说:「那如果只有二十五个好人呢?这有什么差别吗?对你来说,什么比较重要呢?是数量还是品质?你所考虑的是数量还是品质?」

  神说:「当然是品质。」

  然后哈西德说:「如果重点在于品质,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一个事实,我是这两个城市里唯一一个不变态错乱,并且过着自然喜乐生活的人。但是我有六个月的时间住在所多玛,六个月的时间住在俄摩拉。你还要摧毁这两个城市吗?」

  神从来不曾碰过如此聪慧的一个人,这个人让他从一百个人的数量下降到一个人。只有犹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知道如何讨价还价,而且他也这样做了。在传统版本的故事里,神摧毁了这两个城市,但是在这个神祕家的版本里。这两个城市得救了,因为神甚至无法摧毁一个具有品质与智慧的人,即使那两个城市所有的人都变得错乱与变态。

  你只需要保持警觉。你不需要觉得绝望,也不需要觉得惊恐。如果一个人可以说服存在来保护两个城市,那么我们这里有上千个哈西德。每一个门徒都是一个哈西德。存在不会允许几个愚蠢的政客摧毁了这个世界。

  但是这并不表示你只能保持沉默。你需要在你的周围创造出一股爱的气氛,那会是一种保护。你需要学习舞蹈和歌唱。让这些政客知道这个地球上仍然充满了美好的人们,有着这么多的歌曲、这么多的音乐,这么多的创造力,还有这么多的人在静心着……他们是註定会重新考量的。

  对我们来说,我们不需要寻找更大的原子武器来停止战争,那才是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某种全然不同的东西。爱带来能量,静心会给予你无比的力量。而你不会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渺小而微不足道,你会感受到一种尊严和意义,因为你的爱、你的静心、你的喜乐会拯救这个世界。

  而且,不要担心你是无助、无能为力的。这种无助感会出现是因为你从来不知道你所拥有的资源。你从来不曾正视过自己的资源:你的爱、你的宁静、你的平静、你的慈悲、你的喜悦。你从来不曾正视过自己存在本性里这些永不耗竭的潜力。如果有上千个人在爱里、在音乐和舞蹈中绽放的话,这整个地球会变成是一场欢庆,这么一来,没有任何一个疯狂的政客会摧毁这个世界。他们会感到无助;他们会觉得摧毁这群美好的人以及这个美好的星球是一种罪刑。

  你问说:「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做的吗?」

  你的爱、你的宁静和你的喜悦就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其他更多的事情了;其他更多的事情只会让你开始产生不必要的担忧。而担忧就像是一个摇椅,它会让你不断地移动着,但是它不会带你到达任何地方。你不需要担忧,不需要感到绝望和无助。

  是有几个白痴准备让这个星球死亡;但是有上百万的聪明人士能够阻止这一点,只需要透过他们的爱、他们的喜悦、他们的美和他们的喜乐就够了。这些经验拥有更大的力量,因为原子能量、原子武器只是这个物质世界里的一部分。原子武器是原子的爆发,它是最低层、最微小物质微粒的爆发。

  我们还不曾明了到,这个大自然里有着绝对的平衡。如果一个微小的原子爆发可以造成这么大的毁灭……那么你曾经想过你存在里一个活生生的原子还有它的爆发会是什么样子吗?用另外一个名词来说,我们把它称为开悟。

  开悟它什么都不是,它就只是你的存在爆发成为光亮。然后,突然间,你成为一股更为高远而高超的力量。它不需要与低层的力量进行抗争;光是它的存在就能够让那些低层的力量变得无能。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大规模的人数尝试过开悟,只有偶尔少数几个人。但是这些罕见的例子已经证明了,如果人们尝试的话,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一股爆发的意识,而那股更为高远的能量会让所有的原子武器以及它们的持有人变得无能与罪恶感。

  这里有几个例子或许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它看起来不太像是事实,因为它非常地罕见,也因为没有多少人曾经尝试过。

  佛陀有一个门徒叫做提婆达多(Devadutta),他是佛陀的堂弟,而他非常嫉妒佛陀所具有的无比光辉以及他对人们的影响力。不论是谁来到佛陀面前,他们离开时都变得不再一样。他们的存在里有些东西改变了。佛陀种下了一颗种子;然后当第一道云朵开始降下雨水时,那个人会在正确的时机回到佛陀身边。

  但是盲目的提婆达多看不到这些,他不是眼睛上的盲目,而是心灵上的盲目。他没有办法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他和他的堂兄──佛陀──一样地美,一样地受过教育,一样地接受过当时艺术的薰陶。没有理由佛陀是优秀崇高的,而他却不是。因为他无法看到围绕在佛陀身边那股崇高的氛围。

  终于他对佛陀说:「我想要你宣布我是你的继承人。」

  佛陀说:「不论谁能够继承我,他就会继承我,我不会做任何宣告。而且,不论如何,我现在还活着,我才刚到中年而已。选择不是我的方式!我是谁呢?我怎么能够选择一个继承者?存在会有它自己的选择。」
  
  提婆达多觉得很受伤,所以他离开了那个社群,并且多次试图杀害佛陀。那些尝试看起来几乎不像是真的,因为我们不了解爱所具有的力量,我们不了解觉知所具有的力量,我们也不了解喜乐所具有的美以及它所具有的保护力量。

  当时,佛陀常常会在山脚下的一块岩石上静心。提婆达多曾经试着从山上朝着佛陀的方向推下巨大的石头,他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杀害佛陀,而不被人所察觉,因为从来没有人想过会有人谋杀佛陀。

  当那块大石头从山上快速滚落下来时,在场的所有人都非常惊讶,他们无法相信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因为那块石头在佛陀面前两呎的地方停了下来,换了一个方向,它偏离原来的轨道,然后继续滚落下去。发生在那块石头上的事情非常地奇怪;没有人能相信这种情况会发生在一块石头上。甚至连提婆达多都非常困惑不解。

  提婆达多自己是一个小王国的国王,他有一头疯狂而危险的大象。因为牠曾经杀死过很多人,所以牠总是被锁鍊绑在牢笼里。这头大象让提婆达多看到了另外一个可能性。他让人把这头大象带到佛陀附近,然后松开这头大象。当时这头大象朝着佛陀的方向狂奔,就像是牠朝着任何人狂奔而去一样。但是当牠靠近佛陀时,牠突然停了下来,眼眶里带着泪水,然后牠朝着佛陀弯身鞠躬,用牠的头碰触佛陀的脚。

  没有人能够相信这样一头疯狂的大象……牠怎么能够区辨出佛陀和其他人的不同呢?但是盲目的人就是盲目的!提婆达多无法看到那块石头所看到,他也无法看到那头大象所看到的,那是一种微妙而无形的爱。

  如果有上百万的人们充满了爱与静心,那么你不需要感到绝望或无助。因为大自然已经赋予你无比的力量,而那股力量能够抵销任何原子武器的作用。

  而这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让你准备好能够去爱,无条件的爱;让你准备好能够是友善的,即使是对一个陌生人;让你准备好能够放掉那些组织性的宗教,因为它们带来冲突;甚至让你准备好去放掉国家的归属感。在形式上,你仍然会拥有一个国家的护照,但是那只是形式上。在你的存在深处,你不该是个印度教徒,你不该是个印度人,你不该是个德国人,你也不该是个基督徒。

  如果这股浪潮扩散开来──而我极度希望它能够扩散开来──那么,你就可以忘掉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回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会是最后的一次大战。只有当人们没有足够的爱与静心的能量时,第三次世界大战才会爆发。

图书试读

问题:

一个政客真的无法成为宗教人士吗?


一个政客是绝对不可能具有宗教精神的,因为政治和宗教是截然相反的两件事情。

你需要了解一点,问题不在于把某些事物加诸在你的人格之上。宗教精神、觉知、静心,这些都不是某种附加的事物。如果你是政治化的,你可以是一个画家,你可以是一个诗人,你可以是一个音乐家,这些都是附加的事物。政治和音乐不是截然相反的事物;相反地,音乐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政客。它会让你放松,它会让你卸下身为一个政客一整天下来所经历的重担和焦虑。

但是宗教精神不是某种附加的东西,它和政治是截然相反的向度。所以,你需要先了解政客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政客是一个病人,一个在心理和灵性上的病人。在身体上,他可能完全没有问题。通常政客的身体是没有问题的,他们的所有负担都在心灵上。你常常可以看到这一点。当一个政客失去权力时,他的健康也跟着消失不见。

这很奇怪……当他掌有权力时,他有许多的负担、许多的焦虑和紧绷,但是他的身体是完全没问题的。一旦他失去权力时,他所有的焦虑也跟着消失了,它们现在变成别人的问题了。他的心灵不再背负着重担,但是随着重担的消失,他所有的疾病都来到了身体上。

当一个政客失去权力时,他的身体会开始变得痛苦;不然他们通常相当长寿,他们的身体通常没有问题。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灵承担了所有的疾病,而当一个人的心灵承担所有疾病时,身体可以没有负担地生活。但是当心灵放掉它所有的疾病时,那些疾病会到哪里去呢?在你的心灵之下是你的肉体,所以疾病会来到你的身体上。一个没有权力的政客通常很快就会死亡。一个在位的政客可以活得很久。这是众所皆知的事实,但是其中的原因则不为人所知。

所以你需要了解的第一件事情是:政客是心理上的病人,而当这种心理上的疾病变得过多,而他的心理再也无法承担时,它会变成是心灵上的疾病。这里你要小心:当一个政客拥有权力时,他心理上的疾病是注定会扩散到他的灵性上的。因为他紧抓着这些心理上的疾病,不让它往下掉落。那是他的力量,他认为那是他的宝藏;他不会让它掉落。

用户评价

评分

《权力:如何让自己与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份写给所有渴望进步和改变的人的指南。它打破了许多我们固有的关于“权力”的刻板印象,用一种更加人性化、更加普适的视角来解读这个概念。我喜欢作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不是生硬地灌输道理,而是通过层层剥茧,让我们自己去发现其中的真谛。它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内心深处对于“更好”的追求,同时也指出了实现这种“更好”的路径。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微观权力”的探讨所吸引。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我们不是叱咤风云的领导者,我们依然可以在自己的生活领域,在自己的社交圈子里,发挥出属于自己的“权力”,并从中带来积极的影响。这种“权力”或许体现在一次温暖的鼓励,一次有力的支持,或者一次富有建设性的建议。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权力”,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如何运用它。它是一种选择,一种态度,一种对自身潜能的充分认识和自信。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去运用自己的“权力”,无论是为了自身的成长,还是为了他人的福祉,都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我了——《权力:如何让自己与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一直觉得,“权力”这个词在很多时候被赋予了负面的含义,或者与某种不可企及的高位联系在一起。但书名中“让自己与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提问,一下子就打开了新的视角。我开始思考,权力难道不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力量,一种可以被用来建设、改善、赋能的工具吗?它不仅仅是个人野心的放大器,也可以是社会进步的催化剂。我常常在想,为什么那些真正有能力改变现状的人,往往又被某些固有的观念所束缚,无法真正释放他们的潜力。这本书会不会揭示出,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权力”,其实就隐藏在我们日常的行为和选择之中?会不会告诉我们,个体如何通过认识和运用自身的“权力”,不仅能实现个人的成长和价值,还能对周围的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我特别好奇,作者会用怎样的案例和理论来论证“权力”的积极面向,它是否会涉及我们常说的“影响力”、“领导力”等概念,但又超越了这些,触及到更深层次的、关于个体在社会结构中扮演的角色和责任的思考。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带来一种全新的理解,一种让我们不再畏惧,反而积极拥抱“权力”的态度,并从中找到可行的路径,去实现书名中所承诺的那种“更美好”。

评分

这本书名《权力:如何让自己与世界变得更美好?》起初就让我颇感好奇,因为我总觉得“权力”是个复杂且常常带有争议性的词汇。它常常让人联想到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物,或者是充满算计的斗争。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视角,将“权力”与“美好”紧密地联系起来。作者并非鼓吹野心膨胀,也非教唆人们去争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相反,他似乎在引领读者去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潜藏着一种可以带来积极改变的力量。我尤其好奇,书中会如何解释这种“权力”的来源?它是否与我们常说的“能力”、“智慧”、“品格”有关?又或者,它是一种我们尚未充分认识到的、与生俱来的潜能?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引人深思的哲学命题,它不仅仅是关于“我”如何变得更好,更是关于“我”如何能够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去影响周围的世界,让这个世界也变得更美好。这种宏大的愿景, coupled with the deeply personal nature of "letting oneself become better," makes me eager to delve into the book's pages and uncover the secrets it holds about wielding power for positive transformation.

评分

读完《权力:如何让自己与世界变得更美好?》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权力”的理论书籍,更像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和对世界的重新审视。作者以一种极为罕见但却无比真诚的方式,拆解了“权力”的本质,让我们看到它并非遥不可及的特权,而是潜藏在每个人生命中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我尤其被书中所阐述的关于“责任”与“权力”的辩证关系所打动。过去,我常常将拥有权力视为一种优势,一种可以让我为所欲为的资本,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权力,伴随着的是同等甚至更大的责任。它要求我们不仅仅是索取,更是付出;不仅仅是控制,更是服务。这种视角上的转变,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有了更深的思考。我开始反思,我在与人交往中,在工作中,甚至在家庭生活中,是如何运用我的“权力”的?我是被情绪驱动,还是被理性引导?我是在制造冲突,还是在寻求和谐?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启迪,更是一种实践上的指引。它让我看到了,即使是微小的改变,只要是从认识和善用自身的“权力”出发,也能够激发出惊人的连锁反应,最终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力量。

评分

《权力:如何让自己与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场关于“赋权”的深刻启蒙。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无力,感到被动,是因为我们低估了自己的潜能,也忽视了自己可以施加影响力的空间。这本书正是要打破这种桎梏。它让我意识到,所谓“权力”,并非仅仅指代政治上的掌控,经济上的支配,更是一种个体能够主动去影响、去塑造、去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体现在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如何设定目标,如何与他人沟通,甚至如何面对困境。作者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论述,揭示了那些阻碍我们发挥“权力”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并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自我赋权”的强调。它告诉我们,改变世界的第一步,是改变自己,是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并有勇气去运用它们。这种从内向外的转变,比任何外部的给予都来得更加强大和持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动接受命运安排的人,而是一个有能力去主动创造自己人生,甚至能够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的行动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