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他有满腹心事不知从何说起,关于国家命运,关于儿女情长,关于做一个帝王还是一个诗人,诸般种种,千头万绪,总是不能遂人心愿。然生命本就是如此玄妙,有阴晴圆缺,一如人间生离死别无常聚散;遇有阴差阳错,一如他棒着一颗诗人的心,偏偏又被注定了帝王的宿命………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木溪


  迷恋漂亮的字迹、纤细的手指、美丽的人、喜欢艳阳、流水和让人舒服的声音。

  典当文字,换一段不期而遇的梦。

  着有:《愿时光清浅,许你安然:李清照的词与情》、《便纵有千种风情:柳永的风月情缘》。

图书目录

前言 浮华过后成词帝

第一章 贪欢享乐,见帝王风流
 温柔乡富贵地,却非英雄冢
 寂寞宫廷里的奢侈爱情
 及时行乐,恐欢愉难久
 调情,撩拨心弦的风月游戏

第二章 宫闱深深,情真情假难辨
 及笄少女,若李花正艳
 偷得到欢愉,定不下终身
 相投志趣能滋养爱情
 人间没个安排处
 佳人殁,无人携手看梅
 相思无处安放
 柳枝不是无情物

第三章 离愁乱不止,家国恨难消
 隔绝了伤害,也阻断了成长
 多情是仁厚也是残忍
 高调归隐,只为低调求全
 谁言天家无亲
 离恨如春草,兄弟何时归
 家国事,不堪细思量
 樱桃落处,子规正夜啼
 国破日,干戈止

第四章 汴京秋凉,不及幽居心凉
 最忠诚与最善变,不过人心
 爱与解脱,都无法彻底
 江南旧梦难留,念国总如新伤
 剪不断的,不只是离愁
 潦倒催老年华
 从来心愿与身违
 荒废流年,亦被流年辜负
 梦乡是落魄者最好的去处
 作词比做帝王更好

第五章 李璟:风里落花谁是主
 尘埃未落定,我心惶惶
 南国流年,花月正春风
 烽烟起,谁比黎民苦
 风不定,人已终

图书序言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清代袁枚曾援引《南唐杂咏》中的诗句如此评价李煜。当我对李煜的认识只限于〈虞美人〉、〈相见欢〉等寥寥几阕后期词篇时,曾对袁枚的评价深以为然。

  那时,那个浸润着一身江南烟雨的男子彷彿就在眼前。李煜目有双瞳,这本是圣贤面相,但却不见他的威严,他具有的文人细腻情思和赤子情怀倒更让人瞩目。因为他早已向北宋臣服示好,所以,他不穿黄袍着紫衣,开口就是千古幽怨和泣血之殇。声声泣、声声哀,愁更深、怨更甚。他那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触怒了宋太宗,于是,沉醉在统一天下荣耀里的高傲统治者就赐李煜一壶毒酒,把这位昔日的南唐国主葬送在北方苦寒地方。

  我常对此耿耿于怀,觉得若非为君王身份所累,李煜的生命断不会止于四十二岁的盛年。若没有英年早逝,他又会有多少词章传世?李煜说:「天教心愿与身违。」念及此,只觉得登基为君,就是他悲剧命运的开始。

  然而,年龄渐长、阅历日深,尤其又窥见李煜笙箫醉梦的前半生,对他的认知才逐渐清晰起来。李煜早期,「寻春须事先春早」,贪恋及时行乐;「踏马蹄清夜月」,有大周后缱绻相随;「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有小周后画堂幽会。有美人「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的香艳风情,又有「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的奢华享受。
他用华美温婉的文字咏出一首宫廷欢乐颂,诉说着未经事的贵族青年,那些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细腻心思。

  一路循着他生命的脉络,从少年、青年到壮年,才知他是如何把浅唱低吟,浓词艳曲换成深沉哀鸣。南唐的江河日下,让他饱尝兄弟分离之苦,开始生出「离恨恰如春草」的不绝愁绪;国破辞庙的悲剧,让他的视野越过浮华奢靡的宫廷生活,词中才开始有了「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开阔。

  由高处坠至谷底的体验,让李煜的词渐渐摆脱花间词的靡丽。王国维先生认为,「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是李煜把「伶工之词」变为「士大夫之词」。若没有经受这番身世巨变,李煜或许就不会有这样大起大落的生命体验,后人就难见他在亡国后,一句句愁如春水向东流的动人长叹。

  南唐亡国后,昔日风流青年逐渐展露沧桑之颜。岁月如刀,催人老去。而催得李煜老去的又何止是逝去的光阴,还有「天上人间」的巨大落差。登基时,他受了众臣子三拜九叩的大礼,然而明德楼下,身为俘虏的他却不得不向宋主叩首,还要谢恩。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浮华早已逝去,汴京城中一座不起眼的小院就是他这个「违命侯」的府邸,终日门庭冷落。小周后被召入北宋宫廷,被迫服侍宋太宗,李煜只能装作不知。面沧桑,心更甚。年轻时的亡妻丧子之痛,也未曾让他沉痛至此。

  如果生命可以重来,如果命运可以自己选择,李煜或许更愿意做个富贵闲人,只把绝代风华示于他所钟爱的自然风物、诗词曲赋。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兴,赋到沧桑句始工」。或许正是因为残酷的权力斗争毁掉他的南唐,李煜才能成为「词中帝王」。尽管在李煜身后这美誉才姗姗来迟,又或许这种虚名并不足以治癒他的伤痛,那就当作因此安慰了为他伤心的后人。

  李煜本人未能如其词一样,获得压倒性的颂扬和赞赏,后人对他的评价甚至有很多矛盾之处。最受人非议的,莫过于他治国无能,以及向宋朝步步妥协的懦弱。但懦弱如他,又在囚徒生涯不顾声闻于外而高唿故国之思。关于他和大周后、小周后之间的纷乱纠缠,也常常让人难辨其情真情假。他与大周后情深意笃,娥皇亡故后,他不顾帝王身份自称「鳏夫」而写悼文。但在妻子病重时,他又与妻妹偷情于画堂南畔,其香艳旖旎,使人心醉又让人心凉。

  人的情感本来就不是清水一潭,或许正是其中点滴混浊不清,才更让人按捺不住窥探的欲望。关于李煜人生的种种,至今细节多有佚失,又有千年风霜相隔,真实面目实难还原,只有从其诗词与倖存史册中寻找蛛丝马迹。解读李煜,却不奢求能读懂他。那些看不清的风景,时常会给人意外的惊喜。

图书试读

第一章  贪欢享乐,见帝王风流

温柔乡富贵地,却非英雄冢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熘,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红日金炉,玉楼碧阙,佳人美酒,无不透露出李煜帝王生活的些许痕迹。或浓或淡,或深或浅,皆是些缠绵缱绻、显贵荣华的风景。这枕温柔乡、这片富贵地,曾摄过才子的魂魄、缠过词人的心田。再以后,遭遇国破家亡,帝王仓皇辞庙,甚至沦为赵氏兄弟的囚徒,千般万般皆由此起。

很多人说,承袭帝位非李煜所愿。于是出发,无数拥趸以「天教心愿与身违」,诉说着李煜生于帝王家的无奈。将登基为帝的荣耀一刻,硬生生地掰扯成才子悲剧命运的源头。如果他只是个寻常人家的公子,风流如他、才情如他,那一双眼睛定然像微风淌过的湖面,时而荡漾起一抹碧水的青光、时而黯淡出一片夜空的清寂。这样的男子,世人皆盼着他能有个快活且圆满的人生。

心有愿,但天不遂。历史与命运,屡屡与人们的愿景开些弔诡的玩笑,就让词客坐了皇位,又让君主成了俘虏。

清朝的第一位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就是被这命运玩弄的棋子之一。顺治帝六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光这两个数字已足够让人刮目相看。据正史记载,这位少年天子崩于天花、英年早逝。然而,许多野史,都说他后来看破红尘、厌倦宫闱,最终在五台山出家。

和这件件不见于正史的奇闻一起流传民间的,还有一首〈归山词〉,其中有这么几句自白:

黄袍换得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与万秋!

相传此诗见于五台山善财洞上院正殿的山墙上。康熙帝命人拓印,带回京城请孝庄太皇太后鑑别。这位在宫廷斗争的腥风血雨中很少落泪的孝庄太皇太后红了眼圈,颤巍巍地点头,认定笔迹确实出自她那抛却万里江山的儿子。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