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8
《大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给我们的人生规划了一份蓝图;《中庸》是总结性着作,对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进行了提炼和昇华。
这样译注《大学》、《中庸》,专家不觉其浅,大众不觉其深。
"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 朱熹
作者简介
张子维
中国语文学系毕业,从事文字工作。
钻研中国古典文学十余年,学养俱丰,曾协同中小学国文教科书的编撰工作。
认为古典文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思想宝藏,我们有义务传给后世子孙,工作之余致力古典文学与哲学思想的注释。
着有《我的第一本论语读本》、《我的第一本孟子读本》、《庄子─这个智慧我们用了2300年》、《读懂道德经的第一本书》等。
《大学》
经一章
传十章
第一章:明明德,奠定人生之基
第二章:日日新,塑造人生之要
第三章:止于至善,成就人生之本
第四章:知所先后,接近做人做事之道
第五章:格物致知,获取知识之途,丰富追求之源
第六章:诚其意,慎其独,开启立身之根
第七章:修身先正心,好心态是人生进修之梯
第八章:齐家先修身,正己而后正人
第九章:治国先齐家,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第十章:平天下先治国,兼济天下,世界和平
《中庸》
第一章:天地万物的根本
第二章:君子遵循的道德
第三章:世间最高的道德
第四章:难以实行的道德
第五章:孔子发出的叹息
第六章:智慧君主的方法
第七章:自以为是的聪明
第八章:孔子由衷的赞许
第九章:实现理想的艰难
第十章:何为真正的坚强
第十一章:孔子内心的坚持
第十二章:贯通天地的道德
第十三章:谨言慎行的君子
第十四章:随遇而安的坦然
第十五章:追求理想的起点
第十六章:世人敬畏的力量
第十七章:高尚之人的所得
第十八章:宗庙祭祀的礼法
第十九章:最高标准的孝道
第二十章:治理天下的法则
第二十一章:天性教化的差异
第二十二章:真诚可至的成就
第二十三章:次于圣人的选择
第二十四章:至诚之人的能力
第二十五章:成全万物的智慧
第二十六章:天地之间的大道
第二十七章:圣人君子的伟大
第二十八章:民众应循的本分
第二十九章:天理人情的典范
第三十章:化育万物的德行
第三十一章:伟大圣人的智慧
第三十二章:真诚达到的智慧
第三十三章:高尚美德的境界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
知止④而后有定⑤;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⑥。
物有本末⑦,事有终始⑧,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⑨;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⑩;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致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释】
①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指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②明明德:前一个「明」为被动用法,即「使彰明」。后一个「明」做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善良的品德。
③亲民:「亲」(ㄒㄧㄣ),「新」的通假字,动词,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使民新,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④知止:知道应该停止的地方,也就是达到完善。
⑤有定:志向有明确肯定的方向。
⑥得:收获。
⑦物有本末:明德为本,新民为末。
⑧事有终始:知之为始,能得为终。
⑨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⑩修其身:培养锻鍊自身的品行。
○11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提高认知能力。
○12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推究其道理。
○13庶人:指平民百姓。
○14壹是:都是。本:根本。
○15: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6厚者薄(ㄅㄛˊ):原本很厚的东西看成薄的。薄者厚:原本很薄的东西看成厚的。指该重视的不重视,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17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大学、中庸》应该这样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大学、中庸》应该这样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