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律师天书

香港律师天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香港律师
  • 法律实务
  • 法律指南
  • 实务手册
  • 法律参考
  • 香港法律
  • 律师必备
  • 法律工具
  • 法律查询
  • 法律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无论你的第一个学位是在哪个专业领域,无论你是刚走出校园的后生还是人到中年才考虑转行,如果你有兴趣、有志向在律师行业发展,这本书一定很值得你一读。这本工具书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位富裕并满足的律师,而且,本书的重点可确保你,最起码,在拿到专业律师牌照的两年之内,能够成为年薪过百万港元的律师。法律本身与你我每一个人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都息息相关。但是,很少人知道,如何有技巧地读法律,如何轻松自在读法律,及最重要的是,如何成为一位赚钱的律师。这本书正正填补了社会上这方面的空白资讯。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林宛萱


  香港大学文学院翻译系一等荣誉毕业,英国法律大学(The University of Law)法律系一等荣誉毕业,获英国政府旗舰奖学金志奋勇奖学金,英国伦敦政治及经济大学(LSE)法律硕士最高荣誉毕业,先后加入全球最大律师事务所,以及澳洲专业诉讼律师事务所工作,曾负责多个以亿元计算并轰动一时的法律诉讼。

图书目录

序章 3

引子
1熟读黄金指南∕Readme 8

入行基础
2一切由此而来∕StudyingLaw 9
3知足就是福∕Striveforthe“minimum” 13
4拿出你的勇气∕Tocontinueornottocontinue 15

攻读技巧
5 A+学科路∕Whichsubjects 17
6增强记忆不二法∕Supermemory 21
7不通则变∕Lookforthereasonbehind 22
8零进度?!要注意了∕It’sallaboutpreparation 24
9攀爬技术∕Bemyfriend 25
10我和「法庭」有个约会∕ShallIbecomealitigator 26
11必杀科目∕Choosetherightsubjects 31
12阅读判案书的技巧∕Howtoreadajudgement 36
13机会,不能错过你∕Donotgiveup 76

入行准备
14跻身「魔幻」律师事务所∕JoiningtheMagicCircleFirm 78
15自我增值——语言∕LevelUp–It’sLanguagetime! 85
16自我增值——算盘如意∕LevelUp–Let’sdosomeAccounting 95
17自我增值——银行证券∕LevelUp–HowaboutBanking 98
18累积经验∕Experiencedoesmatter 103
19面试必杀技∕InterviewKiller 105

百万黄金路
20原则在哪里∕Whatmoneycannotbuy-Integrity 111
21第1个HK$1,000,000∕TheFirstMillion 117
22明明白白我的心∕Come,understandus 121

后记
23大家一起努力吧∕TheSecretofGettingAhead 124

附录
附录一 中文案例2则∕TwoChineseJudgements 125
附录二 英文案例3则∕ThreeEnglishJudgements 134
附录三 推荐书目∕RecommendedReferenceBooks 155

图书序言

序章

  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选科或是透过什么方法进入法律学院,这本书是教你如何从进入法律学院这最基本的一步,成为一位赚钱的律师。

  是的,这本工具书是帮助你成为一位富裕并满足的律师,而且,本书的重点可确保你,最起码,在拿到专业律师牌照的两年之内,能够成为年薪过百万港元的律师。

  老实説,港币一百万元其实很容易达标,为数不少的香港律师在拿到律师牌照的第一年内,年薪已达或超越一百万港元。

  当然,这个城市里也有不少人读完法律后,找不到律师工作,或只能在薪水微薄的律师事务所日夜工作。薪水的高低当然和律师事务所的大小无关,最重要的是律师事务所本身的利润高与否,换句话説——公司赚不赚钱。

  大部份律师界的「行内人」都知道,中小型但又利润丰厚的律师事务所,所提供的福利最为优越。

  不论,你最后是选择在大型国际律师事务所工作,或是中小型律师事务所工作,都属于个人选择,影响不了我们的目标——年薪百万。

  这本书的重点是:令你在取得律师牌照两年内,能够取得薪水超过百万港元。

  是的,这本书的目的是,实实在在、清清楚楚地教你,鼓励你,引导你,成为一位取得律师牌照两年内,年薪过百万的律师。

  你可以成为一位热衷法律的律师,又或是一位把律师视为一份工作,另外有自己嗜好、或是其他计划的专业人仕。这本书不是要教你爱上法律。法律可能对你来説很有趣,但也可以很沉闷。

  但是,你能借着书里的指引,有趣的例子,还有习题,在短时间里,掌握成为一位富有律师的秘诀。

  笔者在过往十数年,遇见想成为律师,但不甚成功的朋友无数。笔者往往对这些朋友的经历十分惋惜。

  要成为富有的律师,是有秘密的。笔者十分幸运,在走上律师路之前,曾遇上数位律师前辈,并获授其心得及经验。

  笔者将所听所闻,付之实践,加上,数年来,多与身边的律师同事,分享心得。最终,总结出数项秘诀。

  这本书将这些心法实案,从1至23修编并记录在案,是希望借此帮助有志成为律师的朋友们,清晰易记地记诵。也希望透过此书,表达对数位律师前辈多年来的提拔及指导的谢意。

  是的,不论你是:1.正在读法律的同学;2.考虑读法律系的同学:或是:3.已在职,却希望转行的朋友;笔者希望,这本书能为你提供一条捷径,能为你将来律师的黄金路上,避开陷阱,确定方向,达到事半功倍。

  即使朋友你在看完本书后,不想成为律师,或是觉得其他行业更为合适,笔者也希望,这本书至少提供了一些律师界趣闻,以供你茶余饭后消遣的话题!

  当然,笔者希望朋友你,在看完本书后,会对律师行业感浓厚的兴趣,且自信超然,有十足的把握成为一位富有律师!

  历史上,有无数的成功人士都曾从事律师行业,或是接受过法律训练。现今社会而言,台湾总统马英九先生、中国总理李克强先生、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都曾修读法律,英国前工党首相贝理雅先生以及其妻子,也曾从事律师。

  为什么读法律能帮助一个人在事业上突飞勐进呢?这绝不是偶然。

  法律本身与你我,每一个人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都息息相关。

  但是,很少人知道,如何有技巧地读法律,如何轻松自在读法律,及最重要的是,如何成为一位赚钱的律师。这本书正正填补了社会上这方面的空白资讯。

  所以,不论朋友你的目标是短时间内成为年薪百万的律师,或是借着供读法律,为你现在的事业跃升,又或是,对律师行业想多加了解,以决定是否成为律师,笔者都希望你能抽时间,阅读此书。

  而且,笔者有信心,这本书在这方面一定可以帮上忙,助朋友你走向成功之路!

  事不宜迟,现在便开始属于你自己的律师黄金路!

引子

1熟读黄金指南Readme


  朋友你会发现,这本书的中的大部分段落都很短。

  这绝对是刻意的安排,为的是让你看得清晰,牢记原则。

  我们的目标是每一页都只覆盖一个秘诀心法。所以,有的时候,某一段落会很短。

  有时候,某段落只有一句。

  像这一段一熟读本书。

  这种安排是希望透过简洁的句子一

  让你轻松、毫不费劲地记着律师职场成功的秘诀和心法。

  另一个优点是,本书是一本和iPadmini及Kindle相似大小的书本。

  这可以方便读者随身携带。人的记忆必须透过重温和提醒,才能长远保存。读法律,做好律师,亦是如此。

  这本书的尺寸适合你随时随地,带于身边。每当有空,或是有些不肯定时,打开来重新提醒自己。

  这本书的目标是,在你阅读此书后,你会从此充满信心、意志坚定,并朝着年薪百万的律师路,迈步出发。

  这本书会挑战你的思考和学习模式。有些心得和秘诀你可能曾经听过,但有一些,你会觉得不可思议。

  有些你会点头十分同意,有些你会想大声反驳。如果你不同意笔者的意见,那好极了,因为那表示某些观点刺激了你的思考能力一剌激你认真思考,如何成为一位成功和杰出的律师。

  思考,是成为杰出律师的——第一个秘诀。

图书试读

入行基础

2一切由此而来StudyingLaw

读法律。

不论朋友你的智商有多高,IQ超越200、两岁已是Mensa的一份子,不论你是来自香港、台湾、中国内地、英国、美国,还是其他地方,要成为香港律师,你需要一读法律。

有许多人都想知道,成为律师,需要不需要「考牌」?

要成为会计师、工程师、精算师,甚至是医生,在读完相关的学科后,都需要通过一连串的考试,从而取得有关的专业资格。到底在香港,要如何考取律师牌照呢?是否在读完法律本科或文凭后,有一个全港性的律师考试呢?

答案是,跟随英国法律系统,香港律师毋需要考任何「牌照试」。

在美国,想成为律师,必须要考牌。但是,在香港,要成为律师,只需于读完法律后,实习1到2年,即可申请律师牌照。(事务律师实习期为两年,大律师实习期为一年。)申请牌照过程,只涉及行政工夫。

一旦律师资格申请成功,除非因为特别原因而被除牌,相关牌照无需每年续约。

所以,成为律师只有两个步骤:

1.修读法律;

2.完成实习。

这两个步骤看似简单,但要走得比别人轻松,比别人容易,则必须明白个中的要诀。所以,教你成为年薪百万律师的这本书,就从读法律的成功秘诀开始。

首先,读法律,作为一个步骤,自然有多种途径。先来探讨一下可供选择的法律学科。

其中一个广为人知的途径是:在香港的本地大学选修法律本科。

然后,在大学修读4年的法律本科毕业后,修读1年的必修科法学专业证书课程(Post-graduateCertificateinLaws,PCLL)。

在香港,提供法律系法律本科的大学有:

1.香港大学

2.香港城市大学

3.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大学是香港最早提供法律系课程的本地大学。香港大学第一届的法律毕业生毕业于1972年。在那之前,想要在香港成为律师的学生,需要前往其他国家留学,当时主要的国家是英国。

不少香港年资较高或是比较知名的法律前辈,都曾经在英国留学法律,在拿到律师牌照后回香港执业。当中比较着名的律师包括:「金牙大状」清洪大律师,他于197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成为记者,之后转行成为大律师,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大律师,在香港大学文学院毕业后,前往英国以获取律师牌照。此类前辈的例子多不胜数。

然而,在香港的本地大学选修法律本科,绝对不是读法律的唯一途径。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能够从一个法律人的角度,去审视香港的社会变迁。作者并非仅仅关注法律条文的修改和判例的演变,而是更关注法律对于香港社会的影响,以及香港社会对于法律的反作用。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香港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讨论,他深入探讨了香港的《新闻自由条例》和相关的判例,分析了香港的媒体在社会舆论形成中的作用。台湾的媒体环境近年来备受争议,而香港的经验,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警示。书中对于香港的公共秩序和集会自由的讨论,也引发了我的思考。香港的公共空间相对狭小,而人口密度较高,这使得香港的公共秩序维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者通过对相关法律和判例的分析,揭示了香港的公共秩序维护机制的运作方式,以及对于集会自由的限制。这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对于香港的法律援助制度的讨论过于理想化,未能充分考虑到法律援助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法律援助律师的专业水平差异。另外,书中对于香港的法律改革,也未能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评分

读完这本关于香港法律体系的书,我不得不说,它填补了我对港陆法律差异的许多疑惑。长期以来,台湾的法律界对于香港的法律实践,总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这本书的作者,以一种非常务实且深入的方式,剖析了香港普通法体系的运作,尤其是在商业诉讼和公司法方面的细节,让我受益匪浅。书中对于案例的分析,并非停留在简单的法律条文解读,而是结合了香港的社会背景、经济环境,以及法官的判决逻辑,这对于理解香港法律的精髓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信托法和证券法的阐述,这些领域在台湾也逐渐受到重视,但香港在实践上已经走在了前面。书中对于这些领域的深入探讨,为我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考角度,也让我意识到台湾法律在某些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这本书的语言虽然专业,但并不晦涩难懂,作者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法律概念,这使得即使是非法律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值得所有对香港法律感兴趣的人阅读的佳作,它不仅能帮助你了解香港的法律体系,更能让你对法律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作者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法律学术写作方式,而是更倾向于一种故事性的叙述。他通过讲述一个个真实的法律案例,来展现香港法律体系的运作,这使得这本书读起来更加引人入胜。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香港的家庭法和继承法的讨论,他通过讲述一个个关于离婚、遗产和子女抚养权的案例,揭示了香港社会对于家庭关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台湾的家庭法近年来也进行了一些修改,而香港的经验,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书中对于香港的知识产权法的讨论,也让我受益匪浅。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知识产权保护对于香港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作者通过对相关法律和判例的分析,揭示了香港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运作方式,以及对于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这本书的缺点在于,它对于香港的国际贸易法和国际仲裁法的讨论相对较少,未能充分考虑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性。另外,书中对于香港的法律专业人士的职业发展,也未能进行更详细的介绍。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值得推荐的法律入门读物,它不仅能让你了解香港的法律体系,更能让你对法律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相当有条理,从香港的宪法基础到具体的诉讼程序,层层递进,让人感觉像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进行一次全面的法律导览。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讨论香港的司法独立性时,所展现出的客观和严谨的态度。台湾长期以来对于司法独立性的讨论甚嚣尘上,而香港的经验,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书中详细介绍了香港的法官选任制度、法官的保障机制,以及司法审查的范围,这些内容对于理解香港的法治环境至关重要。此外,作者还深入探讨了香港的法律援助制度,以及对于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这体现了香港法律体系的人文关怀。然而,这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香港的行政诉讼制度,作者的讨论略显简略,未能深入探讨行政机关的权力边界和司法审查的有效性。另外,书中对于香港的法律文化,例如律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庭礼仪,也未能进行更深入的剖析。尽管如此,这本书仍然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法律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香港法律体系的窗口,也引发了我们对于自身法律制度的思考。

评分

坦白说,我原本对香港法律的兴趣并不大,但这本书却意外地吸引了我。它并非一本枯燥的法律教科书,而更像是一部关于香港社会和文化的观察笔记。作者在阐述法律条文的同时,也穿插了许多关于香港历史、政治和经济的背景故事,这使得这本书读起来更加生动有趣。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香港的《基本法》的解读,他并没有简单地将其视为一部法律文件,而是将其置于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这让我对《基本法》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对于香港的土地制度和房地产市场的讨论,也让我大开眼界。香港的土地制度与台湾截然不同,这直接影响了香港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作者通过对土地制度的分析,揭示了香港贫富差距的根源,以及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机制。这本书的缺点在于,它对于香港的刑事法律的讨论相对较少,未能深入探讨香港的治安状况和犯罪趋势。另外,书中对于香港的法律教育体系,也未能进行更详细的介绍。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值得推荐的法律普及读物,它不仅能让你了解香港的法律体系,更能让你对香港的社会和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