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千年来的国画史
我们就像是在见证中国人的情感变化和生命历程
彭明辉(心灵励志畅销作家,《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作者): 我开始认真研究国画,原本是想要从国画去体验,中国人在数千年历史内有过哪些伟大的情感与人格,以便回答自己「人活着有什么值得追求的?人活着有什么值得珍惜的?」
后来,我在范宽与五代的山水画里,领略到国画背后庄严、崇高的情感世界与思想,也借此看见自己内在世界里,那一份庄严、崇高而近乎神圣的情怀,
因而确信:人活着,有远比名利更值得追求、领会的精神世界等待我们去开发。靠着这份信念的引导,我才走出虚无。
跨出狭义的绘画艺术,
心灵励志畅销作家彭明辉援引书法艺术的精神、
《史记》记载中孔子与季札的音乐美学,
以及彩陶、青铜器的特色为佐证,相互发明,
结集成《崇高之美:彭明辉谈国画的情感与思想》,勾勒出先秦以降的中国美学精神。
艺术保留人类数千年的情感变化,直透、鲜活有如往昔,认真揣摩可以感受到许多超乎言诠的情感、胸怀,有如跟千年前的古人当面对话。
周朝以来中国有其一脉相承的美学精神,特别重视艺术形式、内在情感和人格三者不分的紧密关系,使得艺术创作突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的格局,变成一个值得以生命相许的终生职志,也因而让我们有机会借由国画名作而看见前人伟大的生命丰采。
彭明辉新作《崇高之美》力求深入浅出,论述的视野也远比传统国画更宽广:它以国画为探讨的焦点,但是把讨论的背景安置在中西绘画的对比,以及彩陶、青铜、先秦音乐美学与书法的精神面貌。本书视野横跨古今中外,用以相互发明,企图借此较周延地掌握中国绘画的美学与文化特质,从而釐清在这中西文化冲突的时代里,我们该如何进行艺术、美学与文化的取舍与传承。
【随书附赠】范宽《谿山行旅图》、李成《寒林平野图》复制版海报各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