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文学」之研究,不仅是对历史的拷问,
也充满了鲜活的现实意义。
轰轰烈烈的「文革」虽渐被历史尘封,但它的精神流毒却仍像幽灵一样以各种变体形式在今天中国的文学领域和现实生活中游荡,「文革」的主导性文化现象和精神景观,也并未因时间的消逝而自动终结。
本书分为「敍述话语与集体抒写」、「敍述功能与理想人格」、「敍述情境与社会环境」、「敍述策略与政治需要」四个部分,从敍事学的视角,对「文革文学」中的重要现象以及「文革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命题,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探析。冀望通过上述对「文革文学」畸形发展的历史拷问,为当代文学营造和谐共存、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
本书特色 「文革」期间产出的文学作品,反映了怎样的主流意识型态与文化生产模式?
在近半世纪后,对于这段历史的产物,又该怎样接近、怎样理解?
本书提供了一个适切而及时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