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大人之學,用學術專門用語來說,主要是工夫論。但這裏工夫論中的工夫並非外國人稱為“Chinese Kung Fu”的「功夫」(武術),而是指道德實踐的程序和方法(成德工夫)。在道德反省方麵,中國人甚至比西方人更全麵。西方人如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大哲,主張「德即是知」(virtue is knowledge),以為道德主要是理論問題,把握道德理論便是有道德的瞭。然而,中國人特彆是孔子、孟子等大哲,提倡知行並重,認為真正的道德不單是理論問題,也是實踐問題;因此,中國哲人很早已有工夫論──有關道德實踐的曆程和方法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