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本劝善文,也不是一本励志文集,也不是一本自助手册。
本书的目的,是要拿我这个人的某些部分来与你分享。
这是我在现代生活的丛林中所体验到的一些东西;
这是我所看到的;这是我终于相信的;
这也是我所面对的困惑、疑难、关怀和不确定。
但愿在这分享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些东西正是针对着你而说的。
─罗哲斯
《成为一个人》在1961年的出版,为罗哲斯带来了全国的知名度。身为研究者和治疗者的罗哲斯原本认为这本书是写给心理治疗者看的,但是在销售超过百万册之后,他才发现他是为一般人写的:看护、家庭主妇、商界人士、牧师、传教士、老师和年轻人。接下来的十年间,罗哲斯成了大写的「美国心理学家」(the Psychologist of America),他的很多想法得到广泛的採用,成了主流心理学的一部分,以致到了现在,我们都已经忘了那些想法在当时是多么地新颖、多么地具有革命性。
罗哲斯重视治疗者与案主之间所建立的关系。他相信案主需要一种能够被接纳的关系,而他所使用的技巧叫做「同理心」和「无条件的正面关怀」。罗哲斯用一句话来描述他的核心假设:「如果我能够提供某种型态的关系,那么案主就可以在他自身中找到一种能力,从而在这种关系当中开始成长、改变与进行个人发展。」
全书由二十一篇个别发表的文章集结而成,但贯穿其间予以统整的正是罗哲斯温暖、热切、自信与关怀的语调。我们看到一个人,不断耐心尝试,并善用所有资源,以倾听他人与他自己。如此细细的聆听,既是为了那个前来求助的个人,也是为了寻索那个大哉问:究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