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动力心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宗教的动力心理学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原文作者: Paul W. Pruyser
出版者 出版社:联经出版公司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译者: 宋文里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4/03/14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16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宗教的动力心理学是一种临床的、精神分析的心理学

  普吕瑟结合心理学与宗教学的理论,包括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奥图的现象学、自我心理学、英国的对象关系理论,再加上神学及社会/文化研究的基底,融合为他所称的「宗教的动力心理学」。

  普吕瑟不同于多数宗教学研究将焦点限于祷告、密契主义、崇拜、起信、宇宙意识等概念之发展,他则是使用规范式的资料或临床观察,配以适当的连贯性,将神学命题视为宗教概念形成的产品来评估,并把宗教生活中不明显的或寻常的特色都放入解说的范围。他以临床的、精神分析的心理学,结合文化心理学、诠释学,和深厚的宗教现象学知识。

  在本书《宗教的动力心理学》中,普吕瑟引述的神学,除了对《圣经》的诠释之外,还有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代诸多神学家的作品。而最重要的则是近当代新教神学──几乎都是宗教现象学观点的──包括士莱马赫、齐克果、奥图、田立克及海德格等。他把这些宗教现象学的观念拿来和动力心理学互相比较,或作交叉诠释,使得他的心理学与宗教哲学之间互相发生了相当平衡而带有高度启发性的意义。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保罗.普吕瑟(Paul W. Pruyser,1916-1987)


  1916年诞生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6年毕业于阿逢文理中学(Avon Gymnasium),之后进入阿姆斯特丹大学攻读心理学。由于战后欧洲社会情况残败,他们一家移民至美国。1953年他在波士顿大学拿到心理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在波士顿期间,他已经开始在波士顿州立医院以及波士顿儿童医院担任临床心理师的工作。1954年受聘到堪萨斯州的托皮卡州立医院(Topeka State Hospital),两年之后他成为梅宁哲基金会(Menninger Foundation)的成员,1962年前后则开始担任该基金会教育部门的副主任,而主任就是卡尔‧梅宁哲(Karl Menninger)本人。后来他升任该基金会的「科际整合研究学程」主任,并获颁「精神医学研究与教育」的Henry March Pfeiffer讲座教授荣衔,直到1987年他逝世为止。

  除了临床心理学的实务与教学训练之外,他同时还在托皮卡市的第一长老教会担任过几年的长老,代表过该教会参加全国教会理事会的委员。也担任过一届「宗教的科学研究学会」会长,以及The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和Pastoral Psychology两种专业期刊的编辑谘询委员。他曾得到美国心理学协会(APA)第36分组的Bier Award和美国教牧谘商协会的杰出贡献奖。

译注者简介

宋文里


  天主教辅仁大学心理系专任教授。1985年取得美国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教育心理学系谘商心理学组(Division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博士,1993-1994年间于美国哈佛大学宗教研究学院(Divinity School)进行博士后进修。学术专长领域为文化心理学、艺术心理学、文化的精神分析、宗教研究、批判教育学。着有〈「迷信」与「空虚」:关于大学生超自然参与经验之意义病理研究〉、〈以启迪探究法重写碟仙〉、〈负显化:观看借窍仪式的一种方法〉、〈物的意义:关于碟仙的符号学心理学初探〉、〈创真行动:阅读史瑞伯的一种他者论意义〉及〈天佑美国:一则爆炸性的政治神话〉(合着)等论文。译作包括Carl R. Rogers的《成为一个人》、Edward O. Wilson的《人类本性原论》及Jerome Bruner的《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学的观点》等作品。
 

宗教的动力心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译者导读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宗教中的感知历程
第三章 宗教中的智性历程
第四章 宗教中的思维组织
第五章 宗教中的语言功能
第六章 宗教中的情绪历程
第七章 宗教与动作系统
第八章 和人的关系
第九章 和事物与观念的关系
第十章 和我自己的关系
第十一章 一些不断重现的难题
中英译名对照表
 

图书序言

第二章 宗教中的感知历程

现象学家们爱说:透过感知(perception) 人才能关联于世界,而人和世界的双方在感知活动中都是主动的参与者。世界对于感知者「会打开」或「给出其自身」;而感知者则「如实取得其所见、所闻、所触」且由此而将世界变成他的世界。这个命题看来实在够陈腔滥调,也太自然而自明,以致让人忘了其中对于感知的态度带有多么积极的意谓。感知对于人和自然来说都是受到欢迎的机会,这双方也因而得以知道彼此。

对于感知採取这样欢愉的态度,可不是每个人都能享有的。极多的人所受的教育是要不信任自己的感觉(senses),以及感觉所揭示的世界。很多宗教运动都对感知有深深的偏见,并宣称感知会带人去接触一个「错误的世界」,并且感觉就会把人引入肉欲横流之中。这种消极的态度有很多样的形式。这种调子可能像是《传道书》作者那样,认为感觉或感官化都是虚空。也可能像柏拉图主义那样,认为感知所得的世界带有脆弱乃至容易蒸发的性质,在其中没有任何事物是可以恆久的。另外还可能像斯多亚学派(Stoicism)那样,强调感知世界的无益,而如这般的态度就使得巴特勒(Samuel Butler)宣称:生命就只是一段漫长的疲倦历程。有些信仰体系甚至主张:感知不只是淫佚、虚华、不稳、无用,还实际上是错误且善骗的。心灵要求的是真实的面包,但感知所给的却是不能消化的石头。

对于感知的另外一种态度,有个例子是用三只小猴子各自掩盖住眼睛、耳朵和嘴吧,以表示牠们没看见、没听见或没讲出邪恶。在这样的评价中,不是所有的感知都应阻挡或禁止,而只是其中「邪恶」的部分,因此,只要能遵守一些道德的基本原则,选择性还是有希望的。但关于「好感知」、「坏感知」的道德知识会投射回到人类的猿猴祖先身上,就暗示这种想法实系源自对于感知的古老禁忌。确实的,我们有很多证据可说:古代人和现代人实在不像现象学家那般乐观地认为人和世界可以在感知的动作中和谐一致。打开你的眼睛,你就可能会看见恐怖的事物,让人畏怯的景象,危险的存有,甚至看见神本身!人可能在风中听到鬼魅和精灵的低诉;你的手可能摸到什么一熘而过却无法抓握的东西,因而认定那是来自某种阴幽栖息地的怪物;一阵气味飘来,也可能暗示某种不可见的魂灵降临身边。甚至有些原本看来清晰稳定的东西,譬如天体,也会开始有诡异不祥的运动。自然是既可亲又恐怖、既吸引人又令人排斥、既可以信赖又令人狐疑的。

图书试读

None

宗教的动力心理学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宗教的动力心理学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宗教的动力心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宗教的动力心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