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杀人犯,遇上不同的法官,会有怎样的结局?
死刑?无期徒刑?或是十年以上的徒刑?
别怀疑,以上三种,都有可能,这就是法律!
法律不是律师看守的堡垒,以遥不可及、晦涩难懂的条文,将市井小民挡在门外。
法官必须先釐清行为事实与社会事实的争议,才能运用法条做出判决。
如果缺少行为事实与社会事实,只单用法条来判罪,就会产生所谓的「恐龙法官」。
因此,错综复杂的法律问题并牵涉具有争议的事实,需要寻求专业意见。此类案件,法律判决者通常会向各领域如行为、社会、生物医学或自然科学专家询问意见解决纠纷。
本书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一一介绍法律判决中可告知和应告知的行为和社会知识及其可能造成的误用。总共11个案例,集中探讨校园药物使用、堕胎、死刑等重大的法律判决。借由这些案例,就能了解到事实对于一件案子的成败,会有多大的影响力,让判决能够更符合人性,贴近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