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的技巧:从外国辩词名篇学辩论

舌战的技巧:从外国辩词名篇学辩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辩论
  • 口才
  • 沟通技巧
  • 演讲
  • 说服力
  • 修辞
  • 外国辩论
  • 辩论技巧
  • 思辨
  • 论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激烈的争论中,如何保持幽默睿智?
在两难的语言陷阱中,如何巧妙转身?
在僵局当中,如何设置悬念,引君入瓮?
 
  古今经典辩论场合汇聚一册,教你学会雄辩滔滔,以理服人!

  本书精选多篇古今外国的精彩辩论名篇,从古希腊时代的苏格拉底、普罗塔哥拉,至中世纪的马丁路德、近代的甘地,以至美国总统的竞选辩论……,当中不乏重大的历史事件。编者力求还原当时的史实,点出该历史人物的辩词的巧妙之处,教读者在辩论中处变不惊,以子之予,攻子之盾。

  另选辑数场精彩的大学辩论比赛,其针锋相对、峰回路转,让读者认识更多实用的辩论技巧。

  辩论学会(香港)顾问委员会全力推荐本书!

  「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苏格拉底(希腊哲人)

  「现在要解决的唯一问题是︰妇女是不是人?我很难相信,反对我们的人中有谁敢说她们不是。妇女既然是人,也就是公民」——苏珊 B.安东尼(美国女权运动先驱)

  「我不打算对抗任何政府,我所要对抗的是不合真理者——我也反对欺伪,反对不公。」——甘地(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袖)
书籍简介:《舌战的技巧:从外国辩词名篇学辩论》 聚焦国际视野,剖析辩论精髓,构建说服艺术的坚实阶梯。 本书并非市面上常见的辩论技巧手册,它深入挖掘了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英语世界中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辩论篇章与思想交锋。我们致力于提供一种超越基础规则和套路的辩论学习范式,引导读者从历史的沉淀与思想的碰撞中,提炼出真正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力的表达艺术。 第一部分:溯源与立基——经典辩论的时代回响 本部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审视历史上那些定义了特定时代的重大辩论。我们不只是罗列名言警句,而是细致拆解这些辩词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以及核心论点的构建逻辑。 一、古希腊的逻辑基石与修辞力量: 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出发,探讨“说服的三要素”——信誉(Ethos)、情感(Pathos)和逻辑(Logos)在西方辩论传统中的奠基作用。我们将分析伯里克利等人物在雅典集会上的演讲,学习如何在信息匮乏的早期环境中,通过精妙的结构和对听众心理的精准拿捏来获取支持。 二、启蒙时代的思想交锋与权利宣言: 重点剖析十八世纪,围绕自由、人权与政府形式展开的激烈辩论。例如,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过程,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自然法哲学与洛克主义思想。书中将详细解析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如何以简洁、激昂的语言,成功地将复杂的政治哲学转化为普通民众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行动口号。 三、维多利亚时代的帝国辩论与道德困境: 聚焦十九世纪英国议会中关于殖民政策、工人阶级权利和宗教改革的辩论。读者将看到,在高度形式化的议会辩论中,辩手如何巧妙地运用历史类比、数据引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宏大叙事,来影响决策。我们尤其关注那些富有争议性的议题,如废奴运动,分析支持方和反对方是如何构建其道德制高点的。 第二部分:结构与解构——西方辩论范式的深度解析 此部分将辩论的焦点从历史事件转向具体的文本分析,教会读者如何“像辩手一样阅读”。 一、牛津与剑桥的辩论传统(BP 模式基础): 深入解析英式议会辩论(British Parliamentary, BP)的核心结构,但重点不在于规则的学习,而在于“立场构建”与“模型建立”。我们将分析一流辩手如何快速建立一个清晰、可辩护的政府(正方)模型,并拆解反对派(反方)是如何通过“削弱前提”、“限制范围”和“提出替代方案”来瓦解这一模型的。这要求读者掌握对“框架(Framing)”的绝对控制力。 二、美国大学辩论(Policy Debate)的论证深度: 虽然国内接触较少,但其对论证严密性的要求极高。本章将选取关于外交政策、经济干预等主题的辩论案例,展示如何运用“影响链(Impact Chain)”进行层层递进的推理。我们关注如何将一个抽象的观点,通过明确的后果链条,最终落脚于听众最关心的核心价值上(例如:安全、经济繁荣或公平)。 三、跨文化语境下的“赢”的定义: 辩论的“成功”在不同文化中定义不同。本章探讨在追求“共识”的文化与追求“对抗胜利”的文化中,辩手的语言策略有何差异。例如,如何处理引用来源的权威性,以及在美式辩论中强调的“可证伪性”与英式辩论中强调的“说服力”之间的微妙平衡。 第三部分:语言的魔力——修辞技巧的现代应用 优秀的辩论从来都是一场语言的艺术表演。本章专注于从具体文本中提取高阶的语言工具,并将其适配到现代的沟通场景中。 一、隐喻(Metaphor)与类比(Analogy)的策略性运用: 我们分析了那些被历史铭记的辩词中,是如何使用强烈的隐喻来简化复杂议题的。例如,将经济危机比作“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或将官僚体系比作“僵化的机器”。学习如何选择既能引发情感共鸣,又能在逻辑上站得住脚的形象化语言。 二、反问与设问的张力控制: 分析了辩手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反问来占据道德高地,而非仅仅是陈述事实。这需要对听众的知识储备和心理防线有深刻洞察。书中将提供大量练习,指导读者如何将平淡的陈述转化为具有冲击力的质问。 三、语气的动态转换(Tone Modulation): 辩论中,声音和语气的变化往往比文字本身更具力量。本章通过对著名演讲的音频分析(非文字记录),展示辩手如何在同一段论述中,流畅地从冷静的分析者切换到激昂的倡导者,再到充满同理心的倾听者,从而实现对听众情绪的精确操控。 本书的特色与价值: 本书的每一章节都紧密结合一个或多个“外国辩词名篇”作为案例。读者将直接接触到的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在国际舞台上产生过实际影响力的思想表达范本。我们不提供一蹴而就的“万能模板”,而是提供一种批判性地吸收和重构经典的能力。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名篇背后的思想内核和表达结构,读者能够构建出自己独有的、适应不同场合的、强大且具有说服力的辩论体系。这是一本献给渴望突破现有辩论框架、追求更高表达境界的学习者的高阶读物。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天道


  1951年出生于四川省彭县,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文科二级教授、四川省美学学会副会长;先后担任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等。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170余篇,并曾编着多本作品,包括《中国美学之雅俗精神》、《老子美学的当代意义》、《中国古代人生美学》、《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普利策新闻奖图语》、《中国辩论词名篇快读》、《外国辩论词名篇快读》、《唐人的诗歌理论》、《晏子春秋与现代人格》、《慧能评传》、《坐拥天下:康熙》、《漫谈金庸小说的侠客典型》等。

图书目录

01 苏格拉底的诘问——道德是什么? 6
02 大哲学家之死 12
03 历史着名的诉讼——普罗塔哥拉的半费之讼 20
04 为英雄的荣誉和法律的正义而辩 24
05 对上帝之子的审判 30
06 马丁.路德以基督之名抗辩 36
07 割去威尼斯商人的一磅肉 44
08 查理一世的狡辩 52
09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60
10 上帝不会相信你的鬼话 68
11 处死路易十六的法庭辩论 74
12 林肯的辩才 82
13 妇女是公民,当然有投票权 88
14 牛津大辩论——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护航 96
15 马克.吐温为公正的版权而辩 106
16 甘地的论辩 112
17 罗素:为什么我不是基督教徒 122
18 二战风云人物(一)——邱吉尔坚决抗战的辩词 130
19 二战风云人物(二)——戴高乐寸步不让 138
20 二战风云人物(三)——罗斯福重燃美国人民的希望 146
21 甘迺迪舌战杜鲁门 154
22 谁是真正的兇手 160
23 萨特拒领诺贝尔奖的声明 170
24 美国总统竞选激辩(一) 180
25 美国总统竞选激辩(二) 188
26 网络使人更亲近/ 更疏远 198
27 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 204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01苏格拉底的诘问——道德是什么?
 
人物 [古希腊]苏格拉底
时间  约公元前430 年—前399 年
 
背景导航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伯利克里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死于雅典的败落时期。他出身于雅典的石雕世家,早年从父业,雕刻石头,曾两次参加伯罗奔尼撒战争。

提起雅典,人们脑海里可能会立即浮现出雄伟而优雅的卫城。其实,在卫城脚下,有一个更能代表古希腊文明的地方——阿戈拉,这是包括苏格拉底在内的古希腊哲人宣扬自己学说的地方,苏格拉底受审及饮鸩而死都发生在这里。

阿戈拉在希腊语中是「市集、聚集之地」的意思。但在古希腊人的生活中,阿戈拉并非「市集」这么简单,这里是人们购买商品、议论时事、发表演讲、传播学说、朝拜神灵的地方,也是民主萌发之地。

阿戈拉西侧的小山坡上有座神庙称为忒修斯庙,在忒修斯庙的东北,有一处残迹被称作波伊基勒斯多葛,意思是「粉刷的门廊」。今天,我们只能在这里看到几根残破的石柱,但这却是斯多葛学派(苦行主义)诞生之地。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芝诺总是在这里宣扬自己的学说,他的追随者们逐渐在这里聚会。事实上,斯多葛这个词,就是从希腊语的「门廊」演化而来的。

不光是斯多葛学派,古希腊时代几乎所有的名人都在这里出现过,圣保罗曾在这里宣扬过基督教,场面甚为壮观。当年苏格拉底每天都要在这里待很久。这个身材矮胖、长着狮子鼻、秃顶的男人娶了一个脾气极为暴躁的老婆,为了躲避她,同时也为了寻求智慧,他每天都站在「宙斯门廊」前,和自己的学生柏拉图等人探讨知识。不过,他更喜欢的是在这里拦住行人,诘问他们,最终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因为苏格拉底认为,除非一个人自认为无知,否则就学不到任何知识。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名助产士,而他则是个精神助产士,他教自己的学生时很少先给出结论,而是一步步引导他们,让他们思考,他把这种方法叫做「精神助产」,「宙斯门廊」因此就成为了雅典的「精神产房」。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我一直对辩论这个领域充满好奇,但苦于没有一个清晰的入门指引,总是觉得它高不可攀。当我在书店看到《舌战的技巧》时,那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油然而生。“舌战”这个词,既充满了挑战性,又暗示着一种高超的智慧,而“技巧”则让人看到了学习和掌握的可能性。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讲解一些基础的辩论原则,比如如何构建一个有力的论点,如何收集和组织论据,如何进行有效的反驳,以及如何避免常见的逻辑谬误。我希望作者能够将复杂的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同时,我也对书中提到的“外国辩词名篇”充满了好奇,我希望通过学习这些经典案例,能够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辩论风格,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辩论素养。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一种“授人以渔”的期待,我相信它能够帮助我打开辩论世界的大门。

评分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辩论是一门天赋的艺术,要么天生口才好,要么就只能望洋兴叹。但当我拿到这本《舌战的技巧》时,这种想法被彻底颠覆了。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力量感,而“从外国辩词名篇学辩论”这句话则暗示了书中蕴含着宝贵的智慧财富。我迫不及待地翻阅,那些历史上著名的辩论场景,在我脑海中一一浮现。我很好奇,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力挽狂澜、以一敌百的辩手,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是他们有超强的记忆力,还是拥有洞察人心的能力?我期待书中能够揭示这些秘密,将那些抽象的辩论技巧,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不同辩论风格的分析,比如是侧重情感煽动,还是偏重逻辑推理,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不同的场合和面对不同的人群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辩论策略。此外,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拓展我的视野,让我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辩论方式,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辩论的魅力。

评分

作为一名对公共演讲和辩论充满兴趣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提升我的辩论技能的书籍。当我在书架上看到《舌战的技巧:从外国辩词名篇学辩论》时,我立刻被它吸引了。书名中的“技巧”二字,预示着这本书将提供实用的方法论,而“外国辩词名篇”则代表着丰富的案例和深厚的底蕴。我一直认为,学习历史上的经典案例是掌握任何一项技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为这些案例经过时间的检验,证明了其有效性和普适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解析这些名篇,不仅仅是呈现辩词本身,更要深入剖析其中的论证结构、修辞手法、情感铺垫以及应对反驳的策略。我想知道,那些伟大的辩手是如何在激烈的交锋中保持冷静,如何精准地捕捉对方的破绽,又如何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说服听众。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套清晰的辩论思维框架,让我能够更自信、更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深沉的蓝色背景搭配烫金的书名,给人一种专业、严肃但又不失格调的感觉。我是一个平时不太敢在人前表达自己观点的人,总是担心说错话或者被反驳得哑口无言。偶然在书店看到这本书,被“舌战的技巧”这几个字深深吸引,总想着能从中找到一些“武器”,让我在未来的唇枪舌剑中不至于那么被动。虽然我还没有开始阅读,但光是翻看目录,就觉得内容非常丰富。那些著名的外国辩词案例,听起来就很有分量,不知道在它们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辑和智慧。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这些经典案例,不仅仅是罗列,而是要讲清楚它们是如何一步步构建论证、如何层层递进地击破对方观点的。另外,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技巧,比如如何快速组织语言、如何应对突发状况、如何通过肢体语言增强说服力等等。如果能有一些练习题或者案例分析,那就更完美了,可以让我边学边练,理论联系实际。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一种“值得期待”的感觉,希望它能成为我提升辩论能力的“启蒙导师”。

评分

我一直认为,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用事实和逻辑去说服他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而《舌战的技巧:从外国辩词名篇学辩论》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项能力提升的渴望。书名简洁有力,直指核心——如何掌握辩论的精髓。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那些来自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外国辩词经典。我希望不仅仅是了解这些辩词的内容,更能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剖析,学习到辩论的核心策略和技巧。比如,如何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如何有效地进行逻辑论证,如何在复杂的情况下保持镇定并做出有力的回应。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指导,帮助我理解如何在实际的辩论场景中运用这些知识,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工作中的会议,亦或是日常的交流。我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提升我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最终成为一个更具说服力的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