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天氣,從不為誰停留 詩‧攝影集

好天氣,從不為誰停留 詩‧攝影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詩歌
  • 攝影
  • 散文
  • 旅行
  • 自然
  • 情感
  • 生活
  • 治愈
  • 文藝
  • 清新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特色

  ★《好天氣,從不為誰停留》這本精緻的詩攝影集,是由女詩人顧蕙倩及其胞弟顧凱森的聯袂創作,姊弟情深默契十足,一位以意象精彩的詩句,另一位以飛羽精靈的攝影,透過鏡頭看到彼此,相互對話深情演齣。要以一詩歌一鳥語,引起讀者共鳴。

  ★詩人陳謙精心作序推薦。「每個故事/都是/開花的聲音」顧蕙倩以其獨特的故事性詮釋小詩的特質,以其嗓音唱齣自己的歌。

  ★蕭世輝教授審校的鳥類資料是本書極其推崇的附加價值,相當於一本颱灣鳥類圖鑑。全書以高磅數雪銅全彩印刷,精裝本的設計更顯齣本書收藏的價值。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顧蕙倩/詩


  自然甜係,四季果物。喜歡創作人生,曾任報社雜誌採編、現為教師、聯閤報繽紛版及人間福報副刊專欄作傢、齣版過詩、散文、論文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淡江大學中研所,佛光大學文學所畢業。 曾任颱灣藝術大學兼任講師、衛理女中教師、迴聲雜誌採訪編輯、新觀念雜誌特約採訪、中央日報副刊組編輯。  現任國立颱灣師大附中教師,  曾獲颱北詩人節即席創作首奬、師大噴泉詩奬佳作。  著有《追風少年》、《漸漸消失的航道》、《幸福限時批》、《傾斜.人間的喜劇》、《蘇曼殊詩析論》等書。  作品曾收錄《九十二年散文選》(九歌版)

顧凱森/攝影

  野山林係,飛羽精靈。喜歡與大自然為伍,熱愛生活,攝鳥成趣。

圖書目錄

‧序
002 陳謙/
日麗,所以風和
006 蕭世輝/
鳥語畫鑲
008 顧蕙倩/
好天氣,從不為誰停留

輯一‧ 霧靄
016 輕霧
018 連連看
020 原諒
022 藍色旅程
024 苔蘚
026 等候
028 輕煙
030 天使
032 守候
034 戲子
036 微塵
038 日影
040 泡沫
042 迷霧
044 秘密
046 時間

輯二‧ 雪霽
050 祈願
052 舞者
054 盼望
056 傾斜
058 鼕雪
060 無色
062 堅毅
064 果實
066 軌跡
068 葉脈
070 如常
072 電音
074 網
076 扭麯

輯三‧ 初晴
080 河烏
082 尋找
084 容許
086 迴望
088 雲朵
090 詩箋
092 雙鰭
094 青苔
096 冠冕
098 煙花
100 好天氣
102 輪迴
104 追尋
106 溫柔
108 寒武紀
110 島嶼
112 真實
114 陷阱
116 故事
118 漣漪

附錄
120 鳥類資料介紹

圖書序言

【詩人陳謙教授序】

麗日,所以風和
—《好天氣》詩攝影閤集序


  「好天氣,從不為誰停留」,詩集副標題說明著詩人善於捕捉人間美好的麵嚮,不論是「霧靄」朦朧的美感、「雪霽」中亮眼的景緻、「晴日」裏萬物生生不息的活力、各種季候的狀況皆能入詩,透過對顧凱森攝影影像的觀察,顧蕙倩在此一詩集的文本展現其實有全新的風貌呈現,對景象詮釋不再像過去那般點到為止,這一次顧蕙倩的文字鮮活而靈動,充滿對生命信念的寄情與悲喜,不再叨叨絮絮於情緒的流轉與概念的給齣,而是以物象完整的動作做為象徵的演齣。

  顧蕙倩在本詩集中的呈現,多能以景入情,而此情非滯景,景總脈脈含情。以〈苔蘚〉為例,意象演齣極為鮮明「淹沒瞭一整個夜/鼕雨/剛剛過去/沼澤依舊蔓延/廣大的海麵/遺落的夢境/巨大的鯨魚盤腿趺坐/小小的螃蟹爬成瞭水怪/氾濫/成災/翅膀開始像鰭/自地心隆起/輕輕將我高舉/溫柔的苔蘚/是你堅硬心腸裏/小小秘密」這裏使用瞭鼕雨、沼澤、海麵、鯨魚、螃蟹、翅膀、鰭、苔蘚等意象作為觀察的元素,為形式簡短的小詩帶來豐厚的層次,這是顧蕙倩在之前詩集中較為欠缺的,這些意象像是與讀者溝通的一道橋樑,也是詩學主要的傳播工具。女性詩人寫詩多半會流於私語與意識充沛卻無法節製的情境,造成語言的瑣碎與概念,也就間接造就文壇女詩人與男詩人始終有二比八的顯著性彆區隔,而小說作者比例又剛好顛倒過來。這也恰恰說明詩與小說在先天上對於書寫之前的工具性考量,小說傾嚮意象的陳述,而詩忠於意象的演齣。而顧蕙倩同大多數的女詩人相同,語言有著概念與說明的字匯,然而我們很高興看到詩人透過對攝影圖像的描繪,已觸及到詩本該掌握的意象「演齣」的核心。

  顧蕙倩除瞭握有意象演齣的精巧語匯外,善感多情的特質亦是他的文本可以感動讀者的關鍵。〈網〉「織起瞭一張/好小的網/你靜靜等候/卻給我/一整片天空」詩中善用人稱的對應以熱絡氛圍,再飾以標題〈網〉來連結等待的情愫。同樣的〈故事〉中依然有季候的推移與期待的企望:

  鼕天藏在記憶裏
  不再冷靜
  一點點暖意
  足以點燃
  熱情
  每個故事
  都是
  開花的聲音

  「每個故事/都是/開花的聲音」顧蕙倩以其獨特的故事性詮釋小詩的特質,以其嗓音唱齣自己的歌,在持續創作多本詩集之後,終在意象的伴隨下找到自己詩作開展的操作方法,吟唱自己的高音。這本詩攝影集是顧蕙倩及其胞弟顧凱森的聯袂創作,姊弟情深之外更不容忽視的是圖象與詩精彩的對話演齣,值得你我細細賞讀。

【北教大自然係蕭世輝教授序】

鳥語畫鑲


  『好天氣』此書,是由國內著名女詩人顧蕙倩老師主筆,並且以詩文搭配其胞弟顧凱森先生所拍攝之颱灣飛羽的作品。第一次翻閱此書時,對於書中詩文與圖的巧妙安排與融閤,且能讓讀者感覺那濃鬱化不開的意境跳躍在字裏行間,感到十分驚艷。

  由於颱灣座落於亞洲大陸和西太平洋邊緣,受大陸闆塊擠壓的原因,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地理環境,颱灣西半部陸地擁有平緩河流流經和沖積的平原與濕地,齣海後形成西部的淺砂海岸,東部陸地則呈現截然相反的地勢,擁有陡峭險降的河流和海蝕地形,齣海後形成一路連到太平洋海溝的陡峭岩岸。由於颱灣的地形與棲地環境多樣性高,加上颱灣也位處於西太平洋鳥類南來北往遷徙的路徑上,因此鳥類資源與多樣性也十分豐富,隨著每年記錄的更新,『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公佈的『2014年颱灣鳥類名錄』,目前野外已記錄超過620種,其中包含瞭颱灣終年可見的『留鳥』、特定季節來颱度鼕或度夏的『侯鳥』、特定季節遷徙過境颱灣的『過境鳥』與放生與圈養逃逸離鄉背井的『逸鳥』,因此若漫步時留心四周,必可欣賞到這些披著飛羽的精靈。

  雖然許多身處颱灣的飛羽精靈通常身披彩衣且鳴聲悅耳,為瞭方便觀賞,常被民眾捕捉飼養。但隨著颱灣自然環境的過度開發與破壞,這些鳥類的野外生存壓力大增,若再受到過度捕捉和飼養,極容易造成原本的野外鳥類滅絕,就如同雲豹般,未來僅能以標本、相片與文字流傳著,因此,也藉著此書呼籲大眾,以野外觀賞代替圈養,造林代替餵食,纔能將這些生命資源永世流傳。

【作者顧蕙倩自序】

好天氣,從不為誰停留


  凱森是我的弟弟。

  我們一起養過許多寵物,看過許多生死,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小學三年級,齣門上學前已經知道老狗史努比應該拖不過今晚瞭吧,傍晚迴到傢前膽小的我讓弟弟先拿鑰匙開門進去,我等在門外。五分鍾後弟弟含著眼淚齣來,那時他纔一年級,卻瀋穩地說著安慰我的話。

  「狗狗趴在牆邊,原來頭低低的,見到我迴來,努力地睜開眼睛看著我,我也看到牠瞭。然後,牠就安心地閤起眼睛走瞭。」

  聽到瞭弟弟這麼說,我是不是哭得更傷心這事全不記得瞭,卻清清楚楚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安全感,在我們姊弟倆之間,共同經曆生命這件大事已成為一種互相扶持的默契。

  其實我們一起經曆成長的時光並不長。國中畢業的他考上復興美工便賃居在外,我也一頭栽進書堆隻為讓憂心傢務的母親展露一點點的笑靨。見麵的時光我們也總是話不多,但是許多孩提時期的共同秘密依然似遠似近的默默牽係著我們倆。每個小學的寒暑假,我們喜歡爸媽不在傢的自由時光,偷偷到前麵的小公園賣些手做的小畫紙,從高高的二樓露颱勇敢跳到一樓的馬路上,還有還有,忘瞭帶鑰匙的時候大膽包天的從隔壁四樓跨到自傢四樓的陽颱上大難不死。這些迴憶裏的點點滴滴,如今思及,依然相信姊弟倆擁有看待世界的相同默契與頻率,就是這一起孤獨的童年培養瞭我們吧。

  總是一起躲到樓頂逃避大人的陰霾,一起安靜的看著遠處層層的山巒,冷眼觀察從天空乖乖飛迴鴿巢的賽鴿。我們從來不曾分享什麼幽微的青澀心事,深深的憂榖從不會輕易讓自己的親人靠近。一轉眼,我們隻有在節日的名義下聚餐見麵,有時可以讀齣彼此孩提時的憂傷,卻從不敢輕易提齣對話以免破壞彼此的默契。直到弟弟開始拿著相機四處捕捉山林的飛羽,一隻隻在陽光下展現姿態的生命間接透露瞭他的心事,我讀齣瞭牠們,更讀齣瞭弟弟與我之間無法取代的默契。

  生命多麼詭異,多麼陰晴未定,卻也在看不見的地方透露著生命無上的尊嚴與溫度。

  坐著捷運,我從北投齣發,讓弟弟的好天氣陪伴我,透過他的鏡頭,我看到瞭他也讀到瞭自己。於是,我用i-pad完成瞭與他的對話,以一首首的詩。

  原來,我們觀看的世界依然如此相似,擁有陰影的同時也能發現大雨過後謎樣的琉璃光,都會趁著好天氣的時候積極跳齣窗外留住難得一見的美好,以攝影,以詩句。

  因為我們一直相信,好天氣從不為誰停留。

【人間福報李時雍評介】

遇見作傢 靜靜的生活 :
與顧蕙倩談新詩集《好天氣,從不為誰停留》


  二○○七年,顧蕙倩齣版詩文集《傾斜╱人間的喜劇》時,我曾以〈狄金森的抽屜〉為題,為其作序。艾蜜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是十九世紀美國詩人,性格內斂,三十歲之後,開始過著隱居的生活;終其一生,寫下近一韆八百首作品,卻隻有十首不到發錶。其餘的詩稿,盡皆鎖藏於她的抽屜。詩人喜愛園藝,擅長烹飪,寫詩一事,彷彿也隻是另一種安靜的生活。當時以狄金森為喻,寫下自己初讀詩文集時,一種來自生活的緊密連係、卻又靜謐的感受。

  鞦天,顧老師找我到她所任教的師大附中詩社分享,走在尤加利道與鞦日暈暖的校園,聽到她在上一部《時差》(二○一○年)之後,籌備新的詩集,知道那被掩上的抽屜再次拉瞭開來,生活結晶成新作。她提到去年開始規畫、目前展齣於颱北文水藝文中心的《好天氣,從不為誰停留》展覽,最初是看到她的弟弟顧凱森的生態攝影,尤其是觀鳥的照片,促發她寫下對話的詩句,「開始其實是一個因緣,我在參加一位老師的展覽時,看到展齣的空間,想到弟弟的攝影,或許也可以在這裏展齣。」

  但如何分彆嗜好與藝術之間的關係;對於她的弟弟而言,那些生態尋訪、記錄的過程,就是它本身的意義和目的,但對於有著詩人之目光的姐姐來說,卻在那些照片裏,看到瞭藝術性,「鳥的姿態,透露瞭一點憂鬱,一點孤寂,我從中看到一些故事,就想試著寫寫看。」

  於是就有瞭一幀照片、加一首詩的「鳥語詩」想法,並且設想文字不僅是作為影像的補充說明,而是姐弟間創作的「對話」。「我刻意在坐捷運時,從北投到學校這段三、四十分鍾的時間內,寫一首短短的詩,周圍喧噪,我卻在安靜的情緒裏。捷運到站,最後一句寫下都會有意猶未盡之感,我覺得那很適閤於詩。」

  五十首詩與圖,確定展覽的形式之後,顧蕙倩進而思考成書的可能。如果藝廊裏的展齣屬於攝影創作者,詩集作為另一種「策展」,如何編輯,尋找齣版社,到最後美術版麵的呈現,則體現瞭寫作者的特質。

  翻開詩集,會發覺文字與影像之間,若即若離,「看起來有關,但其實我也在說自己想說的話。譬如〈好天氣〉,畫麵中的竹鳥,看起來很平常,但我卻看到,弟弟很多作品隻有一隻鳥,這張卻齣現三隻。高高興興,竊竊私語。」像是好天氣時交談著郊遊的話語,「我發現我在寫東西時,最後還是會透露著溫暖,從憂鬱的深榖裏齣來。」

  觀看影像也使得作傢重新思考寫詩一事,「以前寫詩絮叨,較抒情的意味,意象是有,但形成圖象的部分比較少,抽象的多;但這次在對話的同時,攝影幫助我在詩裏形成一個畫麵,由景入情,那是自然形成的東西。」

  曾在《福報》專欄裏寫下與弟弟小時的遊戲,顧蕙倩迴憶時也提到,「我和弟弟小時候,爸媽常不在傢,我們就拿傢裏的沙發墊圍成一個傢,玩扮傢傢酒;父母迴來又拆掉,就迴到原來的傢。慢慢長大之後,圍著更多高牆,有些牆一直拆掉,但帶不走的永遠帶不走。」她說:「我必須寫一些東西,為我現在的想法作一些註解。」

  「但我不覺得自己是作傢,而更是一個記錄者,因為我的工作主要還是教育,時間放在教學上,這樣看起來隨興、其實不隨興的寫作,也許也是我的個性。」近年帶詩社,依然將詩放在生活和學生之中;在抽屜裏,在一段捷運的路上。

  我想起高中時上顧老師的國文課,她偶爾叫大傢帶著課本,到教室外的草地上席地而坐,讀詩,分享生命的故事,記憶裏,日光煦暖,將樹身打成金黃。好像生活,原來就是一首靜靜的溫暖的詩。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