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放弃的爱:何西阿书精解(精装)

永不放弃的爱:何西阿书精解(精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何西阿书
  • 旧约
  • 圣经注释
  • 婚姻与救赎
  • 神之爱
  • 悔改
  • 以色列
  • 先知书
  • 灵修
  • 神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十二卷小先知书里面,何西阿书排在第一位;这不是因爲这卷何西阿书是小先知书里最早写成的书卷。我个人相信,圣灵之所以会把何西阿书摆在小先知书中第一位,是因爲这卷书里面的信息实在是太寳贵,对着神的百姓太重要了。

  如果要我来形容何西阿书里面所记载的信息的话,我会称它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最伟大的爱情故事。我相信弟兄姊妹都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伟大的爱情故事不是罗密欧与茱丽叶,当然也不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类历史上第一伟大的爱情故事是耶稣基督爱上了你跟我这样子的人,这才是天下人间第一伟大的爱情故事。何西阿的故事其实就是主耶稣爱上了我们这一个最伟大爱情故事的一个小影,这是为什么我说何西阿书是人类历史上第二伟大爱情故事的原因。

  我们如果想要更多明白何西阿书,我们真的需要圣灵开我们的眼睛。当我们的眼睛被圣灵打开的时候,我们读何西阿书,一定会被其中那种强烈的爱所震撼;我们会惊讶如此伟大、圣洁、荣耀的耶和华神,竟然能用这么浓、这么深切的爱情来爱一批如此背叛、如此犯罪不堪的百姓。神就是要借着何西阿一生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神是如何地爱我们,祂对我们的爱是一个至死不渝的爱。
追寻失落的乐章:巴赫晚期键盘作品的艺术与精神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一部关于古代先知何西阿书的注释或神学探讨,而是带领读者深入探索十七、十八世纪欧洲音乐巨匠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生命最后阶段的艺术成就与精神追求。我们将聚焦于他晚期那些极具深度和复杂性的键盘作品,揭示这些作品是如何超越了单纯的音乐技巧展示,成为作曲家对宇宙秩序、信仰本质以及音乐本体论的终极思考。 全书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层层递进,力求为音乐爱好者、演奏家以及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而富有洞察力的解读框架。 --- 第一部分:暮光中的光芒——巴赫晚期创作的背景与心境 巴赫的晚年,正值欧洲音乐风格从巴洛克晚期向古典主义过渡的关键时期。然而,巴赫本人却选择逆流而上,将巴洛克复调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本部分将详细考证巴赫晚期生活的环境——从莱比锡圣多马教堂音乐总监的身份到柏林宫廷的“宫廷作曲家”头衔,探讨他与儿子们(尤其是卡尔·菲利普·伊曼纽尔·巴赫)在音乐理念上的分歧与传承。 我们特别关注巴赫晚期创作的内在驱动力:是对他所信奉的“上帝的荣耀”(Soli Deo Gloria)的极致践行,以及对音乐规律的系统性整理的强烈愿望。我们将探讨《哥德堡变奏曲》(BWV 988)的创作背景,它不仅仅是一段安眠曲,更是对变奏曲体裁的百科全书式的总结。通过分析这部作品的结构严谨性、对对位法的精妙运用,我们可以窥见巴赫内心对“完美秩序”的执着。 第二部分:对位法的宇宙——《赋格的艺术》的结构与哲学 《赋格的艺术》(Die Kunst der Fuge, BWV 1080)无疑是巴赫晚期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本书探讨的核心。这部未完成的宏伟巨著,完全建立在一个极其简单的主题之上,通过各种方式(倒影、逆行、扩充、缩减)进行无穷无尽的演变。 本部分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音乐分析术语,而是尝试用哲学和数学的视角来解读这部作品: 1. 主题的纯粹性与无限可能性: 分析初始主题(Contrapunctus 1)的内在结构,它如何成为一个可以无限生成复杂结构的“种子”。 2. 镜像与二元性: 深入剖析“反向对位”(Inversion)和“倒影对位”(Mirror Fugue)的技法。这不仅仅是技巧上的挑战,更是巴赫对世界对立统一观点的音乐表达——光明与黑暗、生与死、秩序与混乱的相互依存。 3. 未完成的终结(Contrapunctus XIV): 探讨最后两首赋格曲中,主题被突然中断的现象。这种中断是由于病痛的不可抗力,还是作曲家刻意为之?我们倾向于认为,这种“未完成”象征着对绝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恒的、超越个体生命的,从而赋予了作品一种超越性的悲剧美感。 第三部分:键盘上的圣殿——《平均律键盘曲集》的系统性与象征意义 虽然《平均律键盘曲集》(Das Wohltemperierte Klavier, BWV 846–893)横跨了巴赫创作生涯的多个阶段,但其最终的系统性整理与第二集的完成,也深深植根于他对音乐体系的深刻反思。 本书将着重分析第二集(Book II)与第一集之间的演变,探讨巴赫如何利用当时相对先进的“良性调律法”(Well Temperament)来探索所有大小调的音色和情感特征。 调性色彩的情感谱系: 每一对前奏曲与赋格,不仅仅是技巧练习,更是巴赫对特定调性情感“性格”的精妙描绘。例如,D大调的明亮与b小调的沉郁之间的对比与呼应。 前奏曲的形式革新: 分析那些结构自由、富于即兴色彩的前奏曲,它们如何为后来的奏鸣曲体裁奠定了基础,展现了巴赫在结构化对位之外的抒情能力。 第四部分:最后的综合与致敬——对位法在晚期作品中的演化 除了上述两部巨著,本部分还将涉及其他重要的晚期键盘作品,例如《意大利协奏曲》中对技巧的再锤炼,以及《赋格的艺术》之外的对位练习曲。重点关注巴赫晚年对位法处理的特点: 1. 主题的简化与内化: 与早期作品中复杂、装饰性的主题相比,晚期主题更趋向于简洁、纯粹,便于进行高度抽象的变奏。 2. 织体的透明化: 尽管对位密度极高,但巴赫晚期作品的音响效果却趋向于清晰和透明,这有赖于他对键盘音区(高音、中音、低音)分配的极致掌控。 第五部分:继承与回响——巴赫思想在后世的影响 巴赫去世后,其对位法思想一度被认为是过时的,直到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才被重新发掘。本章将探讨巴赫的晚期思想如何影响了后来的音乐家: 莫扎特与海顿的“拜师”: 详细描述莫扎特在维也纳接触到《平均律》和《赋格的艺术》后,其音乐创作发生的质变。 贝多芬对秩序的敬畏: 探讨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中对巴赫式对位法的借鉴,以及他如何将巴洛克的结构严谨性与浪漫主义的个人情感熔于一炉。 二十世纪的复兴: 简述二十世纪初“巴赫复兴运动”如何重新确立了巴赫作为西方音乐理性与精神支柱的地位。 本书旨在揭示,巴赫的晚期键盘作品并非是僵硬的学术标本,而是作曲家在面对生命终结时,用音乐语言所写下的、关于时间、结构、和谐与永恒的深沉“祷文”。读者在跟随本书的解析深入其中时,将体验到一种超越时代、直抵心灵的艺术震撼。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刘志雄


  美国资讯系统博士,贝郡基督徒证主教会长老,基督学房校长。常在北美各地及欧洲、亚洲、澳洲担任夏令会及福音营讲员。

  着有《福音与教会》、《生命与神》、《生活与神》、《牵手一世情》、《按照圣经作父母》、《黑门的甘露》、《按照圣经教导子女》、《丰盛与神》、《十架七言》、《不一样的人生》、《按照圣经孝敬父母》、《八福》、《如何明白神的引领》、《优秀是训练出来的》、《神蹟奇事》、《出人头地》、《约拿书》《俄巴底亚书》《圣经中的工作观》、《不再抓狂》、《失败其实不简单》、《按照圣经谈恋爱》等书。译有《见证火炬―二千年教会的属灵历史》、《耶稣真貌》、《按照圣经作长老》及《平等中有差异》。

图书目录

1 最佳与最坏的时刻 何西阿书一︰1
2 令人心碎的爱情故事 何西阿书一︰2-二︰1
3 戴绿帽子的反应 何西阿书二︰2-13
4 有指望的门 何西阿书二︰14-23
5 爱的回归路 何西阿书三︰1-5
6 基本的问题 何西阿书四︰1-3
7 神职人员 何西阿书四︰4-10
8 风把他们裹在翅膀里 何西阿书四︰11-19
9 神的控诉 何西阿书五︰1-7
10 神的警告 何西阿书五︰8-15
11 神的难题 何西阿书六︰1-6
12 没有知觉的败坏 何西阿书六︰7-七︰16
13 所收的是暴风 何西阿书八︰1-13
14 被遗忘的神 何西阿书八︰14
15 谁愿意听坏消息 何西阿书九︰1-9
16 不可思议的祷告 何西阿书九︰10-17
17 心怀二意 何西阿书十︰1-8
18 寻求神 何西阿书十︰9-15
19 慈绳爱索 何西阿书十一︰1-4
20 不死的爱 何西阿书十一︰5-11
21 当诡诈遇见恩典 何西阿书十一︰12-十二︰6
22 以法莲是迦南 何西阿书十二︰7-13
23 罪的工价 何西阿书十二︰14-十三︰8
24 你的王在哪里 何西阿书十三︰9-16
25 末了的唿唤 何西阿书十四︰1-3
26 恩惠的应许 何西阿书十四︰4-9

图书序言



刘志雄


  当代教会软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对神性格的无知。全本圣经中,最能帮助我们认识神性格的,莫过于小先知书的启示。可惜教会普遍忽略旧约,特别是启示神本性的先知书。一般教会很少有系统的全面教导小先知书,难怪我们对神的认识会落到表面、情绪、肤浅的层面,经不起人生中一点风浪。

  任何一个传道人如果要传「神全备的道理」,就不能不严肃的传讲旧约。可惜目前看到的旧约讲章不是灵意化就是泛道德化,很少有按着正意分解神的圣言。

  我的负担就是帮助传道的人,能够借参考《生活信息系列》中的小先知书译经讲道,给众教会带来祝福;也希望一些想要在生活上忠于神的基督徒能借本系列被建造。

  当然我最大的盼望是荣耀的神能使用小先知书释经讲道,让基督被高举,吸引神儿女的心单单归向祂。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永不放弃的爱:何西阿书精解》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源于其“精解”二字所暗示的深度和专业性。我知道何西阿书在旧约圣经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先知的叙述,更是神对他子民那份不离不弃、即使在背叛之后依然深切呼唤的爱的生动写照。我一直觉得,理解圣经需要有好的导引,而一本能够“精解”的书,恰恰能帮助我们拨开层层迷雾,深入理解经文的原始意义,并将其中的属灵原则应用到今天的生命中。我很好奇作者在解读过程中,是否会引用其他的古代近东文献来佐证或对比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何西阿先知的处境和信息?又或者,作者会不会深入探讨何西阿先知与妻子歌篾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如何象征着神与以色列的盟约关系的?这种细致入微的解读,对于我这样想要更深入认识上帝属性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而且,精装的呈现方式,也预示着这是一本经过精心打磨、值得反复阅读的作品,我非常期待它能成为我属灵生命成长中的重要里程碑。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很有质感,封面采用的是经典的烫金字体,搭配柔和的色彩,一眼看过去就给人一种庄重又不失温暖的感觉。我平时比较喜欢阅读一些具有深度和启发性的书籍,而《永不放弃的爱:何西阿书精解》这个书名就让我觉得非常吸引人。何西阿书本身就承载着深刻的神学意义和人性的挣扎,能够被这样细致地解读,光是想象就让人期待。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能够读到一本关于“永不放弃的爱”的书,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也能帮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种种关系,包括与上帝、与家人、与朋友,甚至与自己。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将何西阿先知那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与“永不放弃的爱”这一主题紧密结合起来的,是会通过历史背景的梳理,还是对经文的深入剖析,抑或是结合当代的语境来阐释?这其中的学问一定不少。精装版的品质也让我觉得很值得收藏,无论是作为个人阅读的伴侣,还是送给亲友的礼物,都显得非常体面和有意义。

评分

我最近正在寻找一些能够帮助我理解旧约先知书的资源,《永不放弃的爱:何西阿书精解》这个书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何西阿先知的故事,尤其是他与歌篾的婚姻,一直是我觉得非常震撼和难以理解的部分。神为何要通过如此痛苦的经历来传达信息?这本书的“精解”二字,让我相信作者一定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其中的奥秘。我特别想知道,作者会如何处理何西阿先知在先知书中所传达的,关于审判的信息。难道“永不放弃的爱”就意味着没有审判吗?还是说,审判本身也是爱的彰显,是为了引导人回归?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神的爱,认识到神的爱并非只是一种温柔的慰藉,也包含着公义和对罪恶的不可容忍。精装版的书,我一直都很喜欢,它们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美感,而且通常都意味着作者和出版社对内容有着极高的要求。

评分

这本《永不放弃的爱:何西阿书精解》的书名,直击了我内心深处对“爱”的理解和渴望。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动和不确定的世界里,许多关系都可能因为一次的误解、一次的伤害而产生裂痕,甚至走向终结。而“永不放弃的爱”,听起来就如同一股清泉,能够滋润干涸的心灵。我特别好奇,作者将如何通过何西阿书的经文,来阐释这种看似艰难却又无比伟大的爱?它是否会揭示出,这种爱并非一味地纵容,而是包含着管教、责备,最终导向悔改和更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实践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尤其是在面对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或者当我们自己犯错时,如何去寻求和给予宽恕。我设想,这本书的篇幅应该不小,内容肯定十分丰富,能够引领读者进行一场关于爱与救赎的深刻旅程。精装的品质,也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它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对真理的敬意。

评分

这本书的装订方式和书名都显得非常用心。《永不放弃的爱:何西阿书精解》,光是这个名字就足以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一直觉得,理解圣经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引导,尤其是对于像何西阿书这样充满象征意义的书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超越字面上的理解,去触及那些隐藏在经文深处的属灵真理。特别是“永不放弃的爱”这个主题,这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和稀缺。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剖析何西阿先知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以及神为何会选择这样一个充满挑战和痛苦的故事来启示祂的爱。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让我们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习和实践这种爱,即使面对背叛和失望,也能持守这份盼望?精装版的书,我通常会选择购买,因为它们在手感和质感上都更胜一筹,而且这类书籍往往是具有长期阅读和研究价值的,所以我相信这会是一本能够陪伴我很久的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