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语原来是这样

台语原来是这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闽南语
  • 方言
  • 语言学
  • 文化
  • 台湾
  • 本土文化
  • 闽南文化
  • 口语
  • 学习
  • 趣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宝岛特有‧台湾限定
台湾人不可以不知道的台湾话

  不四鬼、阿沙不鲁、低路、钉孤枝、沤梨仔假苹果、乌鲁木齐……
  这些道地的台语词汇,大人、囡仔都会说,
  但这些「亲切」的父母话是怎么来的?
  它们又是如何演化,在台湾人的口中流行起来的呢?

  「粉红色小屋」长期关心台湾土地人文,
  曾于《自由时报》发表「台语原来是这样」专栏。
  《台语原来是这样》一书所辑录的专栏图文创作
  是他们对台湾语言的关怀,也是新世代与母语的对话,
  传统与创新交织,引领读者反思本土语文在台湾社会的困境。

  本书除了收录台语词汇的典故考证、释义、沿用例句与小道消息外,
  搭配俏皮可爱的插图,让台语文化充满生机与创意,
  颠覆过去对本土语文的想像!

  就让我们跟着「粉红色小屋」工作室,
  一起来探索这些口耳相传父母话的身世之谜吧!

名人推荐

  【金牌赞声】
  恆春兮(职业黑手兼资深广播人)
  陈丰惠(知名电影台语指导)
  吴国祯(吴乐天弟子,广播达人)

  看了此本,保证台语功力大增。-pigheadskin 猪头皮

  「语言是民族之母」,母语如果消失了,文化也会消失。-浊水溪公社 柯董

  这本书最可爱的地方,在于作者保留许多对话空间,让读者也能试着去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以一副「恁爸就是权威」的姿态在说教,要大家全盘接受自己的论述。-拷秋勤 鱼仔林

  原来,在半世纪的苦闷之后,台语的复兴运动已经于年轻世代间悄悄开始…这本《台语原来是这样》引领我们坐上了时光机,为每一个脱口而出的台语词解开"身世之谜"。也许在学术上仍需考究,但解谜的过程里,我们已经充份感受到,啊~台语果然是台湾制造且融合了各种文化的可爱产物。
  偷偷的告诉大家。我一边读一边作着笔记。因为在大郎头的文字里,每一个登场的台语词都有了故事,有了历史,甚至还有搭配的台语歌曲。可惜广播无法呈现出禾日香鲜活的画作,否则,这根本已经是广播节目企划的节奏了啊~-宝岛联播网主持人 许慧盈momo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粉红色小屋工作室

大郎头


  大郎头,Dalang,本名李欣伦,土生土长的台南人,台南崑山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所毕业,从事刻印、平面设计,深信每一种发生皆无巧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开端是因为热爱自己的母语,无意间展开了追寻母语的旅途,希望尽可能将儿时记忆中,所听过的词汇整理出来,也因为这样,开始对台湾这片土地的人事物产生浓厚情感,未来创作也会持续描绘台湾这块土地,无论是用哪种行式创作。

绘者简介

禾日香


  禾日香,亦称Phang-Phang,本名赖香君,生于高雄。台南崑山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所毕业后,从事刻印、平面设计与绘画工作,并成为台南媳妇。

  因为梦到粉红色兔子,所以跟大郎头共同打造出「大香香」这两个角色,便成立「粉红色小屋」以创作台湾为题材的漫谈、故事等图文作品。

  目前与大郎头拥有一只名为「熘逗」的巴哥狗家人,也是作品中常出现的角色。

  对于绘画的想法-「既然生在台湾,就好好画她吧」。

图书目录

推荐序
Pigheadskin(猪头皮)
柯董
鱼仔林
作者序
绘者序
 
台语原来是这样
劳力
阿沙不鲁
起毛子斯不哩亮
奥援
鳖十
浮浪贡
乌龙踅桌
不四鬼
袂晓驶船嫌溪狭
孝孤
伫厝内跍大礐
展风神
秽涗
落个琐个
双面刀鬼
鸡仔肠肚
沤梨仔假苹果
喀质
阿斯巴拉
反抗
恁妈做度晬
强巴拉
糖霜丸仔
懒懒趖
爽势
生毛带角
怕哩帕哩

阿里不达
孤独
头壳尖尖
娘嬭
沖斯沖斯
绞鬃
扶扶挺挺
乌鲁木齐
喷鸡胿
掠龟走鳖
戆的教巧的
买咸鱼放生
食力
竭力诤寡
残残
应喙应舌
贫惰骨
钉孤支
拖土
马西马西
气身恼命
冒壁鬼
古老溯古
八珍
去了了
案内
怏忳
跍势
指指揬揬
怐怐
跤仔
尔尔
殕殕
碍虐
低路
束结
舒步
阿西
楦阔
乌昏面
拍触衰
酸甘蜜甜咸辛苦涩
怪奇
谝仙仔
丰沛
扑扑跳
哩哩釦釦
花哩啰猫
 
色水色致
开头介绍
肉色
土色
水色
豆油色
猪肝色
草仔色
砖红色
茄仔色
柑仔色
菜头色
咸菜色
桃仔色
鸟鼠仔色
 
若食若讲
食龙眼,幸福若海涌
食蒜头,你上敖
食发粿,发财阁好过
食麻粢,好麻吉
食瓜子,讲话若圣旨
食土豆,好头脑
食甜粿,逐家黏作伙
食烟肠,好人缘
食糖霜,好通光
粿仔条,裤袋仔满金条
食鰇鱼,毋通娶细姨
姜丝炒大肠,牵手行久长
食溪虾仔,挈着好牌仔

图书序言

推荐序一

pigheadskin 猪头皮


  哦
  此本书原来是这样!
  前阵子
  听说有一本《台语原来是这样》要出版
  説还有提到许多新派台语歌的歌词
  包括我的
  真是不好意思
 
  拿到书稿 
  哇
  一看不得了
  漂亮的绘图
  有趣俏皮的说明
  纵贯古今的例证
  从几百年前的老台湾
  到
  最新年轻乐团的歌词  
  到
  许多本土电影
  甚至还有新加坡电影
  网路上的外国影片
  反正
  只要有用到「台语」的各种相关文化艺术都在这本书里
  作者显然跟我小时候一样
  -狂热台语废寝忘餐-
  后继有人!
  临表涕泣!
 
  不管您是想要学台语
  要学有趣的台语
  要学台语的趣味
  或者
  想知道当今各种文化艺术如何使用台语
  这本书都能够让每一种不同兴趣的读者津津有味
 
  而  
  这本书的
  编排
  写作方式
  也全然是一种前所未见的新生代手法
 
  不只狂热台语后继有人
  创新写作也后继有人

  看了此本
  保证台语功力大增
  从「低路」
  到「浮浪贡」
  跨「乌鲁木齐」
  再「生毛带角」
  金光闪闪啦!

  真劳力!
  承蒙安兹谢!

推荐序二

浊水溪公社 柯董


  大家都听过新加坡人说话例如:「 晚上阿嬷带我去甲ice cream」,中台英文夹杂流利,对此他们当地人十分自豪,同样情形在台湾,台语如同英语音系之美语,就是美国话(American English),经过百年的演进已经孕育出本身独具的风格,与闽南音系语言已有不同,两者不可混为一谈。早期台语人祖先自漳州、泉州、厦门各地移居来台以后,漳泉厦三音系大交流,「不漳不泉」、「亦漳亦泉」之台语于此生焉。郑成功开台初期略受荷兰人影响,今天台湾丈量土地面积之单位称作「甲」(kah)即源于荷兰计算田亩单位。近代受日本人五十年统治,衍生源于日语的外来语,如「混凝土」台语叫控固力或是「心情」台语叫起毛,源于日语气持kimochi 。

  台语一度是台湾普遍使用的语言,但在统治者的压迫下却屈居下风成为聊备一格的语言,日治时期推行皇民化和国家单一语言政策,强调「说国语是爱国的表现」,使年轻一代会说国语者达九成以上,而且穿透家庭领域,也使得弱势的乡土语言变的岌岌可危。
    
  1949年国民党退到台湾后,为了让台湾人根除奴化(日本化)心里,尽早中国化,其首要任务乃是推行国语、禁止方言、根除日语,以「言语不统一,国家不能团结」为口号;同时透过法令限制、教育掌控、媒体宰制等手段,建立官方语言的合法权威性,以达成语言统一的目标。由于公权力全面介入推行,使得乡土语言在公开场合完全退出公领域,而遁入家庭。
    
  近年来本土意识逐渐高涨,台湾的语言政策出现另一番新景象,压抑四十年的乡土语言,随着解严松绑,大有一飞沖天之势,九年一贯乡土语言课程在2001年在国民中小学开始实施,带动了母语融入教育的契机。可是,国语教育政策早已行之有年,对于母语的使用和歧视态度实已造成影响令人忧心,根据调查: 1.年纪越轻,台语的能力就越差。 2.台语使用场合缩减。 3.台语的传承意识薄弱,大多数台语籍家长认为全球化下,英文对于下一代比较重要,子女会不会说台语并不重要。4.台湾与中国的互动日益频繁,促使中文的普遍性并取代台语的现象也是不容置疑的。
    
  「语言是民族之母」,母语如果消失了,文化也会消失,很高兴粉红色小屋为我们台语教育的推广贡献一己的力量,本书透过生动活泼的叙述旁征博引,加上精致可爱的插画,特别的是内容引用流行的甚至独立音乐中的台语歌曲,带大家去了解许多台语的根源和用法,感受它的优美和丰富内涵,更希望一般人对台语的使用态度与认同感让母语文化在年轻世代中,继续流传下去,重建台湾文化的尊严。

推荐序三

拷秋勤 鱼仔林


  我跟大郎头有着相似的台语学习背景,虽然出生在一个Hoklo人组成的家庭,但他们担心我上学后因讲华语带有台语腔而被人家嘲笑,因此从小跟我都用华语沟通。好佳哉自己生长的地方是在台北城里最传统的区域艋舺,这里的小孩母语能力比起台北其他地方好上许多,也让自己在校园中获得了讲母语的机会,不过还是常常被父母吐槽说我的台语有「外省腔」。

  从来没想过父母口中那个台语不轮转的囝仔,如今却成为一个「台语创作歌手」,写出来的歌词更被台语教学书籍「台语原来是这样」收录,确实让小弟备感荣幸。大郎头透过有时看似天马行空、有时又富有科学精神的推测(包括从殖民统治者的语言如日语、华语,以及台语的近亲如东南亚福建话、潮汕话甚至客语、粤语里面分析跟台语的互动关系),带领大家解开一些熟识或不熟识的台语词汇身世之谜。读完每一则小故事之后,的确会让人发出:「喔!原来是按呢喔!」的惊叹。

  大郎头、禾日香透过诙谐逗趣的文笔与插图,唤醒了我们这群30岁左右的熟男熟女许多台语使用的共同经历,作者与绘者之间一些爆笑的对话场景,相信多多少少都曾出现在你我的生活中。这本书最可爱的地方,在于作者保留许多对话空间,让读者也能试着去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以一副「恁爸就是权威」的姿态在说教,要大家全盘接受自己的论述。

  非常开心能够看到愈来愈多我们这一辈的同好,用不同的方式为母语文化努力,「台语原来是这样」充满韵律感的文字与图像,相信不只能让更多朋友了解台语的精神所在,更可以激发新一代少年家用台语来创作的动力!

作者序

终于写到了这一页。


  几年前的自己,肯定想不到会有这样一个名字「大郎头」。其实一直以来,「大头」才是我的绰号,之所以中间安插一个「郎」字,是期许自己宛如大榔头一样的坚韧顽强,也能够替台湾这块土地的文化、语言,敲出一阵涟漪。从小我就对绘画跟文字有浓厚的兴趣,但特别和台湾或是台语牵连到关系,要说到国小六年级的某个夜晚,无意间在电台听到独立乐团「浊水溪公社」的歌曲〈卡通手枪〉,之后陆续购得了其专辑《台客的复仇》,渐渐开起了我脑中关于草根、本土的这扇窗。所以要说我是先用耳朵听,听到了源自于台湾这块土壤的唿喊声,一点也不为过,而后来的日子里,也陆续接触到猪头皮、流氓阿德、闪灵乐团、拷秋勤等音乐创作作品,难以计数…我就像原本蒙着双眼站在黑暗房间里,随着各种源自于台湾本土的声音,将我引领、张开双眼一窥这块美丽岛屿的花花草草。

  所以我相信,要开启脑中某个开关,拉开蒙着双眼布幕,得以一窥美丽台湾的样貌,可能是触动人心的音乐、可能是一块美味的面包,一句真诚的言语或笑容,也有可能会是温暖心灵的文字跟图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决定用文字纪录台语的点点滴滴,再一笔一划用图画将这些词汇成像,希望我们所作的这些事情,也可以间接开启大家心里那个开关。

  台语是这块土地孕育出来的美丽语言,也在我心里情感浓度佔有极大成份,这个从小围绕在我身边的语言,除了关于长辈、父母,被称之为母语或父母话,「阿公刚刚讲的话叫做台语。」这句话是我脑中对这个美丽语言的初次认识,透过爸妈的嘴说出口。也和同侪、生活有着各种触动记忆的影响,在整理这些文字的时候,脑海中的影像不断倒带,所有的一切历历在目,更增强了我一定要完成这些图文纪录的信念。这些词汇用语,都是源于家庭跟生活环境的吸收,绝对原汁原味,这些文字图画纪录,肯定也是绝无仅用的,包括一些我与禾日香在讨论过后,觉得非常有趣的、或是特别的外来语,都是我们觉得务必替这些词汇作为记录。若是数十年过后这个语言仍持续存在着,那么这就会是纪念,若到时候这个语言消失了,那么也会是可供追忆的痕迹。

  之所以会用粉红色兔子「大香香」做为创作角色,说起来很简单,也很无厘头,是源自于禾日香有阵子每晚的连续梦境,可爱的两只粉红色兔子出没,我说:「那就把她们画出来吧!」我也终于透过禾日香的画笔,见其真面目了。一开始只是无意识地画着这些粉红色的兔子,但到后来便觉得既然粉红色兔子这么讨喜,不如就让她们跟大家介绍这些台语词汇,以汉字、注音、罗马拼音作为设计。我们也知道,注音符号有其极限、或许也会有争议,无法完美传达台语的发音,但最起码能够透过注音略微了解发音,再进一步认识台语汉字跟罗马拼音。禾日香也是用这种注音标记的方法,让台语从宛如在听外语的状态,到现在起码日常的沟通无碍,所以我们也戏称这样用注音学习台语的方式叫「禾日香度量衡」,如果她可以这样学的会,那么相信大家也都可以看得懂。

  最后,当然要感谢前卫出版社给我们这个机会,以及这么大的空间,可以让我们设计编辑这本书(所以打定主意,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那就好好打造出一本梦想中的书吧!),也要感谢父母及长辈们的支持包容,以及帮我们写推荐序的各位前辈们,当然还有所有编辑们的耐心及大力相助!以 及脸书社团「台语社」诸位前辈们所分享的意见。所有的事情及发生皆属环环相扣,也都是最美好的安排,这本《台语原来是这样》也才得以和大家见面,再次感谢所有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还有支持及鼓励我们的人!

绘者序

  小时候不会台语,更别说妈妈的美浓客家话,现在想起来,在阿嬷与外嬷走之前,从来没有好好跟她们说过话、聊过天,这是我最遗憾的事。后来向大郎头学台语(也开始跟香妈学习客家话),台语听说程度慢慢进步,某次发现与大郎头的麻豆阿公、外公、外嬷聊天,不需要他在一旁翻译了,当下心底非常感动。大郎头曾问我:「听不懂台语的感觉到底是怎样?」我觉得就像「在电影的重要镜头上打上马赛克,要不就忽略、要不就自己猜想」,现在听得懂了,所以影片慢慢被解码了,终于能亲眼看到完整画面啦!

  我认为台语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发音跟变调。香爸小时候住古坑,台语是中部口音、而大郎头则是标准的南部口音,「唱歌」这一词,香爸发ㄑㄩㄥˋ,但我总是发不标准,所以大郎头便建议我发ㄑㄧㄜˋ,听起来就像「笑歌」;另外,至今很多转音我仍搞不清楚,例如:「头拄仔狗王撞(ㄌㄨㄥˋ)到桌子」、「头拄仔险险予狗王撞(ㄌㄨㄥˇ)到」,一样「撞」字,用在不同情况,发音就不同。诸如这样的转音,台语还有很多,大郎头也是常听我说错,才注意到原来台语比他本来认知的还要复杂。

  在学任何陌生语言时,我都习惯用最亲切的ㄅㄆㄇ去标记,所以我学台语跟客语也是以这种方法。起初,大郎头也觉得很怪,毕竟台语的七音八调实在难以用注音拼出百分百的准确音,但有注音的辅助,确实帮助我的发音和记忆。而《台语原来是这样》中的内文词汇,很多几乎都是我第一次听到,所以便是以「禾日香度量衡」编写而成,也就是说,只要我可以用注音拼出、又可让大郎头了解我在说什么词,那这个注音就算通过。也许这种形式不成正规,但我真的发自内心感到她是一本有趣的书,因为她可让完全不熟悉台语的台湾人,依注音念出最道地的台语词汇。

  我们常认为樱花、富士山等符码可代表日本;中国则有龙、凤、万里长城等图像可象征他们,但其实台湾自身也有丰富的文化符码、图像及物件可诠释我们的文化与风土民情。这本书的创作,从文字到绘图,大约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我因绘制插图,所以必须常不断地思考及观察我们的国家、土地到底有哪些素材可以运用,「图穷」的时候,就听一些台湾音乐作品来刺激灵感,后来慢慢体悟这些令我撼动的音乐,都是说自己的体验、唱自己国家社会里发生的故事,所以才会这么有力量、且富有生命力。所以,能表现台湾的图像或符码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也许就是这么常民,以致于我们忘了她们,忘了承认她们就是这块土地上的精神及生活象征物,希望借由这本书,可以把人们与土地重新连结。台湾,也是有自己的文化的。

  我相信一个语言的失传,将会连带致使某一部分的文化及文明气质消失或改变,因此,我们更希望能经由这本书的诞生,激盪台湾这块土地上其它父母话的复兴与创作。

  最后,要感谢前卫出版社给我们这出版机会,让《台语原来是这样》得以与大家见面;更感谢亲爱的香爸妈、头爸妈、亲戚五十、朋友一百的支持与包容,以及帮我们写推荐序的先辈们,你们的音乐作品都是我跟大郎头的创作灵感来源及推动力,以及所有支持粉红色小屋的人,劳力!

图书试读

阿沙不鲁

小时候,最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你莫作遐阿沙不鲁的代志。」(你不要做那么阿沙不鲁的事情),当时的头脑语言接受似乎没有极限,即便我的台语脑是在国小一年级,进入学校后、透过同侪的洗礼交流后才开通的,但在我一句台语都听不懂的小小年纪,也能透过自己的行为举止、加上「阿沙不鲁」(ㄚˊ ㄙㄚ ˙ㄅㄨ ˙ㄌㄨ a-su-puh-luh)这句话经由说话者的表情,能够体会到其负面意涵。

身处于所谓台语做为母语的家庭,其实在进入国小之前,家里的人都是用国语与幼小的我沟通,当时的社会气氛已弥漫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的论点,我的记忆还依稀记得,读幼稚园的我、正坐在地上,而一旁的妈妈正打开一盒红透的注音符号教材,教导着我国语注音。

也或许如此,对于台语的记忆一直都是空白的,这空白记忆一直持续到某天幼稚园即将要升国小一年级的早上,隔壁邻居阿姨正对妈妈又着一种我听不懂的语言沟通交流,这让我的印象一直记忆至今,之所以印象深刻,乃至于我当时的小小脑袋正在思考:「为什么妈妈会说这种,我听不懂的话?」

接着记忆便跳跃到国小一年级,开始陆续在校园听到充斥着当时那种听不懂语言,也渐渐对于台语有了具体的印象,原来在当时,许多家庭已经逐渐有了这样的约定俗成观念「台语让小孩到学校自然学会就好」,不过也或许是小孩的学习能力快、又加上台语环境在当时还算不错,从不懂到懂、似乎只花了不到半学期便能够掌握了,只是这种学习方式有其风险。那就是,若是大家普遍抱持这种心态,那么这个语言便没人带入学校,久而久之、每个父母若是抱持着「先在家里教孩子学国语或英文」、「台语留给学校的同学教」这种心态,那么最后这语言将逐渐稀释再稀释,沦至边缘化的可能。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