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我不好。
如果我夠好,爸媽怎會不愛我呢?
《其實我們都受傷瞭》、《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暢銷療癒作傢蘇絢慧最新作品。
「我知道你受苦瞭,但這不是你的錯。你不是原生傢庭的囚徒,你不該承受著爸媽帶給你的苦楚,那些心靈黑洞、對自己的質疑、對人生的放棄……」──蘇絢慧
「我是不是太糟糕、太沒用、太軟弱,不然怎麼會招來這麼多批評?」
「我好怕自己沒有能力,好怕自己不夠優秀,好怕讓爸爸媽媽傷心、失望。」
「為什麼我已經努力活得像個『正常人』瞭,卻還是擺脫不瞭傷害和痛苦?」
每一句,聽來都令人痛心;每一聲吶喊,都錶示在暗夜裏,那是一個個無聲啜泣的靈魂。
總以最柔軟、同理的口吻,貼著受傷者內心的知名諮商心理師、悲傷療癒專傢蘇絢慧,剖析八種無愛、內心受傷的孩子,她告訴我們不得不麵對的真相──傢庭會傷人,父母的愛更會傷人。
無論是從小被爸媽責罵、缺少陪伴、被要求成功、被期待聽話、被忽視、被教導仇恨、由外公外婆帶大,或讓孩子代替爸爸或媽媽角色,當這些孩子長大,最沉痛且無法迴避的殘忍現實是──他們的自我是破碎的。他們無法善待彆人,也無法善待自己。
每一個心裏受苦、受傷的大人,心裏都住著一個遍體鱗傷的孩子。看見自己內心童年所受的傷,讓傷痛說話,不再否認與逃避,是自我療癒的第一步。
當你願意以淚水洗滌自己,以心疼、理解來溫柔聆聽、擁抱自己,那麼,你就能把童年受傷的自己愛迴來,你也就不會再苛責自己,而能相信,你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價值,而這世界,依然美好且值得期待。
本書特色 ◎8種無愛、內心受傷的小孩,告訴我們不得不麵對的真相──傢庭會傷人,父母的愛更會傷人。
◎蘇絢慧以最柔軟、同理的語調,陪伴所有曾經在童年時期,被大人辱罵、缺少陪伴、被要求不能失敗、被要求聽話、被忽略、被教導仇恨、由外公外婆帶大、代替爸或媽角色等心中滿是遍體鱗傷的孩子,她希望每個心裏受傷的孩子,都能藉由愛,尋迴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