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序 王财贵老师是全球推广儿童读经的第一人,早在1980年代王老师就有推广儿童读经的想法,1994年元月在全国电子公司董事长林琦敏先生的协助下,创办了「读经推广中心」,专门推动读经的教育理念。1994年8月王老师进入本校(当时为台中教育学院)语文教育学系任职,原先王老师在社会上所推广的儿童读经理念,便开始有机会进入体制,得以在本校辅导区的国民小学内实践。1995年王老师出版了《儿童读经教育说明手册》(据王老师估计,这本手册迄今已翻印了将近三百万册),为使读经理念推广更为普遍,读经教育成效更为深远,王老师于2004年3月发起「财团法人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以结合社会的人力与物力作永续的努力。
王老师推广儿童读经的想法,受到二位先生的影响,一位是体制外的掌牧民先生,一位是体制内的哲学大师牟宗三先生,这二位老师不仅对王老师的生命和学问有着深厚的影响,也影响了老师思考文化与教育的问题,王老师读经教育的主张,有着全盘西化的理想,强调读经在涵养、熏习的功能,可以培养胸怀万世的人格。此外王老师又参照西方分析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反省、从浅度到深度,主张十三岁以前的儿童期是读经最佳时机,此时儿童宜大量记诵、灌输语文与艺术等浸润型的讯息,可以增长儿童德性、定力及聪明;十三岁以后才需要学习结构型的数理逻辑,如此可避免打击学生的数理兴趣。王老师教导孩童读经的方法很简单,只需反覆诵读,不需遵守「先理解而后学」的原则。至于读经的教材只要选择最有价值的书来读,不必考虑难易、长短或不合现代,甚至东西方。
上述王老师读经教育的主张,实与二十世纪以来实用主义、认知心理学的教育理论大相迳庭,故王老师的读经理念亦遭到不少反对者抨击,如论者认为读经增加孩童负担、记诵使天性喜欢游戏的孩童不快乐、记忆力不能转化为理解力和批判力、读经阻碍孩童语文以外其他天赋的发展。其实王老师的读经理念,着眼在儿童期的记忆力强,多记下一些永恆的东西,可提供将来成长期所需,王老师多年推广及实验结果,已证实读经的孩童除了在识字能力、记忆力和定力有明显的成果外,由于语文能力的增强,也带动了整体的学习能力,其中尤以数理的改善最为显着,学习变容易了,无形中提高了快乐指数。
王老师发愿「只要有华人在的地方就有人读经」,他本着知识分子的良心和责任推广读经教育,其理念已得到许多人认同,其足迹不仅遍布国内,更行至大陆各地,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加拿大、美国等海外地区。王老师推广儿童读经三十年,其推动读经教育的成果斐然,已得到总统颁发社会教育有功奖章肯定,「财团法人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所举办全国经典总会考,今年迈入第十一届,影响层面亦愈来愈广,备受社会关注。
2010年1月王老师自本系退休,本校杨思伟校长特于教育部补助本校的卓越师培计画中,成立系统化读经教育创新方案,本书的撰写与出版便是在教育部经费支持下完成的。各章编撰人分别是:第一章:王财贵、陈珧华;第二章:王财贵、施枝芳;第三章:周碧香、李芝莹;第四章:施枝芳、陈珧华;第五章:王财贵、马行谊。我要特别感谢王老师带领本系读经教育中心三届主任─马行谊老师、周碧香老师、施枝芳老师,以及本系硕博士毕业生陈珧华、李芝莹,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本书稿,为本系教研成果又添一新作。全书由方哲萱及「财团法人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蔡淑贵执行长协助编校,现在书稿即将付梓,对于投入书稿撰写者及编校者所付出的辛劳,谨此一併致谢!
本书包括王老师读经教育理念论述与体制内外实施的教学案例,实有志从事读经教育者,不可或缺的教战守册。我们相信读经教育可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核心,我们也相信读经教育已为当前教育,发展出一种极具可行性及参考价值的教育新模式。
国立台中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学系主任 彭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