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学南移:港台文史哲溯源(文化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北学南移:港台文史哲溯源(文化卷)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秀威资讯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5/04/09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0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新儒家经典大师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如何在海外弘扬儒学精神?
  钱穆及香港新亚书院如何在香港缔造中国史研究的重镇?
  历经英国殖民、回归中国及本土化浪潮,时局如何影响香港的学风?

  吕芳上 李瑞全 廖伯源 陈学然 刘建平 赵雨乐 许振兴
  姚继斌 郑永常 范棋崴 区志坚 李元皓 侯励英 等学者──深刻析论

  1949年前后,许多学者相继自内地迁往香港,自清末、民初,中国出现的新文化、新学术、新史学和新思潮,也随学人南下,与传统文化一起流播香港、澳门、台湾及东南亚等地。这些学人执教港、台等地高等院校,「北学南移」遂为一时代精神的重要特色。其中,新儒家经典大师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如何在海外弘扬儒学精神?钱穆及香港新亚书院如何在香港缔造中国史研究的重镇?历经英国殖民、回归中国及本土化浪潮,时局如何影响香港的学风?本系列书分三卷,本卷为「文化卷」,收录学者吕芳上、李瑞全、廖伯源、陈学然、刘建平、赵雨乐、许振兴、姚继斌、郑永常、范棋崴、区志坚、李元皓、侯励英的深刻析论。

本书特色

  1949年前后,大批学者自中国南移至香港和台湾,两地学术文化为之大变。
  本系列书分三卷,透过两岸三地学人研究,重探「北学南移」的时代学风。

著者信息

主编者简介

鲍绍霖


  现任香港树仁大学历史系系主任及教授、历史教学支援及研究中心主任,曾任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系主任、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专任教授及林思齐东西学术交流研究所「中西关系研究计划」主任。主要从事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外思想史、中美关系、回归后的香港、当代中国问题的教研工作。着作包括《文明的憧憬:近代中国对民族与国家典范的追寻》、《台独幕后﹕美国人的倡议与政策》等,合编着作包括《西方史学的东方回向》、《有志竟成:孙中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Return of the Dragon : 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Sino-German Relations since 1800: Multidisciplinary Explorations、Reunification with China: Hong Kong Academics Speak等。

黄兆强

  现任东吴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穆故居执行长,曾任东吴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人文社会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学术史、史学史。近年则从事现代新儒家(尤其唐君毅先生之历史哲学)之研究。着作包括《学术与经世:唐君毅的历史哲学及其终极关怀》、《廿二史札记研究》、《清人元史学探研》等。主编着作包括《钓鱼台列屿之历史发展与法律地位》、《二十世纪人文大师的风范与思想》、《钱穆先生思想行谊研究论文集》等。

区志坚

  现任香港树仁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历史教学支援及研究中心副主任,香港註册导游协会学术顾问等职。主要从事新文化史、香港社会文化史及近现代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合编着作包括《马鞍山风物志》、《香港海关百年史》(中英文版)、《改变香港历史的六十篇文献》、《屏山故事》、The Perspectiv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The Introduction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及多本有关当代中国、今日香港及中国历史课题的教科书。
北学南移:港台文史哲溯源(文化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序 「北学南移」学术研讨会之缘起及规划/廖伯源 
序/杨祖汉
编者序/鲍绍霖、黄兆强、区志坚 

第一章  「文化跨海」:战后初期台湾学术与文化走向─以许寿裳、傅斯年领导的机构为例/吕芳上 
第二章  当代新儒家之课题与发展:论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三先生之学思方向/李瑞全
第三章 钱穆先生与新亚研究所/廖伯源 
第四章  从「失养于祖国」到「被逼回归」:南来与本土论述中的香港变貌/陈学然
第五章  当代新儒学的「西迁」与「南移」/刘建平 
第六章  北学南来的地域文化反思─谈1927年的《鲁迅在广东》/赵雨乐
第七章 北学南移与香港大学/许振兴 
第八章  南来学者与国史教育:以1950年前后香港教师会出版刊物为中心/姚继斌第九章  战后(1950-1997)香港私立研究所对学术人才培育之贡献/郑永常、范棋崴 
第十章  非仅指的是吃苦奋斗─从《新亚校刊》看五十年代「新亚精神」的实践/区志坚 
第十一章  从北京到台北─京剧《朱砂痣》演出变迁考略/李元皓 
第十二章  陶铸后进:郭廷以与学生的学术承传/侯励英

图书序言

【林仰山汇聚的南来学者】(本段节录自本书第七章〈北学南移与香港大学〉,许振兴着)
 
建校三十年的香港大学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因日本侵华军队攻佔香港岛而被迫全面停课。不少师生或在抵御日军侵略时捐躯,或在日本侵佔香港的三年零八个月间丧命。倖存的教师在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后愿意重返香港执教者实在为数不多。这使一九四六至一九五○年间逐步复课的香港大学在入学人数迅速回复战前水平的压力下,除了急需寻求经费修复惨遭日本侵略军大肆破坏的校内建筑物外,还得设法新建教学大楼与大量招聘教职员,以解决师资严重短缺的难题。香港大学自创校以来一直以英语为法定的教学语言,而「《香港大学条例》第十三则,规定文科须注重教授中国语言文学」一项,却使中文系得以成为当时唯一获校方批准以汉语、汉文授课的学系。这便为南来学者提供了难得的驻足契机。
 
战后复校的香港大学中文系,实可溯源于清遗老赖际熙(1865-1937)在一九二七年致力筹款创立的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当时开设的课程,包括「经学」(Classics)、史学(History)、文词学(Literature)与「翻译学」(Translation)四大类,并有「特设正音班(Mandarin Class),以便学生不娴粤语者听受,功课与正班同。」许地山(1893-1941)在一九三五年出任中文学院教授(Reader)后,除正式确定沿用至今的「中国哲学」(Chinese Philosophy)、「中国文学」(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中国历史」(Chinese History)与「翻译」(Translation)四科并立的课程体制外,还将学院的名称改为「中国文史学系」(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他履新后迅速举荐原任教燕京大学的同事马鑑(1883-1959)来港担任中国文学讲师(Lecturer in Chinese Literature)。马鑑获聘后乘坐「格兰总统」号轮船于一九三六年三月二日抵达香港履任。由于许地山在一九四一年八月四日猝然逝世,他便被校方委任接掌学系的行政工作。日本侵华军队攻佔香港后,他在一九四二年六月举家迁赴成都,任教于成都的燕京大学。日本战败投降后,他在一九四六年七月重返香港大学履行尚未完成的僱用合约,领导学系面对战后的新挑战。当时系内教师尚有战时一直守护冯平山图书馆藏书的原翻译讲师兼导师(Lecturer and Tutor in Translation)陈君葆(1898-1982)。

图书试读

None

北学南移:港台文史哲溯源(文化卷)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北学南移:港台文史哲溯源(文化卷)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北学南移:港台文史哲溯源(文化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北学南移:港台文史哲溯源(文化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