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解读生命的渴望! 我想,所有孩子都会经历一个喜欢问「深奥」问题的时期。我曾问过「我们从哪里来的?」、「人死了会去哪里?」等问题。其中,我还问过,「生命的目的是什么?」或许是因为父母都是博士的原因,我总觉得自己天生喜欢探究科学上的答案。可能因为我一直喜欢探究科学的奥祕,自己找到的答案总是更加广泛,更加自然。
我选择的科学领域是控制论,确切地说,是医学生物控制论,这曾是我的研究项目和研究工具。在那个时候,控制论是一门革新的新生科学,使得研究者可以探索复杂的系统,并找出控制它们的机理。我曾对于人体和它的控制系统感到特别的兴趣。透过控制论,我曾致力于解读人类自身存在的祕密:身体和寄居其中的灵魂(我认为是这样的)。
但是我的愿望受挫了。确实,科学教会了我很多有关生命的东西,更确切地说,告诉了我新生命的开始和它维持的方式。但是,它并没有带给我、驱动我的科学研究更重要和更根本的问题的答案:生命是什么?生命又是为了什么?
解读生命的渴望使我孜孜不倦地去研究任何自己可以得到的资料和线索。我在科学、哲学,甚至是宗教方面继续着自己的研究,直到自己得到大量多余的新知识和对生命的理解为止。但是,就和我起初有关控制论的经历一样,所有的这些似乎都不足以解答我对于生命的意义和目的这个最深层的疑惑。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得到了自己长久以来探索的答案。我偶然碰到了它,后来发现这是一门叫做「卡巴拉」的科学。回顾以往,我发现自己所有的探究都并非多余和可惜。在我探究「卡巴拉」的道路上,科学、哲学和宗教都是必要的「中途站」,尽管我从未真正停在其中的任何一个点上。在自己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人类存在的目的的理解上,它们都做出了自己那一部分的贡献,而且它们每一个都恰到好处地构成了由卡巴拉帮助我建立起来的完整的世界观的一个部分。
另外,我发现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各种全球危机之间的联系。透过卡巴拉,我认知到了这些危机是无可避免的,也让我认知到了它们在和平与繁荣中必然得以解决,认知到了在如何解决这些危机方面我们的自由选择是什么—透过协同合作;而更主要地则是透过对我们的团结一体和互相依赖性的意识的觉醒。而且更重要地是,我发现古老的卡巴拉有关人类关系的理念为建立一个促进这种友善关系的可行性社会提供了一个平台。
现有的全球危机是事先註定的这一观点并不是我自己独有的。而且危机是一个通往一个所有人最狂野的梦想都不可能梦想到的现实的跳板,这个观点也同样不是我的发明。这两个概念都存在了几千年,只是最近才得以浮现出来,因为这是第一次一个必须的双重条件得到满足:人们已经足够地绝望到了急切渴望得到一个答案的地步,并且能对之进行足够清楚的解答的方式已经具备。至于我自己在昭示这些概念中所扮演的角色,我想我是一位呈献者和促进者。但是,我对这些观点绝对没有所有权。
正如我希望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将要展现的那样,当代科学和现代思维现在有可能满足那个双重条件,从而揭开这个在卡巴拉科学中的古老的祕密。如果不是量子物理敢于挑战牛顿的对现实的认知世界观,我们就不会认为类似「现实的统一性」等概念是值得考虑的。而且,如果不是哲学虔诚地培养了自由的思想观念,我们也将无法分享思想和互相学习。
因此,虽然我将要介绍的是卡巴拉式的概念,我将同时表明,其中许多理念与现代科学并行。我希望,在多元主义的精神里,人们将会用一种开放的思想和心态来迎接它们。而且,如果我能唤起哪怕只是一个同龄人的沉思,就像他们在我之内一样,我也觉得自己的这些努力完全得到回报了。
麦可• 莱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