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殉美

美与殉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写诗、读诗、论诗
徘徊诗人的字句诗行,穿梭诗人的意象深渊
诗人所创造的形式,无论是声音、节奏、颜色、腔调,
似乎都在尝试打开作家封闭的灵魂。

  《台湾新文学史》作者、国立政治大学讲座教授陈芳明
  为四十年来的读诗经验,找到安顿的位置
  以感性的语言文字,从诗的灵性角度出发
  重新评价台湾现代诗到后现代诗的美学典范与艺术成就


  《美与殉美》是陈芳明经过千里跋涉之后,所完成的梦想书。从阅读第一本诗集开始,到半世纪的时光已经过去,台湾现代诗的演变,例罗智成、杨泽、陈黎、陈育虹、余光中、方思、郑愁予、林泠、洛夫、周梦蝶、杨牧、商禽、白萩……可以说非常丰富而驳杂,为诗的美学位置找到新的座标。

  《美与殉美》收入陈芳明专文18篇,分成两辑,第一辑是「美」,第二辑是「殉美」。第一辑是主题式综论,探讨不同诗人如何求索孤独、爱慾、纯粹、邪恶、死亡的美感。诗人纵浪大化,投身于世俗的尘土,绝对有他们敏锐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他们具有耳聪目明的凝视,穿透黑暗,看见人间的沉沦,甚至勇敢地将之锻铸成为诗行。第二辑是诗人论,是个人的私密品味,是个人的美感与诗人的相遇。与诗人一起年轻、一起苍老,都留痕在书中的文字里。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芳明


  从事历史研究,并致力于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陈芳明,1947年出生于高雄。毕业于辅仁大学历史系、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他曾任教于静宜大学、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中文系,后赴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系任教,同时受委筹备、成立该校台湾文学研究所。目前获聘为国立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以显其治学和教学上的卓越成就。

  创作逾三十载,其编着的作品影响深远,例如主编《五十年来台湾女性散文.选文篇》、《余光中跨世纪散文》等;其政论集《和平演变在台湾》等七册见证了台湾社会的历史变迁,而散文集《风中芦苇》、《梦的终点》、《时间长巷》、《掌中地图》、《昨夜雪深几许》、《晚天未晚》,在在呈现了高度文学造诣。

  在文学创作之余,陈芳明的诗评集《诗和现实》等二册,文学评论集《鞭伤之岛》、《典范的追求》、《危楼夜读》、《深山夜读》、《孤夜独书》、《枫香夜读》、《星迟夜读》,以及学术研究《探索台湾史观》、《左翼台湾:殖民地文学运动史论》、《殖民地台湾:左翼政治运动史论》、《后殖民台湾:文学史论及其周边》、《殖民地摩登:现代性与台湾史观》、《现代主义及其不满》,传记《谢雪红评传》等书,为台湾文学批评建立新的研究典范。

  2011年,陈芳明终于完成历时十二载的《台湾新文学史》,为全世界的中文读者打开新的台湾文学阅读视野。

图书目录

自序 美与殉美

第一辑 美
脱下一层皮肤
爱慾即真理
诗艺的完成
梦的消亡
纯粹与粉碎
孤独是一匹兽

第二辑 殉美
因为透明,所以无限
禁锢年代的蔷薇
后现代与后殖民的诗艺
欲说未说的爱
一座雕像的完成
知性的抒情
星的语言
爱的萌芽及其延伸
漂泊与抒情
情与忏的纠缠
时间与晚期风格
快乐贫乏症患者──《商禽诗全集》序

图书序言

因为透明,所以无限
 
在黑暗中,在透明里,由于什么都看不见,彷彿面对一个巨大的虚空,所以可以通过书写填补更多的想像。鲁迅文学中,不时出现黑暗的意象,如黑暗的中国、黑暗的传统、黑暗的人心,都成为他批判的对象。面对黑暗,他的文字变得强悍有力。尤其他写下「肩起黑暗的闸门」,使整个文学力量变成具体可见。相对的,透明体是一种无可辨识的形象,没有线条,没有界定,似乎在想像中可以产生任意的变形体。因为看不见,意义就化成无穷无尽。
 
罗智成的诗集《透明鸟》,是充满诗意、幻想的长诗。相对于他早期的情诗,这本作品具有纯真的童心。这部长诗是由组曲所构成,每一句诗行都带着读者走向辽远的地方。透明鸟是什么品种,是什么颜色,是什么体型,完全没有确切定义。牠是笼子里看不见的一只飞禽,永远保持高度沉默。牠驯服地站在那里,静静看着外面世界的变化。不变的鸟笼,不变的透明鸟,却延伸出变化无穷的想像与感情。诗人在虚无的形体上,建构具体的感觉,那几乎是一种冒险的创作。罗智成以他独特的眼光透视一只看不见的鸟,也以他丰富的想像,为透明鸟写出动人的诗篇。无中生有,虚实互见,正是这册诗集最迷人之处。
 
《透明鸟》是一册写给成人看的童诗,其中穿梭着活泼的想像,迷人的节奏。如梦似幻,像是一个诱惑的无底洞,简直要让读者纵身投入。整本诗集始于诗人最初的念头,他说:「我们第一个孩童出生。紧张欢欣之余,也产生了想要为他写一首童诗的冲动。那将是一首深情、美满的诗,充满甜美华丽、恣意奔放的想像,饱含叨絮诉说、堆砌铺陈的热情,……」童话往往使所有的不可能变成可能,也使所有的梦幻变成真实。随着整首诗的展开,诗人带着我们走进一个彷彿是异国情调的世界,却又是那样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
 
诗人到达突尼西亚的滨海小城西迪布萨,那小城里的特产是各式各样的鸟笼,它并不饲养禽鸟,而是作为装饰品悬挂在家里。尤其是宫殿造型的鸟笼,更是引人产生丰富的想像。
 
诗人纯真的心灵,不时在诗行进行时若隐若现,逗引着读者的眼睛,跟随他持续走下去。在诗的丛林里,这册诗集的出现,似乎又重新把现代主义时期所有噩梦、绝望、沉沦、坠落的心灵打捞起来。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