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與殉美

美與殉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寫詩、讀詩、論詩
徘徊詩人的字句詩行,穿梭詩人的意象深淵
詩人所創造的形式,無論是聲音、節奏、顔色、腔調,
似乎都在嘗試打開作傢封閉的靈魂。

  《颱灣新文學史》作者、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陳芳明
  為四十年來的讀詩經驗,找到安頓的位置
  以感性的語言文字,從詩的靈性角度齣發
  重新評價颱灣現代詩到後現代詩的美學典範與藝術成就


  《美與殉美》是陳芳明經過韆裏跋涉之後,所完成的夢想書。從閱讀第一本詩集開始,到半世紀的時光已經過去,颱灣現代詩的演變,例羅智成、楊澤、陳黎、陳育虹、餘光中、方思、鄭愁予、林泠、洛夫、周夢蝶、楊牧、商禽、白萩……可以說非常豐富而駁雜,為詩的美學位置找到新的座標。

  《美與殉美》收入陳芳明專文18篇,分成兩輯,第一輯是「美」,第二輯是「殉美」。第一輯是主題式綜論,探討不同詩人如何求索孤獨、愛慾、純粹、邪惡、死亡的美感。詩人縱浪大化,投身於世俗的塵土,絕對有他們敏銳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他們具有耳聰目明的凝視,穿透黑暗,看見人間的沉淪,甚至勇敢地將之鍛鑄成為詩行。第二輯是詩人論,是個人的私密品味,是個人的美感與詩人的相遇。與詩人一起年輕、一起蒼老,都留痕在書中的文字裏。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芳明


  從事曆史研究,並緻力於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的陳芳明,1947年齣生於高雄。畢業於輔仁大學曆史係、國立颱灣大學曆史研究所。他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係,後赴國立政治大學中文係任教,同時受委籌備、成立該校颱灣文學研究所。目前獲聘為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以顯其治學和教學上的卓越成就。

  創作逾三十載,其編著的作品影響深遠,例如主編《五十年來颱灣女性散文.選文篇》、《餘光中跨世紀散文》等;其政論集《和平演變在颱灣》等七冊見證瞭颱灣社會的曆史變遷,而散文集《風中蘆葦》、《夢的終點》、《時間長巷》、《掌中地圖》、《昨夜雪深幾許》、《晚天未晚》,在在呈現瞭高度文學造詣。

  在文學創作之餘,陳芳明的詩評集《詩和現實》等二冊,文學評論集《鞭傷之島》、《典範的追求》、《危樓夜讀》、《深山夜讀》、《孤夜獨書》、《楓香夜讀》、《星遲夜讀》,以及學術研究《探索颱灣史觀》、《左翼颱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殖民地颱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後殖民颱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颱灣史觀》、《現代主義及其不滿》,傳記《謝雪紅評傳》等書,為颱灣文學批評建立新的研究典範。

  2011年,陳芳明終於完成曆時十二載的《颱灣新文學史》,為全世界的中文讀者打開新的颱灣文學閱讀視野。

圖書目錄

自序 美與殉美

第一輯 美
脫下一層皮膚
愛慾即真理
詩藝的完成
夢的消亡
純粹與粉碎
孤獨是一匹獸

第二輯 殉美
因為透明,所以無限
禁錮年代的薔薇
後現代與後殖民的詩藝
欲說未說的愛
一座雕像的完成
知性的抒情
星的語言
愛的萌芽及其延伸
漂泊與抒情
情與懺的糾纏
時間與晚期風格
快樂貧乏癥患者──《商禽詩全集》序

圖書序言

因為透明,所以無限
 
在黑暗中,在透明裏,由於什麼都看不見,彷彿麵對一個巨大的虛空,所以可以通過書寫填補更多的想像。魯迅文學中,不時齣現黑暗的意象,如黑暗的中國、黑暗的傳統、黑暗的人心,都成為他批判的對象。麵對黑暗,他的文字變得強悍有力。尤其他寫下「肩起黑暗的閘門」,使整個文學力量變成具體可見。相對的,透明體是一種無可辨識的形象,沒有綫條,沒有界定,似乎在想像中可以産生任意的變形體。因為看不見,意義就化成無窮無盡。
 
羅智成的詩集《透明鳥》,是充滿詩意、幻想的長詩。相對於他早期的情詩,這本作品具有純真的童心。這部長詩是由組麯所構成,每一句詩行都帶著讀者走嚮遼遠的地方。透明鳥是什麼品種,是什麼顔色,是什麼體型,完全沒有確切定義。牠是籠子裏看不見的一隻飛禽,永遠保持高度沉默。牠馴服地站在那裏,靜靜看著外麵世界的變化。不變的鳥籠,不變的透明鳥,卻延伸齣變化無窮的想像與感情。詩人在虛無的形體上,建構具體的感覺,那幾乎是一種冒險的創作。羅智成以他獨特的眼光透視一隻看不見的鳥,也以他豐富的想像,為透明鳥寫齣動人的詩篇。無中生有,虛實互見,正是這冊詩集最迷人之處。
 
《透明鳥》是一冊寫給成人看的童詩,其中穿梭著活潑的想像,迷人的節奏。如夢似幻,像是一個誘惑的無底洞,簡直要讓讀者縱身投入。整本詩集始於詩人最初的念頭,他說:「我們第一個孩童齣生。緊張歡欣之餘,也産生瞭想要為他寫一首童詩的衝動。那將是一首深情、美滿的詩,充滿甜美華麗、恣意奔放的想像,飽含叨絮訴說、堆砌鋪陳的熱情,……」童話往往使所有的不可能變成可能,也使所有的夢幻變成真實。隨著整首詩的展開,詩人帶著我們走進一個彷彿是異國情調的世界,卻又是那樣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
 
詩人到達突尼西亞的濱海小城西迪布薩,那小城裏的特産是各式各樣的鳥籠,它並不飼養禽鳥,而是作為裝飾品懸掛在傢裏。尤其是宮殿造型的鳥籠,更是引人産生豐富的想像。
 
詩人純真的心靈,不時在詩行進行時若隱若現,逗引著讀者的眼睛,跟隨他持續走下去。在詩的叢林裏,這冊詩集的齣現,似乎又重新把現代主義時期所有噩夢、絕望、沉淪、墜落的心靈打撈起來。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