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小說的國族書寫:以身體隱喻為觀察核心

中國現代小說的國族書寫:以身體隱喻為觀察核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中國現代小說
  • 國族認同
  • 身體隱喻
  • 文化研究
  • 文學批評
  • 現代文學
  • 隱喻分析
  • 國族主義
  • 身體政治
  • 20世紀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以「身體的國族敘事」探討梁啓超、魯迅、鬱達夫、洪靈菲、老捨、巴金、路翎等人的小說文本,揭開晚清到民初,中國現代小說中隱藏的國族想像。從魯迅觀看砍頭和喊齣「吃人」的第一聲開始,中國現代小說傢便懷有一種知識份子內在的巨大焦慮感,不斷通過各種擬實的書寫(國民性批判、鄉土、革命等等),麯摺的指認齣前方一個更大的主體──國族,將身體置之於感時憂國、血與淚的幻思之中,去想像、甚至隱性的去建構一個現代化的烏托邦:一個富強的「中國」。

本書特色

  觀察文本中「身體的國族敘事」,論證晚清以降,中國小說裏的「身體」已成為「國族」的象徵,成為小說傢「想像中國」的具象隱喻。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辛金順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和南華大學、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文係。

  曾獲:馬來西亞海鷗文學奬新詩首奬、中國時報新詩首奬、颱北文學奬新詩首奬和散文優選奬、颱中文學新詩首奬、府城文學新詩首奬、桃城文學新詩首奬、中央日報新詩特優奬、梁實鞦散文特優奬、海華文學著作奬散文首奬、全國學生文學奬、颱灣省古典詩詞首奬等。

  著有詩集:《風起的時候》、《最後的傢園》、《詩圖誌》、《記憶書冊》、《說話》、《注音》、《在遠方》、《時光》;散文集:《江山有待》、《一笑人間萬事》、《月光照不迴的路》、《私秘語》;論文集:《秘響交音──華語語係文學論集》,論著《存在、荒謬、知識份子──錢鍾書小說主題思想研究》及主編《時代、典律、本土性:馬華現代詩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時代新書:中國現代小說選讀》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緣起與位置的提齣:中國現代小說場域與現代性
 第二節 中國身體/國體的凝視:閱讀身體的另一種閱讀
 第三節 觀念援引與文學語境
 第四節 研究成果與本書架構

第二章 曆史身體敘事:儒傢身體、新民、新青年
 第一節 老大帝國、儒傢身體的改寫 
 第二節 少年中國、新民身體的想像 
 第三節 從《新青年》到「新青年」 
 小 結

第三章 身體啓濛敘事:國民神話的演繹
 第一節  凝視下的身體:啓濛敘事中的國民性批判
 第二節  銘刻的群眾:三○年代國民性改造戲仿與書寫
 小 結

第四章  身體齣走敘事:身體解放和國族主體建構
 第一節 離傢:邁嚮齣走之路 
 第二節  辭鄉者的故事:時間、空間、啓濛敘事
 第三節  走嚮世界的大敘述:現代主體性的塑成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書目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本書經由「身體」做為一種方法,探入中國現代小說的敘事,並企圖從小說文本中所呈現的「身體」符號,去探析國族意識如何在小說傢的筆下,展演成一個具有政治性的國族主體建構。而「身體」的被召喚與被想像,常常與國體存在著緊密的關係,特彆在現代性的進程上,不但承載著敘事者內心對國族危亡的焦慮感,也投射齣瞭民族性內部延伸嚮世界尋找富強的一種渴求。因此,中國現代小說的身體敘事,述說的不隻是「身體」本身的故事,而是一種想像中國的方式,讓中國以「身體」再現(representation)為民族國傢的欲念,為未來曆史的前景,尋找光明的夢望。
 
而從晚清梁啓超等維新派在戊戌政變失敗之後,將視角從政體的典章製度改良,轉嚮瞭身體的重塑,以「少年中國」的範體想像,形構「新民」群體的理想體格開始,就已注定瞭「身體」在這樣的曆史框架之下,必然將成為國族主義者凝視的焦點。「新小說」在此刻的被提倡,亦是被引嚮瞭這樣的一個意識形態傳播上來,即以身體改革為開端,變革政體,並為建構國體而做準備。這樣的身體論述、想像和敘事,無疑影響瞭「五四」知識份子對身體的認知,並更進一步的,以「救精神」的精神治療法―啓濛,企圖去展開一場拯救靈魂的運動。這也開啓瞭中國現代小說做為身體敘事的起源。如魯迅的〈狂人日記〉,以身體的被吃和被吃的身體,做為現代小說的先聲,釋放瞭當時新青年所迫切尋求國族解放的生命衝動。他後來小說中的一係列身體敘事,不論是砍頭、斷發、革命、醜怪、瘋狂等等,無不展示瞭中國身體在進化論的視域下,所必須麵對傳統與現代的斷裂與割離。「國民性批判」,更是在這樣「斷體殘肢」和「瘋癲狂病」的血腥和暴力中上演。

用戶評價

评分

從封麵設計上看,這本書散發著一種沉靜而睿智的氣息,讓我不禁聯想到那些曆經歲月沉澱的經典著作。我一直認為,好的文學評論不僅僅是復述故事,更重要的是它能引發讀者對文本背後深層意義的思考。這本書的題目“中國現代小說的國族書寫:以身體隱喻為觀察核心”,就暗示瞭作者將從一個非常獨特的角度切入,去解析那些我們可能已經閱讀過,但卻未曾深究過的作品。特彆是“身體隱喻”這一提法,在我看來,是極具開創性的。身體,是一個充滿張力的概念,它既是個體的私密空間,也可能被賦予宏大的政治和文化意義。作者將如何把這種微觀的身體經驗,上升到宏觀的國族敘事層麵?這其中的邏輯鏈條,是我最為期待解開的謎題。我猜測,書中會深入分析那些小說中的人物,他們的身體是如何被描寫的,是健康的,是殘缺的,是被壓抑的,還是爆發的?這些身體的描繪,又如何與當時的社會思潮、政治氣候,乃至民族身份的建構緊密相連?這本書會不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解剖師,細緻地剖析中國現代小說的肌理,展現其隱藏的生命力與掙紮?我期待它能帶我進入一個全新的文學解讀領域。

评分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國族書寫”這四個字就牢牢抓住瞭我的目光。我們身處一個全球化日益加速的時代,但同時,對民族身份的追問和對國傢認同的探索,從未停歇。而中國現代小說,無疑是承載和反映這種探索的重要載體。這本書將目光聚焦於“國族書寫”,這本身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更何況,它還將“身體隱喻”作為觀察的“核心”,這無疑為解讀國族書寫提供瞭一個非常新穎且深刻的視角。身體,是人類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它承載著個體的情感、欲望、痛苦和記憶。當身體被置於國族的語境下,它的意義就變得更加復雜和多元。這本書會如何論述,身體的病態、疼痛、甚至死亡,如何成為國族苦難與變革的象徵?又或者,身體的健壯、繁衍、甚至是性愛,又如何被用來構建一種民族的生命力與希望?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否會涉及到那些在曆史洪流中被壓抑、被遺忘的身體敘事,以及它們如何被重新發現和解讀。這本書,或許能為我們理解中國現代文學與民族命運之間的復雜聯係,提供一條全新的、充滿啓發的路徑。

评分

“中國現代小說的國族書寫:以身體隱喻為觀察核心”,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如同一個精巧的謎語,激發瞭我強烈的閱讀欲望。我一直認為,文學作品,尤其是小說,不僅僅是故事的集閤,更是時代的縮影,是民族精神的載體。而“國族書寫”這個概念,更是直擊我內心深處對身份認同和文化傳承的思考。在經曆瞭一係列的社會變遷和思想啓濛後,中國現代小說是如何在文字中勾勒齣“中國”的形象?又是如何在一個個故事中,定義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裏來,我們要到哪裏去?而“身體隱喻”這個切入點,更是充滿瞭想象力和深度。身體,是最直接、最原始的感官體驗,它承載著個體的喜怒哀樂,也可能被賦予更宏大的象徵意義。我特彆好奇,作者是否會挖掘那些被忽視的身體細節——比如,人物的膚色、姿態、疾病、甚至飲食,是如何被用來隱喻整個民族的生存狀態、文化特質,以及在曆史變革中的掙紮與抗爭?這本書是否會像一個細緻的考古學傢,發掘齣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的身體密碼,從而揭示齣中國現代小說中更深層次的國族敘事?我期待它能帶我進行一次意想不到的文學之旅。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就足夠吸引人瞭——“中國現代小說的國族書寫:以身體隱喻為觀察核心”。作為一個對中國現當代文學一直充滿好奇的讀者,我總是被那些能夠深入挖掘社會文化內核的作品所打動。這本書的書名傳遞齣一種深度的學術探究,它不僅僅是關於小說的敘事,更是關於小說如何承載和反映一個國傢、一個民族的精神狀態和身份認同。我特彆對“國族書寫”這個概念感興趣,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中國小說是如何重塑和定義“中國”這個概念的?又是如何在字裏行間勾勒齣集體身份的輪廓的?而“身體隱喻”作為觀察的核心,這又是一個多麼新穎且充滿想象力的切入點!身體,作為最直接、最原始的存在,它承載著個體的經驗,也承載著集體的記憶與傷痛,更可能成為錶達民族命運與政治現實的載體。我迫切地想知道,那些在小說中被描寫的身體,是怎樣的病態、掙紮、抵抗,或是歡愉,它們又如何摺射齣那個時代的國族精神的起伏?這本書是否會像一麵鏡子,照齣我們民族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種種麵貌?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理解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並從中發掘齣更深層次的意義。

评分

這本書的標題“中國現代小說的國族書寫:以身體隱喻為觀察核心”立刻吸引瞭我,它精準地指齣瞭作者的研究方嚮和理論視角。我一直覺得,文學作品,尤其是小說,是反映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精神麵貌的絕佳窗口。而“國族書寫”這個概念,恰恰觸及瞭文學作品在構建和錶達民族身份認同中的核心作用。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中國的作傢們是如何通過他們的筆觸,塑造和反思“中國”這一概念的?又是如何在一個個故事中,寄托和錶達民族的命運與情感?而“身體隱喻”作為觀察的“核心”,更是讓我眼前一亮。身體,是我們最直接的載體,它的健康、疾病、勞動、甚至死亡,都可以被賦予深刻的社會和文化含義。我非常期待瞭解,作者是如何將這種微觀的身體描寫,上升到宏觀的國族敘事層麵。那些小說中的人物,他們的身體是如何被呈現的?他們的身體狀況,又如何摺射齣整個民族在特定曆史時期的生存睏境、精神狀態,以及對未來的憧憬或迷茫?這本書,或許能提供一個全新的、充滿力量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那些我們熟悉的作品,並從中發現它們隱藏的、關於民族身份和文化傳承的深刻信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