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小文学的马来西亚个案

华文小文学的马来西亚个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彷彿分歧与告别才是黄锦树这本《华文小文学的马来西亚个案》论文集的主调。是的,告别,才不会原地踏步。作为时间的倖存者,我们唯有向前走,继续工作与生活。马华文学史里头的「华文小文学作家」,在过去的时间与空间里,想必也是这样。──中山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副教授兼华语中心主任 张锦忠

  黄锦树第二本马华文学论文集,行动版《马华文学与中国性》。

  这些论文,于内,涉及的是它与马来民族国家的紧张关系;于外,涉及作为民族国家的中国的关系。自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分裂成两部分,马华文学同时与两者产生了关联:人民共和国──左倾运动与革命文学;中华民国(台湾)──旅台文学。这两个民族国家之外,还有一个虚拟式的民族国家:台湾共和国。「我们的马华文学」便是生存在这样的夹缝之中。

  本书共收录十五篇论文,第一卷〈重审开端〉、〈反思「南洋论述」〉、〈马华文学史及其不满〉是反思马华文学研究本身的方法论、理论预设之类的相关问题。第二卷收录其他十一篇论文,附录一篇谈华文教科书。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黄锦树


  黄锦树,马来西亚华裔,一九六七年生,祖籍福建南安。一九八六年来台求学,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硕士、清华大学中国文学博士。曾获多种文学奖。着有小说集《梦与猪与黎明》、《乌暗暝》、《刻背》、《土与火》、《南洋人民共和国备忘录》、《犹见扶余》,论文集《马华文学与中国性》、《谎言或真理的技艺:当代中文小说论集》、《文与魂与体:论现代中国性》等,并与友人合编《回到马来亚:华马小说七十年》、《故事总要开始:马华当代小说选》等。一九九六年迄今任教于埔里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中文系。

  相关着作
  《马华文学与中国性》

图书目录

代序/张锦忠
绪论

卷一:重审开端

1坟与路──重审开端、重返「为什么马华文学」
2反思「南洋论述」──华马文学、复系统与人类学视域
3兼语国民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马华文学史及其不满

卷二:华文小文学
4华文少数文学──离散现代性的未竟之旅
5另类租借,境外中文,现代性──论马华文学史之前的马华文学
6无国籍华文文学──在台马华文学的史前史,或台湾文学史上的非台湾文学:一个文学史的比较纲领
7马华文学的国籍:论马华文学与(国家)民族主义
8土与墙:论马华文学本土论的限度
9重写自画像──马华现代主义者温祥英的写作及其困境
10 Negarakuku──旅台与马共
11最后的战役──论金枝芒的《饥饿》
12衣以风,饮以雨--马华文学与马共小说
13疲惫的公马--李永平与民国
14在或不在南方:反思「南洋左翼文学」

附录: 制作华文,想像华人──马来西亚独中华文中学初中华文课本三种版本分析

图书序言

绪论
马华文学与民族─国家
 
严格来说,这是我第二本马华文学论文集──近年重印的《马华文学与中国性》增订版(麦田,2012)终于可以还原它该有的样子──那是我的第一本马华文学论文集,我不知道是否可以视之为一本「专书」。如果从元尊版《马华文学与中国性》(1998)算起,第一本与第二本马华文学论文集的出版的时间相距十七年,但其间出版了三本其他性质的论文集。收入本书的主要论文分别发表于二○○三至二○一四年这十二年间,曾经为了让它更像「专书」,个别论文做了不同程度的文字调整。组稿甚至早于《马华文学与中国性》增订版,因故而拖延了两年多(包括送审)。因此我的想法也一再改变,有的篇章拿掉了又放回去,有的放进去了又拿掉。
 
论文的写作对我而言有一定的行动的意义,是我「介入」历史的一种方式。这是和那些隔岸观火,甚至隔靴搔痒的历史的局外人的情况是全然不同的。
 
以下的第一部分甚至作为单篇文章应庄华兴之邀(以〈我们的马华文学〉)为题(《当代评论》2〔二○一二年六月(吉隆坡:林连玉基金会)〕)发表了。这部分交代了马华文学研究对我而言何以不可能不预设文学性,而这文学性的思想资源来自何方。这也算是对那位一再批评我的「昔日之友」的部分回应。第三部分是简略的交代收进的论文的身世,篇章顺序对我而言一向是一种叙述方式。
 
一、我们的马华文学
 
多年来,我们 的马华文学研究尝试从马华文学的根源处做刨根究柢似的探讨,包括「马华文学」的基础定义、属性及它究竟能做怎样的扩大(譬如关于「华马文学」的策略思考)或翻转(「华人少数文学」、「无国籍华文文学」、「旅台的在地」);当然,这样的探索,必然得进入文学史。然而,什么是马华文学史?它不正是我们要重新解释(重写)的对象吗?是的,我们的研究一样得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纵使这领域里的前人并非巨人,肩膀也没那么宽大。然而,或许也因为这样,所有的论述必然是在争议中展开。不只是「马华」、「文学史」,甚至还涉及「文学」。
 
譬如说,在马华文学的场域里,文学究竟是什么?
 
这样的提问表面上似乎毫无必要。如果谢诗坚的研究是对的,马华文学的主流不就是以社会─政治功能为绝对优先的革命文学吗?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