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本人自毕业后即投入运动休闲俱乐部的行业,从事休闲俱乐部工作长达三十年之久,历经了各种类型休闲俱乐部的筹备及经营管理实务,同时也在各大专院校教授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相关课程。当我刚开始教学,想找一本适合当作俱乐部管理的教科书时,发现针对此课题的书并不多,而且大部分为外文的相关书籍。但依我在国内从事此行业的经验得知,国外的管理模式并不完全适合国内的生态,同时也发现该类的书大都偏重理论。事实上休闲俱乐部因不同的定位形式,无论是商务型、体适能型、社区型或乡村型,在经营规划管理理论上大致相同,但操作模式及策略却差异甚大。
在现行週休二日以及降低劳工工作时数、鼓励运动休闲等因素影响下,国人参与运动休闲风气逐步成长。同时加上不动产业、饭店业,甚至目前某些医院,更是将俱乐部纳入必备的经营范围,因此,未来在人力的需求上,休闲俱乐部领域专业知识更是重要。
本书乃在个人开始教学时,为了将自己在此领域经验传递给在校学生,希望能帮助学生毕业后对投入此行业更能得心顺手的理念下,同时获得出版社的支持,于是着手将过去三十年来经历的各式休闲俱乐部的实务加以整理撰写,希望能成为教授此课程的教师们教学时的工具书,也能是学生将来就业后还能用得上的参考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确实花了很多的工夫才完成,在教学时先以投影片方式发给学生做为讲义,并经由学生在学习过程提出意见加以修正才完成。
本书在2006年初版,2009年第二版再版至今,国内运动休闲风气提升许多,市民运动中心纷纷成立,大型体适能型健身俱乐部更採连锁快速展店的发展,甚至不少具专业运动的教练也勇于在这产业自行创业,让运动休闲俱乐部产业由衰退期再度复甦。然而在一片繁荣看好的产业前景中,要记取过去大型俱乐部退场的警惕,投入休闲运动俱乐部仍须将经营规划的根基打好,才能真正稳扎稳打永续经营。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同学对于经营俱乐部,无论是在规划程序时计画书的撰写,或对规划活动的企划书拟定方面,都比较不知所措,因此在第三版也保留俱乐部筹备程序与计画书及俱乐部活动服务规划章节。第三版对于水质管理方面在增加许多实务的管理概念,能够提供更完善的俱乐部经营管理实务真正的需求,是大专院校俱乐部经营管理相关课程最适合的教科书。
在此感谢正修科技大学运动健康与休闲系主任蔡崇滨先生给我授课的机会与肯定,同时也要感谢过去一起和我规划管理无数休闲俱乐部的伙伴吴秀云小姐,协助图片及作业流程资料蒐集的陈清豪先生,以及前中华民国运动休闲产业经理人协会的理事长蔡特龙先生,台湾体育运动管理学会荣誉理事长、现任国立体育大学校长高俊雄先生,以及协会经理人研习会担任讲师的各位业界伙伴,提供丰富的实务经验论点及宝贵的意见。由于该书准备决定出书时间较为紧迫仓促,难免有所错误与遗漏,尚祈休闲俱乐部业先进与学界前辈不吝给予批评与指教。
林月枝 谨识
2015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