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之新发展--保险法专题研究(二)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之新发展--保险法专题研究(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保险法
  • 消费者权益保护
  • 保险合同
  • 保险纠纷
  • 保险监管
  • 保险法专题研究
  • 金融法
  • 法律研究
  • 保险消费者
  • 权益保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收录作者近几年来关于保险法最新重要议题的学术研究成果,共十一篇论文,主要内容可分成三大主题:

  (一)要保人订约前告知义务规范,在德国因应消费者保护思想的新发展,以及此议题在台湾实务上各种疑难问题的总体检与修法建议;
  
  (二)要保人订约前资讯权在德国法以及台湾法上的保护与检讨,尤其是深入分析台湾消费者保护法的契约审阅权与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的金融服务业说明义务对保险关系的适用与疑义解决方法;

  (三)强制汽车责任保险保障功能的省思与釐清,论证强制保险中对受害人与被保险人的保护并无冲突,检讨强制责任保险与侵权责任脱钩所产生的矛盾现象,并建议舍弃现行法的法定保险金额制,改採法定最低保险金额制。

  上述三大主题,都是以强化被保险人的保障与发展为核心思想,爰以「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之新发展」为本书标题。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叶启洲


  学历
  私立辅仁大学法学士、法学硕士
  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院博士候选人
  德国弗莱堡大学法学博士(教育部公费留学)

  经历
  律师
  台湾高雄地方法院法官

  现职
  国立政治大学法学院专任副教授
  国立政治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合聘副教授
  国立台北大学法学院兼任副教授
  私立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任副教授

图书目录

自 序

第一编 要保人订约前告知义务之改革

德国保险契约111法之百年改革──要保人告知义务新制及其检讨
 
壹、前 言/3

贰、旧保险契约法之规定与改革需求/4
一、旧法规定重点/4
二、改革需求/12

参、2008年保险契约法之规定与特色/15
一、概 说/15
二、告知义务人/18
三、告知范围/19
四、告知时期/30
五、告知义务之履行/34
六、保险人的补充询问义务/39
七、违反效果/41

肆、新法之利弊分析/65
一、值得肯定之修正/65
二、值得商榷之修正/68
 
伍、结 语/76
 
附录 新法相关条文中译/79

要保人告知义务法制之改革──消费者保护、对价平衡与最大善意原则之交错与位移

壹、问题之提出/91
 
贰、台湾现行法制及其困境/92
一、现行告知义务规范概述/92
二、现行法制在实务上之问题/95
 
参、德国新法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方式/112
一、德国新法内容概述/112
二、新法相关重点归纳/114
 
肆、法律之比较与启示/116
一、理论基础/116
二、构成要件之比较/118
三、法律效果之检讨/124
四、台湾法修正条文之建议/141
伍、结 论/150

第二编 要保人订约前资讯权之保障

从德国保险人资讯义务规范论要保人之资讯权保障
 
壹、概 说/153
 
贰、立法沿革/155
 
参、保险人资讯义务的具体规范/159
一、相关主体/159
二、资讯义务之履行/161
三、资讯义务之范围/171
四、资讯义务之例外与要保人之弃权/179
五、契约存续中之资讯义务/182
六、违反资讯义务之效果/183
七、综合评论/190
 
肆、台湾现制之检讨/192
一、审阅范围及期间/193
二、违反审阅期间规定之效果与危险共同体之利益/194
三、要保人之保障需求/196
四、修法建议/198
  
伍、结 语/200

人寿保险适用消费者保护法契约审阅期间之问题研析
 
壹、问题提出/209
 
贰、审阅期之法律依据探讨/210
一、消费者保护法第11条之1/210
二、寿险公会自律规范/223
 
参、与审阅期具类似功能之制度/229
一、邮购及访问买卖之解除权/229
二、人寿保险契约撤销权/231
 
肆、审阅期适用于人寿保险之妥当性检讨/232
一、与契约撤销期及消保法解除权之功能重复/232
二、相关制度的综合比较/232
 
伍、适用疑义之可能解决方法/236
一、明文排除消保法第11条之1适用于保险契约?/237
二、比较法之参考——以德国新法为例/238
 
陆、本文见解——代结论/241

台湾保险消费者之资讯权保护
——以金融消费者保护法之说明义务规范为中心
 

壹、问题之提出/243

贰、保险人说明义务与违反效果/245
一、金融消保法上之说明义务/245
二、违反说明义务之法律效果/261
 
参、保险人说明义务与契约审阅期之关系/269
一、审阅期对保险契约之适用问题/269
二、人寿保险审阅期自律规范与说明义务之连结问题/270
三、审阅期与说明义务对要保人资讯权之功能/271
 
肆、结 论/272

第三编 编责任保险

从受益人到请求权人25.07
——评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第11条之修正

 
壹、问题之提出/273

贰、「受益人」规定之修正缘由/275
一、保险性质之确认/275
二、「受益人」内涵与侵权行为法上赔偿权利人的配合/277
三、迅速理赔之目的/278
四、支出殡葬费之间接受害人的保护/278
 
参、新法第11条之综合评释/279
一、值得肯定的修正/279
二、新法未解决的旧难题/280
三、新法引发的新问题/293
 
肆、相关修法方向之再釐清/294
一、保障对象之再确认与平等原则/294
二、保险机制与责任法的衔接/296
 
伍、结论——兼部分修法建议/297

强制汽车责任保险之复保险撤销权与法定保险金额制
——新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第22条评析


壹、问题之提出/299
 
贰、复保险与责任保险/300
一、复保险制度之功能/300
二、复保险制度之适用范围/301
三、复保险之销除/305
 
参、新法第22条之检讨/307
一、立法理由之探究/307
二、复保险销除之要件/312
三、法律效果——撤销权/314

肆、「管制复保险」与「被保险人、请求权人利益」之权衡/320
一、「单一强制保险原则」/320
二、「法定保险金额制」与「单一强制保险原则」下的受害人保护/321
三、替代选择:「法定最低保险金额制」?/322
 
伍、结 语/326

违反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投保义务之侵权责任
 
壹、问题之提出/329

贰、投保义务之违反与侵权责任之类型/330
一、投保义务之违反与权益侵害/330
二、强制投保义务作为「保护他人法律」/330
三、强制汽车责任保险之保护对象/332
 
参、违反投保义务之侵权责任/340
一、赔偿义务人/340
二、赔偿权利人/342
三、赔偿范围/348
四、违反投保义务侵权责任与驾车肇事侵权责任之关系/349
 
肆、结 论/352

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中被保险人的保护
 
壹、问题之提出/353
 
贰、强制汽车责任保险的双重保护功能/353
一、被害人之保护/353
二、被保险人之保护/354
 
参、从保护被保险人观点检视强制汽车责任保险/356
一、被保险人对保险人之请求权/356
二、强制汽车保险给付要件/359
三、强制汽车保险给付对象/362
四、强制汽车保险给付项目/364
五、不健全保险关系之代位/366
六、数车事故的责任分担/369
七、保险人的和解同意权/374
 
肆、结 论/376

德国汽车强制责任保险上之代位求偿关系

壹、序 言/379
 
贰、责任保险人之代位要件/380
一、概 说/380
二、不健全的保险关系/383
三、受代位之债务人/386
四、费用偿还请求权/391
五、代位的限制/392
六、消灭时效/395
 
参、补偿基金的代位/396
一、补偿基金的代位/397
二、代位之内容/397
三、亲属特权/400
四、代位限制/400
五、被害人抛弃赔偿请求权之效果/400
 
肆、结 论/401

国家赔偿责任以责任保险分散可行性之初探

壹、问题之提出/403
 
贰、国家赔偿责任概述/404
一、国家赔偿责任之主体/404
二、国家赔偿责任之责任范围/405
 
参、责任保险之机能与国家赔偿责任之关联/406
一、责任风险分散机能/406
二、被害人保护机能/408
三、责任法之预防机能与责任保险/409
四、责任保险运用于国家赔偿责任之适法性/410
 
肆、我国现行保险实务中之国家赔偿责任/414
一、机关责任部分——教育机构责任保险/414
二、公务员责任部分——强制执行人员责任保险/419
 
伍、责任保险与国家赔偿责任连结度之提升——代结论/422

图书序言

自  序

  保险契约为典型的法律商品,无商品实体存在,仅由保险条款组合出要保人所购买的商品内容。保险人所销售的,是一本用文字架构出来的抽象承诺。保险消费者对于自己在此一商品下的权义关系,并无能力参与形成,而且经常不易了解权利义务内容,更可能因为轻微的义务违反而遭受相当不利的效果。保险消费权益虽然可以获得保险法一定程度的保护,但保险法也只能提供最低限度保障而已,此等保障经常是不够充分的。我国近年来也如同欧美国家一般,积极在立法上提升一般消费者与保险消费者的保护,并已在若干议题上获得具体的成果,例如消费者保护法(1994)与金融消费者保护法(2011)的制定,即是一例。但整体而言,有待提升的地方还是不少。

  本书收录的论文围绕在三大主题:要保人订约前告知义务法制的比较研究与改革建议、要保人资讯权的保障,以及强制汽车责任保险中被保险人的保障问题,都与保险消费者的保护直接相关。有部分论文在投稿或刊登后,法律又做了修正,尤其是今(2015)年2月4日修正公布了保险法与金融消费保护法的部分条文,使得部分论文有再调整的必要,笔者也按新法予以调整。由此也可看出,我国近年法律发展之快速,清晰可见。希望这本论文集的出版,可以为台湾保险消费权益的发展上,提供少许的参考作用。
 
  在书名上,本书是《保险法专题研究》(2007)的续集,两册之间相隔八年,比原先预计的时间还要久很多。与第一集的差异是,本书收录的文章都是笔者自德国返台转任学界之后的学术性着作,跟第一集是判决评释的集结有所不同。写作计画上,保险法判决评释的论文还是持续在进行的,只是改列入「保险法判决案例研析」(第一册2013出版)系列。

  本书能顺利出版,首先还是要感谢内人棻煐,提供我最大的支持与激励。政治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硕士班法律组同学林晏如律师,费心校稿并更新法律修正处,备极辛劳。元照出版公司同仁对于本书的编排与细心校正,对于本书的问世助益甚大,亦一併致谢。

叶启洲
2015年4月于木栅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原本对保险法律研究抱持着一种“无聊”的刻板印象,总觉得那些条文和案例,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但读完这本书,我彻底改变了这种看法。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复杂的法律问题,娓娓道来,让我对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关注法律条文,更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许多真实的保险纠纷案例,让我看到了保险公司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作者讲述了一个消费者购买了重大疾病保险,但在理赔时被保险公司以“未如实告知”为由拒绝理赔的案例。通过这个案例,作者深入探讨了“未如实告知”的认定标准,以及保险公司应该如何平衡自身的利益和消费者的权益。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作为消费者,我们不能盲目地相信保险公司的宣传,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合同,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法律书籍,更是一本消费者维权指南。

评分

这本书读完,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密集的法律课程,脑袋里塞满了各种条文和判例。作者的文笔非常严谨,逻辑性很强,每一个论点都经过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诚信原则”在保险合同中的应用的探讨,认为这对于规范保险公司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本实践指南。作者在书中,结合了大量的案例,分析了保险公司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我们这些从事保险销售的人员来说,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保险法的精神,避免在销售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当然,这本书的难度比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才能读懂。而且,作者对于一些比较前沿的法律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对于我们这些只关注眼前利益的销售人员来说,可能有些过于理想化。不过,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保险咨询服务。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在台湾保险法学界绝对是一件大事。我本身是大学里教民法的,对保险法也有一定的研究。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非常有潜力的年轻学者,他的研究视角非常独特,能够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不仅仅是对现有法律法规的解读,更是对未来保险法发展的展望。作者对于“保险科技”对保险消费者权益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随着保险科技的不断发展,保险公司可能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消费者进行精准营销,甚至可能出现歧视性的定价行为。因此,作者建议,保险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保险科技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一些比较传统的保险法律问题,论述得不够深入。例如,对于保险合同的解释问题,作者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很有学术价值的著作,对于想要了解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学者和从业人员来说,是一本必读之书。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好奇心驱使。我不是保险从业人员,也不是法律学者,只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经常会购买各种保险产品。最近几年,总感觉保险公司的一些行为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理赔的时候各种理由拖延,甚至还有一些不合理的条款。所以,我想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下作为消费者,我们到底有哪些权利,以及遇到纠纷的时候,应该如何维权。这本书的结构很清晰,从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到解除,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作者对于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犹豫期、以及受益人指定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让我对保险合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过,这本书的案例分析,主要集中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商业保险方面,对于我们这些购买的是寿险、医疗险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不太容易找到共鸣。另外,作者对于保险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我对台湾的保险监管体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想要了解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评分

这本保险法专题研究,读起来真是不轻松啊!我本身在保险业打滚快二十年,自诩对保险法条还算熟悉,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还是让我感到压力山大。它不像坊间那些通俗易懂的保险入门书,而是直接切入到一些非常前沿、非常细致的法律议题。作者对于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探讨,并非只是停留在“保险公司不能随便拒绝理赔”这种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信息不对称、销售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以及理赔时效的合理性等等。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引用了许多国外的判例和学说,让我对台湾的保险法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意识到我们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当然,这本书的语言比较学术,对于非法律背景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有些吃力。不过,如果你真的想深入了解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最新发展,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我打算把它放在办公室里,遇到比较棘手的案例时,翻出来参考一下,或许能找到一些新的思路。只是希望作者未来能考虑出版一本更通俗易懂的“读者手册”,让更多人能受益于这些宝贵的法律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