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存在,
是逸出中国史正统框架的一段传奇?
还是唐史不愿面对因此只能窘迫诠释的正史本身?
祸国、败德、纵慾,
这些加诸于她的罪名,细属中国历代男性君主,又有几人能逃脱?
或许,在儒学史观的灼灼眼光下,
身为女人,才是武则天真正的原罪。
而朕乃女人——正是武则天内心的真实声音!
无字碑:武则天为何留下这千古之谜? 大周女帝武则天——两代皇帝的嫔妃、多名皇嗣的母后、中国史上唯一以自身名义手握统治大权的女人——登极帝位十五年,几乎统御了整个中国的黄金时代。但是,其倖存的子嗣却任由其陵墓前的纪念碑上维持一片冷竣的空白,屹立于天地之间。千百年来,这块无字碑也给后人留下了诸多不解、怀想与臆测。本书作者——大众史学家乔纳森.克莱门茨——即以此碑为起点,戏剧般地勾勒出武则天传奇且精彩的一生。
千面武曌:武则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克莱门茨旁征博引,从充斥隐密内幕的史料中绘制出她多样而复杂的面貌。她,美丽动人,在大唐后宫成群的嫔妃中艳冠群芳。她,冰雪聪明,借由步步谋略成功收放手中的权力缰绳。她,坚强如石,无畏儒家道德传统成为千年一代女帝。她,也决绝无情,弒后、杀子、灭臣,对许多人的死亡难辞其咎,但是,她的内心也备受煎熬——而这一点我们永远也无法感同身受。无论如何,武则天证明了自己如同那些反对她、丑化她的男人一样睿智、精明、痛苦和残酷。
朕乃女人:武则天内心的真实声音! 武则天恰巧生在一个女权相对提昇的时代——唐朝是个具有游牧血统的国家,并非纯正的中原王朝。在克莱门茨笔下,她也因此成为贬低女性的儒家文化与尊重女性的游牧传统这两种力量角力下的化身。武则天拒绝隐身幕后,而以帝后身分主持「封禅」祭地仪式,让中国男性感到无地自容;她更借由修建明堂与扭曲佛教教义,反抗儒家道统对于女人不该也不能统治国家的保守教条,并巩固自身的皇权形象。也正因为如此,在她离世一千多年后,其种种「惊世之举」也变成了无数书籍、戏剧和电影津津乐道的主题,并被赋予了两极评价:既是女权主义者心中的典范人物,却也是保守主义者眼中的祸国妖妇。
名人推荐 「克莱门茨以轻松但入木三分的笔调生动再现了武则天一生的传奇故事。」——《文学评论》(Literary Review)
「克莱门茨的高超写作技巧,让读者得以自行评断武则天究竟是一位暴君,还是一位负责任的女性政治家……描绘栩栩如生且令人极为享受。」——《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